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1444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开化县音坑乡中心小学 汪继宏一、课题基本情况(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该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

2、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在家要么随着祖父母、要么投亲靠友、要么自己独立生活,于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我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二左右,他们从依赖父母,开始走向自主,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内心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心理也变得极其复杂。伴随着他们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祖父母、教师的冲突日渐加剧。这一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成了社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以下问题:一是行为习惯不良。由

3、于家庭教育不良或缺失,监管不力,使许多留守儿童过早地养成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及生活习惯。二是学习成绩不乐观。由于受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一样可以在外面打工挣钱的影响,多数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较差。三是性格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和必要的家庭教育,其个性发展不完善。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有效地进行教育,或者说如何选用更好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预期目标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如何引导留守儿童进行自主学习。(2)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如何促成留守儿童开展合作学习。(

4、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如何渗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4)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怎样和留守儿童家庭及社会上的“代理妈妈”合作提高教学效果。(5)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怎样更好地和村里的留守儿童俱乐部合作,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2)通过课题研究,使品德与社会教学更有效。(3)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使教育更多元、更有效。(三)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及成果形式1课题研究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了解我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品德养成、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现状,然后通过文献资

5、料的收集,已有成果的借鉴,有目的地实验、探究,进行理论分析,明确对留守儿童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探索教育策略的选择,尤其是与当地社会资源整合的原则、方法,从而形成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课堂实验、个别访谈、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收集理论、梳理问题、分析总结、形成成果。3成果形式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为研究报告、教学案例等。(四)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2010年9月10月)课题准备、课题申报、开题。第二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进行我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第三阶段:(2011年2月3月)进行

6、文献资料收集、理论研究。第四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课堂实验探索。第五阶段:(2011年7月8月)设计教师、学生、家长调查问卷,进行个别访谈。第六阶段:(2011年9月10月)根据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情况,再进行课堂实验及推广实验。第七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报告鉴定。二、开题以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成果(一)建立课题组本课题属于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它要求是以个人研究为主的小课题,但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课题研究人员具体分工:姓 名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 称汪继宏课题组负责人开化县音坑乡中心小学

7、小学高级教师余有信学科教学理论指导开化县音坑乡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叶卫胜资料、案例素材收集开化县音坑乡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在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研究思路,在课题组会议上通过,让组员明确目的和要求。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深入学习,提高素质围绕本课题,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使得课题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支持又独立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

8、工作的科学性,克服研究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供了保证,使得课题研究既保证了科学合理又能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以我自己为例,半年多来,我查阅了大量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将精选的41篇放入到自己网上工作室中,供随时查阅。另外,我也品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如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等,我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典摘录放到工作室的读书心得栏目。确实感到,做课题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过程。(四) 进村对学区内留守儿童进行比较详尽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今年三月以来,我驱车赶往我们学区内的十多个村子,对留守儿童在家学习、生活状况的进

9、行调查,走访了姚家村、下淤村、考坑村等留守儿童俱乐部,走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询问并调查问卷了留守儿童本人、家长及村里民众,形成了音坑乡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对策的调研报告。调研过程中我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写到了我的网上工作室,现摘录如下:“为做好本课题,2011年3月以来,我驱车到学区内的村子,进行留守儿童在家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工作,十几天内,几个村子跑下来下来,感受颇深。3月4日,第一站我去了开化县音坑乡姚家村-我国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俱乐部产生的地方。到俱乐部时5点左右,孩子们正在玩耍,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抢篮球,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书他们看起来还真开心,我给他们带了一些礼物和食品,孩

10、子们高兴极了。我也拿出了一些问卷让他们填,主要是为了解他们放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品德与社会中涉及到家庭和社区的一些作业的完成情况。总体来说,姚家村的留守儿童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村委的重视,得到了一退休老师的无偿照料,引得了全社会的关注及资助。但在走访中我也发现不少问题:俱乐部的场地太小,且还会被周边农户占用;留守儿童俱乐部的无偿管理者姚老师常外出有事,孩子们也就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有一些高年级的孩子周六要去网吧,而他们的祖父母毫无办法看来我们的责任很重大!”“3月30日,天气晴好。下午,有一些闲暇时间,于是我驱车去了我乡的下淤村,调查那里的留守儿童状况,这已经是走访的第5个村落了

11、。这次,和以前的任务基本相同,也是了解和研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试图和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形成教育的合力。但这一次,因为学生没有放学,所以,我只能先到留守儿童俱乐部向管理员了解情况。按村民所指,我到了“俱乐部”门前,听到很多幼儿在玩耍,而且门边有两块牌子,一块是“下淤村留守儿童俱乐部”,一块是“下淤村幼儿园”,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敲门进去,原来,这个幼儿教师就是这里的管理员。她在学生放学前,给幼儿上课,学生放学后,她就管理来这儿玩的留守儿童,倒也两不误事。听她说,下淤村的“农家乐”搞得特别红火,很多人都在家发展,因此,下淤村的留守儿童并不多,而且也因为是“农家乐”,所以留守儿童并不孤单。听

12、到这里,我感到无比的欣慰,真的,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向下淤村委敬礼!我们聊了很长时间,我又查看和收集了一些做课题所需的这里的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也拍了几张照片告别俱乐部,我又走访了几个留守儿童家庭,还真是的,这里的老人对孩子们的抱怨少了很多。看来,留守儿童生活的集体环境真的重要!”这就是当时的感受,也是这课题研究的激情。 (五)在网上工作室“在线交流”栏目组织了全省的教师对“怎样加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话题进行了讨论。 本次活动得到了导师孙小芙校长的大力支持,从话题的确定,到过程的引领,以及观点的汇总,孙校长都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因而,本活动取得了

13、良好的效果,当天的网上浏览达到了六百多次,收获的有效建议82条,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加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实施办法。这对本课题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也让我的网上工作室备受关注,在100个农村青年教师工作室的点击量排名,我由第五上升到第三,在省品德学科协作组的活跃度也排到了全省第三。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磨课活动,并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及二次构课上课。这次活动,我们也得到了孙小芙导师的点评指导,并按导师的意思我们又进行了上升性的教研活动。在近阶段的教学论文评比中,我的论文特殊留守儿童的教育侧记获得省二等奖,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获县二等奖。通过教研活动

14、,创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改变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使品德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体验到教学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三、半年来的随想与困惑去年十月,自己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能在浙江省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中立项已是幸事,省里组织单位的重视、省教育专家的引领、工作室模式的网上管理等,更是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不知所措,但平静下来以后,我也就倍加珍惜、更加努力,力求课题能做得更好。半年多来,由衷地感到:我们这工作室模式的管理真好,对我的帮助很大。它就像一个很好的导师,引领这我该怎样去做课题。以前也做过课题

15、,但都是关注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中间的过程很少去理会。而这一次,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有了工作室的要求,我几乎每天都抽点时间上去,把自己的一些随便、成果以及一些课题资料上传,一段时间下来,确实有些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课题就该这样做。于是就有了几次进村调查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几次学校里的调查问卷,几次品德课的听课、评课研究。我觉得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也不少:(一)做课题研究时,查阅文献资料有些困难。我们是农村小学,虽然也有自己的图书室,但基本上是捐来的书,真正对教学研究有用的很少。上网查,品德与社会科目的文献资料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一直有个

16、想法:我们的“农村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能否给我们做一个链接,能让我们到数字图书馆或资料库去查查资料。我想,若能成,将会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二)学校工作太繁杂,使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够充裕。我本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担任四年级的数学、品德的教学工作,因此,学校繁琐的事务和备课、上课、批改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有时真觉得很难再腾出时间去思考和研究,也只有多挤占自己休息的时间,这样总觉得与自己对课题研究的要求还有些距离。(三)联系社会人员参与留守儿童管理比较困难。查阅了我县近年来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的一些管理办法,觉得很全面很细致,应该也能有效,但在我对我乡留守儿童的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俱乐部依旧在、

17、管理制度条款清晰、多年前记录中的代理家长有名有姓等等,但这些做法已如一阵狂风刮过,只能是一些关爱的痕迹了,因为现在已经不大有人去管了。而想要做到这些,单凭我们学校的能量去凝聚社会的合力,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四)品德与社会学科难引起孩子重视。在当下农村小学的孩子眼里本学科还是属于“副课”,加之课时少、不统考等因素,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因而,课堂上布置的作业经常被学生“遗忘”,对此学科的教学实践研究也只能放慢脚步,效率变低,很无奈,很纠结。(五)留守儿童教育与学科的结合点抓得不够。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我觉得这个结合点不是很多,或许这半年多来主要在做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及文献资料的查阅,在这方面以后应积极主动去探索。 2011.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