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2093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学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教学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教学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教学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学故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教学故事 我这学期教会计实务,这学科理论强,操作也难。对于出了校门又进校门的学生来说,经济世界却是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衣来伸手,食来张口,他们对于会计业务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经营。而从事经济类教学的老师一般也是从学校毕业就参加教学,也很少有经营或真正在企业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经验,往往教学照本宣科,教师教之无味,处于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学生学起来更是无趣,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学到东西,始终是我教学探索的目标,下面我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谈几点体会,希望各位同行给予指教。一、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到故事和历史事件中。众所周知

2、,掌握一门新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学习之初,努力的程度与学习效果往往是不成正比的。这就如同学生开始学习的热情遭霜冻的侵袭,使以后的学习失去动力。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我在教学之初并不直接讲述教学内容,而是围绕“会计实务”这个中心话题,和学生们做广泛的交流,给学生输入信心,让他们相信“学好会计并不难”。比如阐述“会计”这个词,我首先用较多的时间介绍我国古人的“刻木计数,结绳记事”讲起,这就是会计的萌芽。这些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主要计算劳动成果,为劳动成果的分配服务,这是会计产生的根源。其次我把会计核算和每个学生联系起来,比如我说每个学生从小就是一个“小小理财师”,每年过年,长辈们都会

3、给我们数量不等的压岁钱,我们把这些压岁钱进行不同的处理,一部分买书,一部分买玩具,一部分买零食,如果数量较大,你们还会把钱存入银行,或捐给灾区或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这就是会计的理财行为。再比如讲到“记账符号-借、贷”时,并不马上讲如何运用。而是首先解释:为什么“借、贷不叫字,而叫符号”?于是我把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史加以介绍:借贷记账法发明于十四世纪的英国,兴盛于世界商城威尼斯,随着日本的明治维新传入日本,我国是在十九世纪末,由翻译家严复直译的日文,把借贷记账法引进了我国,追根溯源,“借、贷”二字并不是中文,而是日文。最后我说:“借、贷既然是日文,那么我们千万不要与汉语意思联系起来,它与我们所学的

4、英文字母A、B、C,X、Y没啥区别,就是符号而已,现在我们可以任意赋予它新的含义。”课堂时间充足的话,我还给学生们讲,哥伦布航海时,就是采用的借贷记账法记录下了航海费用的。接着介绍这两个记账符号新含义,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也许有的人认为我有点小题大做,有卖弄知识的嫌疑,但是我坚信:只有根系发达的树木,才能长成栋梁,同样的道理,教学时只有铺垫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厚积薄发。最后,我还要介绍我国会计职业的具体情况,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就能胜任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使学生们认识到我们不太聪明的祖先发明了“会计核算方法”,从小就会理财的我们,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是完全有能力掌握这门

5、“会计核算”技能的。二、教学过程从和学生唠家常开始。“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的至理名言。既然会计是我们的前辈在漫长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产生的精华,是极具实用价值的一门社会科学,那就一定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平时的会计教学由于教师的经济经营经历就薄弱,往往不敢展开讲述,照本宣科的多,学生不仅没有认识到它的用途,连本来准备认真学习的同学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会计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全国上下各大媒体大力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小企业星罗棋布,大小公司鳞次栉比,每个

6、经济实体都是一个会计主体,只要我们的学生有真才实学,拥有一技之长是不难就业的。如何让学生从根本上进入一个经济业务的世界,使他们时刻意识到“经济就在我身边。” 方法其实并不难,只要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会计实务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就可以了。具体到一节课只要能设计一段好的课堂导语往往就可以初步达到目的。例如我在讲授“企业”与“资产”这两个概念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我谈到学生们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收入情况,有的同学说爸爸挣的钱多,有的说妈妈挣得多,有的说爷爷奶奶经常给钱,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我问:“你们认为每天在花谁的钱呢?”有的说:“花我爸爸的。” 有的说:“花我妈妈的。”

7、 有的说:“花我爷爷奶奶的。”还有点学生说:“从邻居家借的。”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也有的同学不知如何回答,我问其中一个:“李英,你呢?”“我觉得花的是我们家的钱。”接着我终止了大家的发言,我说:“刚才,李英说她花的是家里的钱最准确。”同学们意识到我不是单纯和他们唠家常,马上安静下来。接着我总结说:“我们一般都是三口之家,就让我们以三口之家为例来说明企业这个概念,你们家就是一个企业,爸爸是董事长,妈妈是总经理兼会计和采购员,你是一个小董事。你们家的钱是这个企业的资产,包括爸爸、妈妈给的,爷爷、奶奶给的,还有从邻居家借的。只不过由于来源不同,名称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父母的钱叫企业的股本,祖父母

8、给的钱叫企业的资本公积,从邻居家借的钱叫企业的负债。”诚然,每个教师根据他们所教课程的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课堂导语,但有一点是应该注意到的,那就是技校学生学习相对比较随意,一不愿学太深的东西,二不愿学无趣的东西。而实际上,学会会计处理方法比学会几笔会计业务的核算,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用途更大。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而经济业务是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给学生们“鱼吃”不如教给学生捕鱼的办法,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简单、实用、动手、有趣”这一教学原则,使学生们从心理到行为上都愿意、乐意去学。三、 探索立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像演戏一样。如果不让学生去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实践”。是很

9、难取得好的效果的。实际上,一旦学生既认识到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又知道了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那让他们不去处理经济业务都是不可能的事了。大部分职校学生说到底,不是不想学习,而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学而已。所以作为老师,千万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量,而是要耐心教会他们方法,然后放心让他们去做。因此我在会计业务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化繁为简,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为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直接传授的理论学生很难真正领会,而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者教训留给他们的印象更深刻。正如著名教育 虽然实地实习是学生实践的好办法,因为会计工作性质的严肃性,分工的明确性,会计岗位的责任

10、性,不能随便让外人介入日常的财务会计工作,所以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因此我们职业学校只能为解决学生的实习另辟蹊径。这就是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会计模拟实习,使学生从理论上的“会计”成长为真正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比如我在讲授生产阶段“原材料核算”这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时,我就把企业的财务室搬到了课堂上。首先,在教室中按企业财务室的岗位进行设计,分为6个核算区,15个会计岗位,一个学生只能选一个岗位,较重要的岗位可以容纳2个人,以便彼此间研究讨论。一个班级大约4050人,分两个组即可。第二步,我先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的优势,把有关材料采购、入库、领料业务的来龙

11、去脉结合账务处理详细的介绍一遍;第三步,模拟实践。由教师口述业务,有关学生就进行应答和运作,从取得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均由学生合作完成,从头到尾就象一场戏。指导教师就是导演,采购员、出纳员、结算会计、材料会计、成本会计、车间人员、保管员等各个财务角色就是都由学生来扮演,让学生进入一个集知识于趣味的境界之中。为了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全面地掌握业务处理,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笔业务,实践的关键在于弄清每一笔业务的来龙去脉,保证业务内容的完整,让学生有亲临财务核算之感,所以我管这样的教学方法叫“立体教学法”。即使当时有的学生不是非常清楚某些业务,但是结合以后的学习

12、和实践对财会业务处理的不断强化,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厚积薄发,就会逐渐的明白,甚至产生“顿悟”的学习效果。总之,在每一次的教学中,我都强调“实践”这一环节,虽然开始学生叫“苦”不迭,但当他们体会到正确地处理一笔会计业务的成就感时,他们都很投入甚至说很疯狂地进行实践,甚至嫌实践的时间过得太快了。当然,每个职校教师对教学过程待处理可以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会计实务这门课实践性、实用性都很强,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工作中必不可缺的核算工具。通过专业教师系统的教学,刻苦努力的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虚心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打造教学平台,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职校的会计实务教学取得更大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