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美术《纹样与生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美术《纹样与生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纹样与生活执教者课时2课时所属教材目录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纹样与生活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本单元从纹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入手,逐步赏析纹样的题材、纹样的色彩以及纹样的构图与其组织形式, 熟悉纹样并进而尝试设计纹样。学情分析首先,对于纹样与写生基本知识,学生是已知的,所以主要目的是放在怎样设计纹样上来的。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避免因为知识点太集中,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让学生轻松的吸收本课知识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写生,了解写生与纹样设计之间的关系,结合上节课纹样知识点,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适用于生活的纹样。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等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实践与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初步的设计思维,并愿意将自己的个性结合设计的理念运用到美化生活与环境中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纹样设计中概括、夸张、想象的方法等基本知识点。难点结合纹样设计的基本知识点,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的适用于生活的纹样。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程,主要在于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方法完成纹样的设计。对于纹样与写生基本知识,学生是已知的,所以主要目的是放在怎样设计纹样上来的。 在创作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多设计几款纹样,或是由教师出示几款纹样,让学生能在欣赏的过
3、程中知晓怎样设计会更巧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2发展阶段(13分钟)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设计理念,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一、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并说一说你所搜集的纹样设计与生活的关系。(4分钟)二、教师讲解:(19分钟)写生与纹样设计的关系:1在纹样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素材,这个素材来源于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各个题材,我们将这种为创作搜集题材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绘画的方式称之为写生。 写生也是纹样创作的前提。
4、写生的方法:线描写生、钢笔淡彩写生、影绘写生、水粉色限色写生。2. 纹样的写生与变化注意:写生时需要选择事物的最佳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表现。三、教师演示创作过程荷花:实物-线描写生-影绘写生学生交互自以便获得更多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资料呈现和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对理论性的知识有个认识,从而轻松地化解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最后通过欣赏讨论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对纹样的构成与生活的关系有个初步体验。对创作过程有个更直观的了解。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纹
5、样设计,让学生能轻松的进入本课。学习写生的概念,了解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结合教材了解写生的方法及其特点。展示写生的步骤及其最佳角度,学生感受不同写生方式下的同一事物不同效果。3分析思考展示关于纹样的写生与变化图片,由学生分析、讨论关于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1.概括:对自然、生活中的形与体进行提炼、简化。突出原形象的特征,决不能因为概括而失去原有形象的主要特征,必须保持形神兼备。2.夸张:对原对象最典型、最突出外貌等特征进行夸张。3.想象:将不同元素组合、添加、再创造,从而产生新形象。设置一个交流平台,并通过对比、欣赏等方法让学生在交互中分析、讨论得出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4教学实践、检测选择设计一枚
6、简单的纹样图案:1.选择一个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对象形象写生,思考确定设计单独纹样还是连续纹样。2.运用概括、夸张、想像的方法设计纹样图案。3.调整初稿,定稿后进行颜色搭配并上色。巩固知识点、学生自由表现,体验纹样设计的乐趣。课堂小结2分钟以组为单位或学生间自评、互评。推荐你较为欣赏的作品,说一说你欣赏的地方。巩固知识点,及时检测并评价。布置作业1分钟运用概括、夸张、想像的方法设计纹样图案。板书设计 板书课题:纹样与生活作业要求:设计一枚简单的纹样图案PPT图片播放赏析实物-线描写生-影绘写生课后拓展除了以上方法,纹样设计还有哪些方法?尝试用电脑绘画中的画图软件,制作纹样。 纹样的制作将会更加方便、快捷,让学生充分感受现代绘画方法的优势以及创作手法的多样性。教学反思一是课的前半节课时间控制的还好,留给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评价时间留的少了些,在大部分学生都完成设计的时候,我还在等少部分学生,白白错失了评价的时间。 二是 选择评价的作品单一,都是圆形,前两张还都是黑白的。三室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程应该更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