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1847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新课程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所以这一课要使学生认识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解热胀冷缩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亲身去经历,从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2、知道液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用液体、固体的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过

2、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1、演示装置:液体热胀冷缩装置(烧瓶、细塑料管、胶塞)、红墨水、烧杯2、为每组准备:试管1支,气球1个,保温杯2个(热水一杯,冷水一杯)4、多媒体课件(固体热胀冷缩动实验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并不被我们注意。可是往往在平常的现象中,却蕴

3、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加热装满水的水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什么现象?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2、谈话: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壶里的水为什么会往外溢呢?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继续学习第3课加热和冷却(板书课题),看看加热和冷却可以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1、谈话: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一下,壶里的水为什么会往外溢呢?生可能会说:(1)因为水变多了;(2)因为水里有热气;(3)因为水占的地方大了;(4) 2、设计实验方案:真不错,同学们都有自己

4、的猜想,猜想对于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还有同学说是因为水的体积变大了,可是水壶里面的水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让我们观察到水的变化,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设计时大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大屏幕提示):(1)实验中需要水,用什么装水进行研究呢?(可以像教材上那样用锥形瓶)(2)怎样才能把水的变化看得更清楚?(可以仔细看书上的方法:在锥形瓶内装满水,为了便于观察,可以把水染成红色;用中间插有细塑料管的胶塞塞紧瓶口,因为胶塞要占据空间,所以这时红色的水会上升到塑料管中;用黑皮圈在塑料管的液面位置作一个记号。)(3)要研究水在加热和冷却情况下的变化,用什么方法使水受热或受冷?

5、(加热的方法有很多,酒精灯、蜡烛等等,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热水和冷水。)3、实验:同学们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说明同学们都很善于动脑筋!好,根据同学们的意见:(1)我们用锥形瓶代表水壶,在锥形瓶内装满水;(2)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水染成红色;用中间插有细塑料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这时红色的水会上升到塑料管中;我们用黑皮圈在塑料管的液面位置作一个记号。(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把锥形瓶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水在加热和冷却的情况下到底会有什么变化。每个小组旁边的水池里有一套这样的实验装置,一个烧杯里已经装好冷水,等一会我去倒热水,在实验中还有几点需要注意:(屏幕演示:

6、安全实验(小心不要被热水烫着;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锥形瓶要注意拿着瓶口,不要拿橡皮塞)(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用实验记录表一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果实验完成,可以反复做几次,看结果是不是一样。师:现在请水池边的同学把装有实验器材的水槽轻轻地端出来,等我给你们组倒好热水以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4、各小组自行实验并记录,师倒热水后巡视指导。(课前提醒学生注意:分组实验时播放轻音乐,音乐停,大家就停止实验。实验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要把实验再做一遍,认真观察和做实验记录。)5、汇报实验结果。师:(音乐停)请各组材料员把锥形瓶从烧杯中拿出来,实验材料整理好,桌面擦干净。说说在实验

7、中,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的同时,用视频来演示说明实验过程。(1)“我们发现把锥形瓶放入热水中后,塑料管里的液面上升了;把锥形瓶放入冷水中后,塑料管里的液面下降了。”(2)塑料管内的液面上升,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的体积变大了)是不是锥形瓶里的水突然增多了?(不是,因为锥形瓶是密封的,没有往里面加水。)为什么塑料管里的液面上升,就说明水的体积变大了?(塑料管内液面上升,是因为水占据的空间变大了,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体积变大叫做体积膨胀。板书:体积膨胀)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水的体积变小了,体积变小叫做体积收缩。板书:体积收缩)(3)锥形

8、瓶里的水是在什么条件下体积膨胀,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收缩的?(完成板书: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4)你能把水的体积变化和所需要的条件联系起来,说说水有什么性质吗? 6、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简单地说,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板书:热胀冷缩) 7、现在你能不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呢?(壶里的水受热体积膨胀了,所以会溢出来。) 根据这些事实,你可以推想出什么?11、小结:由此可以推想,液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1、谈话: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生预测)大家仔细

9、看视频:看看铜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请同学们预测一下,铜球受热以后体积会不会膨胀?(“会”或“不会”)(2)怎样才能知道铜球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了呢?(找学生回答:“如果铜球不能从铁圈中通过,那就说明铜球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了;如果铜球仍然能从铁圈中通过,就说明铜球受热以后体积没有膨胀。)(3)“认为铜球加热以后不能从铁圈中通过的同学举手,认为铜球仍然能从铁圈中通过的同学举手。“ “现在,我也不能确定铜球到底能不能从铁圈中通过,所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注意看!” 2、分析:刚才我们看到,加热后铜球确实不能从铁圈中通过,说明铜球的体积怎么样?(体积膨胀了,指板书:加热

10、时,体积膨胀)冷却后我们看到铜球又能够从铁圈中通过,说明了什么?(指板书:说明冷却时,体积收缩了。)我们把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收缩的现象叫做热胀冷缩。3、小结:也就是说,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固体)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思考:热胀冷缩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2、小结:“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许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见呀。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实践,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3、课堂评价:学习了本课,

11、你感觉有哪些收获?生 :我知道了液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生 :我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4、当堂检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几道检测题?(有)请看大屏幕,这是几道判断题,请同学们做手势来判断对错。(看具体时间决定做几道题):判断题:(1)水具有热胀冷缩缝的性质,但其他液体没有热胀冷缩缝的性质。 ( )(2)夏天架电线时要架得松一些,以防止冬天电线遇冷收缩时绷断。 ( )(3)铁轨之间留有空隙,是为了防止铁轨热胀弯曲或冷缩拉断。 ( )填空题:(1)水在一般情况下,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2)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7、小结:我们知道,物体有三种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液体和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板书设计:3、加热和冷却 液体和固体 受热体积膨胀 受冷体积收缩 热胀冷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