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0925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问题章节按照课件来整理的,个别题目在课本上未打上第一章1: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基本程序如何?1、科学研究的特征 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客观性2、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 异质性、主观性、偶然性与独特性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1)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较长的周期性(3)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4)很强的群众性(5)道德约束性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2、 探求科学规律3、 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作用?1、 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2、 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3、 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4、 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4:什么是教育科

2、学研究?什么是教育研究的效度与信度?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探索人类教育现象的客观本质规律或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认识研究和实践活动过程。(一)教育研究的效度效度:通常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度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程度。教育研究的效度:指研究结果真实、正确地反映教育研究对象情况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符合客观教育实际的程度。(二)教育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它是研究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反映。分为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5: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四)教育性原则 (五)伦理性原则6

3、: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遵循哪些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规划设计:选题、假设、对象、抽样、方案2、现象阶段收集资料:观察、调查、实验、测量3、实体阶段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逻辑、统计4、本质阶段提出结论,形成理论,撰写论文7:什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定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属于科学方法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二) 具体研究方法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等3、专门研究方法:内容分析、评价研究8:讨论:根据本章所学,你认为教育技术学

4、研究人员应具有怎样的研究态度?第二章1: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2:研究变量有哪几种?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研究变量1、常量:指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的特征或条件。2、变量:即研究变量,指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特征或条件,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或测量的可以变化的诸因素。按性质分为分类变量(类别变量)、等级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四种。研究变量的分类(按作用)1、自变量(X)(1)定义: 自变量,即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2)特征:其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 其

5、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操纵控制; 其变化是受计划安排、呈系统性变化的(3)自变数:自变量的一系列的变化值,即取值(4)自变量水平数:自变量可变化的值的个数多为分类变量和等级变量。2、因变量(1)定义: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需要观测的变化因素。(2)特征: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有待观察或测量; 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3)因变数:因变量的取值多为等级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3、干扰变量除自变量外,另外一些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使得研究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称为干扰变量。主观、客观因素均有4、另外的变量(1)有机变量:表示研究中个体先天特征的变量

6、。不能随机分配。有时可以作为自变量加以控制,此时成为控制变量。(2)控制变量:不起主要作用的次要自变量,其效果可由研究者控制。3: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表述方式有几种?研究假设:简称假设,是对问题的答案、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判断其是否正确,叫检验假设,其结果不是支持假设就是否定假设。科学研究,就是验证假设的过程。表述方式:1、存在式表述(描述型假设): “在C的条件下,A具有B的性质”2、条件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如果有A,则有B”3、差异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A和B之间存在差异”4、函数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随着A的改变,B将作某某方式的变化”

7、举例:教材第30-31页4:什么是抽样?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非随机抽样不考)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根据对样本研究所得的数据,对全部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推算,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常用抽样方法:(一) 简单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是对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个体不加任何限制的一种方法。机会均等、相互独立。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3、计算机造数法适用于总体小的情况。(二) 等距随机抽样(机械、系统随机抽样)1、将总体的N个个体按与总体特征标志无关的标志从1到N进行排序2、确定抽样间隔K,把N分成n个小组: K=N/n3、决定起点

8、R:随机确定(1R K)或计算确定 R=(K+1)/2或=(K+2)/24、在每一组中抽取第R个个体组成样本n。(三)分层随机抽样1、分组:把总体按主要标志分成R组2、确定每组抽取数目ni: ni=nNi/N3、在各组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小样本ni组成样本n要确保 N1+N2+N3+ =N、 n1+n2+n3+ =n(四)整群随机抽样是以个体的自然组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如班级、学校、区、市、县等。适用于大总体。第四章1:什么是教育调察法?教育调察法的步骤?教育调查法,是指研究者在某种方法论的指导下,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某些教育现状,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

9、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考察现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步骤(一)制定调查方案1、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2、将研究问题转化成详细、具体、可操作的研究目标3、制定研究方案(二)准备调查阶段1、将研究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问题2、小规模试验性调查3、对问题或问卷进行修改、调整、补充4、准备问卷的前言、指导语和训练访谈员(三)实施调查并收集资料(四)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1、定性分析2、定量统计分析3、对结果做出解释和讨论4、得出结论5、撰写调查报告2:什么是问卷调查?怎样进行问卷的设计?问卷,就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一套问题表格,是由调查对象自填回答的一种搜集资料的调查

10、工具,同时又可以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手段。 如何设计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和调查对象2、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3、设计表述问题的语句4、确定问题的排列组合5、试测与修订3:什么是访谈调查?怎样进行访谈调查?(一)制定访谈计划1、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2、了解调查对象3、拟定访谈内容4、安排问题呈现次序5、确定访谈的方式和程序6、制定访谈记录卡7、确定访谈时间表(二)试谈及修改访谈内容要求:1、试谈对象与正式访谈对象要相似2、详细记录3、可追问一些问题4、若改动较大,可减少人数再进行一次试谈(三)正式访谈要求:1、选择恰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 2、尽快接近访谈对象3、自然灵活地

11、按预定计划进行访谈4、建立一个融洽的访谈气氛5、认真做好访谈记录(四)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撰写调查报告1、分类、编号2、分析并解释结果3、撰写调查报告4:问卷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问卷的一般结构1、题目、前言和指导语2、问题和答案 问卷的主体个人特征资料部分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3、 结束语第五章1:教育实验一般要遵循哪些基本程序?(一)准备阶段1、确定实验课题,形成研究假设2、明确实验变量3、选择实验设计类型4、制定实验方案(二)实施阶段按照方案搜集资料的过程1、培训教师2、落实实验措施3、记录与测量(三)总结评价阶段1、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2、验证假设,形成结论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2:影响实

12、验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因素各有哪些?提高实验效度的方法有哪些?(一)实验效度及其影响因素1、内在效度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 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的高低也就是实验控制水平的高低、内在质量的高低,是外在效度的前提。(2) 影响因素偶然事件(历史、时间)成熟测验动机工具(测量手段)统计回归被试选择被试的缺失(流失)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2、 外在效度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实验的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论的可推广度。它是实验推广价值高低的标志。(2)影响因素实验环境的过分人工化被试缺乏代表性测验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实验安排的效应(如霍桑效应)多重处理的

13、干扰(二) 提高实验效度的方法1、随机法(即平衡法)随机抽样、随机分组、随机指派实验处理2、纳入法 增加自变量或控制变量3、恒定法 使某些变量保持不变4、循环法 每组被试都接受几种实验处理5、统计控制 3:真实验设计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情况?一:单因素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在实验中仅主动操纵一个自变量的真实验设计(一)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1、随机两等组后测设计 RG1 X O1 RG2 O22、随机多等组后测设计 RG1 X1 O1 RG2 X2 O2 RGK XK OK RGK+1 OK+1(二)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1、随机两等组前后测设计 RG1 O1 X O2 RG2 O3 O42、随

14、机多等组前后测设计 RG1 O1 X1 O2 RG2 O3 X2 O4 RGK O2K-1 XK O2K RGK+1 O2K+1 O2K+23、随机配对两等组设计 RG1 X O1 RGO M RG2 O24、随机配对多等组设计 RG1 X1 O1 RG2 X2 O2 RGO M RGK XK OK RGK+1 OK+1 (三)所罗门四组设计 RG1 O1 X O2 RG2 O3 O4 RG3 X O5 RG4 O6二:因素设计(完全随机析因设计、析因设计) 因素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自变量),并且各个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而构成的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研究通常限于2

15、4个自变量,尤以23个为多,分别称为二因素设计、三因素设计等。一般以其中一个为实验变量,其余为控制变量(即调节变量),如性别、年级、年龄、能力等。处理组合数=各自变量水平数连乘之积=jkl(一)二因素设计1、22因素设计的基本模式 型 RG1 Xa1b1 O1RG2 Xa1b2 O2RG3 Xa2b1 O3RG4 Xa2b2 O4型2、XY(单一自变量与单一调节变量)二因素设计 Y1 RG1 XY1 O1RG1 X O1 Y2 RG2 Y1 O2RG2 O2 RG3 XY2 O3 RG4 Y2O4 RG1 O1 XY1 O2 加前测 RG2 O3Y1 O4 RG3 O5 XY2 O6 RG4

16、O7Y2 O8三:重复测量设计RG1X1OX2OXK ORG2X1OX2OXK ORG3X1OX2OXK O对不同G,实验处理的顺序可以不同,即随机安排各实验处理的顺序。四:时间延长设计RG1 X O1 O2 O3RG2 O4 O5 O6时间系列设计:RG1 O1 O2 X O3 O4 O5RG2 O6 O7 O8 O9 O104:阅读并讨论教材第89页4.5节中的案例。第六章1:差异程度检验的原理是什么?其基本步骤有哪些?(参见课本P112)2:差异程度检验有哪些类型?他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参见课本P113)3:Z检验有哪几种类型?基本步骤是什么?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程度的检验Z检验步骤:1

17、、建立虚无假设H0:X1=X22、规定差异显著性水平:0.01或0.053、计算Z值,有两种情况:(1)计算两个大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性的公式为:(2)计算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与一个已知总体的平均数的差异性的公式为(参见PPT)4、比较Z值与理论Z值,推断H0发生的概率,并做出判断。 Z值、P值与差异显著性的关系4:t检验有哪几种类型?基本步骤是什么?小样本平均值差异程度的检验t检验t检验是利用两个平均值之差的t值与规定的理论t值相比较,看是否大于规定的理论t值,从而判断两组小样本的平均值的差异显著程度的一种统计检验方法。有三种类型的t检验t检验的步骤第一步,建立虚无假设,即先认为两个平均数之间无显

18、著差异;第二步,规定差异显著性水平(0.01或0.05);第三步,计算两个平均数之差的t值,对不同类型问题,要采用不同的t值计算公式;第四步,根据自由度df,查t值表,找出规定的理论t值;第五步,比较计算所得的t值与理论t值,推断H0发生的概率,依据t值与差异显著性关系表作出推断。5:卡方检验有哪几种类型?基本步骤是什么?计数资料的检验卡方(2 )检验计数资料,就是按品质分类,然后按类别计数的资料。2检验是对实际观测所获得的分类计数资料与依据某种假设所期望的理论次数之间是否相符合的问题,即对两者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2检验的步骤1、建立虚无假设H0:观测的结果与期望结果无差异2、确定差异显著性

19、水平=0.05或0.013、计算理论次数和实测次数的2值。2值的计算公式为 2=4、按自由度df查2值表,得理论2值:2(df)5、把计算所得的2与2(df)进行比较,判断结果第七章1:什么是内容分析法?其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定义内容分析法,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文献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作出叙述性说明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省时省力、客观准确缺点:文献本身不完整、抽样偏差)(二)特征(1)明显性(2)客观性(3)系统性(4)量化2:如何开展内容分析

20、研究?内容分析的基本步骤1、内容抽样:确定总体 抽取样本抽样方式:来源抽样 日期抽样 单元抽样2、决定类目与分析单元(1)类目:即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把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要求:预先制定、含义明确、彼此独立、完整系统(2) 分析单元:指在判断分析时的最小单位。3、评判记录即按照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的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次数)。以做记号进行记录。4、信度分析指分析两个以上评判员对相同类目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内容分析的信度用R表示。 5、统计描述,得出结论根据信度分析的结果,若R0.90,则以主判员的评判结果为代表,对量化统计结果进行描述,得出概括性的结论。

21、3:内容分析有哪些应用模式?他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意向分析(特征分析)定义:意向分析(特征分析)是通过对某一对象在不同问题或不同场合上所显示出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并把这些分析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或意向。趋势分析(发展分析)1、定义:趋势分析(发展分析)是通过对某一对象在同一类问题上在不同时期内所显示的信息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并把这些分析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变化的因素,从而判断出这一对象在某一类问题上的发展过程和倾向。比较分析1、定义:比较分析是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并把这些分析结果加以比较,从而找出它们之

22、间的异同。2、自变量与因变量以研究对象的某一本质属性为自变量以研究对象在该属性的特征、作用等为因变量3、用途:用于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但又不同的研究对象在一方面的差异情况第八章1、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法?它有哪些特征?教育行动研究法,是指在实际情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密切结合本职工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研究办法,是一种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活动。特征1、为行动而研究2、对行动的研究3、在行动中研究4、行动者即研究者5、研究结果的立即应用6、行动者与研究者协调一致7、兼

23、用质与量的方法8、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2、 行动研究一般包括哪些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包含哪些内容?(一)计划1、明确与分析问题2、制定计划 包括:(1)计划实施后与其达到的目标(2)对课堂教学试图改变的因素(3)行动的步骤与时间安排(4)本研究涉及到的人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诸多问题(二)行动是研究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灵活地实施计划(三)观察观察是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全面、客观的考察 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文献调查、观察、访谈与记录、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等(四) 反思评价及调整1、整理和描述2、评价解释3、写出研究报告评价时要针对多方面的问题3、 进行行动研究时应

24、注意什么?1、研究者应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放松要求2、不仅要利用观察等手段去诊断现状、发现问题,还要利用试验的手段去改进现状3、行动研究的成效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自觉行动的支持,以及多方面人员的长期良好协作4、 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行动研究者?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进修,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形成科学的理性和精神2、加强合作、交流与互动3、批判地考察已有的知识和教学现状4、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批判性的探究团体中的一员5、加强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的学习,灵活掌握多种方法技术5、 阅读教材206-229页中的三个行动研究案例第九章1:什么是质的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什么?(一)概念 定性研

25、究,又称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结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二) 特征1、整体性2、自然式探究3、参与性4、动态性、弹性的5、强调归纳法6、资料丰富性7、描述性的8、非判断的、解释性的2:质的研究操作程序包括哪些?1、确定研究目的2、确定研究的重心或计划3、确定分析的单位,即“个案”是什么4、实施现场研究,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即分析资料与研究目的之间的逻辑关系6、解释研究的发现,撰写研究报告3:质的研究资料有哪些收集与分析的方法?一

26、、访谈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案例:240-242页二、观察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案例:242-247页三、实物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案例:247-248页第十章(课本第七章)什么是评价?评价,就是指依据明确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方法,测量对象的功能、品质和属性,并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性的判断。第十一章1、 什么是研究论文?常见的论文类型有哪些?研究论文,是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的文字记载形式。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含专论、评述、综述、译述和学位论文)专著2、 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内容?(一)研究论文的基本格式1、题目2、摘要(提要)与关键词3、导言(前言、引言)4、正文(论点陈述、论据铺列、论证展开)5、结论6、参考资料(参考文献)(二)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1、题目2、前言3、方法4、数据分析及结果5、结论和建议6、附录(问卷、数据等)(三)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1、题目2、前言3、方法4、结果5、讨论6、参考文献和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