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1993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态中的“内力”,平实中的“匠心”-观陈兴远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有感记得第一次听陈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陈老师的课堂诠释了“3的倍数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给大家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一种震撼。接到PK的任务,让我再一次领略了陈老师的课堂魅力:紧紧扣住学生心弦,一环扣一环,探究完善,目标达成度高。陈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自然中的循循善诱,缜密的思维训练,让我受益匪浅。精彩之一:游戏导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陈老师从平实的“抢30游戏”引入,“谁能赢老师”看似一个轻巧的设疑,却激发了孩子思维的活力,孩子们在不自觉中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在两次PK中

2、,孩子们“屡战屡败”, 陈老师“欲擒故纵”:“两次我都赢了,觉得老师厉害吗?”“在玩多少次我都赢”“想战胜对手,最好的办法是先去研究研究”寥寥数语,引发学生去探究老师为什么一直都赢。学生此时思考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输赢问题,而是为“老师为什么能一直赢”寻找原因,探究的热情高涨,不知不觉的被老师带入到深层次的数学思考中,强烈的欲望也激励着学生能很快的投入到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精彩之二:巧妙设置问题,引导探索规律。 在本节课中,陈老师在每一环节问题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层层深入,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一步步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如:第二环节中利用百数表初步发现规律,教师没有直接出示百数表,也没有直接告诉

3、学生怎样去研究,而是问:“要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想怎么做?”接着又追问:“3的倍数有很多,我们应该找哪些数来研究好呢?”把思考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机会让给了学生;在找到百数表中3的倍数之后教师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排列的这么有规律,3的倍数的特征会不会就藏到这里面呢?”把学生的思维从观察外部特征引向问题的本质-隐藏在排列中的“3的倍数的特征”。(关于问题的设计类型及在本节课起到的作用,我做了个记录表。见附表)精彩之三:经历建构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育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这样获得的结果才是生动的、鲜活的。在这一节课上,陈老师引领学生步步深入的完成“3的倍数的特征”的

4、探究过程,利用百数表初步发现规律-扩展数的范围验证规律-总结特征-运用特征解决问题-初步了解蕴含与特征中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是获得了终生收益的探究经验和必要的思维方法。如: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教师并未罢手,而是通过举反例和扩大数的范围两个环节来验证初步发现的规律。这就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要得出结论,只选择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数进行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还需选取其他范围内的更多的数进行验证。这两个环节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结论,同时也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精彩之四:拓展学生视野,揭示数学本质。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平时老师们只是让学生知道2、3

5、、5倍数的特征,从来没想到让学生去探究为什么2、5的倍数只看个位,而3的倍数要把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陈老师就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一难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揭示了2、3、5倍数的数学本质。这一研究方法的设计,不但使学生透过特征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还激发了学生研究“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不断探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起对数的倍数特征的整体认识,感悟数学其实就是以一驭万,以简驭繁。看完陈老师的这节看似常态、平实,实则耐人寻味的课,再回想这些年公开课在悄然发生的变化,确实需要我们每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结合自己的理解,感觉公开课大致

6、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规规矩矩,不跨越预设范围早些年为上好一节公开课,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然后反反复复的备教案,有时还要对着镜子排练教案。课堂上要让学生完全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哪一个孩子稍微有点和预设内容偏离的想法,都会被老师用种种方式扼杀在摇篮中。学生的很多想法无法表达出来,只好跟着教师设定的程序走。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2、热热闹闹,特关注课堂表象。 再往后,随着教师理念的不断转变,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一种鲜明的特征: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成风,不管哪个级别的公开课,不管哪种类别的课型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好像就不能称之为好课;再

7、有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故事、比赛让学生表现非常积极,气氛非常的活跃,给听课老师的感觉也是课上的热闹、花哨。但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多数活动只是表面上的“虚”繁荣,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而多数学生是旁观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只是外在形式的热闹,数学思维含量不高。一节课下来,只起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作用,至于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等到了什么程度应该打个问号!3、踏踏实实,重展现思维历程。现在走近专家们的课堂,我们再看到的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地师生互动过程

8、。陈老师的这节3的倍数的特征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些。不是在注重形式上的热闹,而是真正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收获知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有效探究经验和必要的思维方法。这样的课才真正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常态课堂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每一节课既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又要让他们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每一堂课都应该是孩子不断自我构建、自我完善的“动力补给站”。因此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应充满不竭的激情,让它成为孩子们智慧的源头活水,进而成就他们的一生。附表:简要说明: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在推进课堂和促进学生思维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课堂实

9、录,现对本节课涉及到的问题分析如下:指引性问题过渡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总体情况分析引入8次3次2次指引性问题和过渡性问题的设计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两类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教学的顺利进展,促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是引发学生思维。这类问题顺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走向,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的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促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些目标的达成。探究5次6次7次应用3次4次1次拓展1次4次6次次数统计17次17次16次分析34%34%32%附:本节课问题统计:问题1:昨天见面时玩过一个游戏,还记得吗?问题2:还想

10、玩吗?问题3:玩过这个游戏吗?会玩吗?问题4:想玩吗?问题5:谁赢了?谁能赢我呀?问题6:两次都赢了,觉得老师厉害吗?问题7:是发自内心的吗?问题8:你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赢?问题9:用倒退的方法来看一看,要想抢到30必须先抢到哪一个数?问题10:刚才说的这些数(30、27、24、21、18、15、1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问题11:同意吗?问题12:我们把游戏改一下行不,抢300、抢3000怎么赢?问题13:可是数比较大了,怎么能快速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问题14:知道用特征判断是不是很快?问题15:那咱们能不能给3的倍数也找找特征?问题16:想一想我们要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么做?

11、问题17:找什么样的?问题18:这节课可不可以再继续使用?问题19:快来看看你们的劳动成果,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0: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1:是这样的吗?问题22:一斜行一斜行排列真的有规律,难道3的倍数的特征就藏在这里面?问题23:下面咱们就选一组来研究研究,选哪一组?问题24:谁来交流交流你们的发现?问题25:通过对这一组数的研究我们发现,个位和十位相加等于9,这是不是就是3的倍数的特征呢?问题26:大家看是不是?问题27:还有其他情况吗?问题28:通过刚才研究发现3的倍数个位和十位的数字相加的数是3、6、9、12、15、18,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9:它们是不是也有这个特征呢

12、?问题30:你能举个例子吗?问题31:用大一点的数验证了也有这个特征!那能说一说3的倍数的特征吗?问题32:有了3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可以干什么?问题33:想试试吗?问题34: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哪些3的倍数?问题35:我刚才看一个同学把95也打上勾了,95到底是不是3的倍数?问题36:怎么判断的?问题37:这道题没难住你,再来一道?问题38:第一题有没有余数?问题39:第一题有没有余数?问题40:观察这条特征你有没有自己的疑问?问题41:实际上再看百数表的时候已经看过了,你想3的倍数的个位都有哪些数呢?问题42:对于今天的新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问题43:怎么就判断的?为什么只看个位?问题44:十位的3不用看吗?谁来解释?问题45:谁来解释为什么5也只看个位?十位不用看吗?问题46:3的倍数为什么要把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呢?问题47:好了同学们来看,这个5表示什么?问题48:这个蓝色的5又表示什么?你说这俩5一样吗?你说那5个1哪来的?问题49: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5个1的?问题50:你对哪个环节的印象最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