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9、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二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瞎闹、倭瓜、谎花”等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句。2.通过归类文中描写的昆虫、农作物及干的农活理清文脉,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升概括能力,并感知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3.理解课文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理解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是我自由、快乐的源泉,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4.学习借物抒情、反复等表达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拓展练笔,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感受亲情,提高审美观。 二、
2、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领悟作者借物抒情、反复等表达方法。难点:学习作者借物抒情、反复等表达方法,理解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是我自由、快乐的源泉。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字、写字及对课文掌握情况。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归类文中描写的昆虫、农作物及干的农活来理清文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3、在精读感悟环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萧红的童年世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引入呼兰河传增加学生对祖父以及当时社会的了解,感
3、受祖父的慈爱,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体会亲情的可贵,勾起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体会童真童趣。4.借助拓展练笔,进一步感知本文作者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的写作特点。四、教学准备:学生:认真预习课文(朗读、自学生字、查词典理解词义、质疑、了解作者等),完成预习作业。教师:1.设计预习单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2.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引入,走进园子。1.同学们平时都读什么课外书?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
4、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她又为什么对这个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去感受她的童年生活。1、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好停顿,学生齐读。我和/祖父的园子 谷穗 铲地 瞎闹 倭瓜 谎花 蝴蝶 草帽 抛给 韭菜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倭瓜 黄瓜 玉米 谷穗(二)检查预习,推进初读。1.检查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出示预习单,检查生词识、写及理解情况。第一组,重点指导读准平舌音“穗”,翘舌音“铲”,三拼音“瞎”。第二组,重点理解“倭瓜”“谎花”。“倭
5、瓜”什么意思?(“倭瓜”是北方的方言,“倭”是矮的意思,一般指瓜,南方人叫“倭瓜”为南瓜,台湾人叫金瓜。)什么是“谎花”?(“谎”是撒谎的“谎”,是“假”的意思,“谎花”就是只开花,不结果实的花,向人撒了个“谎”,简称“谎花”。)第三组,根据学情指导学生写好生字,重点指导写好“帽”字的右边,上宽下窄,上面部分的第三笔和第四笔左右不相连。2.检查课文朗读,推进整体感知。指名朗读,及时纠错,并给予肯定。重点指导:(课件出示)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种”和“溜”是多音字
6、,根据学情指导读准“种”字,重点指导读好“溜”字。引导学生查字典,根据字意选取正确的读音,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溜平”是表示动作的时候读四声,形容东西很平时读一声。在文中“溜平”指什么?(指用泥土将下过种子的土窝抹平,所以读四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根据学情指导 “头”的读音,重点读好“杆”。(“杆”有两个读音,表示直立在地上的东西时读一声,如旗杆、电线杆。表示能活动的东西时读三声,如锄杆、秤杆、枪杆、钢笔杆,然后让学生根据意思选取读音,放到句子中再读。)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这个院子里有哪些昆虫和农作物?出示,
7、指名读。 明确这些都是直接写园子里的景象的。哪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些内容?(第2和第13自然段。)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菜 我模仿祖父干了什么农活?出示,齐读。哪些自然段又写了这些内容?(3-12自然段) 如果让你将这篇文章分为三段,你准备怎样分?每段又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如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根据所归类的内容分。)预设:第一段(12):通过描写园子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等,表现祖父的大园子里充满了生机。第二段(312):写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劳动,“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学干活边玩耍。第三段(1314):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自由的。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
8、感悟,重点突破 (三)进入园子,感悟自由。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作者要通过这些小动物、这些农作物和我模仿祖父干的农活,来说明什么?表达什么呢?下面先请同学们用心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小昆虫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词语,用心体会体会,感觉感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交流读书收获。出示第二自然段:(1)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写这些昆虫的?(描写蝴蝶时,作者抓住了颜
9、色和大小来突出蝴蝶的美丽,描写蜻蜓和蚂蚱只写了颜色,描写蜂子时,抓住了动作和形态,写出了蜂子的小和可爱。)(2)作者写这些小动物仅仅是让我们知道它们的特点吗?还有什么别的用意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园子)(3)从色彩上看,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从园子里的昆虫的数量看,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诱人的园子;这段话的开头还说,这是一个大园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自己读书后的体会,在表达中指导运用、积累词语。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美丽 诱人)3.在这段开头,作者写了“我家有一个大园子”,你能结合本段或联系下文来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吗?(“大”是突出了这个院子里的动、植物多,很热闹,活
10、动空间大,很自由。)4.引导学生读出体会的画面来。这个园子里有白、黄、大红、金粉、绿等色彩斑斓,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真像矛盾所评价的“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你能不能通过朗读在脑中浮出这幅画面来? 5.学习写法。作者在写这些小动物时,详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详略得当,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加突出了蝴蝶和蜂子的特点,表现了园子的美丽与充满生机,也能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致。)(板书:详略得当)(四)作业。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引进园子。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感悟到了这个园子的美丽与勃勃的生机,欣赏到了矛盾所评价的那幅多彩的风土画
11、。同学们,在这幅画面中,作者萧红还用了更为独特的方式描写了更加有趣的东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品读她独特的表达。(二)再入园子,感悟自由。1.品读景物的自由,体会反复的写法。(1)在这篇课文中,有一自然段写得很特别,看似啰里啰嗦的,但越读越有味道,你能不能快速地将它找出来?(学生找到后说出是哪一自然段)(2)这段话不仅写得特别,在文中也是最长的一段,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写得很特别?标一标,划一划。(3)交流读书体会,感悟反复写法的作用。你觉得哪儿写得很特别?说给大家听一听。在这一自然段,反复出现了一个词,你找出来了吗?(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内容,“愿意就”。)谁来读一
12、读?我们大家都来读一读,品一品,四句话中出现了六个“愿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先与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凸显植物的自由。)这种写法叫作反复,这样描写看似啰嗦,但却体现了植物的自由,而且语言清新、欢快、充满童趣,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你能把这种快乐中的自由读出来吗?(指导读出体会。)(板书:反复)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出示:作者说,一切都活了,还有什么也活了?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似的。 出示:这里作
13、者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排比能加强语势,强调了一切都活了。拟人使描写的东西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和人性。)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 就 ,(引读)黄瓜愿意 就 ,玉米愿意 就 ,它若愿意 。续说: 愿意 就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鸟、虫子、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谷穗等来交流。)作者为什么这样反反复复地描写动物、植物的自由?(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是在借园子里事物自由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自由,来突出自己因自由而愉快的心境。)这里既是反复的写法,也是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来传达自己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
14、和幸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份快乐、幸福的自由。(学生齐读“一切都活了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板书:借物抒情)2.品读作者的自由,体会童年的愉快。(1)在这个园子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蔬菜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甚至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自己的自由呢?自由读课文的第3至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2)引导学生概括地描述,朗读体会反复写法的韵意像一篇叙事诗,像一首歌谣。出示:祖父一天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3)栽花、拔草、下
15、种、铲地、浇菜,我是真的模仿祖父劳动吗?是干什么?(是玩,是瞎闹、乱闹、胡闹。)(4)默读第3至12自然段,拿出笔来,画出表示我不是在劳动,而是在瞎闹的语句,画好之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5)你从哪里看出了我在瞎闹?能抓住具体的词句来谈吗?(交流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听的情况)预设交流:“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被我踢飞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踢出的是泥土,是种子,还是什么?(快乐、自由)就请你来把这份快乐和自由读出来。“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你能抓住一些具体的词句来说说看吗?(爬,乱勾,
16、认不得哪个是草,哪个是苗,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简短的四句话里出现了4个“又”,我一会儿吃黄瓜,一会儿又去(捉蜻蜓),然后又去做别的了,这使你想到了什么童话故事?(小猫钓鱼、小猴下山)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怎样?(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是自己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下雨了!下雨了!”你感觉到此时的小姑娘怎么样?(很淘气、很快乐、很自由。)从哪里体会到的?(乱闹、抢、拼尽、大喊)(6)在这些瞎闹中,你觉得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为什么?(引导学生体
17、会,她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而且作者在写这个闹剧时,写得比较详细,这里的描写也是采用了详略得当的写法,这样写更能体现出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3.品读祖父的慈爱,体会童年的幸福。(1)作者闹得这样厉害,祖父生气了吗?而是怎样?用心地读一读5至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好好地体会体会,看有没有什么发现。(2)引导学生体会祖父的三次笑。透过这些笑,你读出了祖父的什么?(慈爱、宽容、耐心和对我的疼爱)(3)创设情景体会笑。在作者的印象里,祖父永远是笑着的,祖父常常笑得像个孩子,你看:出示课文插图当我学着祖父戴着一顶小草帽的时候,祖父笑了当我学着祖父栽花、拔草时,祖父当我东一
18、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去摘黄瓜、追蝴蝶时,祖父当我从祖父手中抢过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当我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时,祖父当我 祖父 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甚至闯出点小祸,在萧红的记忆里祖父是勤劳的,是宽容的,是疼爱她的,祖父永远是笑着的。祖父的笑像园子里的太阳一样温暖,祖父的笑透露出了他的胸怀像园子一样宽广,祖父的笑给了萧红快乐与自由,祖父的笑让这园子永远荡漾着童心。同学们,语言是有温度的,是有情感的,读出了温度、情感就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作者难忘的笑,老师读旁白,男生读祖父的话,女生读作者的语言。(师生同读,共同感受园子
19、里浓浓的爱与自由。)(4)在这个园子里,“我”是快乐的,是自由的,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出示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5)心中有自由,所以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因此,作者萧红的笔下流淌的是自由的文字,是诗化的语言,是多彩的风土画,是快乐的歌谣。让我们和萧红一样,心中怀着自由和快乐再来看看园子的景象吧!课件出示,教师引读: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_;鸟飞了,就像_;虫子叫了,就像_;倭瓜愿意_就 ( );黄瓜愿意_就 ;玉米愿意_就 ( ) ;蝴蝶随意地 ( ) 。一切都 ( )。(6)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自由
20、说: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愉快有趣的、充满爱的园子)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三)回归整体,感悟升华。1.文中所写的园子简直就是充满快乐的人间乐园,那么萧红的童年生活都是这样的吗?出示资料: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祖母非常爱整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曾因她戳破窗户纸而用针刺她的手指。那时,只有年迈的祖父疼爱她,温暖着她的童年,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
21、,祖父的爱就象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我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着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被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萧红在一个凄凉的冬日病逝了,只有31岁。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把你的感想用笔写下来。(指名交流写话,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寻找亲情、感悟情亲,珍惜亲情。)3.这个园子已经不单单是祖父的园子,也是我的园子,还是我和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4.这个园子让萧红魂牵梦绕,这个园子里的祖父让萧红念念不忘,在园子里与祖父一起生活的日子,也让萧红永怀眷恋。因此,在病逝前她写下了呼兰
22、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出示,配思乡曲的音乐,师生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四)作业。(1)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感悟到的明明是一串快乐的歌谣,为什么著名作家矛盾却称这部书为“一串凄婉的歌谣”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呼兰河传这本书,老师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再读我和祖父的园子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2)运用在本课中学习的写作方法来写一写你的童年趣事。七、板书设计:19、我和祖父的园子 园子:美丽 诱人 详略得当 “我”:自由 快乐
23、 祖父:慈爱 宽容 借物抒情修改说明: 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我执教后,觉得本课除了带领大家领悟园子的生机勃勃和自由自在,还要去体悟作者眼中的园子为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由,感受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从而体会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中我在第一课时中,把“溜平”一词作了重点理解,包括读音和解词。让学生真正理解我的乱闹、自由、快乐 这是我
24、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去找找祖孙俩在园子里都在干些什么,从而引出了我的“闹”,然后紧紧扣住这一“闹”字去展开,从“闹”中去体会快乐、自由,体会到这是一座“我”童年的乐园。我主要抓住四个场景去体会我是怎么闹的(在这里主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比如“东一脚西一脚”“踢飞”“拼尽”“大喊”等等,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一些经历去谈感受,并进行丰富的想象),但在这一部分我觉得做得不好的就是在朗读上缺少指导和训练,给予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够充裕,缺少有感情地朗读,没能让学生在读中与“我”产生共鸣,不能很好的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这是需要我反思的。 在第二课时中,我增加了“创设情境体会笑”,
25、师生同读,共同感受园子里浓浓的爱与自由。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里充满自由,充满生命的气息,童年的作者是自由的,这自由是作者童年快乐的源泉。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河兰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我
26、”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思考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我让他们交流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要求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祖父的园子语言幽默,富有诗意,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述了作者在祖父园子里的一些故事,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在作者笔下,园子里的小动物,小昆虫,花草树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时,我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读到有趣的地方,比如第14、17自然段时,学生不由地笑了,他们被新鲜的语言感染了,被作者的童年生活影响了,于是我请读的学生坐下,让全班同学自由放声读起来,发现他们读地特
27、别有劲,我也暗暗高兴,因为他们对这篇文章一定感兴趣。在精读课文的时候,我主要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整个过程有两个地方感觉学生讲得很好:1.抓核心词语,促亲近园子。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园子承载着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以致作者在回忆园子时,仍倍感亲切与温暖,园子就是萧红一生难以忘怀的最温暖的家。教学时,我紧扣“园子”展开教学。课始,以“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她又为什么对这个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为引子导入教学,一下子把学生
28、带进了萧红童年时代那个动人的生活环境。每学完一部分后,我又引导学生概括园子的特点,引领学生时时走在萧红的园子里,与她同自由、同快乐、同幸福,从而为最后的拓展写话埋下了伏笔。2.抓表达方法,悟祖父之爱。 语文教学要教出语文味来,为体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教学前,我进行了细研教材,细磨教法,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研读了作者萧红的作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感受,体会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寻找作者表达的方法,透析文字背后的意蕴,学习反复写法的独特,有详有略写法的好处,借物抒情写法的作用,从而感悟园子的美丽与生机,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与幸福,感悟祖父的慈爱与宽容。 总之,文字是美丽的,充满魅力的,课堂上,让我们语文老师带着学生在美丽的文字间徜徉,享受学习语文的幸福,领略语文的诗情画意。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有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环节,但因为我的教学经验不足,缺少娴熟的指导技巧,加上课堂上急于赶教学进度,所以有些顾虑,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说得不够生动。今后,我会尽量摒弃这些功利的想法,实实在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学,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上重要的因素来考虑。教学建议: 一个语文老师要多提表达类的问题,如:这篇课文为什么要这么写?作者在描写园子里景物的自由时,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等,学生在学习表达的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凸显了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