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8624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 宝山教育科研.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国学经典为导向,培养孩子“孝”品格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永清二村幼儿园 沈莉莉一、问题提出:国学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人的立国存身之本的学说。“国学经典”是指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籍,是经、史、子、集中最精华的篇章,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近年来我们幼儿园,致力于开展“儿童经典文化学习”的研究。,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启蒙教材.在这些启蒙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人的礼仪行为规范.而”孝”是这些优秀教材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在经典文化学习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资源,将经典文化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孝”是

2、道德教育的其中一个内容。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是幼儿园当仁不让的任务。而道德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经过日积月累逐渐生成、建构起来的。古人云:“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根本.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的道德地线. 综观目前的形势,长大后父母生病不管不问者有之,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卖父母的利益者有之,”忙”字当头亲情淡薄者有之.相反“啃老”、“刮老”的现象到比比皆是。因此儿童品德的启蒙教育,因从”孝”字起航,把孝敬长辈作为德育的切入点.这是因为人在成长之初,最先得到的是父母亲情的特殊关怀,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生育之恩、哺育之恩等种种恩情,探索出一条把传统道德

3、与新时代道德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新路,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可行的,必要的.况且本研究将经典文化学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前无来人,我们愿意自己是“后有来者”。二、研究目标:(一)、探索幼儿园各年龄段与时代结合的“孝”教育的具体内容(二)、实施“孝”教育的操作要点。(三)、验证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有效性。“孝”教育的内容是我们实施“孝”教育的基础,只有确定了各年龄阶段的“孝”的教育内容才可以来把握住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操作要点。通过在实践中的实施,我们各种方法来验证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有效性。这三者是有内在的联系并且是紧密相关的。1、关键词的界定(1)、孝孝是指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的双重大恩,而对父母

4、应尽的天职,是人社会化发展的道德基础。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修身的根本,是构建现代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2)、孝的教育用传统的孝的美德并赋予时代精神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形成。2、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1)、本课题是对市教委颁发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公民人格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并抓住了人格教育最基础、最根本、最自然、最真切的一点。(2)、本课题针对目前社会孝的缺失的严重性,以幼儿为受教育主题,为实施孝的教育的基地,家长为实施孝的教育的主力,教师为实施孝的教育的关键,家园密切配合,在实施孝的教育的过程中,让教师、家长和幼儿

5、一起提高、一起进步。这是本项目要解决的重点。(3)、把孝的教育内涵从知、情、行上来确定,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从提升孝的内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对教师、幼儿“孝”的认知、情感及其需要的调查研究(1)、针对“两纲”的要求、实施“孝”的教育和师幼基于“孝”的认知及其情感的现状,就教师、幼儿“孝”的行为和和行动的现状作反思,提出拟解决的问题。(2)、确定调查的对象、样本的规模,抽样的原则和方法,设计抽样的行动方案。(3)、按要求设计的相应的调查问卷,并且对所测得的数据和素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4)、联系课题研究方案和专题调研的结果,以“头脑风暴

6、”的方式就教师、幼儿基于“孝”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做反思、设想和设计借助于研究来实践教育的行动方案。2、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实施“孝”的教育目标序列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调查分析)(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孝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上提出不同要求,形成托、小 、中、大班幼儿的教育目标的序列。(2)、根据序列的假设,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丰富,使之真正符合幼儿的实际。(3)、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以孝的教育目标序列作参照,各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出各自的具体要求,使序列要求更多样化。3、实施“孝”的教育的实践研究(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1)、充分发挥幼儿园“孝”的教育主阵地的作用A、与儿童

7、经典文化的整合拓展孝的教育的园本教材;挖掘经典文化导读中孝的教育素材;在一日活动中有机渗透孝的教育。B、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整合选择适宜的有关孝的教育与主题融合。相得益彰。(2)、提高家庭在孝的教育中的监督与检验作用。A、家庭是孝的教育效果的检验场所,幼儿园要与家长经常联系,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孝的教育之实效。B、定期组织家长讲座,家长交流,专题研讨,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C、组织家长沙龙,请专家咨询点评。D、有计划地开发幼儿园内外的教育资源,建立“孝”的教育实践基地,创设开放、生成、互动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教师的学习和研修、幼儿的实践和体验幼儿园、社区、家庭教育资源的整合,创设积极、有利、有效的条件。

8、四、研究过程与工作安排:第一阶段(2007/2_2007/6):前期准备阶段1. 收集相应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2. 确立总体方案.3. 设计问卷表.第二阶段:(2007/7_2008/2)实施阶段:1. 发放问卷表.对教师、家长、幼儿“孝 ”的认知、情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2. 建立课题档案,加强课题管理,做好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资料主要分为文献资料、研究资料和日常工作资料.3. 通过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探索“孝”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1)、教师的培训、交流与研讨培训:孝的历史、孝的现状与对策、孝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交流:孝的教育的实施与做法。研讨:孝的教育现代化问题。(2

9、)、家长的讲座、交流与研讨讲座:孝的历史、孝的现状与对策、孝的教育方法与途径。交流:交流家庭中孝的现状与对策。研讨:孝在家庭中家长的责任。4、中期小结与研讨、补充、修正,丰富研究内容,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规划下阶段工作进程.5、 后期调整,资料汇总分析,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重点补差补缺,选择难点与关键进行突破.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 专家咨询、论证,完成课题方案。五、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1、学习文化经典在我园已有4年的历史,本课题也是在专题中衍生出来的,我们对所学的经典文化有我们独特的思考因此有一定理论研究基础。2、课题组成员都参加过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与课题实施能力。3、本园有科研的氛围,有园长的倾力相助。六、预期的研究成果(1)孝的教育成果集(包括教育资料录像等)(2)研究报告主要参考文献:论语体认姚式川 学林出版社东方爱经章人英 长春出版社论语别裁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孝现代读经东方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