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312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材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6. 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物繁殖新技术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理论研究价值,更有着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门前瞻性极强的高新科学技术,有必要尽早揭开神秘面纱,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早接触、多了解,真正地让孩子走进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视野,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本课是在学生在认识植物繁殖、生命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延伸,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个体、知道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了解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信息。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1: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教科书展示了学生交流资料时的活动场景,在于引导学生

2、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资料信息谈起。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提供了两个资料卡通过小羊多利的诞生及死亡,告知学生克隆生物的一般培育过程和克隆技术的现状。活动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教材做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举例,有助于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克隆技术,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事物,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基础。活动3:交流植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教科书展示的还是学生交流资料的活动场景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

3、关的生物技术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学生利用上网、阅览室查阅等方式搜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材料。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1、谈话: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小猴子来的吗? 2、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一样的生物繁殖新技术呢?3、生物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用课件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克隆猴”的故事谈起,引起克隆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交流,学生既不会感到陌生,又兴趣盎然。二、探究新知:活动一:交流动物克隆

4、技术的有关材料1、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信息。 小组长要协调好本组的同学,要每个同学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2)全班交流。(3)适时补充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通过分组和和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学生既能有自己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又能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活动二: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克隆技术在植物繁殖方面的应用。1、除了克隆小羊外,人类还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克隆的研究,你们知道多少呢?2、学生汇报交流。3、课件展示:介绍克

5、隆技术的发展史。(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克隆在植物繁殖新技术领域的运用。(2)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己获得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在植物领域的应用。运用课件重点让学生知道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4、学习了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史,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说给大家听吧。通过了解了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学生对高科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课后的研讨学习做了铺垫,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活动三: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1、世界上有克隆人吗?人能克隆吗?说说你的理由吧。2、小小辩论会:学生分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3、师引导并小结: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

6、么发达,克隆出来的人只能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他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从在正、反两个方面把握克隆技术的利弊。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态度。教师要学做学生的倾听者,引导学生客观正确的看待问题。三、自由活动“生物繁殖新技术畅想会”了解了克隆方面的新技术,你一定会有好多想法,说给大家听,好吗?根据课堂上掌握到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相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了高潮,给学生想说的机会,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既展精彩智慧,又感肩上责任重大。四、拓展活动课后利用自己搜集

7、到的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利用课后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综合整理资料、分析加工信息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设计意图小学科学教育的先驱与导师刘默耕先生引用“格物致知”一语来解释科学,这实际就是将科学的过程视为学生在摆弄、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这就是刘默耕先生倡导的“搞科学”。学生在搞科学时,教师如何引导?是由老师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盘托出?还是要学生自己亲自去动手搜集,自己获得知识?本课重点突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参与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了解植物的一些基本繁殖方式后,进一步了解有关克隆

8、技术等繁殖方面的知识。设计突出以下两点: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上网课和到图书室阅览的机会,查阅有关克隆方面知识及相关资料,为上好本课做好储备。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合作学习方式,了解克隆羊多利出生的情况;最后学生通过资料反馈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情况。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2、运用课件、辩论会的形式,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根据本课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特点,我作了如下安排:课前让学生抽出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课上学生合作交流、汇报,再结合音像或课件等形式作适当补充说明。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交流中的情况,有重点地出示课件,让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发思考“人能克隆吗?”,通过辩论,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辨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