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民工子弟班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民工子弟班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工子弟教育无小事 民工子弟班教学反思 论文摘要: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如今的民工子弟,有地方读书了,也读得起书了。但另一个问题却还没被有关部门及时关注,那就是:民工子弟班、民工子弟学校的总体教育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工子弟心态、精神面貌偏向灰色,他们初中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他们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影响,造成他们心理、前途灰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民工子弟家长及其本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为此作者想向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呼吁:民工子弟教育无小事!关键词:民工子弟 教育质量 值得关注本学年学校分配给我的教学任务依旧:两个初三班的社会、政治课和一个初一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2、。只是今年的两个初三班级中有一个班是民工子弟班。近几年来,我校所在镇的暂住人口数量已超过了本镇常住人口,所以借读的民工子弟数量亦与之俱增。为了便于教学管理,两年前学校就专设了这个民工子弟班(现在初一、初二都有),转眼已升至初三。早就耳闻“民工班”(这是我们平时对“民工子弟班”的简称,以下同)纪律差、基础差、上课没劲等信息。但那时毕竟没亲身踏近过这个班级的门,一切都只是听过完事,最多也就是随兴附和几句而已。本想即使现在要去教了也不会怎么拿他们上心的,因为学校实际上默认:对教“民工班”的教师在教学质量上不作要求,重在保持稳定。够自在的吧!谁知自从接教这个班的社会、政治课教学任务后,却完全是另一番感
3、受。说实在的,工作时间里,除了上课两个班我是同样卖力(这可能也是“民工班”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上我这门课的原因之一)外,课外改作的精力是侧重于另一个班级的。但是,工作之余甚至节假日,心里头想得更多的却还是那帮“民工班”的孩子们。是他们的上课纪律把握不住吗?不是。说句公道话,在遵守纪律、尊敬老师方面,他们并不比本地学生差多少(至少在我的课上是这样),更没人会当堂顶撞老师。那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太差,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吧?也不对,至少我所教的社会、政治课在年级段质量抽测中的合格率、优秀率与其他四门课相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再说学校也没硬性规定,我又操哪门子心呢?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不安呢?直到现在我终于理出点
4、头绪了:是“民工班”大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是这些学生不思上进的精神状态,更是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知识没学到,本领没见长,祖辈、父辈的任劳任怨的美德全忘光,部分本地学生身上沾有的贪图享乐、沉缅网吧甚至为补充零花钱而敲诈、偷窃同学钱财的伎俩倒是很快学到手了。试想这样的一群民工子弟会有怎样的前途:回到老家依然是无知的农民,而且比老家的农民还少了那份淳朴、敦厚;留在暂住地,最多也只能继他们父辈的路,接着干本地人不屑的粗活、脏活、累活。可是在他们身上早已没了吃苦耐劳的本色,干不了多久就想跳槽,然而能跳到哪里去呢?于是我不禁又推想,这样的一群民工子弟对这个社会又能有什么作用呢?西部大开发能依靠他们
5、吗?中部崛起能指望他们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吗?(他们根本拿不出什么“武器”呀!)相反这群人一旦个人的心愿得不到满足,过不上与周围比他们条件好的人一样的生活,就很有可能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君不见我们县、市近几年内所发生的偷盗、抢劫案件的嫌疑人大多数系外来无业青年吗?而我们的这帮“民工子弟”就很有可能步他们的后尘呢!这就是我自从接手“民工班”几个月来所产生的最深的感触,而且这种感触随着这帮学生临毕业的日子渐近而加倍。 当然,感触之余,就不禁又寻思着: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学生不思上进呢?以下谨从本人所了解到的部分事实作些不成熟的分析: 首先,从学生自身看。我不久前曾在所任教的
6、“民工班”上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调查题备选答案之一选此答案的比例1.你读书用功吗?不用功,因为基础太差来不及了。81.7%2.你有信心考入高中吗?没有。92.6%3.你毕业后想回老家吗?才不回呢!那里太落后了。85.3%4.你觉得能靠什么在这里工作呢?没想过。75.8%5.你的父母关心你的学习吗?很少关心。80.3%可见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人由于原先的基础没打好,主观上对自己的求学之路已丧失了信心,而且对自己的前途也没什么打算,只是在过一天算一天。其次,从家庭情况看。据我所知(我以前的居所周围住着很多外地人):目前在我们这个“民工班”就读的学生主要来自两类家庭:一类是从四川、贵州等
7、省的贫困地区出来打工的农民家庭,另一类则是因为开工程车而暂住这里的车主家庭。前者的经济收入较低,夫妇两个都在上班或转包土地的,一个月也就1000多元收入,除去房租及寄回老家养老人的钱外,能用于一家人(一般至少有两个小孩)生活的已是寥寥无几了。而且这样的夫妇一年到头忙于上班(除了“五一”、“国庆”、春节,其他几乎没休息日,若是承包户更是连上面这些日子都没空了),既不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额外的费用,也没有多少心思管教孩子,除了教育孩子不能乱花钱外,很少管其他的了,尤其是女孩子。在他们看来,他们也是这样长大的,与他们的童年或还在老家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孩子已经很幸福了;而后者家庭由于男主人是开工程车,
8、经济收入相对较高(一年至少也有五、六万),女主人一般就做家庭主妇,照理说这样家庭的孩子应该有较好的家教条件了,可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当父亲的开车相当辛苦单调,回到家里不是休息就是娱乐(打牌),那些当母亲的也只管一家子的吃穿,一有空也是忙于“筑围墙砌长城”或聚在弄堂空聊天,至于孩子回家有没有作业,在校学习情况如何,很少过问。这些从上述的调查结果中也明显的反映出来了。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情况是:这些家庭居住的都是出租房,面积小,而且往往是几家合租,根本没有一个孩子学习的空间。这就是很多民工子弟所处的生长环境。试想小小年纪就要叫他(她)出淤泥而不染的能有几个呢?再次,从政府、学校看。尽管经过几年的努力
9、,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办起来了,民工子弟就学难、费用高的矛盾也正在逐步解决,而且前景会越来越好。但这仅仅是使民工子弟有地方读书了,至于这些民工学校的师资、民工子弟班级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偏低等情况,则是有关部门关注不够的。事实上,许多民工子弟之所以最终学业无成,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小学的基础没能打好(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到了初中越来越跟不上,最后丧失信心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用于兴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大量财力物力恐怕是难有大的效应,因此所造成的浪费更将是令人痛心的。至此,我觉得造成“民工班”很多学生成绩差、精神状态低下的主要原因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那么
10、想什么办法去解决呢?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对症下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一贴药应下在学生们的家长身上,而买单的理应是政府。即政府应投入必要的财力,设置一定时空条件,让外来民工轮番接受相应的教育,尤其是要让他们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一道理,使得他们的孩子从小也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既然是民工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承担着当地最繁重、艰巨的劳动,为当地政府及国家财富的增长竭尽着他们的所能,有关部门当然应承担此任,我想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吧。同时,接纳民工子弟的有关学校和设有民工子弟的学校责任更大。毕竟适龄学生尤其是民工子弟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生活习惯主要还是在学校里获得和养
11、成的,在此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引导、关心,与他们的及时沟通,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只要方法得当,他们还是更愿意听老师的引导,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高于父母,同样一旦学校教育在他们心中留下阴影(如有些民工班的学生总觉得老师对他们是另眼相看的)的话,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将是非同小可的。当然,学校师资的优质化和教育行为的规范化,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投入与监督,尤其是人力、物力的投入。如不少由公立初级中学开设的“民工班”,师资都是非常紧张的,兼教“民工班”的教师们大都是超课时超负荷工作,加上有关部门没明确规定,再加上大多数民工子弟原来小学的基础也实在是差,对这些学生的要求相应降低也再所难免。但因此而造成的“大多数民工子弟很难考上高中”的这一结果却将是令他们终身遗憾的,而“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亦将因此又少了一批合格的建设者”这一后果更是谁都无法承担的。鉴于对上述现实的认识及其将导致的后果的担忧,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套用时下正流行而且应该永远流行的那句“群众利益无小事”,向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呼吁:民工子弟教育亦无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