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306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The Application of TPR to English Teachingin Primary School 【内容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入荼的进行。许多外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都被引入小学英语课堂,并发挥着各自巨大的作用。TPR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旨在向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介绍TPR理论,并从TPR理论简介、TPR的原则与特点、TPR的优势与局限性、TPR的过程和特点以及TPR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TPR理论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阐释和剖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如能有效的运用全身反应法(TPR),可以

2、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关键词】 TPR理论;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情景反应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 are in full swing. Man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new ideas and new methods

3、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have been Playing a huge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he TPR is just on of the methods.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the TPR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

4、s from the TPR brief introductions、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the advantage and limitation、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etc. If we can do an effective use of the TPR in our real Classroom teaching,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ing

5、 by edutainment and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 【Key Words】 TPR;Classroom teaching;Primary School English;Scene-response引言小学外语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日后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新做准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TPR教学法恰好适合儿童的心理。因此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

6、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TPR教学法不但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强记忆,学生根据动作记忆会更牢固。一、全身反应法理论(一) 全身反应法的定义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简称TPR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时以身体行为对教学指令做出的反应 ,这是由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的 James Asher 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其理论基础包括发

7、展心理学、学习理论、人文主义教育学等。 全身反应法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越是经常和强烈,该记忆的联想和回忆越容易,运用全身反应法学英语,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使身体反应与语言反应联系起来,就容易形成记忆。此外,由于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作严格要求并总与游戏同行,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二) 全身反应法的类型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类型可包括以下几种:1采用表演的形式操作TPR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让课堂活动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就可使学生在紧张的动脑之后得到放松。如课堂中途响起

8、“Head and shoulder,knees and toes”的歌曲,学生起身,边唱边用手触摸身体部位,由慢到快,由快到慢,一曲终了,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大脑也得到了放松。在教授Two Fat Gentlemen这首儿歌时,让孩子与老师一起表演fat gentlemen,thin ladies等走路的样子。这一下子逗乐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一边表演一边念儿歌,加深巩固了儿歌,活跃了课堂气氛。2采用竞赛的形式操作TPR小学生不但好奇心强,而且好胜心强,任何竞赛性的活动都能使他们精神振奋,大大激发其学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在竞赛中训练语言技能。可进行小

9、组竞赛,如分别将几个小组取名为“tiger”、 “panda”、 “rabbit”、“elephant”、“monkey”还可进行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竞赛,如“boys”与“girls”之间的竞赛。竞赛会使学生们热情高涨,使原来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语言的反馈与体现也会显得更直接、更真实。3采用绘画形势操作TPR孩子对于黑板上的图画比板书更感兴趣,教师要能兴之所至,画出所授内容。完成的图画或夸张,或逼真,学生据此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力,如在学习数字后,可让学生听老师指令画出“monster”的head、finger、eye、foot,教师可发出下列指令:Draw two heads. Draw f

10、ive eyes. Draw six noses并将画出最可怕怪物的学生评为最佳小画家。这样眼、耳、口、手一起行动,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得到了巩固与加深。4采用直观事物的形式操作TPR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专注于具体的直观事物,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学生越感兴趣。因此,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常用的、常听的事物名称,孩子掌握往往更容易。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时,教师可模仿动物的形态与叫声,让学生模仿效果会更佳。像学dog、duck、panda都可通过模仿其滑稽的形态,发出惟妙惟肖的叫声。学生自然就联想到了这种动物,英语名称自然就记住了。5采用课间活动与TPR形式相结合

11、在短暂的课堂几十分钟,孩子们巩固与掌握的英语知识总是有限的,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除在课堂中应积极利用音像媒体、各种活动,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所学编写相关的TPR活动,供给学生课外使用。如在学数字时,我编写了一则chant配合学生在玩的“你拍一 、我拍一”活动。 One apple,two apples,three apples,four Five apples, six apples, seven apples, more Eight apples, nine apples, ten apples, yeah! 这成了课间时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这样的TPR也可结合跳绳、石头剪子布的活

12、动,这样玩与学结合,收效甚佳。(三)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1 心理学理论记忆痕迹理论(trace theory)认为,多次重复输入一种语言信号,使之在大脑中刻上痕迹,记忆越经常和强烈,联想和回忆越容易。伴随肢体活动的练习,可以提高成功回忆的可能性。反复练习使得有意识行为过渡到无意识行为。TPR教学中重视话语的重复和行为的伴随。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可理解输入(Krashen的i+1输入原则,即给予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为其将来的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相似,可“先听后说”,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通过身体运动习得第二语言。人文主义心理学重视情感

13、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克服语言学习的潜在障碍,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Diane,2000)。2 语言学理论 Asher认为语言学习的开始阶段应强调:(1)理解先于开口,理解能力先于输出能力;强调给习得者提供足够数量的输入,直到他感到准备就绪时再开口。(2)说的教学应该在掌握理解技能后开始,“语言表达是语言理解的结果”。(3)听力中获得的技能可以转化为其他的技能。大部分的语言结构和成千上万的单词可以通过教师熟练使用祈使旬而掌握。(4)教学中应该强调意义而不是形式。遵循“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原则。由于儿

14、童的智力发展处在Piaget(1963)所说的“具体操作”阶段,他们对“此时此地”的内容感兴趣,注意语言的功能而非形式。真实、有意义的语言,能将语言和环境紧密相连。(5)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压力。3教育学理论阿谢尔的语言学习理论与下面三种假设有关:(1)有个人内在的语言程序。有特定的语言学习生理蓝图,决定了第一和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2)大脑的右分工规定了不同的学习作用。(3)情感过滤影响习行为和学习内容。压力越小,学习效果越好。4全身反应法主要教学原则和特点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原则主要有:4.1让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右半脑 James Asher认为,右脑是缄默的,非语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指令做

15、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引起行为变化,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语言代码,当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时,他就作好了说的准备。 4.2 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这是TPR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作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教师发布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做练习。起初,指令较简单,往往是单一动作,然后,很快发

16、出几个连续的动作指令(这时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Point to the door , stand up , sit down.逐渐过渡到比较复杂的指令,有时还包括一些想象的情节,如:now you are Amy,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 OK? 4.3 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它句型 指令型语言其形式只能是祈使句,其它句型的出现只能服从于祈使句的使用,不仅新授动词如此,新授名词、形容词、介词等也是如此。在轻松教授完新词汇之后,再让学生相互发出指令,如:“Lingling, get up, Its late .”Oh,whats the

17、 time?” “Its half past seven.”从而实现学生对英语的快速理解和长时记忆,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英语。 4.4 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传统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都是有错必改,精益求精,至使学生总怕出错,怕出丑而不敢大胆开口说,只是机械地跟读,而且小心翼翼。而TPR教学法对待学生的错误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只纠正一些较大的错误,在纠正时也注意方法,不使学生感到压力。 TPR教学法的主要特点:(1)在语言学习中理解能力应先于表达能力。(2)理解的能力得到发展滞后再培养说的能力。(3)教学应强调语言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4)教学应尽量减少学生的紧张心理

18、。5.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模式和阶段从图一可以看出,TPR教学由四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中,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不同的指令和反应。图一:TPR教学模式和构成阶段(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学生边听边观察。(呈现阶段)(2) 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模仿阶段)(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理解阶段)(4) 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或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一起执行指令。(运用阶段)二、 TPR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必要性(一) 新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中TPR的要求1. 教学目标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

19、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感受成功。”它所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过程。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其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 实现全身反应法与新课标整合的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倡导体验参与。在少儿活动范围内借助动作去解释语义,让身体活动反复出现在课堂上从而使课堂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使学生乐于参与。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以情忧教。还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扩大全身反

20、应法的使用范围。(二) TPR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1. 国内学者对TPR的研究全身反应法被介绍到我国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最初,学者们对这一教学法采取谨慎的态度,如1977年黑河老师解景的文章试论在中国推广TPR教学法的可能性,认为只能在儿童中试用。二十世纪初学者们已经接受了TPR,他们认真研究这一理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学步骤之后,结合我国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在课堂上应用全身反应法,效果显著。如2000年胡秋在中国科技翻译杂志上发表的TPR中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此后几年的文章中大部分都是论述全面认识TPR及其如何在小学、中学中使用。如2001年魏宏在教

21、育人杂志上的TPR教学法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型有效手段。2005年王春芬的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运用,2006年张琴的TPR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有些学者将全身反应法称为让语言动起来的教学法,在情感方面吸引了许多学生,课堂气氛热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技能。但全身反应法作为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 全身反应法的优点全身反应法能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成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紧张情绪。全身反应法直接反映母语教学,去除母语翻译的过程,符合儿童

22、的天性,轻松自然没有压力,能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快速理解,帮助建立英文思维,帮助学生长时间的记忆,并且提高学生的听说的能力。三、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一) 呈现活动呈现活动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表达时语言要清楚,教学活动要灵活多样,下面几种方式效果较好。1. 直观呈现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利用实物、卡片等呈现生词。运用图画、幻灯活其他电教设备介绍新的语言项目。2. 身势语呈现我认为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身势语言,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教学语言的效果。3. 情景呈现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恰如其分的语言环境,把学生置于切实的语言情景中,为学生的全身

23、反应法提供场所。4. 儿歌呈现 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表达全身反映法。通过音乐、手势将所要呈现的内容更加流利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灵活,记忆更加深刻。(二) 练习活动练习活动是指新语言项目呈现后所进行的旨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活动。此时的练习与呈现阶段的练习与呈现的练习区别在于:练习内容不是单项,而是新的语言项目的结合,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语篇层次上的练习。针对不同层次的练习,采用形式各异的身体活动和循序渐进的练习,不断地重复,模仿教师的语言进行练习。1 控制练习控制练习是指学生所说的话语都完全受到教师的控制。这层的练习典型的形式有模仿、重复、替换、简单问答等。凡是向学

24、生第一次呈现某一语言项目后,尤其是新的语言结构,紧接着就应向学生提供这一层次的练习。2 半控制练习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是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自由交流、表达思想。因此,要摆脱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是全身反应法由只“听”“说”为主,提高到“理解”“意义”并重,这一练习的形式叫半控制练习阶段,半控制练习典型形式有改变句子的练习(缩短、扩展)根据课堂情景或阅读短文进行问与答、复述短语等。(三)运用活动1 TPR与词汇教学相结合TPR教学法非常适合用于对儿童进行动作指令类的词汇教学。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擅长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语言规律、记忆词汇;但是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直观的视觉刺激有较好的接

25、受能力,同时也乐于模仿、参与。教师应掌握儿童这一学习特点,充分利用TPR理论结合词汇教学,通过动作给儿童留下直观的印象,从而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如在学习了学习用品的英文单词pencil, ruler, eraser, book等词后,为了检查学生对其掌握情况,我就依次发出指令:Show me your pencil; Show me your ruler; Show me your eraser; Show me your book. 学生根据我的指令,各自展示自己的铅笔、尺子、橡皮擦和书。接着我叫学生甲站起来,对她说:“Show me your pencil,show me your boo

26、k.”学生甲根据我的指令展示了她的铅笔和书。发出几个指令后,我还请了几位学生上台做小老师,让他们“发号施令”,全班学生根据他们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2 TPR与游戏教学相结合孩子天性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地将TPR教学法与游戏相结合,并适当地引入竞争意识,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如在教left、right这两个表方位的单词时,我设计了一个“Teacher says”的小比赛。我发出“Teacher says turn left/right”的指令,学生则需相应地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我只发出“turn left/right”的指令,学生则原地不动。没根据指

27、令做出正确的动作的学生即被淘汰,最后剩余的三名同学奖励小奖品以示鼓励。将TPR教学法与游戏教学相结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3 TPR与绘画教学相结合教师在呈现新知识新内容时往往需要借助在黑板或卡片上的绘画来帮助学生建立对新知识的直观印象。儿童尤其喜欢通过自己动手绘画的方式来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适当设计TPR的绘画活动可以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儿童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如在上学习数字的新课时,在已经学习了身体部位head、finger、eye、foot等单词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Lets draw a monster”. 接着,我发出了下列指令:draw two

28、 heads、 draw four eyes、draw five noses这样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4 TPR与音乐律动相结合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入TPR音乐律动歌曲的教学,让孩子们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唱唱跳跳、高高兴兴地学习英语。同时,原本对于幼儿很难的词汇随着教师的动作示范和学生的学做而变得简单便于记忆。如在教唱“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这首歌时,我就结合了肢体动作的示范来讲解歌词的含义,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边唱边用手分别触碰自己的头、肩、膝和脚趾等部位,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5 TPR与情景教学相结合儿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29、,并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小学英语教学常常要结合儿童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来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将TPR理论结合情景教学法的理念,将肢体动作同日常生活情景相结合。例如,在教get up、wear、wash这几个动词时,我设计了一个场景:In the morning, your mother asks you to get up, and wear your clothes by yourself and then wash your face. 我依次发出get up、wear your clothes、wash your face的指令,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

30、应动作。然后,我把全班分为六组,每组组员轮流扮演“妈妈”,相互练习,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四、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让微笑的目光洒落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不仅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Book2 Module5 Unit l这一课时,用“TPR”活动导入新课:Come on,boys and girlsStand up,please!Sit down

31、,please!open your booksLook at the blackboard(手指黑板)Watch TV(新知识,用手势提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手势提示下,完成动作,学习语言。既复习旧知,使导入新课自然流畅,又加强了师生问的情感交流(二)有利于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根据研究证明,按全身反应法结合动作记忆对儿童来说,成功率最大,没有全身动作,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即使重复多次也依然是一连串的噪音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B00k1 Modulel0 Unit l时,并不是采用机械的操练来学习人体各部分的名称,而是通过发指令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Point to your headPoint

32、to your nose.Point to your mouse.Point to your fingerPoint to your指令速度由慢到快,要求学生做出快速反应。这样,通过一小段时间的练习,不少学生就已经会模仿教师发指令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身的演示来学习语言,避免了死记硬背,不但记住了单词的读音,而且对单词的意思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三)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全身反应法就是让学生在听中学、说中学,傲中学、玩中学,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新标准英语B00k1 Module9 Unit l这一课时,在教学“father,mothe

33、r,grandpa,grandma”等词时,教师带领学生用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动作一边模仿,一边学说单词。让学生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的语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课堂中的角色变化1 学生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听者、表演者。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开发个体的学习潜能。在全身反应法中,他们的任务是将听到的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对整个教学影响力很小,因为教师已将内容确定。2教师的角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导演、设计者。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即坚实的英语基础,标准流畅的语音语调,同时教师还应懂得语言学、儿童心理学及英语教学法的基本

34、知识。如此,才能保证“TPR”儿童英语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才能寓教于乐,提高儿童英语的教学质量。全身反应法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的作用积极和直接,(Asher 1977)指出:“ 指示者的作用就象是一出舞台剧的导演,而学生则成了演员)教师可以决定教什么,展示什么新内容,选择什么辅助材料”。Asher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应体现在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3教学材料的角色全身反应法中没有特定的教材,因为老师的语音,行为和手势为课堂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例如书本,笔,杯子或是课桌椅等作为辅助工具。(以下是一个全身反应教学的实例)介绍新动词Wash your h

35、ands your cup your face your hairComb your hair / Marias hairBrush your teeth / show your teeth to Dolves, Dolves, point to Ediardos teeth.Slowly walk slowly to the window and jump slowly, stand up slowly, walk tome and hit me on the arm教师下一步将问一些问题,让学生用行动回答T: Where s the towel? S:(action) point to t

36、he towelWhere s the toothbrush? point to the toothbrush全身反应法不仅仅只适用于初学英语的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也有同样良好的启示 。(二)TPR课堂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1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教师要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使用全身反应法的教师要灵活多变,化整为零。4教师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六、结束语(一)总结论文中,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将全身反应法更加有效的运用到小学英语的课堂中。该教学方法形式生动 、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

37、言、学习习惯。但基于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英语时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对了及时表扬以增强其自信,说错了也要给孩子一个微笑, 告诉他敢于开口说就很棒了,通过全身反应法创作出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要注重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提高听力能力,要给学生创作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机会。让全身反应法真正的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发挥起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古人云:“不兴其艺吧,不能乐学。”推而及至教学即教师应该致力于激发、培养、维持学生的情趣,只有这样才能交给学生学习的良好方法,使之能学,传输动力,使之愿学,培养能力,使之善学。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应该将激情、导趣与传授知识与

38、感情熏陶融为一体,从而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的运用全身反应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将全身反应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参考文献1 陈琳.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 盛德仁. 英语教与学新模式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 安凤歧,梁承锋.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 M.艾森克.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册)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 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著. 认知发展(第四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