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298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杨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执教班级:四年级一班 执教教师:向绍玉课 时:1 课时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 5051 页本课时学习”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让学生从具体的计 算中发现两个算式中的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计算结果却相同。通过不断 地猜测验证,从一般现象上升到普通现象,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 交换律。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总结出加法交换 教材 分析 律和乘法交换律;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字母来表示这样两个规律;最后让学 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规律。 这样的安排不但让学生经历了规律的发现 过程,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 的

2、顺利过渡,让学生在对旧知的计算练习中自觉地观察发现算式的特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只要酌情因势利 导,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适度的启发和点拨,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 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知识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 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2、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能 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探 究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枚举、观察、比较、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不完全归纳法的演绎推理能力和运用较合理的数学语言进行归纳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 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策略和意识。重点 难点 重点 :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 学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难点 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教法 采用“引导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有 序地观察比较, 充分地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手段, 让学生各抒己见。 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引导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教师 课件 学生 草稿纸 教学过程:一、揭题“运算律”(运算中的规律)二、探索规

4、律。 1观察算式,分别照样子写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加法交换律:照怎样的样子,观察?再写。 先小组交流,再展示学生的仿写算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板书)(2)乘法交换律:观察算式,有什么想法?准备怎么办?归纳: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板书) 2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1)展示教材例子。(2)学生尝试举例。展示交流。3学生尝试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板书:用a、b代表两个数,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a+b=b+a ab=ba 4、两个运算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给发现的运算律取名。5、你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

5、面计算的道理吗?(1)回忆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有没有用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 出示教材例子,学生感悟解释。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留在你脑海里的两个运算律是什么样子的?三、练习。P51练一练1-4题。四、板书设计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口算加法和乘法式题,从中发现算式的特点,从而归纳、总结出规律。教学时,注重根据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思生从活动中体验、感受,然后对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通 过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自己总结出规律,改变了自始至终由教 师来讲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自主地发现了规律,而且 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规律,既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探索规律的方 法,还体验了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具体的计算过程发现和总结出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赶进度,忽略了学生给加法和乘法取名,是我直接呈现出来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会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数学学习与身边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应该使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