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291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百数表、小棒图”带我们探寻数学的根观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有感 李兴红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的特征,让我看到了一节趣味盎然、充满活力、追根溯源、本真精彩的数学课堂。这几天许多精彩的情节在脑中不断回放,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从理论高度来表达对这节课的感受。因为这节课在匠心独具、臻于完美的设计中所折射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我所无法企及的。在最后的回顾小结时,陈老师问学生的一句话“这节课,你对哪个环节印想最深?”不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百数表和小棒图跃然脑海,挥之不去,在陈老师诸多精彩的教学环节中,我觉得利用百数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和用小棒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为什么是这样两个环节,给我印象最深,

2、最为精彩。精彩回顾:一、百数表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规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寻求一个合适的教学媒介,至关重要,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课陈老师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重要环节中,打破常规,独出心裁的选用了百数表,充分利用百数表简易直观的特点,引领学生不断自主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陈老师充分利用百数表,通过以下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知识形成过程:一用百数表:观察百数表,找3的倍数。采用生说师圈的形式,在积极热烈的氛围共同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随后大频幕展示集体的劳动成果。二用百数表:重点研究,探究规律。 选取一组数据通过小

3、组内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发现这组数十位和个位上数的和是9这一规律,开启探寻3的倍数特征的智慧之门。三用百数表:再次探究 新的发现 陈老师又“请出”百数表内所有3的倍数,再次带领学生观察研究,很快又有了新发现:十位和个位上数的和是9、6、3、12、15、18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陈老师一句:“整体来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 再用百数表:从反面验证规律在学生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之后,“不是3的倍数的数有没有这个规律呢?”再次出示百数表,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百数表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老师精彩的课堂仍在继续,单从以上环节足可以看出百数表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发挥

4、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感叹陈老师探究特征环节精巧的设计时,不想巩固应用后的质疑环节更为绝妙!二、小棒图帮助学生探寻知识根源陈老师在质疑环节,不但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困惑,而且肯花力气、下功夫扎扎实实的解决了学生提出的:“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就行了,而3的倍数只看个位却不行,而要把各位上的数相加?”这一疑惑。陈老师没用抽象的说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图,通过圈一圈、找一找来了解蕴含于“2、5、3的倍数的特征中的道理。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真正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句话所阐释的道理众所周知,可在实际教学中要付诸行动,谈何容易。回想自己或听过他人执教的一些课堂中,也常常安排质疑环节,“还有什么疑惑吗?”“都明白了吗?”学生要么默然不答,要么异口同声:“明白了!”,更有个别爱思考的学生提出老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也在老师的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去探究”中,草草结束,使质疑环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正真将质疑启思环节落到实处,肯花力气去帮学生解惑析疑,探寻知识根源的,陈老师当属第一人!(在我所听所见的执教者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离名师的距离很远很远,但我依然会努力学习名师的思想,沿着名师的足迹,寻找合适的媒介,引领我的学生不仅探究数学知识,更要探寻知识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