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2998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 在幼儿科学教学过程中,面对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在边玩边学中高效掌握知识,提升对于科学学科的探究兴趣。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

2、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活动过程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

3、小石子、沙子等。(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点击浏览该文件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2活动目标:1、感受传声的秘密。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

4、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2、幼儿玩纸棒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1、提出疑问: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

5、,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3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

6、儿合作意识。2、 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3、 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 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2 、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活动过程:一、 教师表演“魔术”1、 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2、 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 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二、 实验一1 、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 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 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2、 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

7、了很多材料:电线,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请小朋友实验。哪种材料能是小灯泡亮起来?3、 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4、 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指导观察。5 、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三、 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 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1、 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2、 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

8、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4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

9、动物尾巴的作用。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活动过程一、导入: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二、展开: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2)

10、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

11、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三、结束: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5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2.学会使

12、用符号做观察记录。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积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筐子、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活动过程:(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1.师:今天过节,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老师准备了积木、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这些材料有哪些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2.幼儿集体讨论。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3.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个别幼儿回答)(2)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纸张可以当小蚂蚁的船,有的说珠

13、子可以当小船。(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且记录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师:老师这有一张记录单,这一排是老师准备的材料。会浮起来的物品可以当小船,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当小船。等一下,小朋友们在能浮起来的物品后。2.介绍材料,讲解要求。师:等一下我们分组进行试验,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笔、珠子、纸张、泡沫、积木、小石头、橡皮泥、装水的盆、抹布。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并在记录单上做记录。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3.幼儿分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励幼儿玩多种材料,

14、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1)师: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来,后来就沉下的?(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4.集中分享探究结果。(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你们刚才在实验中发现了哪些东西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2)幼儿讨论。(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起来。(个别幼儿回答)(4)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纸片、泡沫会浮起来,积木、珠子、橡皮泥、小石子会沉下去。(三)引导幼儿探索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1.探究一: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1)师:

15、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蚂蚁想想办法,让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来给小蚂蚁当小船,并在记录单上记录。(2)鼓励幼儿分组探究如何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并且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3)师:你刚才是怎样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中进行记录。)(4)师:有的小朋友是将珠子放在泡沫上,使珠子可以当小船。(5)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时候是借助会浮的物体让会沉下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的?(个别幼儿回答)(6)师:小朋友说我们游泳时用游泳圈,人就不会沉下去了。2.探究二:不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1)师:刚才我们请能浮的物品帮助,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现在再请小朋友们

16、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怎样能不借助任何物品的帮助,让这些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呢?(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体。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比如把瓶子里的东西倒掉。(3)引导幼儿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师:请小朋友们在试一试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比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4)集中分享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发现。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发现。(个别幼儿回答)(5)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能让物体浮起来。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玩沉浮的游戏,想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让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内容【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