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2018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有所诵 终有所长小学语文诵读方法的应用与反思李小桃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过程中,诵读教学曾一度被认为是传统的、过时的教学方法。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撷取若干日常教学片段,从诵读的必要性、兴趣培养、操作方法及各种有关诵读活动加以阐述;同时,反思诵读教学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供研究者或后来者参考。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低年级 诵读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性: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

2、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这个基础知识要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最好的手段就是靠诵读,特别是语言类的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规律表明,在 0-13 岁之间,记忆力发展非常迅速,13 岁前后达到人一生记忆的最高峰。对 0-13 岁的孩子来讲,记忆是他的天性,背诵是他的拿手好戏。作为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师的我们,能不能帮助孩子们充分利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背诵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东西,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起点呢?一、明确诵读意义,赢得家长配合2001年秋季国家新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了120篇古诗文。诵读古诗文,不但能增

3、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能力,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诵读也可以为孩子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必要联合家长,帮助孩子学会诵读,并让诵读成为孩子成长的起点。诵读的内容,有利于孩子智力开发,也有利于孩子情绪意志力的锻炼。经验丰富的老师就会知道,能够坚持跑步的学生也许不是很聪明,但往往学习成绩总是最好的,这大概是因为坚持跑步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力,而学习的成功往往取决的不是人的智商高低,而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年纪越大越是如此。因此,诵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家长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家校合作。(一)给家长写公开信。为了让家长了解我的做法,在一年级新生入学

4、之前,我设计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很高兴因为孩子,我们走到了一起。在我们即将开始的共同陪伴孩子的时光里,您会发现,我的语文作业会重复着这两件事:看书和诵读。因为我深深知道: 诵读,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讲,善于诵读的孩子,往往听觉、知觉能力也相对较高。为什么呢?因为有下面的三个原因:一是诵读可以训练孩子听觉记忆的能力;二是诵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增强其理解力;二是诵读还可以帮助儿童熟悉语言的表达方式及体会文章的韵味。所以,请您和我一起帮助并督促孩子每一天的诵读作业,给孩子的成长一个美好的起点。(二)召开主题家长会。开学第一周,我们就召开了家长会。

5、在家长会上我宣读了给家长的公开信,并向家长们推荐了日有所诵这一书,现在还展示出几首儿歌给家长读,我还把班级诵读计划展示给家长看,如果大家都通过这个计划的,这周开始去准备日有所诵这本书,从第三周开始,日有所诵每天1首,每首5遍,一周7天,总共7篇,熟读即可,能背就更好”。最后由家长讨论并提议。甲家长说:如果每天都读背的话,会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乙家长说:不会的,因为孩子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很喜欢的,如果读5遍的话,孩子们就已经会背了。我们也知道孩子越早开始背诵,就越容易背诵,也会对他们今后的背诵能力有帮助的。.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积极配合老师,用各种方式去给孩子购买日有所诵这本书,并争取在第三周能

6、开始诵读的开展。(三)常反馈诵读情况。在与家长取得统一意见后,班级背诵工作就能顺利开展了。每天给部分家长发短信。例如:家长朋友您好,今天的诵读儿歌是数字歌,请您督促孩子读5遍,并给孩子写评价和签名。第二天我会检查孩子的书本上的签名和评价,每周要求孩子背一首儿歌给家长听,要家长写评语。到第三周星期五的早上,就看到了很多学生的书本上写满了家长的评语。例如:小斌的妈妈这样写着:孩子从幼儿园上来,由只知道玩耍的小屁孩,到现在坚持每天都读儿歌给我听,一个星期下来,已经背了10首了,孩子也由开始的读得磕磕巴巴到现在的读两次就能背诵了,孩子你真棒。小海的爸爸这样写着:每一天忙碌之后,回到家里,最写意的就是陪

7、着孩子诵读儿歌了,我读一次,孩子跟一次,孩子读完,开心地笑了,问我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读,一起回到了童年。诵读儿歌,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也让我消除了每一天的工作疲劳。我和孩子都爱诵读!这样一来,我每周都会评选“诵读大王”,如能够坚持每一天都看书,诵读的,就给孩子发表扬信。我的表扬信这样设计的“恭喜你,你在一周内坚持每晚认真读书,背日有所诵,特此表扬”。(如图)二、及时因势利导,激发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低年级学生开展诵读不容易,其心

8、智未成熟,碰到困难就容易放弃。因此,要让学生喜欢诵读,就要使其感兴趣。(一)简单儿歌为诱饵。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诵读兴趣,我利用好开学的第一节课:例如:开学的第一天,我看到孩子们稚嫩的小脸蛋洋溢着无邪的神情,在上课的时候,笑着对他们说:“老师想送一份礼物给小朋友们,但是我们班里有45个人,我要送给谁呢?要不这样吧,谁能最快把黑板上的这首数字歌背出来的,老师就把我手中的这本日有所诵送给他!”接着,在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中,我出示了数字歌:(右图)孩子们看到这么简单的儿歌出示在黑板上,都小声地念了起来,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孩子,就读得越来越大声了。另外的那些孩子受到影响,也轻轻地跟着读起来,一遍,两遍过去了,

9、读到第三遍的时候,一个小手勇敢地举起来了,他很快地站起来,转过身去背诵了起来。(二)赠送诵读书籍。刚背诵完毕,其他小朋友给他鼓起掌来,我走到他的身边,微笑着把日有所诵递给他,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那么快就能把这首儿歌背诵出来,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能和这本书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其他孩子看了,也争着要读,很想也拥有一本日有所诵。我看时机到了,就说:“你们想不想也要一本日有所诵?”他们都大声地说:“想!”接着,我就跟孩子们讲如何才能买到这本书。一首小小的儿歌,开启了孩子们小学阶段诵读之路,为他们打开了通向智慧的又一扇窗,也为他们的成长播撒了更多的幸福种子。三、落实具体措施,内化诵读习惯俄

10、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用这样一个故事比喻教育: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指示,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想看一看,神灵让他捡的是什么,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这个故事说明教育的效果未必会马上显现,但一定会有效果,而且还会有相当的惊喜。故加强诵读训练,甚至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诵读,也不失为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为了加强诵读效果,我从以下几点着手:(一) 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加深理解,提示方法,还要做到教师要喜欢诵读,经常在学生面前诵读一些优美的儿歌、童谣、古诗。小学

11、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文化的熏陶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地说教。教师诵读与学生诵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达到相互依存,彼此受益的境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日有所诵”的领路人,和学生们共同成长。还可以结合内容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好像在背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东汉时期的黄香给父母温席,和东汉时期的孔融让梨的故事。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要孝敬父母了,为了让父母能在冬天好好地休息,他用身体为父母暖被窝,夏天,他用扇子给父母扇凉席子,他的细心和孝顺,是所有做子女的榜样。还有孔融的相互谦让,也是

12、每一个孩子都要知道的。通过讲这些故事,故事里的人物给孩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背诵的时候就更加有兴趣了。让学生由“要我背”变为“我要背”、“我爱背”。这时候,背诵内容的选择就很重要,起初,我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365夜睡前儿歌、古诗80首等等。后来,我从网上看了薛瑞萍老师他们编写的日有所诵这本书,觉得很合适我们的孩子,最后就以诵读这本书为主,加上学生自己有的课外书目,开展了每天的背诵活动。这些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很受学生喜爱。(二) 时间落实。全面展开日有所诵活动,首先要解决的是时间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将每周星期三下午的第一节阅读课作为师生共同诵读课。 、实行“一日

13、三诵”:每天早晨和中午各安排十分钟“日有所诵”,由教师组织学生诵读书中的课文;每天晚上回家后把当天诵读的内容背给家长听,并请家长填写背诵、阅读表格。我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发一张阅读、背诵登记表,每天由家长填写孩子在家诵读的情况:(如图)(三) 检查落实。对日有所诵的背诵情况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 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鼓励可诱发学生们努力,可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在师生共同背诵 的过程中, 发现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 有时只是简单的“你行”、 “你真棒”三二字的口头鼓励,就能引发学生积极表现的欲望。一天鼓励几次或几个同学,天天坚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这

14、样,全班同 学都能始终处于奋进的状态,班内就会出现“比” “赶” “超”的 现象,使学生由原来的无意识诵读变为有意识的主动诵读。口头表扬多了,效果就不明显。开展小组竞赛或个人竞赛。学生模仿心理很强,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他们看到很多人都读,就容易激发兴趣。采用竞赛的形式,增加了他们诵读的乐趣。每天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的阅读、背诵情况登记表评比,在完成好的登记表上盖一个笑脸。全班同学你读我也读,你背我也背,这种热热闹闹、其乐无穷的现象,日日可见。每一天及时的评价会促使孩子们更积极地诵读,也让孩子们知道背诵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慢慢地形成了自觉诵读的习惯。四、创设展示平台,凸显诵读

15、风采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展示的强烈愿望,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他们就会向你展示一幅五彩的画卷。经过长时间的背诵,为了不断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背诵的兴趣,所以我充分利用下面的时间开展活动,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一)“我背诵,我快乐”每月一次如期举行背诵。利用阅读课时间,要求孩子们在小组里读、背自己已经会读的日有所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并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要求小组长做好记录,背诵过关的都书本上画上一个“小笑脸”,根据“小笑脸”数量兑换小圆点,作为更高层次的奖励。为保持学生诵读热情的持久性,我不断变换诵读的形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

16、或提问征答, 或抢背等多种形式不断变换。 诵读形式的多样化, 让学生感受到了诵读的乐趣。(二)“我读书,我背诵”结合学校的读书节,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利用队活动时间在全班展示。其他的同学不仅当听众,还要当评委,一起评出“背诵大王”,这样保证了人人参与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仅仅是一个学期的时间,孩子们便从第一学期很被动地读,到第二学期的自觉地读和背,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也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到第二学期的第五周开始,已经有一部分的孩子能够把一整本书背诵完了,他们又开始背诵笠翁对韵这本书了。在学生完成读、背的过程中,也同时得到了一个“副产品”:很多孩

17、子也越来越喜欢看课外书。通过读读、背背的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但让学生学会背诵的技巧,实现背诵所期望的功能,也慢慢地培养了孩子们喜欢上了看书、喜欢上阅读。事物总是双面的,有其利,也有其弊。诵读很重要,对学习帮助也很大。但不能替代其它学习方式,而且,不同学生的接受方式也存在差异,诵读对于个别学生可能还是存在不适应。另外,对学生的鼓励,低年级学生可能比较看重物质方面的奖励,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精神方面的肯定。如果过于强调物质方面的奖励,容易导致学生注重奖励而忽视诵读本身。这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达到一定的平衡。家长在鼓励督促子女诵读方面,可能存在要求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可能家长根本就不懂督促子女诵读,故而教师在开展诵读的初期,需要耐心细致指导家长做好相关工作。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诵读对于孩子们的学习,犹如花盆中的沃土,犹如大海中的灯塔,是基础,是方向。参考文献:1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薛瑞萍班级日记-心平气和一年级 长春出版社 薛瑞萍著3亲近母语日有所诵 长春出版社 薛瑞萍 徐冬梅 邱凤莲主编4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做一个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薛瑞萍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