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2890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起点导学,追求有效教学 - 对9的乘法口诀的听后感 本学期我们二年级组在丁秀红老师的带领下搞了一个课题是小学低段数学“把握起点,合理增点”的实践研究,虽然不知有没有立项,但我们已经足实进行了实践研究,从9的乘法口诀这一节课中就可以反映出来。两位老师在起点导学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把握起点,直奔主题9的乘法口诀是口诀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通过前面几课时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大部分学生能背诵9的部分口诀,还有一部分学生

2、能熟练背诵了,从各种情景去获得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期待可言。她们都没有利用教材中的龙舟赛为背景进入导入,而是开门见山,直入课的中心,教师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到8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它有几句,谁来背一背9的乘法口诀。教师依次列出口诀,直接进行呈现。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来介绍9的口诀是哪几句,省略了利用龙舟赛图来编制口诀的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起点,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注重起点,收放自如。从整个教学环节来看,两位老师都以学生的起点为第一教学资源,进行再组织再利用。在教学设计环节时,不再是扶着

3、学生一句一句地编制口诀,而是让已经会得学生背出9的乘法口诀,再去理解这些口诀的含义,写出这些口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最后,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口诀的记忆上。在接下来理解9的乘法口诀意义过程中,由于在前面的口诀教学过程中,对于用图的形式以及写两个算式的形式来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学生已经是再熟悉不够了,所以两位老师把主动权让给了学生,全权有学生负责说出这些知识,从听课的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知识我们的学生理解起来一点也没有难度,特别是学生利用图的形式来理解,学生从实物图、到线段图、最后到数字图都能比较顺利的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而丁老师更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去理解图意,让学生明白原来每一句口诀都可以表

4、示两层意义,例如三九二十七,既可以表示3个9相加,也可以表示9个3相加,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意义,从而使乘法口诀的意义更加完整。从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独立画图理解,还大胆地上台展示和交流。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三、一环一得,扎实有效。两位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及时的小结,让学生明确我们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所得到了哪些收获。特别感到新颖的是丁秀红老师通过四读环节,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收获。在导入环节进行第一次集体朗读口诀,此时学生只建立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口诀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这一读直接让

5、学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很快进入数学角色中。当学生学会了可以用图的形式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朗读。此时的一句句口诀在学生的脑海里也许是一幅幅图画,赋予了实际含义,也有部分学生对其中的几句口诀已经熟悉了几分,甚至已经从图意中记住了它。三读,当学生能主动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中进行集体第三次朗读,让学生明确这些口诀所赋予的另一个数学形式,也有部分学生对其中的几句口诀更加熟悉。四读,当学生已经在自主探究中了解到9的乘法口诀中所隐含的各种规律的时候,教师再让学生进行第四次的集体朗读,此时学生的读已经不在是课前学生苍白无力的朗读了,实际上学生已经会利用这些规律记住这些口

6、诀了,比每学之前的背更有依托,更有信心了。四、注重学生的探索与交流。本节课两位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进一步探寻上。两位老师都采用先让学生观察,寻找,在学生原来发现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提升,并有的当场应用,让学生体会到所学规律的应用价值。9的口诀中隐含的规律是比较多的,其中有几条比较纯文字的口诀中比较难以发现,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两位老师都利用百数表来帮助学生探究并发现规律。让学生整体感知所圈的9个数在整个表中的位置和走向,研究这些数的特征。最后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所发现的规律,如:91的积比10少1,92的积笔20少299的积比

7、90少9,每个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都是9等,用这些规律使学生明确9的乘积的特点,从而对记忆9的乘法口诀起到助推作用。而陈静老师还当场设计练习,下面哪些数不是9的乘积,实际应用进行巩固。最后两位老师还利用手指记忆法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对这种原本比较抽象的记忆方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最后两位老师设计的练习也比较有针对性,有层次感,两位老师都上了一堂扎实有效的课堂,只是有一点我要指出的是如果两位老师能把9的乘法口诀中隐藏的规律加以优化,其中个位和十位相加是9,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这两条规律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教师可以再出现相对应的练习应用这两条规律,突出它们所具有的优势那这两堂课就更完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