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8635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情绪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影响摘要:乒乓球称之为我国的“国球”。我们想要继续在世界各大类型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得从少儿抓起,而情绪究竟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多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东莞市部分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近年来比赛成绩的统计及情绪在比赛过程中对比赛成绩进程的影响调查分析,说明了情绪在少儿乒乓球比赛中所占据的地位和重要性,为以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情绪调节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情绪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 比赛成绩 影响1 前言现代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开展广泛具有特殊社会影响的体育项目,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成为风靡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乒乓球比赛中,由于运动特点表现为:速度快

2、、技巧性强、精确度高、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以一对一为主,气氛紧张激烈,比赛的双方打法各不同,领先和落后频繁交替等,这些特点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实力接近,水平相当的运动员之间的比赛,比赛中的情绪状态对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我们通过东莞市的部分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以总结出情绪与比赛成绩的关系,教练员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它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此为今后的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 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 东莞市8-16岁的乒乓球运动员共30名,男运动员19名,女运动员11名。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情绪

3、的资料。2.2.2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东莞市30名运动员发问卷调查。发出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名,回收率为83.3%。2.2.3数理统计法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计算。3 结果与分析3.1情绪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方式,一般比较不稳定,具有情景性,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状态,是较为现象的东西,情绪可以影响和控制认知过程,它帮助运动员适应环境,并驾驭行为去改变环境。运动员会经常感觉到:在心情好,情绪适宜的状态下进行比赛时,思维敏捷,战术思想开阔,解决问题迅速,而心情郁闷或情绪体验淡漠的状态时,则思路

4、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所以,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整个身心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与此相适应的情绪则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特点,而运动员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进而又影响到运动成绩。通过参加2006年国家青少年俱乐部乒乓球东莞赛区的25名少儿乒乓球运动的问卷调查绘出:情绪对运动员比赛成绩影响的比例表(见表1,2,3)表1 第一轮比赛中(参赛人次25)影响较大影响较小无影响人数14110百分比56%44%0表2 第二轮比赛中(参赛人次16)影响较大影响较小无影响人数1150百分比62.5%37.5%0表3 进前八名比赛(参赛人次8)影响较大影响较小无影响人数620百分比75%25%0

5、由表中得知:所有的参赛运动员都认为情绪对比赛会有绝对的影响,在实力的强弱差别大,技术水平悬殊的情况情绪影响较小。进入第二轮淘汰赛,彼此双方的实力又有所接近,因此在这个阶段情绪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较大。进前八名的选手水平更接近,彼此包袱相对减小,但是,比赛更加残酷,更加激烈,这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情绪在比赛中的波动还是很大。从表1、2、3可看出:比赛越激烈情绪影响越大。3.2运动员在比赛前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势(见表4)表4比赛前情绪的外部表现(参赛人次25)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尿频过度兴奋口干舌燥无明显表现人数2011111百分比80%4%4%4%4%4%在乒乓球比赛中。

6、哪些心理因素会引起运动员过分紧张,进而影响到乒乓球技术的正常发挥,甚至于严重失常?如何调控这些因素,使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们都极为关注的问题。教练员除了要了解每个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还要掌握他们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不同心理状态,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多方面的心理准备工作,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出技术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从表4得出,赛前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多样,但普遍心率快较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比赛场中各种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过度紧张造成的心理现象和生理变化。教练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调节:1)收集有关比赛的资料:即在比赛前收集、了解有关比赛的规模、方法、

7、时间、地点、比赛条件、对手的打法、及技术和心理特点,并从中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运动员的比赛任务、制定比赛方案和计划,使运动员做到知己知彼。2)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就是为运动员创造与比赛相似的条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组织近似于比赛条件、环境、气氛的队内公开比赛。模拟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象来进行,如想象比赛时的情况、对手发怎么球、自己该什么接等等。此外,抓好赛前的技术训练,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技术是运动员比赛的物质基础,比赛前技术状态不佳,或有明显的弱点,运动员的心理没有把握就容易引起心理过度紧张,而运动员技术熟练时,就会在比赛中充满信心,取得优异的成绩

8、。3.3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各种类型情绪的关系表5 第一轮比赛中运动员取得成绩与情绪的关系(参赛人次25)振奋状态冷漠状态焦虑/急躁状态盲目自信状态人数15433百分比60%16%12%12%表6 第二轮比赛中运动员取得成绩与情绪的关系(参赛人次16)振奋状态冷漠状态焦虑/急躁状态盲目自信状态人数10042百分比62.5%0%25%12.5%表7 进前八比赛中运动员取得成绩与情绪的关系(参赛人次8)振奋状态冷漠状态焦虑/急躁状态盲目自信状态人数6011百分比75%0%12.5%12.5%在紧张而激烈的高水平竞赛中,由于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运动员的情绪会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振奋情绪、冷

9、漠状态、焦虑/急躁状态、盲目自信状态。(1)从表5、6、7得出,振奋状态随着比赛激烈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振奋状态是由于大脑皮层具有比赛任务适宜的兴奋过程,这种过程有最适宜的灵活性,并以相应的抑制过程加以平衡,所以具备此情绪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自我感觉良好,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充满信心,对自己的竞技水平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在准备过程中,跳跃有力、果断、动作迅速、协调、不易激动,准备活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因此,具有振奋情绪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更稳定些,比赛成绩更好容易一些。(2)从表5得出,有40%运动员有冷漠状态、焦虑/急躁状态、盲目自信状态,他们对比赛失去了信心,情绪低落,四肢感觉无力,神经系

10、统的灵活性降低,针对运动员的这些不良情绪,教练员要积极做好运动员的赛前工作:要求运动员正确对待比赛的重要性。指导运动员在比赛中摆好自己的心态,即使对手很强大,也要一分一分地去拼搏,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教练员要不断鼓励运动员,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支援。然而,在比赛进入淘汰赛后,由于运动员之间的水平较接近,且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时运动员对比赛的目的和任务有了清楚的理解,头脑清醒、动作协调,所以这种冷漠状态的消极情绪也随之消失。(3)从表得到,进前八的运动员对比赛的冷漠就没有了,而焦虑/急躁状态、盲目自信状态还达到25%,其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慌张、惧怕、心神不安,有时内心产生了矛盾,

11、既想获得胜利,又缺乏坚定的信心,从而使注意力分散,记忆减退;对比赛要求过高,想赢怕输造成精神压力过大,使个人情绪不稳定,发挥应有的出水平。初次参加比赛,经验不足,心理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差。有一名队员在比赛中小便频频,因此教练员在运动员出现这些症状后,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整运动员的比赛心理:针对运动员想赢怕输的心理,给运动员减压,让运动员放开来打。根据运动员所出现的焦虑、慌张等情绪,教练员应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多安排一些近似正式比赛性质的比赛,来调整这些不良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会随着比赛的不断深入水平的提高逐渐消减,也会在比赛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做到了正确对待比赛的良好状态。

12、(4)从表5、6、7得出,盲目自信状态在比赛中任何阶段都占到一定比例,而且在进入前八时占的比例为12.5%,也说明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当中也存在,从临场观察中,我了解到,他们在比赛中过分相信自己,对比赛将出现的各种情况没有充分的估计,盲目自信,一旦赛情发生变化,情绪则急转直下,导致士气一蹶不振,教练员在运动员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教导运动员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位置摆低,不要低估别人的实力和高估自己的实力,做到遇强则强,遇弱更强的比赛状态。3.4教练员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见表8)鼓励关心不够职责人数2032百分比80%12%8%从表8可看出,80%的运动员感到教练员的鼓励最有利于比赛情绪的稳定。

13、因为,教练员不仅仅是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战术的指导,而且要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从表8不难看出教练的临场指导重要性。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也常是表现得很鲜明、强烈,而且变化多样。如发球抢攻连连得分或接发球连连失误,甚至关键时一个机会球或过网球和擦边球,都会出现情绪的变化。因此,教练员在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引导运动员正确看待胜利与失败,消除他们由于受不正确胜负观念的影响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应当让运动员懂得,只要在思想上、作风上、战术上、技术上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的表现。除此之外,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运动员敢打敢拼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平时的训练水平,比赛中,教练员应特别镇静。领先时,运动员土

14、气高涨,防止运动员急于求成;落后时,要及时帮助运动员分析失利的原因,指出对方的弱点,增强运动的自信心,克服运动员暂时的紧张;进入比赛关键阶段,帮助运动员卸下心理包袱,大胆发挥自己的水平。这样可以使运动员一直处于最佳竞技状态,顺利完成比赛任务。3.5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他因素(见表9)表9 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其他因素(参赛人数25人)比赛场地噪声气候人数2131百分比84%12%4%从表9中可看出,运动员普遍认为比赛场地影响大一些,包括对天气、赛场的灯光、气氛、球台的弹性、裁判以及对手的强弱、观众的热闹程度等等。但优秀的运动员可通过自己的调节和控制,可以把紧张的情绪降到最适程度,摆正自己的心态,以良

15、好的心态对待比赛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上述情况说明,导致情绪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风格,也不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同时说明,在许多时候诱发情绪变化时常是突然和难以预料的。所以,我们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4 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情绪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具有情景性,一般比较不稳定,在乒乓球比赛中,它较大的影响和控制运动员的认知过程,使运动员的技、战术根据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以至于影响比赛成绩。4.1.2运动员在比赛前往往会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尿频、过度兴奋、口干舌燥等消极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教练员应了解每个运动员的不同心理状态,

16、并在平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调节运动员的情绪状态。4.1.3从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各种类型情绪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激烈而紧张的高水平竞争中,具有振奋情绪的运动员比赛目的明确、头脑清晰、动作协调、比赛成绩较好。具有冷漠情绪、焦虑/急躁情绪和盲目情绪的运动情绪不太稳定,比赛成绩往往较差。4.1.4在少儿比赛中,少儿的依赖心理比较强,教练员在每场比赛中对队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情绪好坏,并涉及到技战术的发挥,所以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调节场上运动员的情绪,激发他们敢打敢拼的精神。4.1.5少儿运动员经验少,在场面较大的比赛中,紧张度较高,比赛场地、噪声、气候都可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4.2建议 今后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及时调整好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条件,在瞬间万变中使运动员的心理与环境保持高度平衡,同时利用平时各种条件和环境的磨练和熏陶,使运动员的潜在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参考文献1季浏.体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高发民.体育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3运动心理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 人民体育出版社4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及注意特征.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