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0602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 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再形成抽象的逻辑思维。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教学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中班数学教学活动1设计意图: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目标: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

2、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准备:1、已学会各种图形特征。2、各种大小的图形卡片,小篮数目同幼儿人数,筷子,毛线若干,笔,绘画纸。3、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过程:一、找朋友音乐进活动室,找到朋友后搭好肩膀。二、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我们去图形王国旅行,坐上火车出发啰!2、_站到了,标志是什么?由哪些图形组成?_形有几个?3、图形王国到了,下车吧!看!那边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捡.4、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

3、石头(颜色,形状)三、铺石头1、“前面有一条路,怎么有那么多的坑啊?怎么办呢?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把坑填平吧!”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3、发现问题-“石头快没有了,但还有坑没铺好,怎么办?”4、幼儿再次操作5、老师发现这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6、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所有的坑。小结:用几个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四、跟图形宝宝玩游戏(一)幼儿操作,摆各种图形图形宝宝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筷子和线,请小朋友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把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拼出来中班数学教学活动2比较厚薄活动目标:1、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

4、-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3、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活动准备: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活动过程:一、目测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2、出示木板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3、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4、出示书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

5、什么办法知道的啊5、出示鞋盒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二、触摸1、教师出示围巾师:天气变得冷起来了,我要围怎样的围巾,那请你们想想看,这两条,我要围哪一条呢师:你们都觉得是这条厚吗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

6、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师检验2-3样物品。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三、并放比较1、教师出示两块厚薄不明显的肥皂(桌上地面上)师:那请你来看看,这两块肥皂,谁厚谁薄师:哇,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那底是谁厚呢,请你来想想办法比一比。师:恩真棒你的办法真好,是把两块肥皂,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师:咦,那里又有一块肥皂,跟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还是薄的啊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讲述比较厚和比较薄2、出示饼干盒师:现在的这三盒饼干谁最厚谁最薄,请你也来比一比师: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出来的小结:对于有些物体厚薄不明显

7、的,我们可以用并放比较的方法四、超市出示不同厚薄的东西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并放比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货员,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原来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东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区,饮料区,食品区,玩具区师:等一下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们的家,然后再进行比较,你可以从厚到薄,也可以从薄到厚的给他们排排队。检验: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排的对不对,这一组,这是最薄的,这是最厚的,教师依次检验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办法去比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五、寻找,操作师:我们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比厚

8、薄,那现在我们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活动延伸:找一找自己的衣服,把薄的和厚的区分后放好。中班数学教学活动3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_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

9、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_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中班数学教学活动4活动目标: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10、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1、区别左右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右手)教师:对呀,平时我们一般都举右手,高高举起你的右手。(教师检查)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手一般做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

11、事情做的更好更快。2、找一找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3、游戏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 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4、巩固熟悉左右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

12、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提问: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4、小猫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5、小鸟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练说:小鸟在()的左边,在()的右边。6、总结:我们看的标准不同,左右方向也不同,比如,举例说明。7、练说:我在谁的右边,在谁的左边。三、联系生活,应用左右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想想,我们上下楼梯要靠()边走,那等会老师带小朋友去散步的时候,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到做到。1、整队。2、听口令:

13、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走三步,向右走三步。3、换个方向,认识左边和右边。4、走楼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靠右走。中班数学教学活动5教学目标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石榴花托的数数方法。2.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并愿意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学准备对封闭型数数已有初步接触;分类盒、统计表、笔每人一份;幼儿捡的石榴花托每组一盘。“石榴快长大”操作图片:依次为石榴花托一小石榴一青石榴一成熟的石榴。教学过程1.复习呈封闭状排列物的数数方法。(1)数数石榴花托有几瓣师:请小朋友?a href=/xuexila/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谂汤锶桓鍪窕校邢甘皇屑

14、父霭?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小结:在数花瓣的时候,先要认准一个开始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一瓣一瓣接着数,这样就知道数到哪里可以结束,不会漏数也不会重复数了。(2)相互检查,重新确定石榴花托花瓣的数量。小结:石榴花托瓣数是不相同的。2.按花托瓣的数量分类。(1)运用故事三只蝴蝶的经典对话交代操作要求,如“4号房子说4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5号房子说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请进来,其他数量的别进来。”分类盒:(2)幼儿操作,按花托瓣数量的不同,分别将5朵石榴花托送到对应的数字分类盒里。(3)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的分类结果,说说4、5、6、7号房分别请到几个石榴花托。3.尝试用

15、统计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1)教师与幼儿讨论并确立记录的方法。出示统计表:请幼儿仔细观察在记录纸上看到了什么?猜猜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幼儿操作,用点子符号记录分类盒中不同瓣数石榴花托的数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记录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纸,找找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多,几瓣的石榴花托最少。4.游戏“石榴快长大”。(1)教师和幼儿确立游戏规则: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花瓣数量的石榴花托的个数,讲述正确后,石榴花托会慢慢长大。(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石榴花托个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如: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1朵,6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3朵幼儿讲述正确后,用抽拉的教具演示石榴逐步长大的过程。)(2)同伴间彼此交流,学习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3)进行游戏“石榴快长大”,幼儿依次讲述,并用抽拉的方式展示石榴花托慢慢成长的过程。中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