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802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5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教案设计.doc(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重点与难点心理现象、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 你以前听说过心理学吗?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的关系很密切。幼儿心理学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课程内容: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 1、什么是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1)动机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 动机的基础是人在需要。需要不同,动机的性质也不同。人有各种

2、各样的需要。如人的生理的需要,人在饿的时候要吃饭,在渴的时候要喝水。可以说,人的动机就是再各式各样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同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也不同,因而也就有了不同性质的动机。各种动机影响大小也各不相同。 实验1:用右手的食指拉砝码 实验2:为别人制作小旗 (2)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1、认知现象:是人们获得知识或者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基本的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注意则是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2、情绪和情感:其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例如,满意、愉快、气愤、悲伤等,它总是和一定的行为表现联系着。人在认

3、识客观事物时,不仅仅是认识它、感受它,同时还要改造它,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3、意志:为了改造客观事物,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即为意志过程。这三个部分是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主要的三方面。 (3)个性 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在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 幼儿心

4、理学就是研究幼儿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有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研究幼儿的心理活动,掌握其特点,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四、课程小结: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的实质;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学知识在笔记上整理一遍55 10 10 10 10 5 5 15 3 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2、 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重点与难点遗传因素和心理成熟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

5、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三、课程内容: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1、遗传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材质前提。心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有了大脑,人的心理活动才能产生。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2)遗

6、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由于遗传素质不同,每个幼儿出生时他的心理发展已经存在不同的可能性,具有各自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二)环境和教育因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所处的生活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受教育的条件也非常不同。(三)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客观条件,而且有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主观因素。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在遗传、环境的作用影响过程中

7、,幼儿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发展。儿童年龄越大,其主观因素对他的心理作用也越大。幼儿对外界的影响是有自己的选择意向的。2、幼儿的活动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模仿是幼儿的一种活动方式;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了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四、课程小结:遗传因素和心理成熟;环境和教育因素;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

8、151015303 2教学回顾:1、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2、 课堂气氛良好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重点与难点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三、课程内容: (一)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这个问题值得一想。通过对心理学和幼儿心理学的初步了解,你也许已经感到了解幼儿的心理是必要的,甚至感到幼儿心理也是很复杂的。的确,当你真的想去接触幼儿的时候,你就会感到

9、很多现象不是那么简单,有时觉得很想知道“为什么”?如一位年轻老师刚到幼儿园工作,她很喜欢孩子,孩子也很快和她亲近起来。但,当她想组织孩子活动时说:“小朋友,我们拉一个圆圈做游戏,好吗?”孩子们都很高兴。顿时,许多只小手争着伸向老师,而且谁也不肯让开,圆圈拉不成了。你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这样吗?因为孩子们觉得和新老师拉手才好呢!所以他们都不愿意与小朋友拉手。上面的实例说明,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就难以更好地与孩子在一起。要教育幼儿,就应该了解他们。具体来讲,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与幼儿在一起,能否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

10、其前提之一就是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有趣而且独特的。比如,让幼儿判断下列问题:有两个孩子,一个帮妈妈洗碗打破了十个碗;一个偷吃东西打破了一个碗,问这两个孩子哪个不好?幼儿的回答是,前面那个孩子不好,因为他打破的碗多。为什么幼儿会认为帮妈妈洗碗时打破十个碗的孩子不好,而偷吃东西打破一个碗的孩子还好些?类似这样的许多情况和问题,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都可以有所了解。 2、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进入儿童的世界,你就会觉得孩子的内心充满了许多特殊的东西。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属于他们自己的。34岁的孩子与56岁的孩子

11、心理活动也不一样,当然他们也同小学生不一样。幼儿心理学会让我们明白,幼儿有许多可爱的特点。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幼儿,不能将他们当作小大人。学习幼儿心理学之后,你就能够知道如何看待幼儿,能够正确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3、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例如3岁左右的幼儿还不太会和别人一起玩,常常可以看见他们在一起玩沙土,各玩各的,彼此没有什么联系。根据这种特点,对3岁左右的孩子的合作性的活动,不能要求过高,而应着重于引导和培养。幼儿教育在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时,要以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学习幼儿心理学,还有助

12、于我们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幼儿心理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能够使我们真正从每个幼儿的特点出发,与幼儿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往,引导他们良好的发展。 4、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幼儿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理解与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们会重视并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使其很好发展的环境。(二)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学习幼儿心理学会使我们自己体验到心理是怎么一回事,也可以从幼儿心理的研究中看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这些成果也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普通心理学提供大量的

13、理论依据。 1、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长期以来,人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所关心的问题。幼儿心理学揭示了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些问题的揭示,为人类认识的发生提供了积极的解释。幼儿阶段是认识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分析幼儿心理特点有助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历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是在研究人的认识发生时,从儿童的认识能力发生与发展的研究中获得累累硕果的。他的关于儿童思维的研究为哲学界的发生认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幼儿心理学,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意识(心理)的东西是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在人脑这种物质中产生的。这有助于理解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14、性的哲学命题。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学习幼儿心理学,也使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认识水平,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也能够认识自己学习和活动中的主动性,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为正确地看待自己、较好地适应环境提供帮助。 3、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人的早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尤其是影响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因此,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其他阶段的心理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幼儿心理研究的成果也为普通心理学

15、提供资料。从这个角度看,幼儿心理研究也为心理学的整体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课程小结: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201010105555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完成2、 师生互动良好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师生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师生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方法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三、课程内容: (一)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首先

16、,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在学习幼儿心理学时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分析幼儿心理时要明确幼儿所处的时期,了解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其次,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结构特点,获得本学科的总的概要。本学科是以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主。从幼儿的认识发展特点到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到幼儿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特点,较系统地阐述了幼儿心理现象的发展历程。同时,本学科从幼儿初期到幼儿中期再到幼儿晚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中,生动而具体地论述了各个幼儿发展时期的特点与表现。了解不同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

17、特点,为我们理解幼儿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提供了帮助。第三,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本学科内容丰富,论述具体。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学科的体系,了解基本知识点,如幼儿各种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基本含义等;要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这是进一步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是打开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大门。(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察、实验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重要辅助方法。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是在幼儿的生活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幼儿心理特点的了解,必须建立在对幼儿实际活动进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观察,将会更加切实地体会和认识

18、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实际活动中学习、体会幼儿心理学,是学习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心理学的许多结论是在大量心理实验的研究中获得的,因此,实验法也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把同量的两杯水让幼儿比较,幼儿会得出什么样的回答,再把其中的一杯水倒入另一个大杯子时进行比较,这时幼儿的回答又会怎样。通过这些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各种心理发展水平。因此,根据书中的要求或提示,我们也不妨做一做小实验来体会一下书中结论。总之,把理论学习与实际的观察、实验结合起来,会让我们感受到幼儿心理活动中非常有趣而独特的心理特征。四、课程小结: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理论与

19、实践相结合,把观察、实验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1515151015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完成2、 学生学习认真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重点与难点幼儿心理特征是怎样的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师生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三、课程内容: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即有不同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就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

20、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一般的特征呢?(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在幼儿园,有不同的年龄班,小班(34岁左右)的孩子明显地不同于中班(45岁左右)的孩子,与大班(56岁左右)孩子的心理水平就更不相同。这表明,幼儿时期心理的发展也显示出阶段性特征。但是要注意,我们只是说年龄与幼儿的心理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不是说年龄决定幼儿的心理发展。3岁左右,幼儿还常常听不懂老师的话,如果老师说一句很长的话,他们听不懂。他们有时也说不清自己的意思,语言表达能力

21、还比较低。45岁的幼儿已经能滔滔不绝地给你讲故事了。56岁的孩子则能很有条理地叙述所见所闻。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还会恰当地停顿。(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在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时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例如,幼儿说起“狗”,马上想到的就是他所见到的那条狗。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在认识事物时,常常想摸一摸,抠抠这,又抠抠那,还想好好看一看。他们对很多事物都不停地看、听、摸、尝、闻等。他们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周围世界。幼儿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幼儿

22、如果拿着一个苹果,他就要通过与苹果的样子、颜色,以及苹果的味道直接接触,才能够认识苹果的特性。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例如,单纯依靠语言,向幼儿讲述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水果,幼儿不能理解。由于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因此,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本质特点。感知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致使幼儿认识活动富有具体性的突出特点。2、表象活跃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例如幼儿在幼儿园的游戏角;看见了两个相同的玩具娃娃,他们就在“娃娃家”游戏中加入了双胞胎。这是两个相同的

23、娃娃引起了他们头脑中双胞胎的表象。同样,小男孩拿着一个圆盘,就玩起“开汽车”,依靠头脑中的表象,他虽然在原地坐着,却“开汽车逛了全城”,玩得津津有味。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四、课程小结: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515105151010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2、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

24、展的一般特征重点与难点幼儿的个性、情感、心理活动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和2三、课程内容: (三)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常常没有目的,具有很大的无意性。1、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无意性是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所支配。2、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的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幼儿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活动的

25、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也比较好。反之,如果幼儿情绪很低,不愉快,或处于恐惧、痛苦状态,活动效果就比较差。幼儿在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为随心所欲,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3、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例如,老师让56岁的幼儿在家里把不用的食品盒收集起来做汽车等玩具,大部分幼儿会主动积极地去收集,能够有意地完成任务。5岁的孩子能在游戏活动之前提出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有意地关注游戏活动过程,3岁的孩子则不能。(四)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

26、有意控制发展 1、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喜、怒、哀、乐是情绪的表现。通过情绪表现,可以表达人的需要和愿望,也能够与他人进行交往。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很丰富,但是与成人的表现明显不同。2、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幼儿时纯真的,他们的情绪情感大部分是表露在外的,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五)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表现出初步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幼儿初期,还没有对他周围的人和物形成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随着幼儿与他人的交往以及活动的发展,幼儿开始出现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1、出现了初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 2、表现出较

27、为明显的气质特点 3、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四、课程小结: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1010152015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2、 课堂气氛良好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重点与难点三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5个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

28、征 三、课程内容: (一)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新生儿期(01月)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这些都是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其出现预示心理的发生。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注意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性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2、婴儿早期(16月)这段时期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

29、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视觉、听觉迅速发展。半岁内的婴儿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靠视听觉,因动作刚刚开始发展,能直接用手、体接触到的事物很有限。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主动招人。这是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这时期要注意亲子游戏的教育性。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受到障碍的表现。开始出现用“前语言”方式和亲人交往,孩子理解亲人的一些词,做出所期待的反应,使亲人开始理解他的要求

30、。3、先学前期(13岁)这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学会直立行走。12岁幼儿由于生理原因独立行走不自如。使用工具。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把物体当作工具使用的开端,孩子使用工具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可能出现反复或倒退现象。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真正形成的。出现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像也开始发生。出现最初的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四、课

31、程小结: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202525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完成2、 学生学习积极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重点与难点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课程内容: (二)各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学前初期(34岁)34岁处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生活范围

32、扩大幼儿3岁以后,开始进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最大的影响是: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老师、更多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2)认识依靠行动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34岁幼儿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34岁的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他们的注意也与动作联系在一起。 (3)情绪作用大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他们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起来。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情绪还

33、很容易受周围人感染。 (4)爱模仿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2、学前中期(45岁)45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合作游戏的开展和游戏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学前晚期(56岁)好问好学。幼儿在这一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

34、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四、课程小结:各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5101010101015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2、 师生互动良好3、 课堂气氛活跃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重点与难点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

35、特征三、课程内容: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2、注意与心理过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相伴随而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词后面总要跟一个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字眼,如注意看,注意听,注意记,注意想等。我们在清醒时所有的活动都必须有注意的参与,注意与我们的看、听、说、想、记等心理活动密不可分,没有注意的参与,这些心理活动都无法很好地进行。学生上课不注意听,就不能有效地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幼儿走路不注意看就会出现危险。因此,注意对我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思考问

36、题,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3、注意对幼儿的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1)注意对幼儿活动的意义(2)注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二)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克服困难。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要求教师说话清楚,符合儿童特点,同时说话要抑扬顿挫。这样幼儿才能够听懂教师所说的话,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免繁杂干扰,又要能适当引起幼儿的注意,利于幼儿正常活动的开展。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因素。(2)与幼儿兴

37、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使得幼儿对更多的事物产生无意注意。只要幼儿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我们自觉控制的注意,它服从于我们生活、学习的需要与任务。有意注意主要表现在幼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其特点是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如下:(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4)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四、课程小结: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

38、作用;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515102020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2、 学生学习认真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重点与难点注意的规律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复习幼儿注意发展的注意特征三、课程内容: (一)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

39、验有密切关系。(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另外,刺激物的特点,如鲜艳、多变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2、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注意的稳定性对幼儿活动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幼儿要听完一个故事,做完一件手工,玩一个完整的游戏,听教师讲解完一段完整的知识都离不开稳定的注意。可以说注意的稳定性是幼儿进行活动的重要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如下几个特点:(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2)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怎样才能够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呢?这要考虑注意分配的条件。第

40、一、如果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练,或者对其中一种活动掌握得非常熟练,甚至接近于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好。第二、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4、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就是说明一个人阅读时注意的范围比较广。心理研究认为,人的注意广度是生理性的。扩大注意的广度主要是把信息对象组成块,使各个对象之间能联系为一个整体。(二)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幼儿注意的分散与防止2、幼儿的“多动”现象与注意四、课程小结: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五、布置作业:将本节课所讲内容在笔记本整理一遍。23151515101532教学回顾:1、 教学任务完成2、 师生互动良好理 论 课 教 案 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重点与难点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时 间分 配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点名二、课程引入: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三、课程内容: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知觉的概念(1)什么是感觉和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