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59805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摘要: 幼儿教师与家长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对于双方在幼儿教育上的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障碍一、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一)对沟通的认知不足幼儿教师与家长对沟通的认知不足是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观因素。首先,幼儿教师自认为是幼儿教育的专家,对家长过多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点持否定态度,没有意识到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次,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经验尚浅,家长也未意识到自身在幼儿教

2、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于是易出现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归于教师的情况。 (二)沟通方式不健全 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上,存在过于表面化的问题。目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通过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以及家园联系手册等三种方式。然而这三种单一的沟通方式在搭建双方沟通桥梁、畅通沟通渠道方面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幼儿园对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的开展次数较少,使得面对面沟通仅仅局限于家长接送孩子的顷刻间交流,并且由于时间、教师与家长比例等原因,使得家长接受深入沟通的机会不均,从而降低了沟通的有效性;其二,电话沟通方式难以实施,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等原因,一旦选择不恰当的时机与家长进行沟通,会带来适得其反

3、的沟通效果;其三,家园联系手册虽然为当前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由于家长多数存在应付心理,缺乏实质性的交流与回馈,使得这种方式的实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欠缺沟通技巧欠缺沟通技巧是教师与家长形成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教师由于沟通技巧不娴熟,对家长的文化、教养和社会背景的缺乏了解,加之教师没有形成换位思考意识,未考虑家长的切实感受,致使沟通的效果欠佳。如,教师经常会直接告知家长孩子的缺点,由于缺乏语言艺术使得家长片面认为孩子不争气,反而使家长产生羞于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心理。(四)社会环境不完善实质上讲,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否实现与社会环境是否完善息息相关。首先,教育部门未将沟通作为幼儿教育的一

4、项重要工作来抓,致使对沟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显然不足。幼儿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所以无法积极开展有关于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活动。此外,教育部门缺少对教师沟通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使得年轻的教师缺乏沟通的经验,老的教师缺乏沟通的理论支撑,致使沟通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许多教师也没有将沟通能力视为教师综合素质所必备的重要职业素质之一;其次,缺少社会媒体的导向作用,与孩子成长教育的其他阶段比较而言,许多家长都不太重视幼儿教育阶段,加之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报道和宣传的力度不足,使得家长对幼儿教育仍停留在过去的陈旧的印象中,这不利于良好沟通环境的形成;最后,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家长认为“送礼”就

5、可以解决孩子目前所有的教育问题,从而导致家长与教师即使存在沟通行为,也会使沟通的内容与孩子教育方面相偏离。二、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首先,教师应摆正心态,不要以教育者的形象自居。教师应用积极的态度,善于听取家长意见,虚心接受公众的批评,使家长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其次,幼儿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树立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幼儿的知识,使其明确担负幼儿教育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二)完善沟通内容和方式 沟通内容和方式的不完善是造成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沟通内容缺乏时效性、现实性和系统性,沟通形式缺乏直接

6、性、互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幼儿园应对沟通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首先,幼儿园应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将集体沟通与个别沟通有机结合。幼儿园应多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集体沟通活动,在活动上给予家长更多的时间,让家长成为活动的主角,教师应对家长提出了问题做出详细的解答。会后,教师应做好个别沟通,把握时机,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实施不同的沟通策略,以此增强对家长的了解。如,对于文化程度较高但又工作繁忙的家长,可以通过邮件、网络的方式与其沟通;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教育观念的家长,可以通过面谈的方式,为其耐心讲解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对于孩子由长辈照顾的家庭,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上门与长辈进行沟通,减少教师与

7、家长间的隔阂;对于普通家庭的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及时与其进行沟通。 (三)掌握沟通技巧从教师角度而言,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保证。下面以一个实例说明掌握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于是有的家长便会要求教师:“中午就别让孩子睡觉了,让她自由玩玩具吧。”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显然在幼儿园的集体管理中是不可行的。一位教师这样答复家长:“这当然不行,如果让你自己的孩子玩玩具,她以后肯定更不愿意睡觉了,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正常午睡,破坏了我们幼儿园的日常管理。”而另一位教师讲到:“对幼儿安排午休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只有保证每天12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8、时间,才能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为了能让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您可以将他在家睡觉时用的枕头和被子拿来幼儿园,然后再在周末的时候你们抽点时间陪他一起午睡,慢慢地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两种不同的回答收到了两种不同的效果,家长对前者的回答难以接受,会产生让他孩子午睡是为了便于幼儿园管理的思想,而后者则是让家长明白了午睡对孩子的重要性,教师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教师应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运用沟通技巧来赢得家长的信任,摆正幼儿教育的观念,如,运用先报喜、后报忧的表达方式;用请教式的语气和态度提出看法;需要提出批评意见时应适场合而定,避免伤及家长的颜面和感情;以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

9、长为立足点,阐述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等。 (四)教师要舍身处地的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教师切记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家长就应该要极力的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说怎样,家长就要怎样做,这是家园联系中的大忌,现在的家长不比我们小时候的家长,他们自己都有一定的教育观念,我们老师要与他们多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多站在孩子父母的角度与他们沟通,这样就会免掉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例如我要求孩子第二天早上要带一个口袋来幼儿园,我就会在头一天下午孩子放学后给他们发一条短信以便提醒他们要准备好一个口袋,另外还要在第二天早上孩子入园前再发一条短信,以提醒孩子家长不要忘记带,这种做法我试了,效果很不错

10、。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哪怕有些家长他们有心要带,在早上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自己要上班的情况下,难免会忘记,一条温馨提醒的短信,让孩子的家长能够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老师的用心,也让我们老师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所以要做好家长工作,必须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然后再把我们老师的想法慢慢的渗透给家长,让家长也站在我们老师的角度来想问题。结论:总而言之,良好的沟通是构建良好家园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家长与教师在促进幼儿发展上发挥共同作用的连接纽带。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常常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交流与沟通,运用自身专业的知识,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进而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得到深入开展,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进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范观琳.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2).2李海琴.北京市部分幼儿园家园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3刘明.幼儿教学与家长沟通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4葛琳.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