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174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幼儿园 柳君 邮编:215300摘要: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有趣而又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材料。关键字:中班区域活动 材料投放 有效性有关专家认为: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而有意义、有趣而又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材料。目前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了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一些行为与

2、举动,如:自主性日渐发展,有了比较明显的自主意识, 从对活动材料的使用到游戏同伴的选择; 从活动玩法的确定到游戏纠纷的解决, 幼儿都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另外,从区域活动投放的现状看,往往出现材料投放的单一,比如阅读区,几天下来都是同一些书目;材料操作的延续性不强,如益智区棋类学习不系统,幼儿纯属摆弄棋子,对棋类规则模糊;还有材料投放的随机性不强、材料不丰富、层次性不高、幼儿兴趣不浓等。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种种特点,及教师材料投放的现状,作为老师都应认真思考,并在逐渐实践中找寻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在中班区域活动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一、组织幼儿,发动家长共同收集材料

3、。围绕着每个主题的开展,我们总是利用家长资源,请小朋友和家人一起收集主题开展中所需要的材料。如:开展主题秋天的画报时,我发动了朋友在回家路上或家里收集落叶、枯树枝、水果皮等,因为这些材料在幼儿园是宝贝,它们可以运用在多个区域活动中;在主题可爱的动物中,需要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于是我联系了部分家长,请有条件的家长打印了彩色的动物图片,有的家长还把书店买来的动物图书带来幼儿园,为我们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材料被我投放到了阅读区,探索区。整个中班下来,家长们十分配合,为了班级的活动可以更丰富,孩子游戏得更快乐,他们都积极地支持着老师。同样孩子们也十分高兴,因为游戏时的材料是他

4、们自己带来的,他们格外爱惜和宝贝。二、充分利用安全、废旧的自然材料,作为区域活动的主要材料。如果说收集区域材料是活动开展的前提要素,那么筛选安全、废旧的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材料那就是前提之重。区域活动所需的材料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并不是单靠幼儿园买些现成的成品就可以满足的了。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特别注意废旧材料的利用。平时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如牙膏盒、牛奶瓶、废纸箱、可乐瓶等等都是区域活动中的好材料。这些废旧物品取材方便、来源广泛,既丰富了操作的材料,又节约了开支。这些材料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中,这样更增加了孩子和材料之间的熟悉度,为幼儿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老师和小朋友都特别放

5、得开,玩得特别尽兴。如在班级的建构区里,都放着许多牛奶箱子、月饼盒、牙膏盒等、纸箱纸盒,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房屋搭建。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搭建出了花园、公路、房子、等等,形象又可爱。又如:我们收集了各种药瓶、药盒、注射器、吊针瓶等开展了“丫丫小医院”,幼儿在“丫丫小医院”里面扮演医生、护士、病人,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护士给病人打针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对不同角色的认识,还使幼儿充分体验了不同角色带来的快乐。看到废旧物品有这么多功能,许多幼儿主动从家中带废旧物品,既丰富了区域活动材料,又培养了幼儿节约的良好习惯。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尽量做到利废利旧,尽量少用买来的成品材料。三、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

6、投放层次性的区域材料。由于孩子的发展速度、认知风格、个性特点等方面都有差异,所以在同一个区域里,投放的材料不能“一刀切”,而应考虑到幼儿本身能力的不同,使活动材料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在开展的益智区“装豆子”活动中,能力强的宝宝可以用筷子将豆子装入杯子,能力稍微差点的宝宝就可以用勺子装豆子。 例如:在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的活动中,我设计了“彩色树叶”这个区域内容。在给“树叶”提供材料时,我先投放的是画有各种形状树叶轮廓线的白纸,让幼儿用彩笔随意地装饰;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力强的幼儿势必会产生不满足,我就再投放可以拓映的树叶样板,同时投入彩色油画棒,让这部分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它的制作方法,然后引导幼儿

7、进行装饰。随着幼儿技能的提高我们就引导幼儿自己设计想象中的树叶。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材料我们也可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随机调换,灵活运用,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不同需要。四、投放能变化的区域材料,不可一成不变。在我们班的小菜场里,幼儿参与的兴趣一直不太高,但是在里面投放了区域活动中幼儿自己制作的小鱼、螃蟹后,情况大不一样了,幼儿都争着抢着要去玩,玩的时候还特别的投入。通过这个案例,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对于一成不变的东西,他们也会腻的,小鱼、螃蟹这些材料,跟以往的材料相比,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是小朋友自己做出来的。所以幼儿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参与的兴趣很高。所以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

8、还有很多材料没有被我们充分的利用和发掘,只要运用恰当,这些材料都可在不同的场合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五、投放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区域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也就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选择材料要丰富,操作材料的数量上能够满足全班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其次材料必须能够让幼儿充分操作,从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如我们班的美工区里,做新年贺卡,有粘贴,绘画,剪纸等,操作性强,虽然投放进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幼儿还是兴趣十足。如:在开展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时,在阅读区中,我们投放了调查表“夸夸我的家乡”

9、,孩子们调查了家乡昆山的美食和特产,有文字记录的,有图片和文字结合的,还有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绘画上去的,调查的手法比较丰富,在区域活动中,调查表的投放让不少幼儿过来翻阅,不少幼儿还在主动介绍起了自己的调查表,孩子们像小导游一样,介绍着家乡的美食和景点,充分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这些内容还融入了家园的互动,孩子间的相互交流,投放的这些内容紧紧围绕着主题,在实际的投放和操作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参与性,我想这样做是有效可行的。六、投放一物多用性区域材料,使材料在不同区域中渗透。区域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并不是指一个目标只能与一种材料对应。一般,某一个目标可以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

10、来实现,一种材料也能够为达成多项目标服务,如可以同时激发兴趣、体验情感和提高某一能力等等。因此,我们探索了解各个区角中的各种材料所内隐的不同教育功能,将幼儿发展目标与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较确切地对应起来,有目的引导幼儿进入到区域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使幼儿逐步接近预定的目标。教师们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角内的多种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如在制作“螃蟹”活动中,孩子在粘贴完整螃蟹的过程中不但熟悉掌握了螃蟹脚、眼睛、大钳子的正确位置,还知道了用数一数来知道动物的脚的数量。他们还学会了利用废旧材料,来装扮物品,动手能力、数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又如在“小司机”主题中,

11、我们为孩子投放了“小兔乘车”的内容,在设计材料时,我们不仅考虑了数学方面数物匹配的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颜色的因素,让幼儿操作时从单一地按数目放兔子图片发展到既考虑数目、又考虑颜色的多维要求,发展幼儿多维方法进行思维的能力。七、投放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的材料。在区域活动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的材料,放置在一个材料箱内,我们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操作,也可以在过程中调换、调整原来设想好的、但暂时无法做到的方法,更换难度过大的材料,或者向自己提出挑战,在自己不断创造的“最近发展区”里,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发现和创造。如装饰皮带,我们为孩子们准备各种不同材料,如不同颜色的钩花

12、,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它们扣到相对应颜色的扣子上,也可以按规律粘贴到刺毛搭上,也可以和布制的小动物一起揿到揿钮洞上,使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研究、操作机会以及由此引起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为完成了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活动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棒,自己又进步了,自信心不断地增强。八、不断投放幼儿感兴趣和操作难度不同的材料。如:在主题你快乐我快乐的生活区中,我们开展了活动“我会穿鞋带”和“灵活的筷子”,这其中用到的筷子和鞋带都是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收集来的,材料丰富了,也使我们的活动能较顺利的得以开展,游戏“我会穿鞋带”中,我用kt板为孩子制作了一个

13、个鞋面,在鞋面上镂空好两排整齐的鞋带洞洞,孩子们看到这漂亮的鞋面就十分的喜欢,就迫不及待的要来试试,因此他们十分喜爱在这个区域中操作,这样他们穿鞋带的能力就很自然的得到了锻炼。在游戏“灵活的筷子”中,材料同样是请家长共同收集的,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要在幼儿园练习用筷子吃饭,都十分的积极配合,为孩子准备了一双双儿童筷子,考虑到难度问题,我从易到难的投放其他材料,先是夹蚕豆和后是夹椭圆形的珠子,难度的不同因此吸引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来参加,活动效果还是十分乐观的。如:在主题我找到了春天中,我们开展的科学区“种黄豆”的区域活动中,我们请家长为孩子准备游戏材料,一个一次性杯子,里面装满泥土,并准备好一把

14、一次性的小调羹,在杯子的身上写上名字或做好记号,利用家长的资源,很快把游戏材料准备到位了,使我们的活动很顺利的得到了开展,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杯,认真地进行了种植,幼儿们兴趣十足。等孩子们种植完毕后,接着我就引导孩子进行黄豆的生长观察与记录,能力弱的孩子和能力强的孩子来合作活动,能力弱的孩子负责浇水、松土,能力强的孩子负责每周一次的观察和记录,在共同的照料下,黄豆开始长芽了,记录活动也操作得不错。九、在区域活动中随机的渗透教学活动内容。在区域活动中随机的渗透教学活动内容,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未能来得及完成或延伸的部分,老师随机利用区域时间来进行。如综合活动“快乐元宵节”,延伸中需要请幼儿来制作汤

15、圆,因此我们把这延伸放在了区域活动中开展,孩子们在我们班的“巧手坊”里搓汤圆,还买汤圆,他们把做好的汤圆送到娃娃家,送到每个游戏区,使游戏氛围变得更强了。孩子们玩得乐此不彼。在美术活动“台布的设计”开展后,个别孩子的作品未能完成,有的是时间来不及未完成,有的是因为不认真完成的不好的,于是我们也利用区域时间把孩子的作品找出来,给他们时间完成并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的指导。这样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我总结出十分有效可行的。如美术活动“美丽的郁金香”,考虑到孩子们对制作的郁金香的兴趣还很浓,于是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继续投放了材料来供幼儿制作,孩子们一边做还一边和老师一起把做好的郁金香布置到主题墙上去,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很好的渗透在了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需要倾注老师们的智慧,老师只有不断地丰厚自己的教育底蕴才能有效的组织与实施,才能让区域活动为幼儿的多元发展提供平台,因此我将继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理论高度,全面、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参考文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