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及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及评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及评析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5月12日。三年前的今天,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获悉消息后,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救援行动,回想一下,当时你做了些什么?生:我把我的零用钱捐出来了。生:我把自己穿小的衣服捐出去了。生:我捐了一床棉被。师:我们捐出的零用钱可能会让一个小朋友吃一顿饱饭,我们捐出的棉被可能会让一个同龄人睡个好觉。付出这些后,你当时的心情怎样?生:很欣慰。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生:觉得很自豪。师:是呀,给予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是非常愉快的。【评析:宽敞的文体馆,临时搭建的讲台,一千多名参加观摩研
2、讨的教师,所有这些与平时的课堂有很大的差别。在这种氛围里,很多学生是“紧张”的。开课之初,教师提出一个与5月12日这个特殊日期相关、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淡忘“环景”,引导他们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出来生:读(学生声音高昂,有点拖腔)。师:(指题目)谁和谁? 【评析:提示学生朗读时要突出重音,进而明确本课的两个人物。】 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次学生突出了“高尔基”、“儿子”) 交流自,针对性的指导(一) 针对自学字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师:课前同学们都自学了课文,老师通过查阅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记录本发现,有两个字出错比较
3、多,一个是“顾不上”的“顾”,一个是“妻子”的“妻”。【评析:自主学习记录本是学生用来记录自学收获和遇到的困难的,也是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凭借。因为教师已经查阅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记录本,对学生的写字情况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课堂上就没有必要再专门拿出时间让学生汇报交流。】师:请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这两个字。(边板演边提示:)“顾”分左右两部分,注意左边最后一笔是“竖提”;右边是“页码”的“页”,它的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注意不要写成捺。师:“妻子”的“妻”,横、横折、横、横。多横距离要相等,一竖正中不出头; “女字底”的横应当写的长还是短?对一横写长字稳当。师:请同学们照老师的样子,在自主学
4、习记录本“课堂收获”一栏,把每个字只写一遍。(学生认真书写。巡视过程中发现两个同学出现错误,及时指导其改正。投影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书写情况。)【评析: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这既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也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新词的意思?生:姹紫嫣红。师:“姹紫嫣红”什么意思?生:形容花颜色很多。师:有紫的有红的说明颜色很多。为什么在“紫”的前面加了“姹”,“红”的前面加了“嫣”呢?具体“姹、嫣”什么意思?生:“姹”是“美丽”的的意思,“嫣”是“艳丽”的意思。师:“姹紫嫣红”不但指颜色多,而且这些颜色又鲜艳、又美丽、又娇嫩。师:以后遇到这种结构的词语,我们
5、就可以用“突破关键字”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评析: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课生词不多,教师“授之以渔”,通过具体的词语,教给学生一种理解类似结构的词语的方法,便于以后迁移运用。】(二)展示交流课文初读情况师:课前同学们都读了课文,读了几遍?用手势告诉老师。(多数为三四遍)师:用心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现在请几个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用心思考,看对自学时遇到的问题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师:我请三个同学接读课文。先看前三个自然段。生:(读第一句时唱读的痕迹比较明显。)师:(及时打断)读书要像咱们平时说话一样自然。再试试。生:(再读,有进步。)“高尔基的儿子只有
6、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师:见过“镢头”吗?生:(摇头)师:看这幅图片,镢头就是刨地用的农具。“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说明年龄很小;“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说明个子很矮。这正是爱闹好动的年龄,可高尔基的儿子见了爸爸之后却做了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接着读(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师:高尔基的儿子忙着干什么?生:他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师:他为什么不是玩,而是忙着栽种花草,对此你心里肯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暂且不谈,请接着往下读。师:第四、五段不好读,谁来读?(生读四、五段。)师:读得正确、流利。这句话应该这样读(师范读这句话):“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生自
7、己练习这句话。)【评析:语文教学的“读”,要求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入作品,读出有感情。教师的范读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感情。】师:最后四个自然段,谁来读?生:读完第七段。师:这里有个破折号,“美好的东西鲜花”,破折号通过朗读也是能表达出来的,刚才这个同学读得就很好。同学们都来练练。生:读完全文。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7、8、9这三段,是连续引用高尔基信的内容,引号的用法与以往我们见到的有所不同。7、8两个自然段只有前引号而没有后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标上了后引号。这是连续引用某一内容时引号的一种特殊用法,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使用。【评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进一步施教
8、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接读,教师掌握了学生读书的基本情况。】 探究解疑师:查阅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记录本,老师发现,咱们40名同学中,有31人觉得难以理解,提出了疑问(教师板书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评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针对绝大多数同学自学时遇到的、也是学习本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组织共同探究。】(一)探究“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师:有的同学说我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东西很愉快,课文中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给”和“拿”都用双引号引着,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文中这两个人谁给了谁什么?生: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师:儿子给了高尔基
9、什么? 生:鲜花。师:从哪里看出来?生:“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师:儿子种的鲜花什么样,哪段有具体描写?【评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是其它对话的基础。】生:第四段。师:自己读读。(生练读。)师:会读书的同学,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儿子种的花在高尔基看来格外美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师配乐范读第四段。)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我看到那些鲜花姹紫嫣红,美丽极了。生:我看到鲜花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的样子。生:我仿佛看到一只只蜜蜂嗡嗡飞着,正在采花蜜。生:我仿佛闻到了淡淡花香。师
10、: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大家再读读这一段。(生再次朗读。)【评析:高质量的朗读,能够诱发主体的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并能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较为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并且受到感染。】师: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试着背背这段话。(生闭眼背诵。)师:除四个同学睁着眼睛外,其余36个同学都背诵过了,非常了不起。欣赏着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生:激动。生:高兴。生:幸福。师:高尔基呢?生:高兴。师:文中怎么说?谁来读?(生读第五段。)师: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尔基是因为肺病到意大利疗养的,当闻着花香,欣赏着美景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儿子给予高尔基的仅仅是鲜花和美景吗?【评析:将对
11、“给”的理解,从看得见的鲜花,引导到内在的心情。】生:愉快的心情。生:浓浓的爱。生:对父亲的孝顺和关怀。师:设想,如果高尔基的儿子知道,此时父亲正在欣赏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他的心情会怎样?【评析:这一问,为学生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作铺垫。】生:愉快。生:高兴。(二)探究“高尔基给了儿子什么”师: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和爱,高尔基又给了儿子什么呢?生:一封信。师:表面上就是一封信,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这封信。【评析:“高尔基给了儿子什么”这一问题,较之第一层次“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的问题有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予以启发学生才能读出。】生:同学们自己读7、8、9段。师:假设现在,我就是高尔基,你们就是
12、高尔基的儿子,我给你们写了一封信,现在我来念,你们听(师配乐范读)师:老师读的时候发现,短短一封信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你们注意了没有?师: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生:鲜花。师:第二个“美好的东西”还仅仅指鲜花吗?生:不是。师:那是什么?(出示第8自然段)师:这“美好的东西”,有可能是别人跌倒时你扶起别人的一双手。还有可能是生:别人失落时你对别人的一句安慰。生:别人受难时你给别人的一床棉被。生:别人成功时你给他的祝福的微笑。师:这“美好的东西”有可能是物质的,也有可能是精神的。就像高尔基所说,读生: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师:
13、把“你”换成“我们”,再读生:要是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我们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评析:把文中的“你”换成“我们”,随着人称的转化,学生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情感态度也会随之产生飞跃。】师:读到这里,你认为,高尔基给予儿子的还仅仅是一封信吗?还是什么?生:教诲。生:做人的道理。生:做人的优秀品质。生:对儿子人生美好的规划。师:高尔基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呢?课前我们查阅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出示高尔基资料)师:高尔基是伟大的文学家、作家,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他的作品至少有145种不同的译本,在外国作家当中,没有谁能像高尔基那样
14、,在我国产生如此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评析:学习课文时,适时、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师:高尔基几十年兢兢业业写作,给全世界的人们创造了高尚的精神食粮,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乐,给了人们鼓舞和力量。尽管他积劳成疾,正在意大利休养,但他的心里依然感到非常愉快。所以,他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他的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由读到写,拓展练习师:儿子看完信,会像大家一样深有感触。现在,请你按下列格式,把内心感受到的,想说的,一股脑儿倾泻出来,替他给父亲写一封回信:亲爱的爸爸:您好!您的来信已收到。您在信中说,“给,永远比拿愉快”,_ 。 您的儿子 年月日
15、(生写回信,师巡视。)师:谁来读读你写的回信?(生配乐深情诵读自己的回信,教师点评)生:看了您的信,我知道了“给”永远比“拿”愉快拿了别人给的东西,自己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而已;但你给了别人什么的时候,在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快乐是长久的。今后,我要尽可能多地去帮助别人。给他人以快乐,我自己也会收获更多的快乐。生:爸爸,是您给了我这样一次“给”的机会,并给了我获得快乐的秘诀。我会永远记住您送给我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并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我会因此受益一生,快乐一生。谢谢您,并祝您早日康复!生:看了您的信,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就像蜜蜂的幸福不在于采
16、进了多少花粉,而在于把采来的花粉酿成甘甜的蜂蜜一样。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导,做像您那样讲求“给”而不讲求“拿”的永远都快乐的人。 【评析: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教师以课文的中心句为生发点,设计了替高尔基的儿子写回信的练习,给人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感觉,使读、思、写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一项恰到好处的设计。】师:让我们永远记住高尔基的这句话,记住这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并努力去做。【总评】: 因为生本,所以高效王忠莹老师按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针对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师本”和“低效”的问题,就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生本”和“高效”做了有益的尝试
17、。从“生本高效”的角度看,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点突出特点:一、教师的课堂教学力图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教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同学在固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教这既是“生本”的体现,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 出于“生本”的需要,教师特别强调课前学生的自学,并要求做好自学记录。为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师课前查阅学生自学记录本,以做到对学生当下具体的学习情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课堂上,教师还多次联系到学生自学记录本上反映出的问题(包括对字、词、句、篇、人文内涵等各个方面),并努力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依据学生的“现
18、有发展水平”施教,删繁就简,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就不再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予以重复,首先从时间运用上保证了高效。三、力图精简、整合课堂提问,突出核心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根据对话教学的理念,课堂提问主要不再是作为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而存在,而是作为课堂上各种关系的对话的源头、核心和纽带而存在。因而,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体现生本和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保障。本课力图精简、整合课堂提问,教师为引导学生领会自主学习中提出的“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核心问题,主要做出了“课文中谁给了谁什么”的课堂提问。并发挥这一问题的定向、导行和启发功能,通过师生、生生、师
19、生与文本及作者等各种形式的对话,使学生逐次领会,儿子给高尔基留下了鲜花,带来了愉快的心情;高尔基却给了儿子受益终生的人生感悟。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自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困惑,且提问的层级分明,其它的问题是在这一问题统领之下,为突破要领悟的核心问题服务的。 这样的提问设计,非常有利于课堂的高效。四、面对一篇人文性较强的课文,本课的教学力图体现语文的本体性这篇课文篇幅短小,难理解的字词也不多,但其中阐述的道理却很深刻,即表现出了较强的人文性。教学这类内容的课文,容易出现语文本体性缺失的倾向。“生本高效”是建立在“学什么”(或者说“教什么”)前提下的。当前,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20、怎样从课文所写的“某一类具体事物或某种道理”,回到“语文自己”,使学生获得可以迁移的语言规律,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策略、方法等。本课的教学,力图避免脱离语言文字进行空洞的所谓人, 文教育。课堂上,教师除了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外,在“拓展练习”阶段,还设计了体现读写结合的、由课文的中心句作为生发点的替高尔基的儿子写回信的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只有在保证体现了语文学科本体性前提下的“高效”教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高效的语文教学。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同样也存在着不足和缺憾。比如,从生本高效的角度看,课堂的生成性还不够强;学生交流回信的内容时,教师还缺少有针对性的即时评价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