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1976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鼓励孩子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每次只追前一名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中游水平,而且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申到她的学习中,“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在妈妈这种理念的引导教育下,这个女孩2

2、001年居然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就是朱成。其后,朱成在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引起了巨大轰动。“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期望太大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才能引领人脚踏实地,胸有成竹的朝前走。匡衡的故事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

3、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

4、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匡衡为我们树立了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

5、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

6、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放弃的时候,离成功最近一位著名的长跑教练到某地物色新苗子,有个男孩儿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让这个男孩儿当天下午给他打电话。被这位教练选中是成千上万人家梦寐以求的事,这个男孩儿及其全家兴奋无比。下午,教练一直守在电话旁边。电话铃响了,教练瞅着电话没有马上去接,铃响了五声后就挂断了。不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响了六声后又安静下来第五次,电话铃只响了一声,教练就把电话拿了起来,果然是那个男孩儿。教练问:“前面几次电话是不是你打来的?”男孩儿说是。于是,教练告诉他:“很抱歉,你落选了。

7、”事后有人问男孩落选的原因,教练说:“电话铃一般响15声后才会自动挂断,可那个男孩儿拨了五次电话,前四次都是半途而废,很没有耐心。”原来,教练故意不接电话,是想考察一下男孩儿的耐性。因为耐性对于一个长跑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有人说,人生犹如一条狭长漆黑的小巷,我们穿行其中,而且都不知道巷子的长度。只有走到巷子的出口处才能叫成功。走在这样一条寂静的小巷里,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毫无疑问,离巷子出口最近的地方,往往就是我们熬不下去,准备退回去的地方。放弃的时候,离成功最近,这是人生不变的定理。习惯与命运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

8、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是在幼儿园。”“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段话是耐人深思的。从幼儿园学到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这也说明从小养成的习惯会追随人的一生。有这样一首小诗:丢失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这首小诗说明了一颗钉子与一个国家的关系。细细品味,可以发现小诗里蕴含着一个大哲理,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惟有从小事做起。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卢致新在谈到成功的人们似乎永远在成功,失败的人们似乎永远在失败的原因时说:“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所事事地到处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