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2220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级下册《图形的周长》精品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周长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2、 能力目标:在研究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4、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体会一周的概念。教学过程:活动一:生活情境:美的感受。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你最喜欢公园中的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适时加以肯定和评价)出示

2、“花坛广场”的设计实景,请学生欣赏。师:如此美丽的花坛,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请学生表述保护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安装护栏。活动二:感知体会:“一周”概念。1根据你们刚才提到的保护方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出示问题: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2.同学们见过围好护栏的花坛吗?都是怎样围的?学生描述生活中的所见。3、你能试着为花坛围上护栏吗?学生操作:教师为学生提供花坛的平面图请学生任选一个花坛画一画围护栏的路线图。汇报交流:你围的是哪种形状的花坛?怎样围的?指生汇报,其他同学评价他的围法和表达是否清楚。同位之间说说你的围法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字词:沿花坛的边、围一周4、师:大家围的花

3、坛形状不同,但是围的方法却有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都是沿着边线围, 围了花坛一周)3反例对比,深化认识。师:老师也学习大家的方法为两个花坛围上了护栏,你认为这个花坛的护栏围得怎样?理由是什么?展示两幅围好的花坛图画:护栏不足一周的和护栏超出一周的。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周活动三、深化感知,提取概念 1怎样才能知道每个花坛个需要多长的护栏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想出的方法:用尺子量一量花坛一周的长;用步测的方法得到花坛一周的长;还可以伸开两臂等等只要学生说的合乎情理,就应受到鼓励。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各种方法都是量花坛一周的长。 2、提取概念:花坛一周的长

4、叫做花坛的周长。板书请你说说什么叫做花坛的周长?能指一指其他花坛的周长吗?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质疑:怎样指才最准确正好指一周?3、联系实际,深化认识: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同位相互比赛看谁指的准确。4、指一指黑板正面的周长5、找找教室中其他面的周长。(加深认识,深入理解概念)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所学的周长的知识成功地为每个花坛围上了护栏,现在我们开始为它做保护牌吧!活动四、多种练习,巩固概念1、师:我为花坛设了三种图形,你能为我选择一下吗?它们藏在数学课本上呢!要翻开书先要回答数学书上的数学问题!估计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并说明估计的依据是什么。量一量算一算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选保护牌:选

5、周长最长的图形。(课后练习第三题)描一描、估一估、算一算、拿出你课前准备的一元硬币,量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合作测出一元硬币的周长,并展示测量过程。二次设疑:只有一把直尺能量出硬币的周长吗?4算一算,下面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课后第4题,第5题)活动五 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教学流程 素材说明 一生活情境:美的感受。 需要课件出示:花园幻灯片。 二感知体会。“一周”概念。 1各种形状的花园平面图。(每人一份) 2 护栏不足一周和超过一周的幻灯图片。 三深化感知,提取概念。 四多种练习,巩固概念。 练习题一组(幻灯片)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教后反思“认识周

6、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在感受“一周 ”这一概念上下功夫。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一下环节:一、描一描,围一围,充分感知一周的长度很多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却无法清晰的描述,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一周”的理解,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给花园图片围护栏,感受“一周”这一概念。接着,通过反例对比,进一步体会概念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

7、提取“周长”概念。并利用身边的物体让学生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巩固这一概念。二、算一算,拓展运用深化概念周长的计算,课本中关于周长计算的范畴很大,任何一个图形都可以计算它的周长。要怎么计算出周长,首先要明确周长是怎么回事,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就是三条线段组成,那么这里就可以利用测量出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再相加得到三角形的周长,四边形也一样。通过计算学生掌握了方法,既是进一步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深化,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 “看”到“指”从“ 指” 到 “ 描” ,又从“描”到“算”。不断更新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充满了挑战,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