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有效评价的实施策略【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尤其是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过程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重要,意义也更深远。在刚刚过去的一轮新课程实验中,一线教师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尝试各种方法和途径以实现评价的目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评价目标理解上的偏差,或是在评价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再加之评价时机把握不当、方法不妥等,都会导致评价出现低效甚至无效。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新课程所提的三大评价内容为切入点,在解读评价目标、分析评价误区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提出若干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策略,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思考和讨论,为探
2、寻一条有效的评价之路抛砖引玉。【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有效评价 策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三大评价原则:评价对教学应具有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显然,像基础会考、等级考试、期末考试之类的总结性评价无法全面地体现这些原则。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最终目标来看,过程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的意义更为深远,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评价理念、体现评价原则,才能更充分、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在刚刚过去的一轮新课程实验中,一线教师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尝试各种方法和途径以实现评价目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
3、诸多的主客观因素会阻碍评价的顺利开展,例如:对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致使评价出现方向性失误;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学校、学生、甚至教师自身方面的挑战,而使评价出现“半拉子工程”;或者是由于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妥、评价时机把握不当而致使评价低效甚至无效等。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而发展的内涵则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和谐发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正是促使这一发展目标达成的助推器。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高屋建瓴,为我们从大处指明了评价的方向,即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4、,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那么,围绕这三个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与方法,从小处、从细处对评价目标加以落实?一、捕捉细节,多管齐下,综合评价推进信息素养的养成在平时交流中,不乏有教师感叹:信息素养太过理想化,要想真正实现困难重重。的确,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根本宗旨,也是我们教学的最高目标。既然是“最高”,似乎总给人以遥不可及的印象。其实,从信息素养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的简单定义来看,所谓的信息素养就是指: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
5、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同深受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怎么去做;我们与学生交流互动,探讨学习成果与学习感受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浸润着信息素养的气息,无不折射着信息素养的光芒。所以,信息素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尽在咫尺、触手可及。如果把信息素养比作一座房子,那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每一次参与就是这座房子的一砖一瓦,显然,建成这座房子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急功进利、流于形式、遇难而退,甚至置之不理都会延缓或者阻碍积累的进程。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一次参与,留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将其捕捉为评价所用,以评价促教促学。1、 观察留意
6、,把握时机,适时言语评价言语评价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配部分注意力去观察学生,通过言语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和学习水平,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态度、纠正学习行为,校正知识,提高技能,树立榜样,同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计划。例如,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立刻送上肯定和鼓励的言语,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期待;当发现学生的作品中有值得赞赏的元素时,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一两句由衷的赞美也许能够扭转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这门非主要科目的态度;当学生开小差神游在外时,不听之任之是一种职业道德的体现,当然,柔中带刚、严肃又不失风趣的言语也许更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7、;当学生跟老师捉迷藏偷偷玩游戏而影响正常教学时,控制其屏幕,通过适当的言语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关爱和负责。 2、学习动态,及时记录,综合汇总评价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的任务需求,确定信息的类型和来源,选择合适的工具,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这是信息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加以把握,及时引导,并结合一定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值得一试的做法:为每个班级建立一张综合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例如,听课认真与否、技能掌握的快慢、任务完成的速度与质量、在合作与互动
8、中的表现、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手携带班级学生名单, 将观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课后汇总至综合评价表,并将结果于下一次课反馈给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至少有三大作用:一、警示和激励作用。一目了然的评价表让表现良好的学生倍感自豪,也让表现欠佳的学生明白努力的方向;二、提供因材施教的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基础都可以从评价总表中反映出来,教师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点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适合的发展;三、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该综合评价表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表现与学习结果,从而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提供了重要依据。综合评价表的应用贵在坚
9、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动态地、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打下有效的、扎实的基础。3、制订标准,指明方向,学生自我评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概括地说,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反馈和自我认识的作用。当然,自我评价不能是随意的、主观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评价目的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使之发挥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一般
10、而言,综合性较高、没有统一标准、发挥余地较大的作品类教学比较适合学生的自我评价。例如,设计和制作一个主题网站、完成一副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等等,对于此类学习任务,一个全面、精炼、可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能使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内容、了解学习的目标,从而确保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由于学生很难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因此,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学生自我评价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升信息素养。4、 依托平台,创造条件,组织生生互评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
11、的多元化。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而生生互评,则是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一个基于网络的、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平台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强有力的支撑,它为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为生生互评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平台。在学习成果展示阶段开展生生互评,有助于学生反思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从而发现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被评价者接收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反思自我的过程,促使自己想方设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有时,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还会碰撞出意料之外的灵感与火花,这无疑又是一种收获与提高。现代心理学研
12、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情,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接受来自更多渠道的认可,这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必然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创造条件,课堂渗透,人文评价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相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言,具有抽象性、无法量化、很难考核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将其理解为信息技术学科层面的德育教育和文化渗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13、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需要教师合理利用课堂环节、尝试多种途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并借助适当的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文化,通过间接评价考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的学科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因信息技术自身的特征而存在的文化和借助信息技术而延伸的文化。学科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内容,它需要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计蕴含德育教育的任务、组织自由表达观点的活动等形式,都是有意识渗透学科文化的行为。除此之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课间或新课前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跟
14、学生聊一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新闻、人物、数字化生活等话题,尝试模仿语文学科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形式,安排学生轮流介绍,这种方式不仅能促使轮到介绍的学生主动去了解更多跟学科相关的信息,而且还能让其他同学分享信息、开阔视野。无论是完成蕴含情感教育的学习任务,还是了解涵盖IT的动态信息,必要的、适当的评价是促使并确保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在评价任务是否完成的同时,也间接地评价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养成度。2、设计分层次的学习任务,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成功的体验内化为学习的动力。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其真实自我,最富有个人特色,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
15、径。有些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给他们增设一些挑战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能够将他们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变学有余力为个性展示;有些学生学习成效不够明显,则为他们设计一些基础的、过关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将学习的自信与愉悦迁移至方方面面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以学习基础为参照,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养成积极主动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3、留意课堂中的点滴细节,及时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映,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习的成效,而且还将影响其一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许许多
16、多的细节都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例如,学生的坐姿、卫生习惯、爱护设备与否等上机行为;学生听课是否投入、有无记笔记习惯、能否主动提问;对待新内容能否迎难而上、融会贯通;作业提交是否按时、有无复制作业行为;对搜索到的信息能否按需整理、正确评价;生生互评或在网上发表观点时的言语是否文明恰当; 能否遵守规范自觉与不良信息隔离等等。细节无处不在,及时的言语评价或书面评价能让积极的细节产生辐射效应,让消极的细节止步于萌芽。4、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提高评价权重引导学生关注合作、学会合作。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客观开放的良好品质,有助于提高学
17、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锻炼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养成尊重、倾听的习惯,这些都是学生日后立足社会的宝贵财富。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实际困难,出现了流于形式、合而不作、效率低下、虎头蛇尾等现象,但是,合作学习的种种优势和所肩负的职业使命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动力所在。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内容,适时适当地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动态观察,及时介入,并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无论是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还是学习新知识时的互帮互助,为了确保合作的有效性,科学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提高对小组合作的水平和能力的评价权重,能够引导和促使学生去关注合
18、作、学会合作。三、上机测试,纸笔测验,总结性评价考察三维目标的达成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检验学生利用所学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结果有助于教师分析、诊断和调控教学。然而,总结性评价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如何有效考察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之处。客观地说,从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而言,总结性评价在提升学科影响力、促使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味地放大总结性评价的缺点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提高总结性评价的有效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总结性评价显然我们无法左右,但自行组织的总结性评
19、价,只要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同样能够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其作用。1、上机测试,重点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必过多拘泥于细节。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上机测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评价方式,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受历年会考的方向性引导以及机器阅卷的局限性所致,上机测试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且固定,会考的指挥棒作用又使得教师在平时的任务设计中下意识地朝着会考的命题方向靠拢,于是,把学生培养成能正确操作却不知为何要这样做、何时需要这样做的熟练工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我们自行组织总结性评价时,要尽量避免步入低效的轨道,遵循考察学
20、生信息素养这一基本原则,通过适当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设计一些能够有效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题型和试题。例如,在Excel测试中,不必给出详尽且答案唯一的操作要求,而是提供一个跟学生的生活背景息息相关的表格,如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操作计算自己一天的营养摄入量并判断能否满足身体所需;如果是网页制作,可以考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最终效果,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搜集素材完成网页空缺部分的制作;又如Photoshop测试,对图层的名称顺序、颜色的RGB值、对象的形状样式等,不必像会考要求那样严格和整齐划一,只要能够做出类似的效果,都可算达标。课堂中的细节能够为教学和评价所用,但操作过程中的细节
21、如果规定过于死板、标准过于统一,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2、纸笔测试,命题质量要把握,考察三维目标是准绳。相对于上机测试而言,纸笔测试在效率和公平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然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使得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许多人,对于通过纸笔测试来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这种评价形式潜意识里都会有所抵触,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印象,缺少高质量的试题是症结所在。正如李艺教授主持的高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研究报告所指出:只要试题质量好,在考察三维目标方面,纸笔测试应该更具优势和可操作性。所以,适量的纸笔测试应该成为我们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怎样的试题可以称之为高质量呢?三个方向值得关注:一
22、是试题的涵盖面要比较广,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学科常识、动态信息均可涉及,重在考察学生对信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二是试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即使是那些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模拟操作过程的试题,答案也不必完全统一,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和展示的余地;三是题型不必局限于客观题,半客观题和微型主观题在考察学生信息素养以及阅卷可操作性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虽然纸笔测试是目前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但大多还仅停留在研究和尝试的阶段,可供借鉴参考的试题屈指可数,如何设计能够有效考察三维目标的书面试题应该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和行动的方向。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学科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何种评价方式都有其优劣之处,综合运用、扬长避短、相互补充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思考、多积累、多总结,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学科健康发展、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评价之路。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长期去思考和探索。【参考文献】1、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 余文森: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3、郭凤广: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4、徐继红: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提升有效性,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