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043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员培养的分析研究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中职幼保育员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处理好“保”与“教”的关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关系、就业导向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专业基础课程要注意保教结合、专业技能课程要基于工作过程、专业拓展课程要丰富、灵活有弹性;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通过创新技能训练策略突出操作技能培养、通过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关键词:学前教育;保育员;人才培养;课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

2、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担负着与教师同等重要的职责,正如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所指出:“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为提高幼儿园保育工作质量,据教育部2010年中等学校专业目录,现更名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岗位”),几年来。不少学校还是沿用以前中职幼师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以及社会培训的保育员等级考试教材,内容重复交叠、新旧理念纵横交错,缺少统整和规划,

3、使中职幼保专业的课程设置成为一个大杂烩,专业特色不明显。这一切势必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最终导致人才培养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脱节,使得不少学校的幼保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固率不高,不少学生缺少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淡薄。在对各级各类幼儿园100名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幼教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保育员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通过文献法比照国外和台湾地区中职幼保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得出中职保育员培养模式。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一、中职保育员培养的目标正确定位中职保育员培养的目标,需要

4、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1.“保”与“教”的关系。学前期是幼儿各种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时时、处处是教育”,凡是接触幼儿的所有成员尤其是保教人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保育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洁阿姨”,而是教育工作者,是老师的助手或助教,其承担着保育儿童和教育儿童的双重功能。但是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满足于保育员担任“清洁阿姨”、“保姆”的角色,没有或少有“教”的职责,或即使有了“教”的职责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因保育员素质较低而又难于实施。中职培养的保育员,显然不能受制于现状,而应能“保教并重,保中有教”,但同时又不能将保育员的培养混同于幼

5、儿教师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界定,具体详见下表:工作职责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保育员备注执行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执行、指导保育员执行在教师指导下执行保育管理幼儿的生活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在教师指导下管理保育、教育设计并组织教育活动负责协助教育、保育家长工作负责协助教育、保育幼儿教育研究负责协助教育、保育清洁、卫生工作协助负责保育物品保管协助负责保育因此,我们在制定中职保育员培养目标时要注意与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区分度。为使保教更好地融合,许多发达国家在幼儿园未设保育员岗位,而是让教师轮流负责保育工作。现在的台湾幼儿园,为了体现保教融合,将负责5岁以下幼儿学前托教工

6、作的老师称为“教保员”(大学以上学历),中职幼保毕业生称“助教保员”,协助“教保员”负责五岁以下之学前托教工作(十后将取消助保育的职称),目前98%以上的中职幼保毕业生直接升入高校深造)。我国虽然早在90年代就开始强调幼儿园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但具体到基层幼儿园要么被曲解,要么受限于保育员的素质或者受限于人们的传统观念而使保育员无法履行“教”的职责。当今中国,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保育工作内涵的认识逐步提升,中职幼保培养的保育员必须顺应幼教发展形势,使培养的保育学生既要能“保”又要能“教”。这就要求中职幼保的培养目标中除了包含保育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包含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2.专业技能

7、与职业素养的关系。调查显示,幼儿园对保育员职业道德的看重,甚至超过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保育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从其重要程度来分依次是:责任心、专业业务素质、吃苦精神、协作精神、爱心耐心。所有的园长都认为责任心最重要,96.7%的人认为吃苦精神是做好保育员工作的关键,94.2%的人认为相互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很重要,90.5%的人认为保育员还要具备爱心和耐心。另外,保育员的儿童观、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育员的言行举止等方面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我们在保育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这些素质的培养。3.就业导向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中

8、职保育员培养的基本指向,中职幼保的一切教育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展开。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让中职幼保学生在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各种需要、各种能力、潜能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职幼保的培养目标必须处理好以就业为导向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即处理好学生近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不仅要针对幼教实际的需要,根据保育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培养学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而且要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胜任保育员岗位的人才,又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层面教育的同时,重视对他们的文化、精神及心理等素质层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富有发展后劲,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日益发展

9、改革的需要,最终使学生都成为可造就之材。鉴于上述思考,我们确定的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幼儿园,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职业道德良好,具有现代幼儿保健科学知识及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并能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保教工作的要求,熟练掌握幼儿保教工作的各项技能,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职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活泼开朗,富有朝气,坚持学前教育专业追求,能辅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高素质的保育人才,并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或高一级学校深造奠定基础。二、中职保育员培养的课程体系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保育员培养的课程体系需要创新设计思路:1.专业基础课程体现保教结合。课

10、程是反映一个专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的中职幼保专业尚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中职幼师已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课程体系比较成熟。虽然中职幼保与中职幼师就业岗位不同,但二者同属学前教育专业,后者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前者培养的是幼儿园保育员,同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选择方面,中职幼保完全可以借鉴中职幼师的课程内容,例如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行为观察与辅导等,从而为保育员贯彻保教结合原则打下基础,同时也能为幼保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技能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对保育员有许多操作技能要求。保育员职业资格认定中对于初级、中级保育员应该具备哪些

11、基本的职业技能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给这些专业技能课程划分课程体系时如能基于系统的工作过程逻辑划分学习领域,可以有效防止课程设置与工作现实的脱节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的僵化,提高课程内容与幼保实际的契合度,有效缩短幼保学生的工作适应期。如:可将这些技能按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序,将各个生活环节中运用的各项技能统整到一起,划归为幼儿一日生活保育;将幼儿一日生活保育中无法涵盖但日常常用的技能,如体格测量的技能、疾病及意外伤害的护理、特殊幼儿的日常护理等技能划归为幼儿生活保健与护理;美工、唱歌、键盘演奏、舞蹈等技能由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训练,且四个项目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因此需要单独开设美工、声乐、键盘、舞蹈技能

12、训练课程。在保育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中,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管理,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特殊儿日常护理,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保育员口语、意外伤害的初步处理,对幼儿进行行为观察并处理行为问题,制作玩具和环境布置被园长们认为是保育员应该具备的关键职业技能。其中,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管理;特殊儿护理;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保育员口语被几乎九成的园长认为是核心的技能。这一切说明保育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很多,必须加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又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技能训练在涵盖上述内容的同时必须有所侧重。3.专业拓展课程丰富、灵活、有弹性。当前学前教育年龄由36岁扩展到06

13、岁,并且各地早教中心还在迅猛发展。为了满足学校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应在保证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将专业领域课程分成模块,即03岁保育模块、36岁保育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课程采取学分制形式,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应有充分的自主权,在03岁模块和36岁模块中可以任选一个模块,而在专业拓展模块再可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拓展课程应包含宽阔的专业面,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保教能力。例如:可以开设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婴幼儿营养卫生与烹饪、幼儿感觉统合训练、母婴护理、婴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园活动指导、幼儿英语、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餐点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玩教具

14、制作等。在校期间,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至少达到35%。另外学校在课程选择上也应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选择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发挥各校优势,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三、中职保育员培养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职业教育的生命在于实践操作,学生的专业成长不是在教室而主要是在实训房、实习基地。幼保学生的老师不仅仅是他们的班主任,日常任课教师,幼儿园的带教老师也是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的日常学习和操作练习固然重要,但是幼儿园的见习和实习更是他们快步前进的加速剂。我们认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从以下三

15、个方面开始:1.创新保教技能训练策略,突出操作技能培养。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毕业即能上岗工作的人才,他们应该掌握本行业的熟练操作技能。但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轻技”,难于达成上述目标。为此,我们中职幼保必须创新保教技能训练策略,突出操作技能培养。第一,掌握技能的基本标准。保育员职业资格考试对于保育员的技能操作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技能操作标准也是保育员日常工作的操作规范。要使学生掌握操作标准,教师首先必须接受保育员职业资格认定的相关培训,熟练掌握基本标准,并能言传身教,作出表率;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必须使他们熟知技能操作的基本标准,并懂得执行这些标准的缘由以及不执行标准的危害,让学生

16、进行操作标准训练时心悦诚服。第二,创设操作训练的模拟环境,让学生拥有在现场感。操作技能的训练离不开操作环境及其设施设备。和幼儿园完全一致的设施设备和模拟的操作环境有助于学生产生在现场感,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掌握直接的操作技能,将来一进入幼儿园就能直接工作,缩短适应期。第三、感知、模拟、反馈训练相融合。首先提供音像示范或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观摩,感知操作规范,其次鼓励学生根据示范操作结合教材,进入特定情景进行模拟练习,亲身体验、运用和掌握操作规范。再次,利用音像反馈,使学生通过音像记录直接、清晰地观察体验自己的操作情况,然后进行讨论反馈,提高学生的反思和交流能力。这种融

17、感知练习、模仿练习和评价练习于一体的技能训练,突出了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思相结合。2.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式的课堂模式忽视学生的认知差异,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因而所培养学生难于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培养幼保专业合格人才,必须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来说,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进度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给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

18、式在强调师生交互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及能力水平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完全成为一种以人的发展与创新为本的结构过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任何一门学科、一个内容都不能固化于一种形式,但总有一种形式相对较有优势。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幼保专业比较认同下列基本程序:(1)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课前制定学案课中协助学生选题解疑倾听、质疑评价、激励总结提升(拓展)课后批阅学生学案,检测并完善学生认识。(2)学生活动主要包括,课前据案自学自答课中选题讨论合作展示小结、评价修正学案课后完善学案。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通过激励学生合作学习

19、,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能力。3.坚持工学结合,突出职业情感、职业能力培养。(1)实习活动的组织工学交替。实习是学生了解幼保实际,掌握幼保技能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学生检测自己能否适应幼儿园需要的最有效的手段,更可以全面锻炼学生从事职业工作的能力和才干,积累幼保工作经验,培养职业情感,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实习是幼儿保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要高质量地发挥实习的功效,实习的组织尤为重要。以前的工学结合课程基本以2+1集中交替的形式实施

20、,即在校学习两年后,再到岗位顶岗实习1年。由于前两年在学校集中学习,没有实践经验,导致学生第三年进入托幼机构顶岗上班之初有很多不适应,心理准备不足,适应期过长,难于满足托幼机构需求。因此,中职幼保的实习时间安排,必须将点状式交替与集中型交替相结合,即第一第二学年,可以点状型工学交替为主,学生每学期定期到托幼机构实习,第一学年可安排12周,第二学年可安排34周,第三学年则以集中型工学交替为主,即学生在托幼机构顶岗为主,定期回归学校总结提升并弥补漏洞。这样,通过反复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另外,实习时优质实习单位的选择、对学生实习前的培训和实习任务的精心设计与解读

21、以及与幼儿园在实习计划、实习指导、实习考评等方面的合作等都是高效实习必须考虑的因素。(2)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另一各方式“校企融合”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校企融合,使学生一直置身于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所学职业及其要求,增进职业感情。为此,我们一方面可以邀请幼儿园园长、保教老师、妇幼保健所的老师等来校讲座或兼课,不断渗透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和平时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中,融入幼儿园保育员操作规范和工作职责要求,真正做到“一日生活皆课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感情,从而为培养“成品型”人才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