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1912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内容分析:【有志竟成】赞扬了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第三单元由4篇叙事散文组成,赞扬了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此外,本单元还有一篇读书方法指导的课文。有志者,事竟成。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双目失明的阿炳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要用动人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三保太监郑和七次率领船队出洋,历经千辛万苦,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

2、交流和友好往来。司马迁发愤写是一篇凸显司马迁著书决心、痴心、精心、恒心的好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容量很大,其中数量词的运用更使课文增色,让司马迁留名青史。一是数字中见决心“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这2600年是何等之巨,将有多少史实需要整理!二是数字中见痴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史记时,飞来一场横祸,使他“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课文中的“几次想血溅墙头”是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真实写照,但他不愿死得“比鸿毛还轻”,“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3、!”两个感叹号我们可以读出他坚强的决心和意志。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其痴心动天地、泣鬼神。三是数字中见精心司马迁写史记是“发愤”而作,苦难极多、痛楚极深,但他从不敷衍,从不马虎,一册册竹简“光洁平滑”,“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赏心悦目,其持之以恒、精心写作的虔诚明晰可见。四是数字中见恒心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里,“18年”、“60岁”、“52万字”连用三个数字,写出了司马迁的恒心。可以说史记是司马迁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辉巨著,无怪乎鲁迅先生称

4、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材编排意图:在教材编排上围绕“有志竟成”这一主题展开,旨在使学生感受伟大人物的崇高精神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情感目标:1.从课文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学习课文主人公的精神。2、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复述指定的课文。2 、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难点:教材的语言训练点的落实和教材人文情怀的落实。深入体会学习主人翁的不屈不挠、不怕困难、发愤图强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教学建议:本单元主题是有志竟成,学习主人翁不屈不

5、挠的精神,在教本单元之前,首先做好课前的准备,搜集有关有志竟成的历史故事,这样既是起到自主探究的落实作用,又为本单元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课文备课精度与略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精读与略读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最佳效果。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

6、惯。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掌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教学难点:知道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实物)课外书若干本课时安排:一课时精读与略读(共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最佳效果。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掌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知道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1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2、 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1、出示: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注意积累。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1)什么是精读?(2)什么是略读?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讨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 )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1、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学习小组采用读读 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师鼓励师生评价(相机引导、理解:浩如烟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等词)四引导小结1、课文27节重点介绍了略读,精读与略读看似矛盾,实际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8、,正如最后小节说的(出示)只要我们把精读的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指名读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说说你的理解)2、又到了“我积累、我精彩”的时候了。说说这篇课文中的积累。(词语、句子等方面)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4.怎样进行略读呢?(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为什么?(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五作业1、告诉父母或朋友精读略读的方法。2、用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下列图书。(特别推荐)(1)长篇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2)童 话: 格林童话安徒童话中外现代童话(3)故 事:成语故事 神话故事中国古今寓言等。板书: 12 精读和略读 精读 为什么要学习略读? 略读 略读的作用? 怎样进行略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