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8904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毕业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泰州学院 2014 届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部: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专 业: 指导老师: 绪 论摘 要:23岁的幼儿自主意识开始萌芽,36岁的幼儿具备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我们在培养幼儿独立能力时应尊重幼儿,不要过度保护幼儿,要有耐心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坚持指导性原则,以兴趣为出发点,要求一致持之以恒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关键词:幼儿;独立性;家庭教育23岁的幼儿自主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一开始是一个啥事都不会做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地学习,渐渐地由不会转为渐渐会做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最基本的一点是给

2、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逐步地培养幼儿独立做事的好习惯和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他们的独立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现在的独生子女们,个个都是家里的“宝”。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们包办代替,表现出依赖性强,独立性比较差。我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真的是深有体会,我带的是中班的孩子们,他们都在六岁左右,结果却令人惊讶,竟然有一小半的幼儿不会自己穿托衣服。每天中午睡觉之前总有那么些孩子站在寝室里等待老师的到来,一觉醒来之后老师让孩子们起床,还有一部分孩子子坐在床上,我真以为他们没睡醒不想起呢,谁知道是他们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还有一种很严重的现象,有十分之一

3、的孩子每当到了吃饭的时候就要家长亲自来喂着吃,只要家长今天不来了他们就哭闹着不吃,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现在的幼儿们真的是被家长宠坏了,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都非常地不令人满意。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作不灵活,影响了他们的认识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独立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幼儿的独立性是在独立活动中慢慢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就应该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早晨我们孩子入园后,可以让他们自己玩玩具,自己试着拼凑,锻炼手部肌肉,玩好后让他们自己再收拾起来,经过多次锻炼,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就会有所提

4、高了。根据以上一些现象,要培养或提高幼儿独立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1. 尊重幼儿(1)幼儿吃饭时不要硬逼着,对他们说话时要注意口气和方式。在幼儿进餐时,我们老师应该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进餐,保证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餐。(2)让幼儿做事不要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责备他们“笨蛋”“没出息”“真傻”等一些打击他们的话语,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精神需要,都希望自己被认可,特别是被老师、家长认可。如果老师在与幼儿交谈时不注意自己的语气,则可能会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有些比较大胆的幼儿会明着跟老师对着干,表现为不听老师的话,上课期间随

5、意走动;有些胆小的幼儿则悄悄地厌恶上学,不喜欢幼儿园,对幼儿健康的身心有很大影响。(3)我们还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幼儿。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对每个孩子的态度,当幼儿一开始由于不小心做错一件事时,我们做家长、老师的不要打骂孩子,这样会使幼儿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打击。当孩子很顺利地做完一件事情时,我们要多鼓励鼓励幼儿,这样他们才会学得更有劲儿,久而久之,效果一定会更好。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尊重的幼儿,大多数待人友善,懂礼貌,自我独立能力也比较强,举止大方。心里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的尊重的良好的反应。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

6、期的心里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幼儿喜欢自己尝试体验。家长可以把握幼儿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只有多给幼儿们去尝试的机会,他们才会表现的更加美好。2.坚持引导性原则(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能力决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比如,幼儿吃饭,幼儿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教师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孩子看,让孩子反复地练习,也许幼儿不会很快地学会,也没有成年人做得那么好。(2)家长、教师要经常督促,指导,提醒幼儿,使幼儿的动作不断地强化,直到能独立完成吃饭。在家里的时候,家长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教幼儿从身边的每一

7、件事情做起,由简单到复杂教给幼儿一些技能,如学习擦嘴,刷牙,洗手等。孩子开始什么都不会,不会怎样擦嘴。上次我见到一个幼儿拿了一张面纸在手里晃,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他是想把小嘴擦一擦,这时他的妈妈立即拿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纸在手里晃了晃,先吸引孩子的眼光,孩子看了看,孩子妈妈把纸放到嘴边轻轻地擦了两下,孩子立即就有了反应,他用小手慢慢地往上挪了挪,纸到嘴边了,左一下右一下地碰了碰,尽管擦嘴的动作没有妈妈做得好,孩子还是很开心。妈妈拿了朵小红花送给宝宝了,他更乐了,渐渐地一个月之后孩子擦嘴的动作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只要坚持指导孩子,不断鼓励孩子,最终一定会有好结果的。这些看上去是很小的事情,但实际上给幼儿

8、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作为父母要适应地鼓励表扬,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幼儿的自信心,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2) 孩子发生错误的时候,坚持说服教育。有些父母往往认为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斥责一番,甚至打骂一顿,似乎很能见效。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这种不讲道理的办法,孩子虽然一时屉服于父母的压力,盲目服从或暂时服从,但并没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会因此使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从而引起种种不好的行为,如说假话、自卑感等。(4)坚持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的原则,还要注意耐心教育,持之以恒。孩子的任何行为的形成,都有一个由量变成变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定型的。因此,父母一方面要对孩子坚持德、智、体各

9、方面的正确要求,一方面也要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为祖国培养四化人才的工作,: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工作。 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1.避免过度保护幼儿过度保护幼儿的后果有:(1)幼儿太过自我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是名列前矛的。我国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切,尤其是我国家庭中的长辈们对孙子孙女们的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更了不得。家长们总是会因为所谓的安全问题或其他顾虑而替孩子做了那些本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在幼儿园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老师要求孩子:每天在学校里自己的任务自己独立完成,不要靠他人帮忙。放学后小朋友们自己把自己的小凳子摆

10、放好后再回家,有的孩子表现很出色,有的孩子就不行。有些小朋友已经完成任务等待家长来接了,而有些孩子就在那等家长来帮忙。特别是有些爷爷奶奶,舍不得自己的孙子孙女受一点点累,到了之后立刻帮孩子把凳子摆好,还问孩子累不累啊,来我抱抱,我的乖乖之类的话语。可见家长们是多么地娇惯孩子啊!而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们单独睡一个房间,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学走路时跌倒了,从来都是自己爬起来。(2)孩子性格骄横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

11、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3)孩子做事散无纪律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4)孩子不懂礼节,目中无人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5)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宠溺下,从小不知

12、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一切有父母代为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温室必然被风雨摧毁。2.以兴趣为出发点并要求一致,持之以恒(1)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做一些象征性的劳动是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的兴趣才会更浓。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将游戏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后,游戏就能发挥特有的趣味性,提高幼儿们的兴趣,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以便于幼儿掌握自立能力的技巧,也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我们做为家长的特别要注意,当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到家里以后我们尽量要配合孩子,孩子想要做游戏了,我们尽量配合一下,跟他

13、们一起玩游戏,做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活动,在游戏中度过美好的一天!双修日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玩翘翘板啊,滑滑梯之类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会玩得很快乐,家长也比较开心。(2)孩子的溺爱现象是众所周知的,所造成的后果大家也是可想而知的,可是人们总认为一个关于教育的小事情,不过就是孩子的性格和独立能力的问题罢了。在幼儿园要求小朋友做的一些事情,回到家后家长千万不要替孩子们完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多给机会让他们去尝试尝试,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多鼓励表扬孩子,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

14、力和心里承受力,使孩子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总是最棒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勇敢地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孩子们以后的道路还很长,需要他们自己去慢慢地创造,只要孩子们努力奋斗,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3.兴趣培养需要注意什么(1) 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家长应该耐心面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释。(2)从游戏中开发孩子的兴趣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游戏也能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同时,因为孩子的年龄偏小,他对有兴趣的事情,一开始往往只凭好奇和热情。因此,家长要引导

15、他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从兴趣中获得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兴趣的长久性。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是做家长的大忌。(3)学会鼓励孩子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个权威评价者,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如果家长总是“打击”孩子,有可能摧毁其求知欲。因此,当孩子做得好时,家长可以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4)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也许有的孩子对学习某一科目的确没有直接兴趣。刘嘉举例说,有名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但是他的目标明确,想读名校、考上重点大学,结果他的成绩也不错。这名学生对数学是一种间接兴趣,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就要琢磨如何把其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毕竟有了直接兴趣,内动力才强,才能学得持久。在这一转化中,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很重要。孩子学有成就,才能激发他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产生内动力,主动而学。(5)教给孩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保持兴趣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1中国家庭如何应用EMI教育法则,引自王医人等编天才制造,北京金城2001年7月出版2刑保华浅谈幼儿独立决策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4(4)3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34王淑娟谈幼儿生活自立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