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2145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1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名称: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竺晓贤项目负责单位(盖章):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报告编制单位(盖章):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二零一二年七月关于申请核准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的请示新昌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新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结合新昌县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我公司计划在新昌县羽林街道梁家井村投资8.64亿元人民币,新建一所集养、医、护、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机构。本项目坚持来源于社会,还报于人民的思想,采取福利和微利并存的办法,收养、收住社会孤老、企业孤老,

2、并进行日间、周间及长期的托老服务;收治患有老年疾病的老年病人和临终关怀的老人。随着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急需发展社会养老项目,以解决广大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问题。本项目由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为新昌县、特别是绍兴、宁波、台州等周边地区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本建设项目承担单位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养老产业投资建设和服务的现代新型服务型企业。作为一家专业投资、建设及运营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护理照料的养老机构,浙江银河五行养生以国际化、产业化为发展特点,除融汇国际领先的养老服务理念,以持续照料模式为基础提供养老服务外,亦

3、延伸投资老年产品开发、康复医疗、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等关联价值链,构建乐成养老事业完整的业务体系。项目选址位于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梁家井村,现状为闲置荒山土地。项目建设期5年。项目属新建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257亩,其中租用水域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约178090,主要建设内容为生活区、康复养生医院、护理培训中心、餐厅、小超市等。项目总投资8.64亿元,资金由本公司自筹解决。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在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绍兴市及新昌县早在80年代末就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调查论证,决定依托新昌县的综合资源优势大力

4、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建设“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项目,该项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现任理事长长李宝库同志曾莅临项目所在地考察指导。在此基础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决定与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打造一个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基地。项目建成后,主要面向绍兴市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同时可辐射杭州、宁波、金华和台州等地区的老年人群,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建成后,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现特向你局申请核准项目,望给予支持为感!特此申请。 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日期:2012-07-

5、12 立项申请报告编制专家组人员名单序号姓 名单位职务或职称1曹跃进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肖万胜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3叶甲淳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4蒋克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5陈永福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6周伟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7吕初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背景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承办单位11.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1.1.4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31.2 项目概况41.2.1 建设地点4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41.2.3 主要建设条件6

6、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61.3 问题与建议6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2.1 项目背景82.1.1 社会与行业背景82.1.2 政策背景102.2 项目的必要性132.2.1 贯彻落实党和各级政府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需要132.2.2 缓解社会养老供需矛盾的需要142.2.3 提升养老服务业品质和水平的需要162.2.4 带动地方就业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172.3 项目的可行性192.3.1 政策优势192.3.2 资源与区位优势212.3.3 居民收入水平优势222.3.4 国家级公益性机构合作优势23第三章 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253.1 社会和市场调查253.

7、1.1 政策导向253.1.2 社会养老基本情况263.1.3 传统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273.1.4 我国养老模式分析283.1.5 市场调研结论39第四章 地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04.1 项目选址404.1.1 项目选址原则404.1.2 项目选址地理位置404.2 项目建设条件414.2.1 项目选址符合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414.2.2 项目建设地点地质条件良好414.2.3 项目建设地点气象条件良好424.2.4 项目建设地点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条件良好424.2.5 项目建设地点征地拆迁条件良好434.3 项目区位优势突出434.4 项目环境优势突出43第五章 养老服务产品开发方案455.1

8、 开发理念455.2 产品开发方案455.2.1 爱心护理服务产品455.2.2 老年公寓服务产品455.2.3 老年度假服务产品475.2.4 康复医疗健康服务产品495.2.5 老年品质生活服务产品525.2.6 养老服务和护理技能培训服务产品53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546.1 总平面规划546.1.1 总平面规划原则546.1.2 设计理念546.1.3 总平面规划综述566.1.4 建设规模586.2 建筑设计596.2.1 建筑立面设计596.2.2 户型设计596.2.3 装修设计606.3 室内居住空间功能模块设计616.3.1 公共空间功能设计与要求616.3.2 室内生

9、活空间的规格设计与要求666.4 建筑结构设计676.4.1 设计依据676.4.2 结构设计676.5 道路交通设计686.5.1 外部交通条件686.5.2 道路交通网络与设计686.6 基础设施设计696.6.1 给排水设计696.6.2 暖通设计706.6.3 电气工程设计71第七章 消防、警戒及社区网络737.1 消防系统737.1.1 设计依据737.1.2 消防措施737.2 警戒系统747.3 社区网络74第八章 环境保护758.1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758.2 环境保护758.2.1 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758.2.2 营运期间的“三废”及噪音治理方案77第九章 抗震、土地利用

10、及绿化789.1 抗震789.2 土地利用789.3 绿化78第十章 节能节水8010.1 概述8010.2 设计依据8010.3 主要能耗品种及其年消费量8110.3.1 电力消耗8110.3.2 给排水8110.3.3 供气8110.4 节能措施8210.4.1 建筑节能8210.4.2 节水措施8310.4.3 节电措施8310.4.4 能源管理84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8611.1 项目实施内容8611.2 实施进度86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812.1 投资估算依据8812.2 投资估算8812.3资金筹措89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9013.1 财务评价依据9013.2 财务评

11、价9013.2.1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运营期9013.2.2 营业收入9013.2.3 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9113.2.4 成本及费用估算9113.2.5 财务效益评价9313.2.6 财务评价结论95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96第十五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营9715.1 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9715.1.1 管理领导小组9715.1.2 专家顾问组9715.1.3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9715.1.4 工程建设监理制9715.2 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10015.2.1 总经理10015.2.2 副总经理10015.2.3 服务总监10015.2.4 经营总监10015.3 运行管理模式

12、与人员配备9915.4 项目运行策略9915.4.1 阶段策略9915.4.2 全程发展策略10015.4.3 品牌发展策略10015.4.4 新品牌培育策略101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10316.1 总则10316.2 招标依据10316.3 招标范围10316.4 招标组织10416.5 招标管理105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10617.1 结论10617.2 建议106第十八章 附件10718.1 附图10718.2 附表10718.2 附件107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1.1.2 项目承办单位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竺晓贤浙

13、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养老产业投资建设和服务的现代新型服务型企业。作为一家专业投资、建设及运营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护理照料的养老机构,浙江银河五行养生以国际化、产业化为发展特点,除融汇国际领先的养老服务理念,以持续照料模式为基础提供养老服务外,亦延伸投资老年产品开发、康复医疗、养老服务职业培训等关联价值链,构建乐成养老事业完整的业务体系。1.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14、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国务院于2011年9月17日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号),2011年12月16日下发了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次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专项规划的范围,彰显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各级地方政府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也予以高度重视,并按国务院的要求相继制定出台了地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872号

15、)、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绍政发200934号)、新昌县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新政发201139号)等相关文件。多年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一直积极倡导并推动实施以养医结合和临终关怀为核心的“爱心护理工程”。“爱心护理工程”得到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作出批示,将“爱心护理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爱心护理工程”的实施目标是先在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都搞一个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通过多年的推广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已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开展起来,参加的爱心护理院已达到200家。目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仍在积极推动

16、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在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积极学习党和国家及政府的文件精神,针对绍兴市及新昌县早在80年代末就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调查论证,决定依新昌县的综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建设“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的规划。该项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现任理事长李宝库同志曾莅临项目所在地考察指导。在此基础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决定与浙江银河五行养生度假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打造一个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基

17、地。1.1.4 报告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872号);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绍政发200934号);新昌县政府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新政发200940号);新昌县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新政发201139号);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标1999131号);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

18、则(GB50352-2005);新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国家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绍兴市新昌“幸福家园”养老中心建设项目技术咨询合同。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梁家井村,东至马大旺茶地,南至梁家井机耕南路,西至梁家井机耕西路,北至马家坑至新富的公路。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257亩,其中租用水域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178090平方米,容积率1.3。拟建设老年公寓、特殊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保健中心和娱乐健身中心等

19、项目(详见表1-1建筑规模一览表)。表1-1 建筑规模一览表项 目指标单位总用地面积171178.5平方米租用地面积33711.5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3746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78090平方米功能建筑面积其中 自理区104790平方米半护理区5000平方米全护理区33630平方米康复养生医院3500平方米养老服务与护理技能培训中心3370平方米老年活动中心6300平方米后勤3000平方米营养餐厅与养生餐厅5500平方米特殊护理中心4500平方米康乐养生会馆4000平方米老年超市及商业2500平方米其他2000平方米容积率1.296/建筑密度27.6%/绿化率40%/停车位440个其中半地下

20、停车位290个地上临时停车位150个建设目标本项目通过三期共5年的工程建设期,全部完成老年公寓、特殊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保健中心和娱乐健身中心等项目的预定建设目标。项目正常运营后,提供六种养老服务中高端产品:爱心护理服务产品、老年居家养老服务产品、老年度假服务产品、康复医疗健康服务产品、老年品质生活服务产品、养老服务和护理技能培训服务产品。1.2.3 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选址在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梁家井村。拟建地点土地性质大多为林地,属于允许建设区,且已规划为建设用地,符合新昌县人民政府新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根据新昌县政府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新政发

21、200940号)文件精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符合规划的,要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该项目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该地块现状为建设处女地,不涉及拆迁工作。拟建地点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岩土主要为中砂层和粉质粘土层,无不良地质构造,条件较好,能够满足一般工程荷载要求。项目建设所需水电均由新昌县水务局与供电局统一供给,项目地点临近新昌大道西线主干道。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具备接纳本项目的条件和能力。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建设投资8.64亿元,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建设期铺底流动资金为0.54亿元。年均营业收入9700.6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7%(免税),财务净现值(Ic=

22、7%)265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3561.94万元,投资利润率7.92%,静态投资回收期9.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12.5年。1.3 问题与建议本项目属社会公益性质,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各级政府的相关发展规划,拥有极大的社会需求。但本项目建设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的工期、造价等建设风险;入住率低和入住老人意外伤害等经营管理风险。需要承办单位给予高度关注。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项目进度计划和投资管理计划;在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性进行科学设计;在管理方面加强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

23、性2.1 项目背景2.1.1 社会与行业背景自1999年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养老机构数量有所增加,服务规模逐渐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

24、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由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部分老人失能化等四化叠加的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精神慰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专业

25、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老龄人口中大约有6%8%的人需要到养老机构养老,而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老龄人口为1.78亿,需要900万1200万张床位,而全国养老机构的床位加在一起也只有173万张,且绝大部分设施简陋、功能单一,仅仅只能提供住食服务。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造成的床位浪费现象,加剧了供需矛盾;难以提供科学标准的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问题,使老年人对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浙江省各市县与全国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存在,以新

26、昌县为例:据统计,2010年末,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计73279人,占总人口的16.79%强,较2009年老年人口(71009人)增长3.1%。70岁以上老年人达33867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46.22%,80岁以上人口9715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13.26%。从趋势上看,全县老龄化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呈现规模放大、速度加快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全县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3%,仅2010年一年的时间新增老年人口2270人。“十二五”期间,新昌县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就目前的出生和死亡率估算,预计到2015年末,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突破20%,养老需求日益增长。根据2010年新昌县有

27、关数据显示,全县老年人空巢率达58%,独居率达12%。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群体的老年期延长,高龄老人群体健康水平逐渐下降,需要他人照料的高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预计到2015年,全县8.6万老年人口中,“空巢”和独居老人将分别达5.1万和1万。目前,新昌县有养老服务机构13家,其中公办敬老院9家,民办养老机构4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为1135张,全县千名户籍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仅16张。现有敬老院床位仅可以满足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需要,五保集中供养率为95.5%。到2015年,按照老年人口的3.5%入住养老机构进行估算,全县需要3010张床位,扣除现有床位,需要新增床位1875张,平均每年需新

28、增375张。如按先进国家老年人口的8%入住养老机构进行估算,全县需要6880张床位,扣除现有床位,需要新增床位5745张,平均每年需新增1149张。由此可以看出,新昌县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都很大。正是基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传统养老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不仅是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当务之急,更是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指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1.2 政策背景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29、老年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都对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号),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这是建

30、国以来国家第一次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专项规划范围。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老有所养”、十七届五中全会“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和“十二五”纲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精神,将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提升到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涵、功能定位、具体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还具体提出了两项具体建设任务:到2015年,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和“改造30%现有床位(约90

31、万张)”,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为了落实好规划的要求,民政部还采取多方面措施,积极推动规划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促使各地政府建立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建设。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十二五”时期,民政部和地方每年留成的不低于50的福利彩票公益金将集中使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推进年将以贯彻落实规划为主线,加快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在规划布局、增量扩面、政策创制、机制创新、行业管理等领域取得明显进展

32、,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四是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地贯彻落实规划,民政部将出台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对“十二五”时期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提出量性和量化相结合的参考标准和衡量指标。同时,推动各地制定和出台本地区监测指标体系,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时限进度,强化效果评估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各级地方政府也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相继制定出台了地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如: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

33、00872号),绍兴市政府出台了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绍政发200934号),新昌县政府出台了新昌县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新政发201139号),新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新政发200940号)。综上所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都通过一种从未有过的姿态表示了对养老工作的重视和决心,这必将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式的发展。2.2 项目的必要性2.2.1 贯彻落实党和各级政府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老有所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以居家为

34、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任务。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简称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将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提升到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并具体提出了两项具体建设任务:到2015年,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和“改造30%现有床位(约90万张)”,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促进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意见。如:项目所在省制定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872号),项目所在市制定

35、发布了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绍政发200934号),项目所在县制定发布了新昌县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新政发201139号)。本项目建设正是积极响应各级政府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市县街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文明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提出的。2.2.2 缓解社会养老供需矛盾的需要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0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89.03万人,占总人口的16.6 %。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21.09万人,占老年

36、人口总数的15.35%。90岁及以上的长寿老人14.85万人。绍兴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5.35万人,其中新昌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73279人,占总人口的16.79%强,已成为标准的“老龄社会”。浙江省现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79万人,占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89.03万人的10%左右。其中:失能老年人27.4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3.48%;半失能老年人51.57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53%。全省各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占地方人口比例差距不大。但无论全国还是浙江省,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会赡养需求的能力均十分不足,甚至连较好地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社会赡养需求的能力都达不到。据相

37、关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新昌县老年人空巢率达58%,独居率达12%。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群体的老年期延长,高龄老人群体健康水平逐渐下降,需要他人照料的高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预计到2015年,全县8.6万老年人口中,“空巢”和独居老人将分别达5.1万和1万。目前,新昌县有养老服务机构13家,其中公办敬老院9家,民办养老机构4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为1135张,全县千名户籍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仅16张。现有敬老院床位仅可以满足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需要,五保集中供养率为95.5%。“十二五”期间,新昌县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就目前的出生和死亡率估算,到2015年末,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

38、例将突破20%。养老供需矛盾更加严重。目前绍兴及新昌已拥有及“十二五”规划期力争达到的床位数只能满足30%需要机构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需求。同时周边地区如杭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16.88万人,列全省第一。宁波地区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02.4万人,金华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5.38万,台州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87.56万人。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31.02万人,占总人口的23.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6.49万人,占总人口的16.0。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4.33万人,占总人口的11.6。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59.8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

39、1,占总人口的4.2。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由于土地稀缺政府很难大规模开发建造上规模的养老中心,客观上使社会养老的“一床难求”供需局面更趋严重。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从2013年起,各地新增老年人口中80%以上将为独生子女父母,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的新趋势。机构或居家养老的趋势更强。虽然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应对,但由于历史欠帐太多,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一床难求的供需难题。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能够缓解项目所在县市以及周边大中城市社会养老的供需矛盾。2.2.3 提升养老服务业品质和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养老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供需失衡的矛盾,还包括硬件设施条件较差、专业服务功能不

40、完备与服务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但这些由政府主导的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社会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完备、服务水平不高、收养能力有限等问题。社区养老服务正在兴起,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多数是利用原社区老年活动室成立的兼容式社区养老服务站,存在老年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配备单一,适用性差、没有资金保障等问题。而民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也大多存在着“小、乱、差、低”的问题。同时,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现状也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养老需求发展的需要。以新昌为例,新昌县除了少数由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福利机构有为数

41、不多的经过专业训练的养老护理员以外,其他包括农村敬老院在内的绝大部分养老机构都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员。因为养老护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稳定,加上由于观念上原因,社会上很多人不愿干这种“侍候人”的事,因此,在养老机构里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缺少必要的养老护理知识,这些养老机构大多也只是向入住老年人提供食宿等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而已,很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服务。由于高龄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不高,在服务需求方面最为突出的还是希望得到生活和健康照料。但一般养老机构却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增长。不少入住养老机构的老

42、人都有“等死”的感觉。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无论专职还是志愿者,服务也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服务项目少,发展后劲缺乏。因此,高起点设计规划的本项目能够为社会提供较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提升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质量。2.2.4 带动地方就业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就业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我国各级政府也历来把就业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

43、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首先,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为地方创造较大的就业机会。本项目设计规模为6000张床位,如按此规模配备各类管理及服务人员,能够为社会提供近千个刚性就业岗位。其次,大众的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赡养”养老模式也在向“社会赡养”模式转变,由此可以解决我国“421”家庭的赡养矛盾,解放青壮年劳动力。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较好地解决所在县市及其区域范围内的由家庭赡养带来的劳动

44、力束缚问题,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能够扩大社会消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政部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五千亿元。据全国老龄办测算,到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到2020年将接近4.3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元。2050年,老年人口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8.29。因此,养老服务不仅仅是提供床位和人员护理的问题,由于现在的老年人更加注重晚年生活质量,对医疗保健、康复器材、生活用品及养老服务消费需求迫切,必将促进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产业、市场结构

45、调整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新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祥地,也是浙东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的精华所在,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全县人文和自然景观多达300多处,可供旅游面积达120平方公里,拥有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及大佛寺、沃洲湖、穿岩十九峰等三大省级风景名胜区。本项目依托新昌县优越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推出的老年度假村国际旅游养老服务产品,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如果本项目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将在数年后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养老旅游基地,进而形成老年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良好局面,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3 项目的可行性2.3.1 政策优势首先,目前党和国家都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政策力度推动社会养老机构发展。刚刚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是建国以来国家第一次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专项规划范围。规划表示政府开始注意到养老模式正开始从家庭赡养到社会养老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型,因此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使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指导思想。规划中还提高了社会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地位,把长期以来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针变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