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1250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漳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对策-以漳州市芗城区为例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akes Xiangcheng District of Zhangzhou City as the example姓 名: 学 号: 系 别: 教育系 专 业: 小学教育 年 级: 05级 指导教师: 2008年 12 月 日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师教育界出现了一股“反思”的思潮,提倡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发展。这一思潮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2、程改革中对教师职业新的要求不谋而合,不仅要求教师改变固有的以经验和技术为主的教学行为,而且要以理性的思维审视自己的教学,成为一名反思性实践者。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研究本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调查的方法,对漳州市几所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围绕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师教学反思的视角、以及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寻找解决的对策。根据研究所得结果与发现的问题,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如下对策或建议:学校层面的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改进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反思;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反思文化氛围;开展

3、有效的教研活动,改善教师培训的方式。教师层面的对策。建议教师通过自己、他人、教育科学理论进行反思。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漳州市AbstractSince 1980s, there is a reflective ethos in teachers education domain in the world, it accelerat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is ethos has consisted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reform with newly fundamental ed

4、ucation courses of our country. This fresh demand for teachers occupation proposes that not only the teaching behavior mostly with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 should be alter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 but also this teacher activity be examined with the rational thought. Thus, a teacher can become

5、a truly reflective one. Teaching reflection is gradually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develop new methods for teaching quality. This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the curr

6、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on in Xiangcheng District of Zhangzhou City. It brings forward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affected factors in teaching reflection with the date, content, vision angle, method and the Requirement of school, which help to find t

7、he re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the discoveries, countermeasures or suggestions must be put forward in the two stages school and teacher ,which as the followings: The stage of school: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ers,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creat

8、e a relaxed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To carry out effective researching activities, improve the way of Teachers training.The stage of teacher: suggest the teachers reflecting by themselves, others, and education theorie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teacher

9、s; teaching reflection; zhangzhou 目 录摘要AbstractII一、 导言1(一)问题的提出1(二)概念的界定2(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二、漳州市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分析(一)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的调查分析(二)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的调查分析(三)教师教学反思的视角的调查分析(四)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的调查分析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分析四、对策与建议9结语10致谢12参考文献13附录1一、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这一教育思潮首先在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教师教育界兴起,进而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

10、界。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也开始对“教学反思”展开了探讨,实践层面的以“反思”或“研究”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也正处于形成之中。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赋予了教师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要在教育变革中成长,需要研究新课程,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还需要研究学生乃至研究教师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成长的学生。1、理论意义通过对教学反思理论的综述,在理论概述基础上对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作了探索性调查和分析,有利于深化教学反思理论。通过对漳州市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化教师教学反思研究提供

11、信息支持,从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2、实践意义本研究从漳州市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出发,有利于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和教师自身了解当前教师的教学反思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教师教育提供信息。同时,通过提出促进教师反思建议,能够为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意义,为漳州市小学教师进行自我调节提供指导意见,促进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一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水平,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二)相关概念1、反思国内对于反思的定义,各辞典有所不同。汉语大辞典将其解释为,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哲学辞典将其解释为,对事物的思考和对

12、现象的本质研究。我国学者对反思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张建伟老师认为反思是个体以自己为思考对象,来分析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张立昌老师认为:“反思是指个体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各研究者对反思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笔者从本文的研究视角把反思定义为个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性地考察自己言行的过程,一种自省、思考、探究。2、教学反思( 老师,蓝色这段是重新整理的,可以吗)各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去理解和诠释“教学反思”,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第一种观点是从反思主体的角度:如维拉(LMVillar)认为,教

13、学反思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这种观点把教学反思定位于教师这一主体的心理活动,主要强调理性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它的实践方面。第二种观点是从反思的对象的角度:如范梅南(VManen)和泽兹纳、雷斯顿(Zeichner&Liston)等认为教学反思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技术理性的反思。在这一层次,教师为了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而对课堂情境中各种教学技巧、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反思。第二,实用行动的反思。教师开始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自身行为的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及其及教学行为所导致的教育后果进行思考。第三,批判的反思。它与教育实践的伦理和道德方面有

14、关,是对影响教学活动的社会因素的思考。第三种观点是从反思的时间的角度:如布鲁巴赫(JWBrubacher)主张以反思发生的时间教学反思分为三类:一是对行动的反思;二是在行动中反思;三是为了行动的反思。综合分析有关学者对教学反思的界定,为了研究的方便和能力的许可,在参照以上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教学反思界定为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从自我和他人的角度,运用各种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的过程。(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研究思路本研究本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调查的方法,对漳州市几所小学教师进

15、行调查,主要围绕学校的反思要求、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师教学反思的视角、以及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等方面了解目前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现状,并分析出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 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1)文献法:通过研读与课题相关的期刊资料及著作,获得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现状、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找到本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整理、提取,作为研究本课题提供参考资料。(2)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漳州市6所小学的老师为主,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小学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现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求出一些

16、更好的培养措施。(3)访谈调查法: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以弥补问卷中的疏漏。3、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前,笔者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提炼出与研究相关的内容,反复对问卷进行修改然后请了10名教师进行试测,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再加以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漳州市芗城区共有小学107所,本调查随机选取了新桥中心小学、大同小学、西桥中心小学、北京小学、巷口中心小学以及南星小学这6所小学的6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问卷74份,回收率为92.5%,其中有效问卷为64份,有效率为86.5%.二、漳州市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调查分析本部分主要从教学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师教学

17、反思的视角、以及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来调查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一)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的调查分析教学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教学反思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因此笔者从反思的频率和时间安排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调查。1、 教师教学反思的频率图1:教师教学反思的频率状况教师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及时反思。调查发现,有29.7%的教师能够每天进行一次反思,情况比较乐观,但竟56.3%的教师每周才进行一次反思,个别老师每月甚至是每学期才反思一次。证明大部分教师的反思还不够及时。2、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安排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

18、分老师反思会主要集中于下课后,占调查人数的53.1%,20.3%的教师会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除了有9.4%的被调查者能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之外,其他教师反思的时间安排不够完整。可见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反思过程的完整性对教学的影响作用。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A上课前B上课中C下课后D课前和课中E课中和课后F课前和课后G课前、课中和课后图2:教师教学反思的时间状况(二)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的调查分析本部分对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的运用进行调查,同时笔者认为网络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也应作为反思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也将之作为反思的方式加以调查。表1: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状

19、况方式百分比方式百分比反思日记65%考试分析38.6%听课21%学年总结20.5%行动研究1%阅读理论文献18.1%建立个人反思文件夹25%微格教学2%从表1可以看出,有65.9%的教师是通过写反思日记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对话,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老师觉得反思日记对自己有点帮助,教学有时会运用到。此外有21%和20.5%的教师分别选择听课和学年总结,38.6%的教师通过考试分析,18.1%选择阅读理论文献,值得庆幸的竟是有25%的教师会运用建立个人反思文件夹来进行反思,另外只有少数的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和微格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不知道微格教学是什么。此外从网络方式的运用情况看来,结果并不乐观,只有9

20、.4%的教师经常运用这种方法,43.8%的教师偶尔会运用,但还有31.3%的教师选择基本不,甚至有15%的教师选择根本不通过网络与他们一起进行教学反思。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教师的反思都是以反思日记、学期总结、听课、考试分析等学校硬性要求的日常事务为主,反思的途径和方式有待改进,很少有教师运用到教育技术如录像、网络等进行反思,反思的理论深刻性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些需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三)教师教学反思的视角的调查分析教师要揭示或批判反思的假定和观念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多地从他们所不熟悉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其中的每一个视角解释着教师教学的不同方面,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能清晰地构成教师教学假定的

21、立体轮廓。根据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Brookfiel)的研究,笔者从学生、同事、家长,理论文献和自我五个方面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视角进行了调查。1、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眼中观察教师的实践,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做出更好的反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仔细地观察,并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程度和行为来度量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11没有对学生学习体验的了解,我们将很难做好教学工作。为此,本研究设计了四个题目,包括备课、课中以及课后对学生的反思。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表2:教师从学生视角进行反思的状况选项 问题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备课时,您会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吗?62

22、.5%21.9%9.4%6.3%你会经常调整原来的教学安排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觉得学习活动比较有挑战性不会枯燥?51.6%35.9%12.5%0%您是否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75%15.6%6.3%3.1%你是否经常了解学生对您课堂教学的看法?26.6%15.6%51.6%6.3%从调查结果来看,选择“经常”在备课时能够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的占62.5%,选择“偶尔”的占21.9%,只有少数的教师不能做到。具体到课中对学生的兴趣关注上,有51.6%的教师会经常调整自己的教学来符合学生兴趣,有35.9%选择“偶尔”,少数比较不能做到。而且教师基本上都能通过学生

23、作业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由上可知大多数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反思。但是,我们也看到还存在一小部分教师不能够通过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例如,在问到“您是否要求学生交匿名材料谈他们对您课堂教学的看法”时,有56.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基本不”和“根本不”。可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对自己的反思进行的还不够。因此,在教师面临的所有教育任务中,了解学生们的想法是最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2、同事的视角邀请同事观察自己的实践,或者与他们进行批判性对话,教师就可以注意到实践中那些在正常情况下隐藏起来的一些东西。当同事对自己的问题说出他们的理解和回答时,教师就可以用新的

24、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实践。11因此,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对教师从同事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表3:教师从同事视角进行反思的状况选项 问题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教学中遇到困难时您与同事探讨教学问题吗?62.5%26.6%7.8%3.1%您会主动邀请同事来听自己的课吗?4.7%14.1%68.8%12.5%您是否定期与同事就教学活动进行协商?71.9%12.5%9.4%6.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遇到困难都会与同事进行交流。但是,在“有同事主动邀请您去听他们的课吗”的问题调查中,选择“基本不”的竟然达到68.8%,而经常邀请同事听课的只有4.7%。说明小学教师在自己向别

25、人求助的行为意愿上是较为积极,但是教师之间主动邀请别人听课的积极性还不够,不乐意去接纳别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批判反思。3、 理论文献的视角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们能够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对存在于现象背后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对教师从理论文献的角度进行反思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表4:教师从理论文献视角进行反思的状况您是否会在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时,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想法?选项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人数94825百分比14.1%75%3.1%7.9%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某些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根据,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偶

26、尔会在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时,经常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想法,有14.1%选择经常,也只有少数的教师较少地会产生想法,说明大部分老师比较能够将教育理论同教学相联系,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理论与教学的联系关注不够,在访谈中了解到教师在进行反思时也极少数人会依据曾经读过的教育教学原理,他们觉得认为了解文献作者不如自己了解学生和课堂,而且很多教育文献是由大学里研究教育教学的教授所写,这些教授可能不是为了真正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而写。因此现今老师所写的教学反思大多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系统,缺乏理论性。4、自我的视角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就是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经历。查阅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自传就会让教师自己充当

27、旁观者的角色,这样就能以旁观者来看待自己的实践,教师就会出于本能地去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经历和感受。表5:教师从自我视角进行反思的状况您会随时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结合自己当年学习语文的切身感受来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吗?选项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人数724276百分比10.9%37.5%42.2%9.4%调查结果显示,有42.2%的被调查者基本不能够结合自己做学习者的经历来审视自己的教学,37.5%的被调查者偶尔能够做到,只有10.9%的被调查者经常能做到,虽然有的教师反映小学的学习经历太遥远了,基本上已经忘记了当学习者时的感受。但从调查总体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的

28、反思比较少,通过自我这个角度进行反思的意识比较淡薄。有研究表明,作为学习者和教师的自传是我们获取教学洞察力的一个重要的源泉,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反思。5、家长的视角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缺少任一方面的教育都是不行的。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教师可通过家长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家长可以为教师提供学生的一些信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表现,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表6:教师从家长视角进行反思的状况您是否通过学生家长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选项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人数1115353百分比17.2%23.4%54.7%4.7%在问到“您是

29、否通过学生家长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时,有54.7%的教师基本不能通过家长来了解自己的教学,23.4%的教师能够偶尔做到,只有17.2%的被调查者能够经常做到,这样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还不能够意识到家长对自己教学反馈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较少,而教师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和家长交流,而且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事情,家长又不懂教学,因此缺少和家长的及时的沟通。(四)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调查分析按布鲁巴赫(G.W.Brubacher)等人的研究,从反思发生时间的这一维度来分析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 课前反思课前反思是针对所教学生设计的教学方

30、案,渴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种种设想,或者对种种处理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案进行反思,为将来更理性地进行行动的一种准备,也是激活教师头脑的好方式。这部分主要从课前反思的频率状况以及课前反思的内容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表7-1:教师课前反思频率状况选项问题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您会在回忆过去上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吗?35.9%48.4%12.5%3.1%在复习旧课时,您会根据您对上节课的反思进行补充吗?68.8%17.2%4.7%9.4%从表7-1中可发现,在教学设计方面,有48.4%的教师偶尔会在回忆过去上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设计,35.9%的教师经常能做到,但还有15.6%的教师

31、做不到。在复习旧课时,选择经常对上节课的反思进行补充占68.8%,选择“偶尔”的占17.2%,也只有少数的教师做不到。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教师还比较注重回顾过去的教学行为,课前反思的频率状况较好。表7-2:教师课前反思内容状况问题选项百分比您在反思教学设计,一般最主要会考虑:(可多选):A、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课堂训练是否到位75%B、教法上有哪些创新21%C、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30%D、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25%E、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65%从表7-2中可知,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课堂训练是否到位”以及“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符合

32、他们的需要”,但是在反思设计的创新部分相对较少,看来教师反思教学设计时更多的是反思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学上是否能有创新、进步。2、课中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前的预想与实施教学之间定然会有一些矛盾,及时反思,立即调整,真正使课堂成为探究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的空间,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在问题“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节、修正,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对您来说:”中,选择“一般符合”的占73.4%,选“比较符合”的占12.5%,“比较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的比例较低。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能进行课堂的及时反思,说明多数小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环

33、节中,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还不错,及时反思的能力也较高。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表8:教师课中的反思状况问题选项百分比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节、修正,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对您来说:A、非常不符合4.7%B、比较不符合9.4%C、一般符合73.4%D、比较符合12.5%E、非常符合03、课后反思对课后的反思非常关键,其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可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教学经验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从而加深对教学规律,教学本质的认识。这部分主要从课后反思的频率状况以及课后反思的内容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1)教师课后反思的频率状况通过学生作业、学生的考试成绩等进行反思都是围绕教学常规进行的

34、,属于技术性反思。调查显示,在考试的反思中有71.9%的教师能经常对考试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17.2%的老师选择“偶尔”,只有少数老师做不到。在反思作业设计方面与考试的反思情况比较相似,65.6%的教师也能经常反思自己的作业设计,28.1%的老师选择“偶尔”。说明通过学生作业、学生的考试成绩等进行反思是绝大多数教师都做到的。调查结果如9-1所示。表9-1教师课后反思的频率状况选项问题经常偶尔基本不根本不您会对学生每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反思吗?71.9%17.2%10.9%3.1%您会反思自己的作业设计并进行调整吗?65.6%28.1%6.3%0(2)教师课后反思的内容状况表9-2教师课

35、后反思的内容状况问题选项百分比您在反思作业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A、是否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57.8%B、是否符合学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12.5%C、是否有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29.7%若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您会A、置之不理0B、课后个别指导65.6%C、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34.4%在反思关注学生方面,您一般最主要会考虑:(可以多选)A 、是否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让他们赶上教学进度62%B、是否与学生产生互动,进行交流34.5%C、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55.2%.D、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6.5%E、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兴趣44.8%F、是否有利

36、于学生能力的培养19%G、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20.6%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7.8%和29.7%的教师反思时分别考虑的是“是否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是否有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兴趣”的考虑的只有12.5%,说明教师反思作业设计时,比较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却忽视学生的需要。在问到“若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您会”时,一半以上教师更愿意采用个别指导,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避重就轻的,显然反思的角度不够全面。在具体到关注学生方面,教师主要考虑的都是“是否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让他们赶上教学进度”,“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兴

37、趣”,说明教师除了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业外,还是比较关注他们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但只有少数的老师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还不够深入。结论总体上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教学反思的意向。但具体到反思的各个层次还存在以下问题:反思的内容比较单一,侧重于反思较低层次的教学技能,对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及创新性反思不多。反思的方式上侧重选择学校硬性规定的常规事务,难度较大的反思方法采用较少。在反思的时间安排上,侧重于课后反思,缺乏反思的连贯性,而且反思也普遍不够及时。决大多数教师在与同事进行交流反思比较积极,但与通过学生,家长,理论进行

38、反思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大多数教师都能积极的认同教学新思想、新理论,如注重学生的兴趣、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但所认同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实践之间还有距离,说明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分析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和教师本人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有助于进行相关对策建议的研究,对提高小学教师反思能力大有帮助。以下就教学反思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A经常教学负担很重,没有时间B自己的反思意识不够C没有这种集体氛围D缺少方法指导,不知道该如何去反思图3: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多选)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

39、以看出,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教师自身、学校的重视、理论指导和时间问题。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又是重中之重,下面从这两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讨。1、教师自身因素(1)观念意识方面调查发现,许多教师把写教学反思当成是一种负担,应付了事,没有意识到反思对教学的重要性,而有反思意向的教师却大多在课后进行反思,没有看到反思过程的完整性,而且只有在发生事情,出现问题后才会进行反思,这些观念上的滞后导致一些教师还没有确立起反思的意识。(2)个人品质方面通过访谈得知,每个教师对反思的态度还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品质。有的教师没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别人的批判;有的教师没有足够顽强的意志去坚持反

40、思;有的教师没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还有的教师习惯个人思考,没有合作的精神。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反思。(3)理论分析方面调查发现25%的教师觉得缺少方法的知道,不知该如何去反思,从上面的现状分析也可以看到只有14.1%的教师会经常在阅读理论书籍时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想法,教师这种不懂得如何用理论去反思自己教学的状况影响着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刻性和理论性。2、外部的客观因素(1)小学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调查显示教师进行反思的时间主要集中于课后而且大部分进行反思只有每周一次,这主要由于教师能够自我支配的时间有限,有许多语文数学教师甚至占用副科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这使教师即使愿意也很难有时间和精

41、力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不少教师深感在上课之外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把自己搞得过于紧张,加重了教学负担,故对写反思日记也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和意愿。不少教师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不能及时总结提炼。(2)学校对教学反思的管理流于形式,认识滞后。在管理上,当前,不少学校也将写教学反思列为教师日常工作的必须项目之一,其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是从调查发现31.8%的老师觉得学校没有这种反思的氛围,此外学校每年都会有相关的培训,但是25%的教师觉得缺少方法的指导,证明学校的在教学反思这一方面并没有落到实处,常规的培训也流于形式,而且大部分被调查者所在的学校没有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可用来反思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校的图书馆

42、的藏书大部分都是为小学生准备的课外读物或教师的教参,极少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在认识上,多数学校对教学反思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造成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并不理解,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学校的要求,而自觉自愿的进行教学反思,处于表面应付状态。从反思日记上来讲,有的学校要求教师“一课一反思”,或者“一周一反思”,而有的只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或几篇教学反思。虽然有的学校要求在每节课后写教学反思,理论上应该可以促进教师的及时反思,但因学校每周才检查一次,所以很多老师每周一次补上应付检查,此外有的学校竟然只要求语文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数学老师及其他科任老师则不用,表明学校领导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比较滞后,具有片面

43、性,同时也没有为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教学设施,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反思,从中可以看出,学校没有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机制。四、对策建议本部分就根据漳州市6所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希望那些想反思而苦于反思不见效的教师,以及不愿反思教学而迫于学校制度进行反思的教师,能通过这些对策得到一些借鉴。(一)学校层面的对策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改进评价体系被调查的学校大多数都有要求教学反思,但教师的反思还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外因,主要是这些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的管理制度。相应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教

44、师确立反思的观念,进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日常工作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和工作效率。因此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如:科学分配教学任务,定期培训提高,建立学科科研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完善听课、评课及科研制度等等。此外,要使教师反思成为可能,使这些管理制度得以实施,就必须要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定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净心”思考,以便使教师反思经常化、持续化、制度化。教学反思没有引起教师普遍的重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评价,使得教师觉得反思后并没有多大的益处。但当前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存在很多

45、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单纯以学生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成绩高低的唯一指标,这样的评价体系不能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应当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体系,建议把教师的反思情况成为评优的依据,激励新老教师进行自主反思,这样能使教师更注重教研活动,解决实践问题。2、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反思文化氛围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之间的交流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努力为教师教学反思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团结、向上的学校环境、课堂环境,以及民主、信任、团结、协作的同事、师生以及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等不同主体间的良好关系,这是教师主动发现、勇于承认教学中的问题并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外在环境保障和支持。同时这也就给学校领导要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以带动其他老师进行自我反思。领导可以各种方式主动邀请教师批评自己的工作,揭示自己在学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请求教师帮助解决。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