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4827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加固实施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济南章丘堤防加固(65+50073+310等6段)和防浪林(86+50091+653)工程环境保护施工方案济南市黄河工程局济南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1月4日审批表签字备注批准人员审核人员校核人员编写人员环境保护专项实施方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日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响应国家和业主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号召,满足业主的相关要求,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济南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积极做好环保工作。一、方案依据1.1、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中华人民

2、共和国水法(2002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9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2 月 18 日国务院第 253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年 3 月 20 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年 8 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

3、7 年 3 月)。1.2、技术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3、其他相关文件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4);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7);关于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77 号)。二、济南章丘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概况黄河下游平原系由黄河泥沙冲积而成,堤防基础多为沙性土,主要为壤土、砂壤土、粉土、粉砂,结构

4、类型主要为多层结构和双层结构,确保花园口22000m3/s洪水黄河下游大堤不决口,通过堤防加固工程,解决发生标准内洪水“溃决”堤防的问题。堤防加固的原则是“临河截渗,背河导渗”,主要通过放淤固堤,利用挖泥船或泥浆泵抽取河道或滩区的泥沙,输送到堤防临背河侧,培厚大堤断面,延长渗径长度。济南堤防加固工程对应黄河右岸大堤桩号为64+57465+100、65+50073+310、73+55074+560、75+85076+450、 77+15077+970、86+63087+700。济南堤防加固工程在75+80076+450段形成一个凸向淤区的弯道,堤防背河侧淤区宽度3280m,淤区外紧邻淤区为一条排

5、水渠,排水渠外侧为北房村。另外,该段背河侧有三条辅道、一处水坑、一座桥梁,其中一条辅道为省道,沥青路面。该段临河侧新堤堤线位置地质条件较好,该范围内无村庄,适合修筑新堤。修筑新堤后,使新堤背河侧老堤宽度加上原淤区宽度满足80100m的淤区宽度要求。新堤填筑完成后需修筑堤顶道路以恢复交通,新堤堤顶道路标准参照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标准,选用沥青碎石路面。考虑新老堤之间的平顺搭接,与此对应的新堤堤顶道路轴线实际长度。济南防浪林工程位于黄河右岸桩号为86+50091+653,长度为5153m。防浪林按30m宽种植,其中高柳15m,丛柳15m。险工前不种植防浪林;在距离村庄、重要建筑物较近的地方,防浪林的宽

6、度依据实际情况种植,靠近大堤的村庄处不植防浪林。三、环境保护管理指导标准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做好环保工作,做到与施工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控制施工噪声污染,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污染及可能对黄河水质、滩区生态环境的破坏。3.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 空气环境保护标准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来执行。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1。表 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单位:mg/m3浓度限值一级标准二级标准TSPNO2TSPNO2日平

7、均0.120.080.300.121 小时平均0.120.24(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保护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2。表 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类型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562041.0(3)、声环境声环境保护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执行。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3。表 3-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类型昼间夜间0504015545260504

8、7055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4。表 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单位:mg/m3污染物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SO20.5氮氧化物0.15颗粒物5.0(2)、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中的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3-5。表 3-5 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BOD5COD氨氮挥发酚一级标准20100150.53.

9、3、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均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6。表 3-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噪声限值夜间噪声限值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3.4、环境保护目标(1)、生态环境:项目区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不受到影响。(2)、沿河取水口取水水质不因本工程的修建而受到影响。(3)、黄河下游水体不因工程修建而使其功能发生改变。(4)、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区废水、大气、固废和噪声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5)、移民安置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不因工程兴建而降低,并能得到改善。(6)、受影响人群的

10、健康得到保护。3.5、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共涉及以下环境敏感点:(1)、水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水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工程建设段黄河干流沿线取水口及引黄闸,共涉及 2个沿河取水口,胡家岸引黄闸、土城子引黄闸。(2)、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为项目区附近的村庄。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详见下面两个表 。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一览表沁河堤防 加固右岸64+95065+7001西大原 100m66+95067+8131余原村 150m72+18073+7501三李庄 150m河段工程岸边桩 号村庄个数敏感点黄河堤防 加固右岸65+70071+0406陈曹楼 120m、东街 90m、陈

11、寨 120m、连集 100m、侯寨 90m、习城 50m90+00091+0008前辛庄 25m、后辛庄 120m、石寨 100m、张密城 140m、鲁寨 30m、王河渠 100m、辛寨 100m、西柳 100m右岸64+57465+1001方翟 100m65+50073+3105南五哥庙 50m、东张庄 20m、楼集 20m、孙庄50m、董桥 50m73+55074+5601董桥 20m75+85076+2001官庄 200m86+63087+7001段庄 100m五、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情况一览表济南章丘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针对项目施工可能出现的有关环境

12、影响因素,项目部制定相应的重要环境因素影响一览表,以指导现场施工管理。重大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情况一览表序号涉及部门活动或过程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控制措施5.1生活区生活废弃物排放水土壤 污染集中堆放、消毒及时运出处理5.2土、石运输粉尘、扬尘超标排放大气污染施工便道及场地洒水养护5.3机械设备维修含油棉纱布的废弃油泄漏水土壤 污染集中堆放及时运出5.4施工机械噪声、废气排放大气污染做好日常保养5.5运输车辆尾气排放超标大气污染日常维修养护5.6发电机使用噪声、废气排放噪声大气污染日常维修养护5.7消防管理救火后产生的污物和废气土壤大气污染集中处理5.8施工过程施工水土流失水土壤 污染做好植被保护

13、5.9施工过程设备噪声排放噪音污染做好日常维修检查,减少夜间施工5.10施工过程施工粉尘的产生大气污染施工工艺的改进;及时洒水降尘六、环境保护实施措施6.1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鼓励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选用噪声低的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必要的消声、隔振、减振措施,同时做好设备日常维修工作。(2)、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减少鸣笛。装卸材料应首选机械装卸,人工装卸时严禁抛扔。(3)、所有进场施工车辆、机械设备,外排噪声指标参数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施工现场主要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和装载机)噪声限值:白天75dB,夜间55dB。(4)、在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的区域(特别是紧邻

14、工程区的村庄处),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设置可移动式隔声屏障,采取隔声效果较好的围护设施。(5)、各施工点要根据施工期噪声监测计划对施工噪声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进度。6.2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土方转运频次,有场地堆放条件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减少现场的土方存放量。(2)、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中的临时堆土,在大风大雨时应采用抑尘网进行遮盖。(3)、为控制扬尘,大风天气时,尽量避免土料开挖,以免加剧扬尘。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5、。(4)、应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周边环境(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适当的绿化、美化,改善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5)、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6)、加强汽车运输管理,保证汽车文明、安全、中速行驶。物料运输时应加强防护,适当加湿或盖上蓬布,避免漏撒。(7)、为抑制运输扬尘,应对施工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洒水频次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整。在瓜果开花季节,对涉及到的施工道路,应采取增加洒水次数、 汽车限速行驶等措施防止对作物产量造成大的影响。6.3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济南市规定的相关标准;加

16、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养护。(3)、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施工机械,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4)、选用质量高有害物质含量少的优质燃料,如零号柴油和无铅汽油,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6.4 、水土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润滑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气的油料等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2)、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区设置生活污水处理池,食堂隔油池分离后的废水汇合到生活污水沉淀池,污水经收集沉淀后用于场地绿化和洒水降尘,废油和沉淀后的泥浆运往垃圾场。(3)、在生活营地和施工区设立临时厕所,涉及保护区工程及河道治理工程,设立环保厕所,

17、粪便污水采用集中外运处理。(4)、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有毒有害废弃物定期委托清运单位及时清理,清运单位应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废弃物消纳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6)、在施工区主营地设置的机械修配场,布设检修平台,平台周围布设集水沟,集水沟将含油废水汇集于隔油池,在空置时进行人工清渣。(7)、汽车含油及检修冲洗废水设置处理池,处理后,沉淀后泥浆用于低洼处填埋,经过处理后的施工机械车辆检修冲洗废水可用于喷洒施工道路,既可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又解决该部分的废水排放。6.5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1)、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

18、须全部清除。(2)、施工现场设置垃圾收集装置,禁止随意排放,在每个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桶,垃圾桶的数量视人员和工区范围而定。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进行清运。垃圾桶需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苍蝇等传染媒介孽生。6.6 、人群健康保护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与当地卫生医疗部门取得联系,由其负责施工人员的医疗保健、急救及意外事故的现场急救与治疗工作。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加强传染病的预防与监测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在工程动工以前,结合场地平整工作,对施工区进行一次清理消毒;(2)、妥善处理各种废水和生活垃圾,生活区设置垃圾桶。定期清运垃圾及进行现场消

19、毒;(3)、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管理者应为施 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施工现场的暂设用房必须按有关规定搭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搞好营地的卫生防疫和杀灭蚊蝇工作;(4)、加强卫生管理和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体检,食堂工作人 员要持健康证上岗;(5)、加强生活污水的管理,重视疫情监测,工地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 工地负责人要尽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及落实消毒、隔离、应急接种疫苗等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流行;(6)、工地食堂和操作间必须有易于清洗、消毒的条件和不易传染疾

20、病的设施,操 作间必须有生熟分开的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这些炊具的封闭式柜橱;(7)、施工现场应有饮水器具,由炊事人员管理和定期清洗,保持卫生。6.7、采用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就是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仪器,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燃油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杂质和水份的分离器,内部还有扩散锥,滤网等分离元件。可埋设在地下或地面上,防滑箱盖开启后,污水经入口流入残渣阻集室,留下固体物质,污水经过隔板下缘流入油脂阻集室,经重力分离大量油脂浮于表面,脱油污水经隔板下缘流入油脂阻集室,油脂再次分离上浮表层,脱油污水便于采样,经排放管排出。6.8 、淤背区居民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承包商必须严格加强施工组织

21、管理,切实杜绝淤区退水的跑、漏现象。应优化 设计截渗沟、排水渠等工程,防止渗水影响附近居民房屋。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及时对 排水沟渠清淤,避免淤区退水影响周围环境,距离居民区较近的排水沟应进行适当的水 泥衬砌以防止退水渗漏,在排水不畅时应及时采取水泵抽排措施,加快排水速度。同时 在施工期间应对淤区外村庄密集处设置地下水位监测点,一旦发现地下水位上升较快应 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如抽排等),尽可能减缓淤区退水的渗漏影响。在淤区沉降固结期 间,应采取洒水、用合适覆盖物进行覆盖或其它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淤区飞沙对大气环 境的污染。6.9、取水口保护措施胡家岸引黄闸、土城子引黄闸为兼顾生活用水取水口。这些工程

22、的生活营地和放淤 施工均位于大堤外侧,生活污水和淤区退水不会直接进入河道。打渔张险工施工期为 3.5 个月,从春季开始到汛前结束,而生活取水时间为每年的秋冬季,工程施工不会对取水 水质有影响。工程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施工期 4 个月时段内,遇到取用生活用水,可提前 35 天暂停施工, 以保证生活用水水质。为保证施工对取用生活用水水质不产生影响,在工程招投标时, 应在标书中明确保护水质的具体要求。(2)、施工现场应设置环保厕所,粪便应及时运走,交给当地农民用作肥料。(3)、施工机械和车辆应定期检查,尽量减少机械、车辆跑、冒、漏、滴的油料污 染附近土壤,从而进入水体,污染水质。6.1

23、0、其他控制措施(1)、提交一式三份详细的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施工现场所必需的废弃渣土处理系统、污水污物排泄系统、照明灯光、警告标示和保洁措施,并使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2)、加强学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素质。以墙报、简报、宣传标语的形式开展环保宣传工作。(3)、把普及环保知识为动力,以举行环保知识竞赛的形式,动员全体员工积极、自觉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4)、对于因施工破坏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土壤侵蚀、流失,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是合理绿化。七、实施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措施的实施,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

24、为副组长的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置办事机构。组长:李建星。副组长:刘继民。组员:陈国星、贾长华、陈文君、张定军。7.1、职责范围:(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业主、工程局、项目部的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决策、部署项目环境保护的重大事项。(2)、分析、部署、监督、检查第一、二、五工程处的工作,听取日常管理部门的环保检查汇报,对破坏环境的工程队及相关人员实施处罚;对生产过程中保护环境的工作典型和做出突出贡献相关人员实行精神、物质表彰和奖励。每月15日定时组织施工管理科、质量检查科、财务物资科和办公室进行全面的环保专项检查。(3)、任命环保管理人员,对其进

25、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能力,并保持环境保护人员队伍(专职或兼职)的相对稳定。(4)、对本项目部相应等级的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做出处理意见或建议。(5)、就本项目部安全环保生产情况与业主、监理单位、环保监督单位等部门进行适时沟通。7.2、办事机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负责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兼任。职责:负责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会议的筹备、组织工作;监督检查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会议的执行落实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和实施材料向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提交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奖励、处罚和审核事项和事故处理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召开责任单位环境事故交谈会。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督促各工程队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合理安排有关环境保护的施工,尤其对施工因素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或水土破坏,开工前均应制定可行、有效的保护防护方案,经审查后允许方可开工。影响环境保护的特殊工程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监控、观测方案,落实措施及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