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103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含义及表达效果。3、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教学实录:(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钓过鱼,看到过钓鱼吗?(看到过)那就来聊聊钓鱼的经历。生:我觉得钓鱼应该有耐心,你不愿意坐在那里静静地等,那鱼永远也不会上钩 师:哦,需要有耐心还有吗? 生:我觉得

2、钓鱼应该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说笑,否则鱼就会被吓跑了。师:哦,要保持安静。有没有喜欢钓鱼的?生:非常喜欢 师:钓鱼这件事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生:钓到一条大鱼心里非常高兴生:可以河道鲜美的鱼汤生: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 师:大家从钓鱼当中收获到了开心,喜悦和成功。有一个叫詹姆斯的人却从钓鱼当中收获到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钓鱼的启示。 (生跟着老师书空 “钓”),要注意里面是一点,要注意和鱼钩的“钩”相区别(师板书课题)我们学习的课题是,齐读(生齐读课题)师:让我们若有所思的齐读课题(生齐读)(二)检查预习 ,交流收获师:同学在预习中有没有发现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非常多,

3、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敢接受挑战吗? 谁想读第一组(出示词语:鲈鱼、鱼钩、鱼鳃、鱼饵、鱼竿)一生读师:这么多的鱼都没有把你难倒啊?谁还想读?(出示词语:晚霞辉映 月光如水 银光闪闪 溅起涟漪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师: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生:第一行是关于写景的词语,第二行是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大家再看。(出示词语诱惑 抉择 告诫 实践 沮丧 启示 )找生读。师:听完大家的回答,感觉同学们词语掌握的非常好,你能不能用诱惑 抉择 告诫 实践 沮丧 启示中的一些词语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呢?不要急,先浏览一遍课文,想好了再说。好,你来说 生:我觉得

4、他写了一个男孩和父亲一起去钓鱼,钓上来一条诱惑人的鱼,他听了父亲的告诫把鱼给放了。 师:你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说清楚了,谁还想补充? 生:它写的是作者和作者的父亲钓鱼,然后呢作者在钓鱼的过程中遇到了道德问题,然后作作者还是在课文的最后把道德问题给解决了 师:解决的具体做法就是 生:解决的具体做法就是放掉鱼 师:然后他从这件事情中 生:得到了启示 师:好这样就清楚了,谁能够完整的说一遍?你来说 生: 这篇课文说的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钓起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鱼,却在父亲的告诫下把它(给放了)放回湖里去了,我的心情非常沮丧,后来我从这件事中悟到了启示。(师板书钓鱼 放鱼 悟)师:经过

5、你的回答,我们对这个故事了解得更加清楚了,这就是课文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看清楚了吗?先写“钓鱼”,再写“放鱼”,最后写“钓鱼的启示” 。(三)品留鱼师:好经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钓上来一条诱惑人的鱼,但父亲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生;放鱼。同学们,我愿意把这条鱼放回去吗? 生:不愿意 师:在文中写到,放鱼的时候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我觉得是“依依不舍” 师:找到了没有?谁能读出词语的情感 生:依依不舍 师:有点舍不得了 生:依依不舍 师:有一点点味道谁能够再来读? 生:依依不舍 师:依依不舍,这样来读第一次(齐读) 师:我们带着这种情绪,一起读这个句子(生齐读: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鱼

6、的嘴巴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 师:这种依依不舍的情绪,还表现在哪些句子中,请迅速找出来找出来可以勾画出来刚才已经有一位同学举手了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师:当时作者的心情是? 生:就是很舍不得这条大鱼 师:很舍不得来,你再读一遍,读出这种舍不得(生读) 师:好, 是的,听出了依依不舍,还有没有? 生:我觉得是“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你觉得这句话告诉你什么样的心情? 生:作者想让爸爸把这条鲈鱼给留下来 师:想让爸爸把这条鲈鱼给留下来,哪个词语? 生:乞求 师:乞求,再读一遍 生: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好,还有哪些同学找

7、到不同的句子,可以读出依依不舍之情的? 生:我觉得是第五自然段的“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师:是的,他关注了这个急切,他读得很急切,谁再读这句?(抽生读) 师:是,真是难以置信啊!还有,你再读。 生:“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师:急,文中之人之所急,入情入境,这是读书的境界全班同学一起再读这句。 生齐:“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师:这就是我的依依不舍。 生齐:“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师:再读。 生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师:神态里边同样可以读到依依不舍,再读 。生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

8、舍之情我为什么这样依依不舍?我的依依不舍有理由吗?从哪里找到了我的依依不舍是有理由的?你说 生:我觉得是第三自然段“啊,好大的鱼,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师:你找到这一句,你觉得这第一个理由应该是? 生:作者钓到的这条鱼非常非常的大,也非常非常的漂亮 师:是的,他找到的这个句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来读(抽生读) 师:我看到你脸上带着惊喜的表情,你再读(抽生读) 师:是的,多么的自豪啊!这是我钓起的鱼,你再读(抽生读)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带着惊喜和自豪读这一句,起(齐读) 师:这就是:喜,文中人物所喜,入情入境这也是读书的境界刚才找到了第一个理由,还有同学找到第二个理由吗? 生:“过了好长时

9、间”我觉得这句也可以表达出作者对鲈鱼依依不舍的情感因为过了好长时间才钓到这么大的鲈鱼。师:好,他找的这句非常好,我想问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这好长时间?(生看书找答案)会读书的同学能够迅速找到有用的信息,那边有三个同学找到了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你说 生:我从第二段知道:他们刚来的时候是“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把鱼钓上来是在晚上10点,所以把鱼钓上来太不容易了。师:你认为呢? 生:第二个理由就是过了好长时间,我把这句话理解为:这条鱼钓起来非常的不容易 师:是的,非常的不容易谁能够找到第三个理由?这位同学 生:我抬头一看,四周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师

10、:同学们找到这句话了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信息,什么信息、 生:因为没有人看到我钓了这条鱼,然后,所以即使我把它带回家,别人也不知道我再什么时候把鱼钓到的,也不知道我把它带回家了 师:刚才同学们这么一说,这条鱼那么大,这条鱼那么来之不易,这条鱼带回家去还没有人知道难怪我会这样依依不舍,既然不舍得那就把鱼留下来好了。生:好师:你认为呢?生:我认为可以。(四)品放鱼师:刚才同学们不加思索地说可以把鱼留下来,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的第4段及后面的段落。慎重地思考这个问题,再告诉我你的想法。生默读课文。生:我觉得鱼不能留,因为课文中说“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师:同学们找到这句话了吗?齐读好

11、吗?生齐读师:我听出来了,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生:两个小时师:这深更半夜,最后短短两个小时,就有那么重要吗?和你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我请一下这边这个男同学,你来说 生:我的意见是这两个小时其实是很重要的虽说两个小时很短的时间,但是这两个小时之内,如果你把这条钓到的大鲈鱼带回家,并且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你就违背你的良心,师:好,讲的太好了这两个小时他认为代表的就是诚实 生:我觉得是两小时虽然看上去很短,但它代表的是一个道德问题如果父亲和作者把鱼带回去,就没有诚信了 师:都认为重要,是吧?你说 生:我觉得他可以把鱼放在一个网子里,等过了两个小时之后再把鱼给捞上来。师:为什么有这

12、样的想法?生:因为鱼这么大,而且以后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放掉太可惜了。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生:不同意,因为你把鱼放在网子里,会影响鱼儿的活动,影响它的健康生:人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不顾鱼的健康和鲈鱼的繁衍。师;把鱼放在网子里和把鱼拿回家里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不把“禁渔期”当回事,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当一回事。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所以这条鱼生:不能留,必须放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鱼必须放,那么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父亲是怎样的态度?请大家默读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生:默读。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父亲的态度?生:是“不容争辩”的态度

13、 师:他找到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可有分量了谁再读一读 生:是不容争辩的 师:是,坚决的态度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起 齐读:不容争辩 师:不容争辩的态度表现在哪些句子中呢? 生: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能用“不容争辩“的语气来再读一读吗?(抽生读) 师:谁再读一读? 师:再坚决些(抽生读) 师:谁再来(抽生读)生:当作者和父亲争论的时候,父亲的态度依然是“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能看车父亲的态度不会改变了。 师:为了自觉遵守规则,父亲掷地有声地说: 生: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师:为了让儿子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父亲不容争辩地说读出来,同

14、样是这句话) 生: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师:11岁的儿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急切的问道: 生:爸爸,为什么? 师:父亲心意已决,他平静地说: (生读) 师:毕竟才11岁,儿子哭着闹着争辩着说(生读)(五)品启示 师:就这样,尽管我是百般的的不舍,依然听从了父亲的告诫把鲈鱼放回了湖中,虽然舍弃了鲈鱼,但我却得到了比鲈鱼更为珍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呢?生:他舍去了大的鲈鱼,却得到了道德启示 师:得到了启示,你说 生:我觉得他虽然舍去了这条很大的鲈鱼,但是他得到了启示他知道一个人不能为了这么小小的一条鱼,而失去道德 师:恩,获得了道德你说 生:他得到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师:同学们认为他得到了启

15、示,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你从哪里读到的?生:课文的第十段。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的第10段,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简单的记下你的感受。生品读,写感受。生:我画的是“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就是他还遇到了很多的诱惑。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一句吗?一起来读一遍,一起 生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师:他遇到了哪些诱惑呢? 生:可能是别人给他金钱这样的诱惑。 师:带着理解再读这句话 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师:谁再来谈谈这条鱼还可能是什么? 生:

16、他可能在工作单位上遇到一些人让他偷工减料的事就是给他贿赂 师:哦,一些利益是吧?从11到45岁,34年,学校里、家里、商场上、马路上、公园里都可以说 生:比如捡到很多钱,是自己留下呢,还是交给警察叔叔? 师:哦,你说的是另一种考验诱惑 生:我觉得这条鱼是在工作中、学习中、以及生活的某个场景中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但是会让你背叛自己的良心 师:你的理解这么深刻,我相信你会读得更好再读 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师: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是的,可以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带来好处的、带来利益的,每当诱惑来临,面临艰难的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起告诉我

17、,想起什么? 生:父亲告诫我的话 师:父亲告诫我的话,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既然是告诫那就用告诫的严肃地语气好吗?生齐读生: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父亲的告诫对作者有什么帮助啊?生:让作者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被诱惑师:就是抵抗诱惑生:父亲的话让作者在面对诱惑时选择道德师:父亲的告诫让作者抗拒了一个有一个诱惑,所以他最终成为 生齐: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让我们齐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六)拓展延伸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就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学完这篇课文,请大家完成一个小练笔“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