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4442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斜面》教学实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2.教学重点: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斜面实验用木板一块(每组规格不一样)、铁架台、实验用小汽车、测力计。(2)演示材料:螺丝钉、斧头、劈。(3)课件引桥图、盘山公路图、楼梯图。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播放课件:几位工人师傅想把一只大油桶搬上卡车,几个人几次都没有搬动,正一筹莫展师:谁能想个办法来帮帮他们?生:用

2、吊车。生:用升降机。师:同学们想的办法又多又好。他们急着把油运走,大型机械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还有什么更简单快捷的方法吗?生:用一块木板斜搭在车上,把油桶滚上去。师:同学们认为这种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工人师傅是否也会想到这种方法呢?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课件:工人利用斜面轻松地把油桶滚上卡车。边拭汗边露出了笑容。师:工人师傅还真的采用了这位同学的方法呢!你是怎么想起的?生:我爸爸搞运输,我见过他用这种方法装货。师: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木板斜搭之后与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就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斜面里究竟蕴含着哪些科学的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斜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

3、小学生来,展示生活当中的情景,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学习的兴趣倍增,为课堂的高效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本课的研究方向,同学们在无形之中就认识到身边处处皆科学。】(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1搭斜面师:你会搭斜面吗?生在小组内搭。指生到讲台前搭,通过实物投影边展示边介绍搭法。2. 猜想斜面的作用师:几位身强力壮的工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油桶搬上车,小小的斜面轻松地就把油桶装上了车。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斜面可能有什么作用呢?生:我认为斜面可能省力。师: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想法吗?生:从刚才的录像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几个工人师傅费了很大的劲没有搬动油桶,用上斜面就很轻松地把油桶搬上去了

4、,我所以认为斜面可能有省力的作用。师:大家认为他的想法怎么样?生评议。师:这位同学不仅大胆对斜面的作用进行了猜想,而且还地解释了之所以这样想的原因,真是一位思维非常缜密地小小科学家!【猜想能使学生充分回忆和运用相关的已有的知识,充分探索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相同和联系,它能促进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进行,加速了知识的迁移和建构。猜想离不开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要从已知猜想未知,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和思维定势的束缚,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3.讨论、设计、汇报、完善实验方案师:用什么方法证明斜面是否的确真的有省力的作用呢? 生:实验。师:咱们现在能不能立即动手做实验?生

5、:不能。师:为什么?生:做实验之前必须要设计好实验方案。师:同学们考虑得非常周全。实验方案是进行实验的基础。下面,请各个小组的同学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讨论设计证明斜面是否能够省力的实验方案。(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师深入各小组,了解学情及进度。)师:大部分小组的同学已经设计完方案了。哪个小组愿意首先把你们设计的方案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一起分享?组1:我们小组设计的方案是这样的:在木板的一端下面垫上一个小木块,然后沿着斜面用测力计拉动一个物体。师:同学们认为他们小组的实验怎么样?组2:我们认为他们的方案不太完整。实验是验证斜面是不是能够省力。他们小组光测了在斜面上的拉力这样一个力,给谁比较?应该

6、再测提起这个物体时的拉力是多少,一比较,才能证明斜面是不是有省力的作用。组3:我们小组补充一点。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组4:实验的时候,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使用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了“0”刻度处;所测物体不能超过测力计测量的最大范围;测力计读数的时候视线与指针相平;要及时记录测量的数据。师:(竖大拇指)同学们个个都是小小科学家!考虑非常细致、周密!老师相信同学们按照你们设计的这个方案进行实验,一定能够探索出“斜面”里面蕴含的许多的科学奥秘。3、分组实验操作小组根据分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小学科学的任务和主旨是培养学生

7、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设计实验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课堂上,要尽量把学生的不同设计和想法展示出来。对学生的设计及时地进行评价,好的设计给予表扬,不行的也要指出问题及改进办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进行科学探究的态度和习惯。】(三)反馈交流,总结规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都非常的认真、投入,这是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的一种态度。相信同学们在探究中一定有许多发现。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把你们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小组一起分享?组1:我们小组先用测力计测量直接提起小汽车所用的拉力是1牛顿,然后测量在

8、斜面上拉动小汽车所用的拉力是0.5牛顿。组2:老师,我们小组用测力计测量直接提起小汽车所用的拉力也是1牛顿,但是我们测量的在斜面是拉动小车所用的拉力和他们小组不一样,我们测量所用的拉力才0.3牛顿。组3:怎么回事儿?我们小组直接提起小汽车所用的拉力也是1牛顿,在斜面上用的力是0.1牛顿,怎么悬殊那么多?师:噢!同学们真是特别细心、善于发现!咱们先不管各组测量数据的不同,每个小组通过你们的研究有什么发现?组2:我们小组直接提起汽车的拉力是1牛顿,沿着斜面用的拉力是0.3牛顿,我们经过讨论,认为斜面能省力。组1:我们小组和第2组的看法一样,认为斜面能够省力。师:其他小组和这两个小组的研究结果一样吗

9、?生齐声:一样。师:同学们通过研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斜面能省力。同学们的研究是成功的,结论是正确的斜面的确具有的省力作用。同学们在交流研究情况的时候,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提起同样的小汽车用的拉力都是1牛顿,而各个小组在斜面是拉动它时使用的拉力却千差万别,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小组与小组交流交流,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组际交流。师: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你们找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了吗?组3:我们组和第 1小组进行了讨论、交流,发现我们两个小组使用的斜面的长度不一样。我们组的斜面比1组的长,用的拉力就比1组的小。所以我们认为,斜面长短的不同,用力的大小不同,而且斜面越长越省力。组2

10、:我们组和他们的发现不同。我们组与3组使用的斜面长度相同,用的拉力不同的原因是他们小组的斜面垫得高低不同。我们组垫得高,用的拉力比3组大。师:垫得高低不同,在科学上叫做斜面的坡度不同。组2: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坡度越小越省力。组1:通过和1组与3组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师(竖大拇指):老师真佩服你们!同学们不仅善于进行科学探究,而且还特别能从探究中发现许多的科学奥秘!就只要我们有了善于观察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大脑,我们就一定能够去揭开许多人类未解的科学之谜。【学生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学会多方面的、完整的、准确的去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概括、表

11、达等综合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科学的课堂是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展现学生才华和智慧的课堂,是学生真正“当家作主”的舞台。】(四)应用拓展,提炼升华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让斜面蕴藏的秘密“大白于天下”。恭喜你们!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应用斜面的例子?生1: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播放课件。)生2:楼梯也是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播放课件。)生3:螺丝钉、斧头。(播放课件。)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知道的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真不少!“学以致用”,科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希望同学们不仅学科学、爱科学,更要用科学,利用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课下,请同学们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斜面的知识,设计一种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简单机械。【教师加以点拨,学生的认知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展现生活实际,让学生有亲切感,是语言无法替代的。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科学探究是没有止境的,正如学习。下课的铃声不是学习的结束。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兴趣由课堂“悄无声息”的迁移到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