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4442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 太阳家族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根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信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2喜欢大胆想象;有乐于探究与发现其中奥秘的欲望;能关注科技的发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的。3能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橡皮泥、图画纸、卡纸、剪刀、彩笔、圆规、各种大小不同的球。案例背景分析:太阳家族一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其实对于太阳家族,学生

2、并不陌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这节课就是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因此,我把按顺序记忆八大行星的名称,通过阅读和交流,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中学生所需准备的内容,包括搜集太阳系的相关资料,准备制作太阳系模型的材料:橡皮泥、纸板、铁丝、圆规、彩笔等。本课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提示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太阳系的文字

3、资料和图片,说说对太阳系的认识;活动二探究太阳家族,引导学生对太阳家族成员作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三制作太阳系模型,通过制作使学生将获得的有关太阳系的信息作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拓展活动“让我们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课后调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听说过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播放flash课件)对于地球、太阳、月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讨论后交流。看来星空中还隐藏着许多的秘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家族,了解它的神秘与浩瀚。【通过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有关太阳家族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二、小组自主探究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1太阳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搜集的资料找出太阳家族的成员,并且了解一下它们的特点? 2学生合作交流。 3师生互动交流,出示课件: 太阳有什么特点? 太阳是一个炙热的球体,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是恒星,而且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恒星。在太阳周围的几颗星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围绕着太阳这颗恒星运动,我们称之为行星。 卫星是怎么样运动的?地球的卫星是谁?整个太阳系大约有60多颗卫星。关于彗星你们了解什么? 小行星它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发现

5、的大约有70万颗。 太阳系内有难以计数的流星体,当流星体进入行星或卫星的大气层就成为流星。 太阳系中还有大量的气体尘埃,这些都是太阳家族的成员。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在太阳家族中有一颗恒星、八颗行星、还有60多颗卫星、不计其数的彗星和流星体等很多成员。太阳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占太阳家族总质量的99.8,这么大的质量吸引着它周围的其他成员围绕着自己运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课前自主搜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相互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

6、学生发言和展示个性的机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相互交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八大行星 1在太阳系中除了太阳这颗恒星,最重要的成员就是行星了,地球就是八大行星中的一颗,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行星。(出示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互动交流: 可以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交流,从行星的名称、体积的大小、运行轨道以及形状等方面阐述。 3刚才同学们从图中了解到了有关八大行星的名称、大小,排列顺序等方面的信息。除此以外,谁还想把你熟悉的行星介绍给大家。(随机出示图片,并补充说明。) 【通过看图交流,使学生对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体积大小等方面有了更为

7、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对熟悉的行星进行介绍,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八大行星的有关知识,为后面制作太阳系模型作好铺垫。】(三)制作太阳系模型 1同学们从图中获取了这么多的信息,现在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做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吗? 2出示表格指导分析。 出示一组数据,这是目前科学家测定的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半径的对比数据。 引导学生读表。首先看第一行,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这一组数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地球为“1”表示什么意思?那么火星的1.52表示什么?海王星的30.06又表示什么?请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下面这组数据。【指导学生有效地分析数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使模型制作更准确并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太

8、阳系主要成员的认知。制作模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动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3活动制作: 请你根据太阳与各个行星的大小,按比例缩小捏成橡皮泥模型(或其他形式),然后在小组内举起模型,按照太阳与八大行星的距离按比例缩小。最后演示八大行星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的。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在制作时一定要准确的体现出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体积的大小以及与太阳的距离。 4交流总结评价: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指导学生对行星的排列顺序、体积的大小以及与太阳距离进行自评和互评。 刚才各个小组齐心协力完成了模型的制作,大家能按顺序准确将八大行星排列起来,也基本

9、上能反映出行星的大小。 我们把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了一个模型,(播放视频资料)仍需要这么长的距离。虽然这只是一个相对距离的体现,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太阳系是多么的庞大。【通过建立模型的活动,加强学生对有关宇宙的感知和理解。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三、拓展总结:1拓展延伸:通过刚才的交流与模型制作,我们对太阳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家族中目前已知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但是有的天文学家认为在整个可见宇宙空间中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那么,我们能否大胆地想象一下,在这么多的恒星星系中,有没有类似地球的星球?在这些星球上是否也会有生命存在

10、呢?请大家搜集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交流。2展望总结:为了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空间望远镜、火星探测器、国际空间站进入太阳系空间,不断地拓宽着我们探索太空的视野。希望同学们能够随时关注科技的最新发展,继续探索神秘的宇宙!【拓展活动“让我们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有所修改,这样做因为通过目前只有地球有人类生存这一现象的了解与解释,激发学生对地球以外、太阳系以外的广阔宇宙空间的兴趣,为后面学习未来家园做引领与铺垫。】 【板书设计】: 20太阳家族太阳系恒星:太阳 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卫星:如月亮 彗星:如哈雷彗星 流星体:不计其数 体会与反思:本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查阅、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设计上努力体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理念,对于太阳系的组成,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的内容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教师再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为什么被降为矮行星,还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