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4466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植物的“分身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教学目标】1、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学会用地下茎、根、繁殖植物;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2、在参与植物繁殖的研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能够坚持栽培一株植物,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联系实际参与关于植物繁殖的中长期研究。【教具、学具】 1、搜集关于植物繁殖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准备用月季、大

2、蒜、甘薯、秋海棠等植物。 3、准备细沙、水、草木灰、剪刀、花盆、土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蒜是怎样种植的吗?(学生回答大蒜的种植方法) 2、大蒜是种子吗?大蒜是他身体的哪一部分?(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多种繁殖方式。(板书课题 14植物的“分身术”)二、 探究活动一:植物是怎样繁殖的?1、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种子可以繁殖后代,你能说说哪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吗?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吧。2、学生分组交流,并把交流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小组内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学生记录表:植物名称繁殖后代的方法

3、2、各小组交流汇报结果,教师科学评价。小结: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繁殖叫营养繁殖。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4、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探讨。三、 探究活动二: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1、谈话:有很多植物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有信心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培育一株植物吗?2、讨论: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他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殖?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4、谈话:刚才大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又适合用营养繁殖的方法来培育植物,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老师课前搜集到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

4、看看吧。(出示课件) (1)用茎繁殖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等 扦插是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剪口部分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地下部分长出不定根,地上部分发芽,最后长成一株新植物。如:月季、天竺葵。压条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下部分半圈,然后把它埋进土壤中,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枝条生出不定根并长出新叶以后,在将其与母体切断。如:夹竹桃、葡萄。(2)用根繁殖的方法有些植物的根比较粗壮,贮藏营养比较多,用它可以繁殖出新的植物,例如甘薯。春季,把冬季贮存的甘薯贮藏根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藏根上就会长出许多幼芽,再过些天幼芽逐渐长大,长出茎和叶,把他们剪下来,便成为甘薯幼

5、苗。把甘薯幼苗扦插在湿润的土地里,便成长为新的甘薯。4、 谈话:现在我们都已经掌握了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培育一株植物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来体验一下了。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相互评价栽种情况,归纳小结四、活动三:认识植物“分身术”的意义 1、谈话:植物的分身术有什么意义? 2、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3、小结: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了。五、拓展活动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回家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并作好记录,成活后带来给大家展示【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探究活动设置科学。设置的三个探究活动,目的

6、性强,各有侧重,遵循了科学“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整理材料得出结论动手实践”的流程,保证了探究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展,使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由浅入深、详略得当地展示给学生。(2)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明确探究任务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多渠道搜集资料的同时,增强了合作分享的精神。(3)感悟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解科学为生活服务的道理。在本节课中有很多地方,重视了学生对植物生长培育的了解与认识。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的关注,将目光转移到实际生活中来。2、使用建议。学具的选择不一定完全照搬教案,可因地制宜,但要遵循典型性、结构性原则。3、需破解的问题。本课与本单元其他的内容衔接得更加合理。【相关链接】科学教学用书;科学课程标准等相关资料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