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8940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建桥小能手福州市闽侯县实验幼儿 黄丹红 游戏来源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举办“亲子废旧物品制作比赛”,家长和孩子收集了许多的纸箱、易拉罐、盒子等。恰逢班上开展了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些废旧物品该怎样与主题活动的相关知识点相结合?孩子们会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一次建构游戏,我发现孩子们在用积木尝试搭建桥梁,但总是掌握不好桥面和桥墩的比例,于是,我设计了科学区游戏“建桥小能手”。预期目标1、主动与同伴合作并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2、探索用废旧材料搭建桥的方法。3、简单记录自己的建构过程。图片材料投放各种箱子、盒子、易拉罐、奶粉罐、塑料瓶、硬纸板、废旧报纸

2、等游戏玩法1、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2、尝试用各种废旧物品搭建桥。3、简单记录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方法。l 游戏推进 一 :观察分析观察:各种废旧物品真是玲琅满目,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挑战欲和创造力,他们在材料堆里热火朝天的“淘宝”,不停的摆弄、尝试着各种材料,思考着哪些用来做桥面,哪些用来做桥墩,有趣的是孩子们几乎都没有去拿报纸,有个别特别缺材料的孩子会拿起报纸来,但是没走两步就很快放回原处。不一会儿,孩子们都搭出了自己的桥,每座桥都有可供汽车上下的斜坡。这时,游戏区出现了矛盾,林景阳说:“我的桥搭好啦,可以通过很多车。”,刘昌煜说:“你的桥面那么小,车都被挤到桥下去啦!我的桥面才够大!”张良

3、杰说:“你和陈嘉明把大箱子都拿走了,要不然我会比你们搭的更大!”分析:大班的孩子乐于交往,有些孩子已经学会结伴合作。大班孩子迁移生活经验的能力也在加强,知道搭建出每座桥都有可供汽车上下的斜坡。同时,大班的孩子还具备自我探索游戏玩法的能力,他们收集废旧物品时,对各种废旧物的材质、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搭建过程中他们也通过不停的摆弄、尝试、思考,在大脑里实现着一种原有经验的重现、重组、提升,并与本次游戏的内容不断产生新的联系,积累更丰富的经验。而孩子们产生的矛盾“材料的选择与通车量的关系”正是他们提升知识经验的基点。调整推进(图片)第一次自由活动后,我将孩子们的作品拍下制作成幻灯片让幼儿观察,并

4、进行了谈话活动,根据孩子们记录和遇到的问题,对活动区材料和玩法做了一些调整:1、目标调整:(1)同伴之间的合作要有计划性。(2)积极探索、尝试用多种材料来搭桥。2、材料调整:(1)投放了各种玩具小汽车,要求孩子们记录下桥的通车数,旨在检验桥的通车量和牢固性。(2)整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按类投放。3、游戏玩法调整:(1)调整操作记录表,加入合作示意图,旨在促进孩子之间积极、友好合作。(2)加入汽车统计数据栏,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 各种材料归类摆放 记录创作者、桥面、桥墩材料、合作者、创作结果和通车数量l 游戏推进 二 :观察分析观察:孩子们开始尝试两人或三人一组合作,活动一开始,同在一组的孩子

5、们就开始“开会”,然后分头挑选材料,很快就完成了桥的搭建并做好了通车量的记录。不一会儿,问题就来了,孩子们在比较记录表上的通车数时有一组孩子的桥突然倒了,洪启鑫说:“你干嘛碰我们的车,我们的桥都倒啦!”有人立刻反驳:“你们搭的桥一点都不牢固,怎么能开过10辆车,汽车一开就倒啦!”还有人说:“你来试试我们的桥,很牢固,汽车真的可以开!”分析: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开始学习有计划的合作,而我对材料的按类投放也便于孩子们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我利用观察记录表激发了大班孩子的竞争欲望,而孩子们在验证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材料的选择与桥的牢固性”,也为他们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调整推进(图片)1、

6、目标调整:(1)发现桥面与桥墩相辅相承的关系。(2)合理选择、搭配材料,构建“牢固的桥”。2、材料调整:(1)调整各种废旧物品的数量,旨在激发孩子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来探索探索桥面与桥墩相辅相承的关系。(2)调整操作记录表。3、游戏玩法调整: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来评选“最牢固的桥”。 “最牢固的桥 ”评选表,记录组别、桥面材料以及桥墩材料 l 游戏推进 三 :观察分析观察:孩子们这次的合作比上次更主动并更有计划性,动作快的孩子在商量后就马上抱走了一堆纸箱开始堆砌;有的孩子分头拿了纸箱、奶粉罐和硬纸板,并很快就进行了恰当的组合;动作稍慢的拿到了纸箱却没有拿到足够的奶粉罐,就选择用上数量较多的易拉罐分左右

7、摆成两排来做桥墩;还有动作更慢的孩子就将剩下的材料先拿走,然后在操作中发现只用硬纸板和易拉罐组合也能让桥很牢固,于是又将剩余的材料放回原处。幼儿在评选“最牢固的桥”时不再停留在汽车数量的记录上,他们会在“桥”上开动车子来验证“桥”是否牢固。分析:孩子们在活动中已经尝到合作的甜头,所以在活动前都已经找好合作伙伴。经历了两次的活动,孩子们对各种材料的特性已经很熟悉,也已经意识到桥面和桥梁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所以他们拿材料很有目的性,如果桥面材料宽又厚那么选的桥墩材料要粗或者多才会牢固,如果桥面材料比较小而且薄,桥墩材料也可以相对小一些。这样的操作体验让科学知识自然的渗透到游戏和生活中,这些通过孩子们积极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和直接感知的经验,比起老师在课堂上用图片、动画等手段来讲解更为直接和直观,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调整推进(图片)1、目标调整:尝试搭建桥面高低交错的立交桥。2、材料调整:(1)增添纸卷心、并将各种材料按高矮进行分类投放。(2)添加各种桥面材料。(3)调整操作记录表。3、游戏玩法调整:自由合作搭建立交桥并记录搭建过程。1.将各种材料按照高矮归类摆放 2.添加桥面材料 3.记录创作者、桥面与桥墩材料以及创作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