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8984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 【摘要】现代教育人本观明确提出受教者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发展其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促进他们的发展和终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动性作了探讨。 【关键词】打击乐器演奏教学 发挥 幼儿 主动性 幼儿教育是教书育人的起始工程,对他们的人生和未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理当重视。现代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在传统

2、的幼儿园音乐“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呢? 1 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重视幼儿的参与 幼儿学会自己整理乐器材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打击乐器演奏成功的一半。幼儿能从主体操作过程中变“老师要我这样做”为“我应该这样做”,老师就能从分发、整理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去观察、了解、指导幼儿,更好地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每个幼儿园都会有许多添置或自制的打击乐器,如何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切入点,就是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动手操作参与中来讨论分配、布置场地,放好人手

3、一份的打击乐器,从中学会整理、爱护乐器。如:从小班开始就应培养幼儿爱护乐器的意识。在音乐角里可放点小铃鼓、自制的小串铃,或酸奶瓶制作的小沙球,教会他们使用的正确方法,并懂得用过以后有顺序地放回原位;中、大班则逐渐地将乐器归类,养成一套取放有序的常规和良好习惯。 2 发挥幼儿主体性,注重活动全过程 2.1 参与课前环境创设 过去,我们总是把活动前准备得很仔细,把幼儿的椅子按需要的各种形式摆放好,然后又分门别类地把乐器摆放在幼儿椅子下。教师、保育员两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照顾好幼儿上厕所方便,喝开水的安全,又要分发摆放这么多的物品、材料、道具,真可谓紧张。现在教师逐渐改变观念,意识到“准备”也应该被

4、看成是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如:教师出示图谱,让幼儿观察,了解将要进行活动的椅子摆放形式是“ll ll”(马蹄形);或“/ ”(八字形)等,每个幼儿就将椅子自己动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教师在队形图谱恰当的位置贴上碰铃、铃鼓、响板、三角铁等不同的乐器符号,幼儿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想持哪种乐器,就去取哪种乐器,放到图谱指示的座位上。同时,孩子们可以自己商量,拿什么乐器,坐哪个位置。如果其中一组乐器别人已先拿走,幼儿便需要自己学会调整,再取别的。这样,幼儿由被动的分配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而老师则可以抽出更多的机会,指导那些需要帮助的幼儿。 2.2 动手动脑,探索配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学习 心理学研究

5、表明,发现学习是最适合幼儿学习的方式之一。特别在发挥幼儿主体性方面,如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发展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态度等方面,对促进幼儿发展和终身的学习有其重要意义。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着力改变以往幼儿单一模仿学习方式,积极从多维的角度来引导幼儿发现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把抽象的音乐形象、性质通过类比思维提示,引导幼儿采用了多通道感知方法,即:想、说、念、唱、做个体动作(上下肢、脚、头)、集体协作、轮换角色、互换乐器等等方式,让幼儿在动作与思维、动作与乐器的交互作用中,兴趣浓厚地积极感知、体验操作,来促进幼儿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变

6、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学习。 3 重视延伸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发挥幼儿主体性不权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而且要注意引导延伸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如分区活动及时地提供音乐角的材料,可以启迪幼儿自发地组成“小小乐队”;幼儿可以依据学习经验和自己的意愿来商量角色的分配、同伴间的协作配合和改编、创编演奏方式。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表现欲。当发现幼儿有新探索、新的合作效果时,教师应积极帮助推广肯定,强化幼儿的探索行为,以促进全体幼儿的主动发展。 4 实现主体性影响。需从幼儿心理出发 幼儿能否主动参与学习,并非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在教育活动中,要实现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影响,让教育转化

7、为幼儿真实的发展。 首先,要真正理解“规程”所提出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在与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能向着教育目标方向主动发展。 第二,要注意视教师的“教”为教师与幼儿的合作,而不是教师单方面主宰的活动。幼儿是教师的合作伙伴,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的容器。如以上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师若不通过类比思维启发幼儿提取已有的劳动经验,就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由于整个活动教师始终像伙伴似地与幼儿合作、商量、讨论进行,教师也就不需要用其它的手段来保证幼儿学习行为的持续,维护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第三,教师“教”的过程,要随时观察幼儿的反馈来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赢得幼儿积极的配合。特别是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教师如脱离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操作,幼儿极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拨弄乐器声响刺激而兴奋忘形,以致教师难以调控。 第四,教育过程中要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发表意见及教师、同伴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