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1057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技辅导员在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方泰中心小学 曹智刚摘要:青少年是“科学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整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进程中,科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辅导员是直接从事科技工作的群体,科技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使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从而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五四”运动等,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的巨大作用。作为一种时代精神,

2、科学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来理解。也就是说,弘扬科学精神,离不开普及和倡导社会科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技辅导员可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普及、科技实践、科技竞赛活动,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科技知识,发展并培养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通过组织青少年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介绍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引导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向。作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倡导者科技辅导员,我们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知识,率先垂范,强化学习,加强学术交流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苦干,拼搏奉献,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有所建

3、树。我们要积极求真务实,奋发努力,为科技教育事业服务、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为普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方法青少年是“科学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整体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进程中,科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辅导员是直接从事科技工作的群体,科技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使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从而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一、普及科学知1把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系统地学到科学知识 要获得知识,就要

4、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任何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获得大量的、丰富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实践,必须认真学习书本知识,接受间接经验。人类的知识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相互交流和传递,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书本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书本里记载着人类积累的大量丰富的知识。学习书本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所使用的教科书是经过很多专家的论证后产生的,它的内容的编写有一定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每册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由浅到深,教师详细地讲解能够使学生系统地学到自然科学知识。2开展科学讲座,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1)给学生讲讲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通过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方面

5、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于献出毕生精力的精神。(2)古今中外科技小发明介绍。 将古今中外科技小发明的构思、原理及作用介绍给学生,这对每个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创造思路。3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开展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如电路的组装、机械的组装等,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4科技小论文介绍。 将一些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小论文介绍给学生,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写科技小论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样来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观察自然界中的

6、各种现象,发现和揭示其奥秘,写出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二、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五四”运动等,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的巨大作用。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来理解。也就是说,弘扬科学精神,离不开普及和倡导社会科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中小学生科学精神教育一直为教育界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早在上世纪,就有老一代教育家,如陶行之,提倡教育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目标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差

7、异。加之我国应试教育的国情,使得原先科学精神教育让位于技术或经济性质的教育。以至于在学校和学生中间,科学精神较为缺乏和弱。有学者指出:对公民进行科学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必须在普及各门类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同时,重点进行科学素养教育,以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习惯于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去思考和实践。科技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与活动充分发掘科学精神的内涵,转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倡导科学思想与方法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即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在科技和经济上占优势的西方国家的重大压力及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我国的现代化建

8、设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也逐渐进入家庭和学校,并导致传统的教育、信息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各种文化、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法律道德观念、学习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改变着青少年学生如何看待社会、看待自身,如何看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思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注入了活力,但在某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要通过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认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

9、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知识优势,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普活动,使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坚持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在学生中蔚然成风。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普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密不可分,而人们的科普意识却相对薄弱,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也相对不足。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富有远见的兴邦之策,也是青少年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发展孩子们的质询意识、分析技巧、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具备生存本领。进行科学

10、教育,可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普及、科技实践、科技竞赛活动,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科技知识,发展并培养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通过组织青少年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介绍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引导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向。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非一日之功。作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倡导者科技辅导员,我们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知识,率先垂范,强化学习,加强学术交流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苦干,拼搏奉献,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有所建树。我们要积极求真务实,奋发努力,为科技教育

11、事业服务、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为普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我们要抢抓机遇,不辱使命,锲而不舍,只争朝夕,在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的进程中,体现我们科技辅导员的人生价值、科技辅导员协会社会价值,为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养贡献力量,再创辉煌。参考文献:1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出版日期:1998-102中国教育报 出版日期:2002-83当代教育 作者:王明 出版日期:2000-4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现代生活,思考现代问题,参与社会实践,走进科学领域。是提高学生实

12、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载体。通过让学生走进自然,联系生活、社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想和新途径。关键词:综合实践 学生创新 素质引 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中华民族要振兴的时代。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国富民强,就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特别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素质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他们首先需要具备当今社会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品德、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使他们较好的具备这

13、些素质。具体来说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思想,培养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品格,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的品质,不畏挫折、团结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等,还要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其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三者的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其具备创造、开拓、理想的基本素质和时代精神,有着很

14、大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技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实践活动,7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8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由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资源、资本竞争演变成当今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竞争聚焦于一点就是教育的竞争。纵观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整个教育事业才步入正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并愈演愈烈。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们不再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压抑了学生们创造的热情和创造的能力。我国的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第一,它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把科学、

15、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他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三,他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出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他过多依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他过于封闭、陈旧,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发展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

16、生活技能等等”,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经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二、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营造民主气氛,激发创新灵感爱因斯坦说过:“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人脑中的创新思考活动使人的创新实践中的“骨髓”、“基石”。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

17、的创新。无论哪一门课,课堂气氛很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言,无拘无束地思考是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特别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设想,即使是荒唐可笑的,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教师都要给与支持和鼓励。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135页,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2003.1综合实践活动,3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8的,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上营造民主气氛,营造创造性思考的整体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一次,我在课堂上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核桃,人人都爱吃,可是要敲碎核桃壳取出完整的核桃仁却十分麻烦。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18、,有的说:“让农民伯伯改良核桃的品种,使核桃成熟时自动裂开。”有的说:“发明一种机器,专门去核桃壳。”还有的说:“足球的气打得太足就会炸,如果往核桃里打气,让核桃也炸开,行吗?”我和同学们听着,都不由得为这些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儿激动起来,集体的指挥调动了个人的智慧,大家畅所欲言,开阔了思维。课堂气氛活跃,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灵感。(二)鼓励大胆想象,诱发奇思妙想在日本某乡村,有一次几个人一起在池塘里挖藕。不知谁放了一个响屁,逗得大家大笑起来。有个人开玩笑说:“好响啊!真够分量!像这样的重屁再来几个,干脆把这些藕都冲出来,那就免得我们在费劲了。”听他这么一说,大家笑得连腰都直不起

19、来,有一个人却止住笑而思考起来:“要是用气筒把压缩空气灌进池子里,靠压缩空气的强大力量,不就真的可以把藕冲出来吗?”后来,他经过多次试验,把用气冲改为用水冲,终于成功了。可见大胆想象对创新思维是多么重要。听了这个故事,我想:成人尚且如此,孩子们不是更富于想象力吗?儿童对想获得的东西都容易感到满足;做错了事勇于重新开始;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探索精神、无所畏惧的闯劲。这些优秀的品质,既使他们蕴藏着五穷无尽的创造力,也使他们的幼稚天真的想法能成为诱发奇思妙想的一种重要源泉。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从英国返回印度的轮船上,听到一个小孩无意中提出的问题:“海水为什么那么蓝?

20、”这一创造性的提问让他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经过不懈地深入研究,终于提出了:“光散射效应”,这一发现还使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让他们创造性的提问,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最好抓手。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关于图形组合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一个好机会,我让同学们大胆想象,在头脑中对一些事物形象加以分解、组合。有的同学将手帕和地图组合起来,设计出绘有一个城市的主要道路和旅游景点的地图手帕;有的同学将弹簧和电脑组合起来,设计出可以按预定时间将人的脑袋从枕头上弹起的弹簧枕;有的同学将垃圾箱和肥料制造机组合起来,设计出倒入垃圾

21、便能造出肥料的垃圾肥料箱。教师将主动性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活跃,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出。(三)注重传授方法,学会创新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特色是在“活”中“学”,在“动”中“活”,“活而不乱,动中有序”,通过让学生在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思考。创新思考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和运用创新思考方法,需要熟悉一套新的思路,培养起一种新的思考习惯。例如上文提到的大胆想象就是一种方法,此外,教师要教给学生多种思考方法,例如逆向思维法,孩子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这就是一个倒过来想的例子。别人都只会从“如何让人离开水”这个方向去想,理所当然地认为“从水里救人”,司马光

22、成功之处在于他急中生智地调转了思考方向,想到了“如何让水离开人”,理清思路后再想出用石块砸缸就不难了。用同样的方法上没理找理一课就不难了,课本要求学生解释“大风把井刮到院子里”这一怪事,并讲道理。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过用逆向思维法就简单了,倒过来想:不是风把井刮到院子里,而是风把栅栏从井的右侧刮到井的左侧。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教他们把问题倒过来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条捷径。此外,引导学生跳出框框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顺藤摸瓜思考、激发灵感思考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可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一位教师肩负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肩负的

23、神圣而艰巨的任务。三、联系生活、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注重体验。他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动手做”、“考验”、“试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既包含了自然世界也包含了社会生活,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一)走进自然,学会发现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门独立形态课程,综合实践内容来自于无限空间。平时的课堂学习较易使学生落入死记硬背的窠臼,被人称之为“高分低能”,只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亲近自然,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知识视野

24、,使学生在体验和感受生活中,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探索物质世界这一单元,为了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我让学生自己采集标本;观察植物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种类、用途及生长过程,调查植物在当地的土名;了解植物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深刻的问题。例如:清晨,为什么茂盛的树叶吐出滴滴清水?我们吃的肉、蛋、奶是不是间接来自种子植物?为什么居民小区、道路两旁种柳树、榆树的灰尘就少一些?学生们不仅体验到实践的辛苦,也增加了热爱家乡、自然的情感,更体验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

25、类生存的家园。(二)关注生活,学会分析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只有让学生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平时比较重视对学生们进行问题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我让学生观察合肥的南淝河,学生们通过观察,提出了“南淝河水质污染问题”,并决定调查中淝河污染的状况,寻找造成淝河污染的原因,寻找改善淝河污染状况的对策。通过探究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怎样开展研

26、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其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身亲身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三)融入社会,学会解决问题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我们的学生不象欧美学生那样动手能力强,他们学得太死,全凭自己根本搞不出东西”。其实不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实我们的学生有相当大的潜质,当他们融入社会,了解生活,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会释放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能

27、力。以“纸的世界”主题活动为例,许多平时学习中成绩一般的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同学对纸的用途了解甚广。从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品,到我们安徽泾县的宣纸的制作,以及数字化与纸等,都了如指掌。而有的同学特别喜欢纸的艺术,什么剪纸、折纸、撕纸、贴制、集邮、放风筝等,无所不知。还有的同学精通造纸技术,古代的、现代的、将来的,说得头头是道每位同学身上都能找出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因为他们关注生活,从事自己喜欢的问题的实践研究,所以都能积极投入进去,丝毫不需要教师的强制督导。可见我们的学生并非是高分低能的死书生,只要我们教师适当引导,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实践研究并有所收获。“社会即

28、学校”,在综合实践课中,努力争取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聘单位与聘个人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引入师资的渠道。比如,我校就聘请晨报的记者定期到学校进行写作指导,还聘请了学校附近的交警担任辅导员,请他们定期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多方有机结合,形成了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四、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具有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担负着培养任务的一线教师更是任重道远。(一)创新性的教师,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力的源泉新的世纪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

29、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学研究表明,只有教师本人是创造型的,他才会发现、重视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独创精神,乐于从事创造活动,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其次,教师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以形成积极进取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再次,教师要宽容和理解学生,在活动中,不要担心学生的失败,要鼓励他们去探求未知世界,鼓励他们向权威理论质疑。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善于从各种渠道获取最新信息,以自身广博的学识、开阔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惑,困难和挫折,也会遇到来自内心的惰性和动摇思想的阻扰。

30、这时,教师要用自己态度的稳定性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直接榜样,既表现出勇于进取、坚定自信、执著追求等精神。用自身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创造行为提供示范,在直到过程中给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开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实践活动升华为创新活动。(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氛围的前提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而言,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控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鼓励其大胆表述个人的独特意见,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如

31、,在二年级下学期一蛋“孵”百鸟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关于鸟的资料。课堂上学生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各种鸟的信息。其中,有一名学生介绍了一种叫“鹈鹕”的鸟,这种鸟体长可达两米,先老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给大家带来如此新奇的信息,这让我们都增长了见识。至于鹈鹕会不会游泳,我们可以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来解决。”课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直到鹈鹕不仅会游泳而且还是游泳高手呢。事翅膀很大,嘴下有一个皮质囊,擅长游泳和捕鱼。他介绍完毕,立即有学生反驳说,鸟一般只在空中飞翔,是不会游泳的,因此他说错了。随后,就有许多学生跟着附和。坦率地说,鹈鹕是否会游泳,我也十分怀疑。但是我又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部分

32、学生的意见就简单地否定那名学生的观点。因此,我说:“实事证明,在实施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师生之间应彼此尊重,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展开思路,各抒己见,成为学生创造力的激发着、培养者和欣赏者。五、结合学科学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各种因素中,智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查自秀曾对我

33、国部分儿童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成果作了15年的研究,其结果也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既取决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其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只有十分重视各学科间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能齐头并进、相互联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例如,科学教师和美术教师合作,组织学生创作叶贴画,科学教师指导学生采集识别植物叶子,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叶子的天然形状组合成巧夺天工的图案,语文教师为它写歌词,音乐教师为这幅画谱曲。综合实

34、践课老师根据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各科联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知识,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结束语活动课程以它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以及新兴开放、因地制宜的活动渠道,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训练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意志毅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养成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智慧创造潜能的开发、知识的整合、能力的迁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能陈玉琨、代蕊华主编,课程与课堂教学

35、,13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力和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践证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议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言,还是循规蹈矩更多些。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和行为多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约束和限制,以至于一些新思想和新发现常常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造就了一批批对国家、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但谨小慎微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的新人,影响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当务之急是不断发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思想,用创新文化来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民

36、族的创新能力。 2 重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紧密相关的。整个社会的文化因素、价值取向、人口素质、教育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宏观背景。如果这些外在因素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开拓创新思想,那么,受其影响下的人也不善于冒风险,不愿突破旧环境、旧模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对人的培养非常关键。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受过很少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做出很大的发明创造(如爱迪生),但如果缺乏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健康或不正确,不仅不能使其成才,甚至“不成

37、人”。现在很多青少年犯罪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乏或不当的家庭教育所造成。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基本取得社会的一致共识。总之,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三者都很重要,应该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共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3 注重人“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输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等的技术能力,更意味着有否献身科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漫长且枯燥、回报低且慢的活动,任何一次思想的突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都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才会得以实现。这就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有无私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在目前劳动还是作为谋生的第一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工作和劳动是为了获取报酬,养家糊口。现实中,科学研究只求快速回报,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等的做法极为普遍。受短视心理的驱动,即使有很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因为金钱和名利的因素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当前和今后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熏陶和教化,对个体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远远重于科学研究技能上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