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59717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经验汇报材料构建和完善课程方案的过程与体会一、课程构建背景与理念背景一:新建园的需求我园创建于2000年6月1日,一个被市政府连续两年列入大事之一的园,又是一个因政府财力不足不能保证按时开园的园。(一是当时的建筑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二是仅交付的房子也只是一幢空空的楼,院子没有硬化绿化,三是开门办园无经费渠道)好在教育局强力支持了幼儿园,在开园前4天通过公开考录,调来了包括正副园长在内的12名教学人员。面对着百事待举的幼儿园,我们一面着手初期的环境创设,一面着手课程研究,那时,由于手中没有成套的教材,只能靠友情、交情在其他园东拼西凑一点,让我们无奈地自己拼凑了一套不敢“露明”的内部使用的教材

2、。现在想来,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园本课程的雏形。背景二:青岛市教研室提出构建园本课程的要求我园在建园刚刚一年的时候也就是2001年晋升青岛市示范园。当时青岛教育局已经提出构建园本课程的思想,而且对升类园提出了要有园本课程的要求,但是当时真的很彷徨,不知道园本课程究竟该怎么建。为了应付检查,我们当时就做了一本(套)类似于教学进度表的课程内容安排。那时,尽管我们手中的资料少得可怜,但是那种管理者的尴尬,那种教育者的无奈,也没有阻挡住创建良好教育环境的决心和打造一流保教质量的信心。短时间内,我园的环境创设成为一大亮点,为今后的课程构建和课题研究找到了一个巧合而又完美的切入点。背景三:课题研究的必然十五

3、期间,我园立项了“幼儿社会性教育”和“绿色教育研究”的两个课题,这两个课题的提出和研究为我们的课程构建打下了良好基础。当明确提出“平度市实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时候,我们就毫不犹豫的打出了“绿色教育”的口号,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注重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轻松的心理环境的创设,由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得到了一些感悟,我们把绿色环境的创设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也以此作为课程研究的切入点和指导思想。因为我们对绿色环境的创设定位在三方面:一是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二是优质的、富于探索性的人文环境;三是和谐、轻松的心理环境。这也正符合了早在90年代初青岛教研室提出的“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让幼儿在良

4、好的环境里主动成长”的理念。因此,我们的课程方案就命名为“绿色教育课程方案”。二、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与框架(一)主要理论依据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理论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4、瑞吉欧方案教学思想5、蒙台梭利教育思想;6、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二)课程框架见附表(三)课程内容的制定本方案课程内容较具开放性,基本达到了三大领域的平衡、预定与生成的平衡。方案共收入57个主题1373个领域活动,其中“共同生活”活动占31、7%,“探索求知”活动占34%,“体验表达”活动占34、3%;内容出自青岛市幼儿园课程用书36、7%,新旧省编教材30、9%,实验教材16、9%,自编

5、活动、参观活动、民间活动、网络内容和生成活动等占15、5%,也基本达到了多种课程思想的均衡。在课程实施时,每周由各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日研究制定下周计划,包括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和生活活动四大板块,家长工作、环境创设等其他活动紧紧围绕主题活动来安排,并与课程方案中主题活动的框架保持一致。在课程管理上,引领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营造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平衡。在课程形式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突出愉快和欢乐。三、课程构建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一)课程构建与开发之路我园建园来共开发了三套课程方案。第一套:2000年制定,东拼西凑,具有以下特点:课程体系很不完全,相当于课程内容安排,有一种支离破

6、碎的感觉。注重集体活动,忽视区域活动和其他活动。第二套:2001年制定,开始有了目标意识,以北京的实验教材和省编教材为主, 吸收了主题活动的思想,但课程意识不强,课程形式上很混乱。第三套:2003年制定,这套方案以主题活动为主,将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领域即共同生活、探索求知、体验表达,教育内容主要选自青岛市教师指导用书、幼儿辅助读物、山东省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园课程实验教材等,老师们还根据工作实践与需要自编了一部分内容,另外吸纳了少量民间活动。同时, 随着“绿色教育”和“幼儿社会性教育”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幼儿园教育纲要、青岛市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青岛市教师指导用书、青岛市幼儿辅助读物

7、的实施,我们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活动区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环境创设及家、园、社区活动等也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展开,更有效促进课程的实施。(二)课程修订与完善之路本方案每学期进行修订,以补充为主,对部分确实不适合的内容也进行了删除,它将成为我园的一个课程库,且每一次修订均有个“补充说明”,包括修订课程的内容、人员、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如在课程内容与体系方面:04年,我们加大了探究型活动的密度,增加了 “我的骨骼和牙齿”、“风筝”、“蚂蚁”等近十个活动内容。05年,将生成的有价值的活动纳入课程方案并筛选1-2个案例纳入方案之中,如小班收入主题活动案例西瓜甜甜,中班收入主题活动案例

8、有趣的鞋子蚂蚁等,大班收入主题活动案例我喜爱的民间艺术活动等,成为引领大家共同提高的“路标”。06年重点进行醒悟与反思,老师们写出了有价值的反思课程建设与实施效果的文章50余篇,且有近10篇在国家、省、地、市各级报刊发表。07年,主要增加了托班教学内容。08年,结合教研活动与科研项目,重点进行了课程评价的完善,增加了对一日活动的综合性评估内容。09年则着重增加了教师自我评价的力度,如:增加了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单项能力评价和课程观方面的自我评价内容。由于水平所限,修订后的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总难免有诸多不适用,我们仍将不断完善。四、课程构建与完善的几点体会历经9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从理解绿色内涵,创建

9、绿色家园,到构建绿色教育框架,编制绿色教育课程,逐步走入了“以建设绿色环境为切入点,以主题活动为基本课程结构模式,以幼儿一日活动为实施媒介,将绿色教育目标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将各领域的内容整合和融化到各主题之中”的园本课程运行模式。1、 增进了教师的课程观意识本方案第一次诞生时仅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参与了编写,后期参加编写人员发生了很大变化,自04年开始,全体教师均参与了课程方案的修订,每次对方案的修订实际就是集体力量的整合,因为,我们日常对课程的研究影响了每一个人的思想,每一位教师都已经是课程方案的研究者和实施者。目前,人人都能对本级部的课程谈出自己的观点。2、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积累与

10、修改“绿色教育”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全园教师历经反复地共同学习、刻苦研究的过程,促进了每一个人将教育实践上升为一种理念,并将教育理论转化为一种行为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速度不断加快,近几年来,有25人次获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教学能手称号和优质课奖,2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专业报刊发表,近百篇论文获省、市教科研优秀成果奖;10个教学及管理经验在青、平两市进行了交流;获得平度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的占教师总数的60%之多。我园的课程方案也多次在青岛市、平度市两级课程方案评选中获奖。五、有待解决的问题1、 教师人手的短缺。由于一种特殊的原因,我园每个班仅配备两名教师,负责班级所有的保教工作,导致教师不得不把许多精力分散到工作的各个层面,工作量很大,无力保证全力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导致课程的实施常常不尽人意;2、 专业指导的匮乏。尽管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很高,或进行学历进修,或自学各种专业书籍,也或者参加各种培训班,但有针对性地得到专业引领与专业指导的机会仍不够多,力度仍不够大,导致课程研究的深度不够;3、 课程建设系统化水平的肤浅。由于教师队伍的理论基础不够高,对课程开发更多地侧重于经验积累,缺少理论的充分支持,以致课程建设缺少系统化的发展,甚至成了制约课程发展的瓶颈。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