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清清的溪水》评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3709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清清的溪水》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清清的溪水》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清清的溪水》评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清清的溪水》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清清的溪水》评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清的溪水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听了孙老师执教的清清的溪水这一课,感受颇深。纵观孙老师的课堂,我发现她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第一,她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舍弃了传统的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教法,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也就是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教学法,既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更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二、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识记生字。 课标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对此,孙老师非常重视,并且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新课伊始,孙老

2、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小溪图片,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孙老师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溪”字,这更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然后,孙老师又利用随文识字、比较识字、集中识字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识字。同时,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生字。第三、 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注重了对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崔峦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语文训练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和提高人文素养。这在孙老师的教学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学习“越洗越脏”这个词时

3、,孙老师让学生用“越越”的句式说话,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字的环节,孙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接着跟着老师书空,然后自己书写等等,这些环节都注重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孙老师在识字教学的道路上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细观这堂课,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一 、识字方法的指导不够丰富深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识字教学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这堂课你教学生认识了多少个字,而是你创设了哪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给了学生哪些

4、识字的方法。在这堂课中,孙老师把重点就局限在了这节课要认识的那个字上,而对识字方法的指导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其实,识字的方法很多,比如编儿歌、猜谜语、换偏旁、数笔画等等。在这堂课中,孙老师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去说一说识字的方法,我想,这堂课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二、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精炼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语言要像油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我觉得,今天孙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略显单调,有的语言甚至还值得推敲。比如引入课题之后,孙老师问学生:“你想尝尝这里的溪水吗?”我想学生听了老师的这句话后,头脑中跳出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难不成老师跟我们带来了这又凉又甜的溪水?

5、”我觉得这种问法不是特别恰当。又比如在要求学生读课题时,孙老师这样说:“请大家带着甜甜的味道来读。”我在想,用甜甜的味道来读该怎样读?能不能换一种说法:“这里的溪水不但清清的,而且又凉又甜,你们喜欢吗?”孩子们肯定会回答:“喜欢。”老师就可以接着说:“那你们就带上喜欢的感情来读一读课题吧!”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以明确的朗读指导可能会更好。另外,我觉得整堂课放得还不够开,教师牵的痕迹比较明显,还有在指导学生写字的环节,如能花一点儿时间展示一下学生的作业,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可能会更完整,并且这也是课标对低学段写字教学提出的要求。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讲的不到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