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Theory of Meaningful Reception Learning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Math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s摘 要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学法、统一的练习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
2、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由此看来,新课程的改革势必要引起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学指导。本文从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概念特点,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条件等方面做了精细分析,特别强调:有意义接受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澄清长期以来对传统讲授教学和接受学习
3、的偏见。其次,联系当今课程改革趋势,分析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实价值,并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关键词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小学数学教学ABSTRACTTo tak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mphasis on rote, mechanical training, emphasis on unite target, content, unified w
4、ay of learning, unified contact and evaluation, ignoring the subjectivity and autonomy of stud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standard of mathematics course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basic point of mathematics courses is to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ly, continua
5、lly, and harmoniously develop. Different people can ga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Teachers evaluation not only concern on the result of learning, but also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learning process. Stres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should start from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let students personally e
6、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abstracting reality problem to mathematics model, explan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math, meanwhile, to get adv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inking ability,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Therefor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bound to cause a change of learni
7、ng style.For this reason, the famous cognitive psychologist Ausubel from United States put forward a meaningful theory of acceptable study. It provide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instruction for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article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aningful learning, mechanical lear
8、ning, accepted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and discovery learning,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meaningful accepting learning, conditions in term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ful accepting learning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clarify the long-standing prejudices of traditiona
9、l teaching and acceptable learning. Secondly, under the modern tre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meaningful accepting learning theor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and to propose the inspiration of meaningful accepting learning on mathematics teachi
10、ng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s.Key words: Ausubel;Meaningful reception learning;Primary school schools mathematics teaching目 录一、前言页二、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页(一)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页(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页(三)有意义接受学习页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页(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页(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页(三)实现意义学习的关键学生认知结构页(四)科学的先行组织者页四、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页(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理
11、论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现状页(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页1. 深入了解学生页2. 以三大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页 3. 运用先行组织者、同化理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设计页(三)应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案例分析页1. 案例页 2. 分析页结语页参考文献页致谢页一、前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新课程的改革势必要引起一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学习”被有所冷落。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接受学习”呢?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奥苏贝尔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12、提供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心理学基础。奥苏贝尔强调接受学习,他认为主动学习不完全等于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而学生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也并非是消极被动的。本文通过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下理论依据。二、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对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奥苏贝尔。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系统的介绍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组织的原则、学习中的动机因素等,但他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诠释。(一)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与机
13、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可以按照两个维度来划分:机械意义学习和接受发现学习。杨超.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0 年6月出版, 2010 年第3 期(总第88 期).他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并不会导致学生机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
14、并不能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时,不理解一些符合所表示的意义或方法,只是记住这些符号的组合,例如,学生记住了“”这个式子,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那么这种学习即是机械的。相反,如果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符号所代表的数学方法和内容,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应的,其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教育部人事司.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
15、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和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的非字面联系。例如学习“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时,学生会在头脑中对已有的“长方形”概念的基础上,对之加以改造,从而产生“正方形”的概念。这样认知结构中的“长方形”与新知识“正方形”之间就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新旧知识间的非人为的联系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教育部人事司.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这种联系是内在的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比如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现在学习新的命题“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他们可以推导出任何四
16、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联系就是合理的,非人为的联系,它符合逻辑上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任何学习,只要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的联系是实质性的、非人为的,都是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否则就为机械学习。(二) 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只要求他们把呈现出的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做他用。郝琦蕾, 姜晋国.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精髓、批判及其对当前教改的启示J. 杭州师范学院院报, 2003年11月, 2003年第6期.
17、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纳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由他们去发现这些内容,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合或转换。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换言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然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以便以后在一定场合下予以运用。所以,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一个阶段发现,其他并无不同。事实上,学生发现新知识,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而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同化新知识,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头脑的积极主动地反映才实
18、现的。应该说,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虽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特别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且这两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各有优势。发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兴奋感和自我激励的动机作用,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步骤,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班级人数较多时,发现学习很难进行,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的首要方法,也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把发现教学法和接受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视
19、具体情况而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只有从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等方面出发,创造性的运用这两种方法,才能发挥二者的作用,避免其不利的方面,收到积累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效果。(三) 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遗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奥苏贝尔认为人们得到的概念原理等是别人提供给他们,而不是自己发现的,越是组织得好、有意义,他们就学得越好、越明白其意义。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教育部人事司.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
20、02.在获得阶段,学习得来的新观念同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发生联系,从而使新观念被旧观念所同化,同化即新知识为旧知识所融合,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同化是由获得转化为保持的机制,有了同化才能使新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在保持阶段,新旧观念是否能顺利地保持在记忆中,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主要取决三个因素:第一,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第二,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固有观念的分化程度;第三,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黄梅.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06.一般来说,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的
21、观念则易于材料的同化,旧知识之间辨别得越明确,越有助于促进学习保持;原有观念的稳定性越强、清晰度越高,越有利于材料的充分掌握。在现阶段,新的意义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分离。这样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旧观念同化新观念的过程。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可以勾画出有意义接受学的一般实施程序。学生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并不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登记”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而要经过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1)在决定把新知识“登记”到已有的知识中去时,需要对新旧知识的“适合性”做出切实而有效的判断。(2)当新旧知识在进行联系时存在分歧或发生矛盾,需要进行调节,重新理解和
22、表达新知识。(3)新知识要转化到学生个人的参照系中,即与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背景、词汇、概念等相联系,使旧知识成为可以接受新知识的基础。(4)如果找不到作为调节新旧知识分歧或矛盾的基础,需要对更有概括性、容纳性的概念进行再组织,从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新旧联系。郝琦蕾, 姜晋国.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精髓、批判及其对当前教改的启示J. 杭州师范学院院报, 2003年11月, 2003年第6期.三、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在实践中,怎样的学习才称得上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奥苏贝尔看来,判断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有条件的。以下分别说出了发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一)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23、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前者为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客观条件),后者为影响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观条件)。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要求,也就是说,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如果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
24、意义,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即学习材料有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的可能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因此, 笔者认为,要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必须在学生开始学习时,就要注意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相反地,如果学习材料本身缺乏逻辑意义,或者虽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但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缺乏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和沟通的原有经
25、验,或者学生缺乏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那么即便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性,也无法使它具有心理意义,这必然导致机械学习。综上所述,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习者可以尽快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接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而且便于储存和巩固。(二)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机制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所谓同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皮亚杰提出的,指的是把客体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从而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而奥苏贝尔将其引入学习理论领域,用以探索学生
26、内部的心理机制,从而赋予了同化概念以新的内涵。他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进而被纳入到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来,其结果一方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三) 实现意义接受学习的关键学生认知结构奥苏贝尔曾在他最著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赫然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
27、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研究并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具备的知识,再进行相应的教学,从而产生有效的学习,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任务。”D P, 奥苏贝尔等.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所谓知道了什么在心理学称之为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所以,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 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陈琦、刘儒德
28、.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从安排学习内容来看,要注意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2)要注意渐近性,即要使用最有效的方法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构成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莫雷, 教育心理学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116122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研究认知结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影响意义接受学习的变量,即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濮江, 伍小红. 奥苏贝尔学习
29、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J. 四川: 四川教育学院院报, 2006年5月, 第22卷, 第5期.在奥苏贝尔看来,学习者对教材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机械学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具备起固定点作用的概念之前就要求他们学习新的内容。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还没有可以同新知识建立联系的有关概念,因而使得新知识也失去了潜在意义。(四) 科学的先行组织者 意义学习另一重要条件是使学习内容具有潜在意义,指即将呈现的新概念、理论、命题要与学习个体原有概念、理论和命题之间有潜在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知识呈现之前,对“组织者”进行优选。所谓组织者是指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
30、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概念上的固定的,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韩亚梅. 奥苏贝尔学习教学理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 陕西: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9月, 第10 卷, 第3 期.由于这种材料一般呈现在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目的也是帮助确立意义学习倾向,唤起已有经验,故称之为“先行组织者”。这些先行组织者如果设计恰当,首先它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自己认知
31、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可以起到固定点的概念、理论及命题,把新知识建立在此之上,奥苏贝尔做过相关的验证。濮江, 伍小红.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J. 四川: 四川教育学院院报, 2006年5月, 第22卷, 第5期. 其次,它们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从而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 最后,这种稳定和清晰的组织,使学生不必采用机械学习的方式。他强调在有意义接受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非人为联系,即强调新旧知识某些方面有逻辑联系或知识本身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做到这一点,教育工作者在呈现知识之前,对所选组织者进行研究、加工、优选组合,使知识内容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逻
32、辑性、更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利于学习、理解和接受。他认为,先行组织者有两类:一类是说明性组织者,用于为新知识提供一个上位的类属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它通过比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类似的或邻近的知识的异同,提高二者的可辨别性,从而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D P, 奥苏贝尔等.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四、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奥苏贝尔强调,学生的学习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学生正是用这种既省时、又省力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有用的知识。他提倡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经久而不衰,任何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都没有动摇它的基础地位
33、。在满足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下,讲授式教学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讲授教学法之所以被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成为我国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优点:(1)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比较迅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是人类传播知识经验最经济的模式之一,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优点。黄甫全, 王本陆. 现代教学论学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12:344345(2)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口头言语的功能和感染力、表现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学科课程的书本知识的教学,适用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适用于班级上课制的课堂教学
34、,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虽然讲授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模式,但一些教师并没有深刻把握讲授教学的内涵,因此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没有被很好的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没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以下就有意义接受学习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一) 有意义接受学习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现状 首先,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许多形式主义倾向依然存在,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满堂议”,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学法、统一的练习和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课堂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教与学依然停留在以
35、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上,至今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
36、点,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其次,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受到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特定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与学的方式更能取得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先人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性知识,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这显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虽然采用了讲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接受了大量的知识,但忽视了学生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教师对讲授教学中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解是不够深入、不够全
37、面的,偏重于接受而忽视了意义。这种表面化的理解使得有意义接受学习变为了机械接受学习。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颁布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试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指导思想逐步明确,开始注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所更新;整个教学过程开始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二是由只重视学习结果转向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三是由只研究教法转向研究学法。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为此提供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心理学依据。(二)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
38、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对现代教学的一种新的诠释,也为现代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其理论实质和实践目的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实践不谋而合,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其积极意义是毋容置疑的。因此,进一步理解他的理论以及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方法,对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的实践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1 深入了解学生奥苏贝尔的观点向我们指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新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原有知识的有关知识的联系和作用,它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保证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
39、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教师欲做到教学方法、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爱好、学习动机、情绪及意志等方面的特征。笔者建议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第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动作变化等;第二,完成作业情况及师生个别交流时流露出来的思想和情绪;第三,对各次测试试卷及成绩的分析和反馈作好记录。2 以三大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承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具体地说,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兴趣是学习行为强
40、化的主要动力。为此,奥苏贝尔提出了三种认知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实践中, 我们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去吸引、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去激发、用学习的成功来强化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我们提倡以内部动机激发为主,外部动机激发为辅。因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具有更持久的激励作用。那么, 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恰当处理教材,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
41、负, 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在实际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 理想前途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与抱负,立志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来促进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给学生提供成功的喜悦和希望,培养附属内驱力。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话语。3 运用先行组织者、同化理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并已做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要使得学生在教师讲授教学法中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最终要落到教学设计上。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四大特点::第一,要求师生之间要有大
42、量的相互作用,以便抓住学生的注意;第二,大量利用例证;第三,它是演绎的,最一般的蕴涵的概念最先出现;第四,它是程序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的步骤。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根据以上特点,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言传身教。奥苏贝尔提倡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生是采取理解的方法还是机械的方法,这与学生的心理倾向有关,而学生的心理倾向则是教师以前教学的情况及当时启发的综合结果。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表情及教学方法,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时刻提醒、暗示学
43、生采用理解的策略,而不是采用机械的策略掌握知识。(2)深入分析教材,借鉴先行组织者策略,优化教学设计,形成认知结构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遇到的数学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吸纳旧有知识或概念,形成新的观点和概念。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首先搞清新概念与已有概念体系及整个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搞清新概念的来龙去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而借鉴先行组织者策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倾向,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呈现的材料所左右,而材料呈现方式的好坏又与组织有关。只有科学地组织材料,才能保证学生既能学到最基本的知识,又
44、能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使学生学到的不是“一堆”知识,而是系统的知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第一,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进行知识结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材,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把各章节的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第二,渐进分化,建立深层次的认知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各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知识点,时时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只有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
45、化,才能构建深层次的认知结构。第三,综合贯通,建立整体化的认知结构。在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要通过抓住知识的中心与要领,统揽全局,打破知识的章节界限和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所学的知识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重建新的知识结构网络。通过重新组合、综合贯通,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整体化, 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化的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三) 应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案例分析1 案例案例来源:圆的面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2010年10月授课地点:嵩明县嵩阳镇第二完全小学授课教师:张慧芳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圆的面积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
46、历探索圆的有关性质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合情推理能力、主动探索的习惯。(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估一估和探究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二、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三、 教学难点理解把圆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四、 教学方法演示启发式教学五、 教材过程1 复习引入(1) 复习面积概念:长方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叫长方形的面积(2) 长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平
47、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求法是通过割补转化为长方形面积来解决的,图略去)2.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一只小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羊能够吃到草的范围有多大?问题:1.小羊能够吃到草的范围是一个什么图形?生1:是一个圆形生2:是一个以1米为半径的圆2.如何求这个范围的大小?生1:求这个范围的大小就是求圆的面积师:回答的非常好(板书:定义:我们把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师:同学们会求圆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的面积)(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学习新知)3. 师生互动、探究思考(1)引导:
48、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那么圆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解决呢?(2)实验操作: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分给各小组(前后四人为一组)。请同学们试试看,是否可以将圆转化成为长方形。:师:请大家拿出圆片,把它等分成8份,再分成16份,然后和组内成员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思考:拼成的图形和圆形有什么关系?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可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3)教师演示:让学生闭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生1:当我们把圆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也就越接近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4)得出结论启发1: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启发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