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4422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2、学生能根据确定的方位和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学难点: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三、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坐得最端正的一名同学起立,其他同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他,分别说出都看到了这名同学的哪一面?2、为什么是同一个人,我们看到的结果

2、却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可能不同。3、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观察时视线要平视,并请一名同学示范什么是平视。4、今天我们就在这些基础上来继续观察物体。不过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都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咱来比一比哪些同学的想象力强,动手能力强。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把观察一名同学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同时这一环节也为接下来的继续参与数学活动做了良好的准备。(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A、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正方体实物的图

3、形。1、(出示情境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图中小男孩、小女孩、工人叔叔分别是从什么位置观察这两箱货物的?3、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这两箱货物各是什么形状,有了想法可以睁开眼睛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4、全班交流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然后请同学到讲台上把图上三个人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形状贴到情境图上,(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种图形供学生选择。)最后找一名同学再到讲台上,(在讲台上按信息图上的样子摆好教具)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观察立体图形,进行验证前面同学贴得是否正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注意视线要平视。)5、学生观察验

4、证后教师小结:大家想象力真丰富,看来这么简单的问题难不住大家,如果我再增加一箱货物,(教师顺手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放一块正方体教具。)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又会出现什么形状呢?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6、请大家睁开眼睛来验证一下,先听清老师的要求:(1)用你手中的学具摆成讲台上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再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验证一下和你想象的是否一致。(2)注意观察方法,在保持安静的基础上可以下位观察。7、指名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边说边用手指出所看到的面。8、(事先准备好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请同学用老师手中的正方形纸片贴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9、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非常善于观

5、察。请大家来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不同的方位观察一组图形,结果可能不同。充分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利用旧知自主迁移,以学生的活动与发现为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验到了数学的趣味和活动的快乐。10、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观察力在不断提高,现在来考考大家。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先摆出书上图形的样子,然后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最后再连起来。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总结自己做这类题目的窍门。11、接下来增加难度,不摆了,通过观察和想象来完成第2题。集体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原因。B、根据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1、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优秀,老师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动手摆的机

6、会:用4块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第三个红点中的形状,(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先自己试试,有了想法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摆法多。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3、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值得表扬,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4、多找几个小组展示各自的摆法。5、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从相同的方位观察几组图形,看到的结果可能相同。通过小组合作,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

7、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1、自主练习的第4题。同桌合作,体验摆法的多样性。2、自主练习的第5题。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发现了什么,体会观察方法。5、自主练习的第7题。重点引导学生找到看不见的正方体,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巩固活动富有情趣,学生乐于参与;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展示与提升。(四)自我总结,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其实数学跟其它学科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古诗题西林壁中就蕴含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齐背一遍,体会体会。还有美术中也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8、(准备两幅从不同方位画的正方体素描图。)请大家欣赏、体会。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具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慧眼,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活动空间,切实组织好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强化了视图与实物的认识,做到不以教师的演示来替代学生的操作,不以对教材中的插图观察来替代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做数学”的快乐,促进了空间观念的发展。可以说学具的运用对本节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就是空间观念建立的过程。2、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我认为想象与操作同样重要。想象在空间观念的培养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这节课上,我多次用到了“想象”。比如在观察前,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小男孩、小女孩、工人叔叔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具进行拼摆,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验证。在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时,教师提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也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象,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想法后,动手摆放验证。再如练习题的第3题的解决等,都多次运用了想象。这样多次地想象确实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