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4988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中国贵阳.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说 明贵阳市规划管理局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5月目录第一章 综述一、规划用地范围二、现状用地基本情况三、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四、规划编制的背景和面临的新形势第二章 规划用地总体布局一、地块划分和构成二、规划用地安排和布局的基本原则三、老城区旧城改造的目标和措施四、规划用地总体布局五、规划用地结构和构成第三章 道路交通规划一、城市道路体系规划二、停车场布局规划三、加油站布局规划第四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一、供水规划二、排水规划三、电力规划四、电信规划五、公交设施规划六、环卫设施规划七、消防站点规划第一章 综 述一、规划用地范围1、地理区位贵阳市

2、老城区是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市的核心,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贵阳老城建城始自元代,称顺元城,明清两代贵阳府城逐步确定了老城的城垣范围和基本格局,延续至今,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贵阳市老城区位于贵阳市行政辖区的中部,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当中,得利于云贵高原原始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世界独特典型发育成熟的喀斯特地貌,城中山水相依,老城区周围有七十多公里、总面积13.6万亩的环城林带环绕。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雨量11803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夏无酷署,冬无严寒。2、规划范围贵阳市老城区是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确定的中

3、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阳市中心城区“众星捧月”组团式城市结构中的九个职能片区的核心。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北至黔灵、鹿冲关一带接小关,东至顺海、东山、图云关一线以规划的城区东二环线为界;南至后巢、中曹、甘荫塘一带与小河区相接,西至黔灵山脉。规划总用地81.62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城市建设用地54.23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周边依托第一环城林带的黔灵自然风景区、图云自然风景区、南郊自然风景区、东山自然风景区、顺海自然风景区五个自然风景区,为营造老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贵阳独特的青山绿水城市风貌格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行政区划贵阳市辖6区、一市、三县,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贵阳市老城区

4、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涵盖云岩、南明两城区行政辖区的主要部分,云岩区南明区以横贯老城区的南明河为界,其中老城区控规涉及云岩区用地39.29平方公里、涉及南明区用地42.33平方公里。老城区控规涉及现有街道办事处(乡镇)29个,其中云岩区15个,分别为市西办事处、北京办事处、中北办事处、中中办事处、中西办事处、中东办事处、环北办事处、延中办事处、普陀办事处、贵乌办事处、威清办事处、黔东办事处、宅吉办事处、头桥办事处、黔灵镇;南明区14个,分别为遵义路办事处、中华南路办事处、西湖路办事处、河滨办事处、市府路办事处、兴关路办事处、花果园办事处、沙冲路办事处、太慈桥办事处、新华路办事处、大南门办事处、油榨

5、街办事处、中曹司办事处、后曹乡。详见下表:区名称乡镇、办事处名称云岩区市西办事处、北京办事处、中北办事处、中中办事处、中西办事处、中东办事处、环北办事处、延中办事处、普陀办事处、贵乌办事处、威清办事处、黔东办事处、宅吉办事处、头桥办事处、黔灵镇南明区遵义路办事处、中华南路办事处、西湖路办事处、河滨办事处、市府路办事处、兴关路办事处、花果园办事处、沙冲路办事处、太慈桥办事处、新华路办事处、大南门办事处、油榨街办事处、中曹司办事处、后曹乡二、现状用地基本情况贵阳市老城区经过历年的建设改造和用地结构调整,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期间,贵阳市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贵阳市城市规划建

6、设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建设发展始终坚持金阳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小城镇建设的“三轮驱动”战略,旧城改造稳步推进,老城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设施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老城区用地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优化了老城区城市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升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用地81.62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城市建设用地54

7、.23平方公里,水域及其它用地27.39平方公里。老城区由于城市功能繁杂和历史沿革的原因,呈现出用地类型多样化、土地复合使用、各类用地相互穿插叠合的特征,表现出丰富多彩和多元化的城市生活特点。现状用地基本情况如下:1、工业、仓储用地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老城区用地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逐步“退二进三”置换搬迁,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土地价值的发挥,促进了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用地构成的合理化。目前老城区工业用地为551.4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0.17%,较1996年下降5.52个百分点。目前仅剩余贵阳电厂、贵阳钢厂、贵州水泥厂、贵阳卷烟厂几家大

8、型工业企业和城郊结合部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尚在生产。2、居住用地随着贵阳市老城区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老城区住房建设稳步加快,新建商品住宅和居住小区建设品质大幅提高,老城区人居环境和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但整体上居住用地分布零乱、功能混杂、建设无序,人口过于集中、居住密度和住房建筑密度过高的矛盾十分突出,不少老居住区居住环境低下、配套设施不足、特别是城中村和棚户区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旧城成片改造任务仍然繁重。现状老城区居住用地为1624.88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29.96%。现状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为茶店、大营坡、黄山冲、中华北路、双峰路黔灵公园、瑞金北路、蛮坡、百花山、金顶山、

9、煤矿村、中山西路紫林庵、老东门、水口寺、花果园、纪念塔、太慈桥、解五路、玉田坝、油榨街等居住区。3、公共设施用地近年来贵阳市老城区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设施网络初步形成,设施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市服务辐射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状老城区公共设施用地为705.84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13.01%。(1)行政办公用地老城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主要有省委、省政府、各厅、办、委、局等省级机关用地,部分未搬至金阳市级行政中心的市级机关用地,区级行政机关用地。大量行政机

10、关仍然以“大院”、“单位”的形式存在,土地使用比较粗放,居住与办公职能混杂,大院内形成“小而全”、“单位办社会”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的格局。而非市属办公特别是商务办公的发展布局尚相当不完善,现代化智能化商业办公楼、写字楼、企业总部建设十分滞后。现状老城区行政办公用地为111.65公顷。 (2)商业金融用地老城区传统的商业服务设施基本集中在中心繁华地段,如中华路、中山路、延安路、瑞金路、公园路、富水路、遵义路沿线两侧,以喷水池、大十字一带最为集中,商业设施主要沿街线形分布,道路兼有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的功能,商业沿街发展,向纵深渗透不足,商业档次偏低,缺乏大型商贸服务综合设施和高档酒店、商务活动场所,

11、步行环境不完善,缺乏商业步行空间,影响商业功能发挥,影响商业服务水平和整体商业环境水平提升。此外,老城区很多商业设施是以附属于其它建筑性质的形式存在,“商住”的形态比较普遍,商业业态比较初级。现状老城区商业金融用地为245.77公顷。(3)文化娱乐用地老城区现有的省市级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等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省级文化设施有省人民大会堂、省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省电视台、贵州日报社、新华社贵阳分社;近年来贵阳市加强了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陆续建成贵阳大剧院、贵阳美术馆、贵阳图书音像城、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市艺术中心、国艺大厦、甘荫塘文化综合楼、贵阳影城、贵阳日报社等,大大提

12、升了我市文化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发挥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巨大社会效益。另外老城区还有部分建筑、设施老化的文化设施,如北京路影剧院、人民剧场、河滨剧场、黔剧团等,亟待综合改造,发挥效益。同时老城区游乐设施比较发达,大多附设于其它建筑内,增加了中心城市的繁华程度。目前老城区比较缺乏社区级、供人民群众日常活动的文化活动场所。现状老城区文化娱乐用地为28.1公顷。(4)体育用地贵阳市体育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老城区大型的体育设施用地有省体育场、六广门体育场一南一北两处,六广门场馆设施维修和改造已完成,兴建了一批以亲民、便民、利民服务为目的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各类体育场所为群众锻炼身体

13、、培养体育人才、发展体育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老城区尚比较缺乏区级、片区级、社区级体育活动场所。现状老城区体育用地为22.52公顷。(5)医疗卫生用地近年来贵阳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为。位于老城区的省级医院有省人民医院、省二医、贵医附院、遵医一附院、遵医一附院、二附院、中医学院附院,市级医院有市一医、市三医、市四医、市五医,专科医院有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口腔医院、贵阳市眼科医院、贵阳市肺科医院、贵钢烧伤医院等。老城区现有医疗卫生设施主要存在部分医院用地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等问

14、题。现状老城区医疗卫生用地为51.1公顷。(6)教育科研用地老城区较大的教育科研单位主要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教育学院、贵州商专、金筑大学、贵大艺术学院、中科院地化所、省环科院等,现状老城区教育科研用地为235.76公顷。(7)文物古迹用地老城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阳明祠、新华日报贵州分销处、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八路军贵阳办事处、君子亭(含华家阁楼,市级)、文昌阁(含武胜门,市级)、甲秀楼、达德学校、王伯群故居、黔明寺等共10处,其中甲秀楼、文昌阁2处已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林青墓及林青就义处、棠荫亭、清真寺、

15、相宝山、虎峰别墅、刘统之先生祠、三元宫、东山寺、仙人洞、观风台、刘氏支祠、卢焘蒙难处等共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目前省市级文物列保单位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部分文保单位用地被侵占蚕食、文保单位周边环境不协调、风貌不完整、对周边建筑的保护控制等建设要求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现状老城区文物古迹用地为5.95公顷。4、绿地近年来贵阳市老城区城市森林建设和城市绿化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城市环境显著改善。老城区周边已建成长70公里,以林场、公园、风景点为主体,包含黔灵、图云、南郊、东山、顺海六个自然风景区,总面积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老城区内现有黔灵、南郊、河滨、鹿冲关、东山、药用

16、植物园六个城市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南明河三年变清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完成了阶段性工作目标,并于2004年荣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施南明河沿岸景观绿化工程建设,沿岸景观绿化面积达到45万余平方米,形成贯穿老城区的绿色长廊;新建、改建了一批绿化城市广场、小游园和街头绿地,包括人民广场、大十字广场、云岩广场、东山广场、甲秀广场、滨河帆影广场、瑞花广场等,新增广场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完成了机场路、花溪大道、贵黄路、贵开路、中心环北线等出口通道的景观绿化建设。在老城区基本形成山、水、景和谐相容的绿色长廊和城市通风走廊,“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

17、青,人居舒适”的面貌已经呈现。目前,贵阳市老城区绿地面积为1473.87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27.18%;老城区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已达 34.77%和 40.47%,老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84平方米。已荣获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5、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贵阳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老城区现状也是人流物流内外交汇的中枢,老城区对外交通用地主要有火车客站、铁路站场及铁路客技站、整备所、铁路及其沿线用地、汽车长途客运站、第二长途客运站、交通枢纽指挥中心等。部分对外交通设施和功能急需向外围疏解,以减轻老城区的交通和功能压力,同时

18、对外交通网络结构还不完善,使贵阳市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规模相对较低,也使得与周边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缺乏要素、产业与功能空间转移的载体。现状老城区对外交通用地为68.31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1.12%。贵阳市老城区城市道路建设改造一直是贵阳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以来,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约束瓶颈仍然存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滞后于机动车辆增长的速度,在新建和扩建完成了一批城区重要干道后,城市交通问题并未得到全面缓解,市区内通勤能力不足是贵阳市交通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严重。现状老城区

19、道路用地为541.67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9.99%,老城区人均道路面积4.66平方米。贵阳市老城区现有宽度12米以上道路共计147.39公里,道路网密度为2.49km/km2。其中快速路长度为18.89km,路网密度为0.32 km/ km2;主干道长度为38.88km,路网密度为0.66 km/ km2;次干道长度为33.13km,路网密度为0.56 km/ km2;支路长度为56.50km,路网密度为0.95 km/ km2。详见下表。老城区现状道路指标统计表道路等级总长度(km)路网密度(规范值)km/km2道路宽度m(规范值)快速路18.890.32 (0.3-0.4)17m-5

20、0m(35m-40m)主干道38.880.66 (0.8-1.2)40m-60m(40m-50m)次干道33.130.56 (1.2-1.4)25m-35m(30m-45m)支路56.500.95 (3-4)12m-20m(15m-30m)6、特殊用地老城区的特殊用地主要有贵州省军区、贵州省预备役师、贵州省武警总队、贵州省消防总队、贵州省军区、贵阳军械所、贵阳市第一监狱等,现状老城区特殊用地为266.29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4.91%。三、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老城区涉及29个办事处、221个社区及8个村,至2005年底,贵阳市老城区总人口达到 116.25 万人,其中常住人 98.8

21、4 万人,暂住人口 17.42 万人;扣除山头林地等其他用地之后的老城区建成区人口密度为2.95万人/平方公里,在一环线解放路宝山路北京路浣沙路枣山路围合的核心区域内,人口密度达到4.61万人/平方公里。高密度人口集聚,必然会带来城市居住质量、景观环境、交通、市政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的问题。但同时较高的居住人口密度是符合高密度、紧凑密集型、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运行成本的城市理性集约增长发展模式的,单一的城市人口密度指标并不能全面衡量城市的经济活动,人口密度只能在一定方面反映城市经济活动的强度,对于贵阳市这样的大城市,以居住地人口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与实际经济活动强度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别。城市空

22、间结构应由人口密度、资本密度、建筑密度和就业密度等来衡量。没有统一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过高或过低,市场经济体系下,一个城市的密度应该由城市的城市结构、土地市场、住房市场、规划法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来决定。因而,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密度高低,只要持续增长,就说明它的经济空间聚集效应必然大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城市密度的绝对值不能用来评判一个城市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活力,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简单的人口疏解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因此老城区规划建设改造坚持应“稀化”建筑容量、“优化”人居环境的指导思想,降低老城区老城区建

23、筑密度、改善环境。四、规划编制的背景和面临的新形势1、城乡规划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于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协调城乡合理布局,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的城乡规划法要求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到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当中,对当前的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修订的城乡规划法更加强调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强调以人

24、为本、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利益,更加强调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和人居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些新的要求,必须作为本次控规编制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具体的体现到各项用地安排和布局、建设用地的指标控制、各项设施的配置和预留当中,作为法定的规划管理依据,指导和控制贵阳市老城区的规划建设工作。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新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编制办法要求,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25、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

26、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7)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3、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贵阳市老城区控规编制调整要符合当前贵阳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体现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新要求。200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 (筑党发20081号),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

27、,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贯穿生态文明理念,做好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专项规划,渗透到城市道路、建筑、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环节,通过绿地、湿地、公园、森林、湖泊等将各片区有机连接,彰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特色”。2008年4月3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筑党发200817号),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生态文明城乡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贵阳市老城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必

28、须要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关要求,使老城区规划成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典范和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9月市委市政府颁布贵阳市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对有效解决我市中心城区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保障中心城区交通畅通提出新的要求,确定了建设完善城区“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 的规划骨干路网体系,其中一环路、二环路无信号灯控制城市快速通道和北京东、西路、花溪二道、贵金线、东站路、油小线、桐荫路多条对外放射出口干线均涉及老城区,需要根据“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对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体系作重大调整,以详细确定路网交通组织方案,确保重点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实施。2008年2月1日修订施行的贵阳市城市

29、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对土地使用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提出新的要求。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重新调整核定建设用地使用强度、配套设施、配建停车泊位等有关指标,以便于按照新的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实施规划管理。同时,近年来贵阳市人民政府陆续组织编制了贵阳市中小学校布局规划、贵阳市环卫设施布局规划、贵阳市公交场站设施布局规划、贵阳市社会停车场布局规划、贵阳市农贸市场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进一步与这些专项规划对接,以便落实规划用地控制,确保老城区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布局。贵阳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章 规划用地总体布局一、地块划分和构成本次老城区控规将老城区用地共划分为个

30、35个大地块,其中1-31号地块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地块,G-1、G-2、G-3、G-4为外围生态绿化控制地块。地块划分的原则如下:1、结合现状用地、地形、地貌特征,确定地块界线。2、保持规划的延续性,与上轮控规(1994)有机衔接,适当补充、完善,局部调整,方便规划管理,对照性强。3、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职能的转变,将扩大的建城区纳入到地块划分中,保持居住区、街坊的完整性,统一配置设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4、参照道路网、河流、山脊线为划分依据。5、以总体规划中居住区划分为参考,有利于人口的容量控制和公建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城区控规地块划分和构成的基本情况见下表:地块编号地块面积(公顷)地块所处

31、区域特征描述地块编号地块面积(公顷)地块所处区域特征描述1号地块368.66茶店-黄山冲地块18号地块155.79团坡桥-青年路地块2号地块89.81大营坡地块19号地块317.53贵钢地块3号地块245.08汪家湾-百花山地块20号地块92.80大南门-纪念塔地块4号地块100.78医学院-宅吉地块21号地块335.86省军区地块5号地块108.98八鸽岩-省政府地块22号地块192.97火车站地块6号地块126.61中华北路地块23号地块274.77五里冲地块7号地块102.12威清门地块24号地块515.68太慈桥地块8号地块65.47海马冲地块25号地块438.84电厂-玉田坝地块9号

32、地块46.45黔春路地块26号地块246.60朝阳洞路地块10号地块234.36师大-蟠桃宫地块27号地块136.47后巢地块11号地块109.01文昌北路地块28号地块321.32上下坝-水泥厂地块12号地块103.04中华中路地块29号地块237.32甘荫塘地块13号地块120.56紫林庵-次南门地块30号地块424.28东山-水口寺地块14号地块75.97花果园-瑞金南路地块31号地块343.53小关-蛮坡地块15号地块151.92头桥-金顶山地块16号地块164.57彭家湾地块17号地块131.38省委地块二、规划用地安排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城乡规划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33、是政府用以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维护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本次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理念为指导,总体用地安排和布局坚持以下原则: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城区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更好地发挥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社会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而临的新形势,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发展环境

34、。规划理念上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上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规划内容上,空出强制性内容,有效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环境。2、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居环境和交通、上学、就医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构建和谐城区。坚持以人为本,以整体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准则,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低收入家庭住房以及其它城乡公共设施的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重点完善中小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环卫、公交、文化娱乐等为居民服务、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配套设施,以改善公共卫生环境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城市污水处理、河道治理、

35、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维护公共利益,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用地功能结构,重点发展金融、信息、文化娱乐和商贸、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把旅游、文化业发展成重要支柱产业,培育发展金融业和会展业,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增强城市的集散功能、服务功能、调节功能、创新功能,切实增强贵阳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三、老城区旧城改造的目标和措施贵阳市老城区要继续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重点解决老城区用地功能结构和城市景观环境问题,

36、坚持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的改造原则,完善公建配套和绿化环境建设,改善老城区城市景观形象,以争创宜居城市和人居环境奖为目标,大力提升老城区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把老城区建设成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旅游的城市。进一步优化老城区的产业与空间结构,基本形成金融、保险、信息、证券、咨询、商务等现代第三产业结构体系,行政办公职能继续向金阳新区转移,城市老城区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城市公共绿地大量增加,道路功能布局更加完善,土地利用效益逐步提高。1、“稀化”建筑容量、“优化”人居环境、控制开发强度。老城区改造建设坚持“稀化”、“优化”的指导思想

37、,降低老城区的功能密度和建筑密度,改善环境,严格控制新增居住用地,从严控制老城区建设,以城市环境和生态建设为核心,做到“只拆不建、多拆少建”,通过规划控制引导住宅建设向金阳转移,聚集新区人气。2、降低建筑密度、减少建筑总量、增加绿地面积、增加公共空间。切实把降低建筑密度、减少建筑总量、增加绿地面积、增加公共空间、提高建设门槛等措施落到实处,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提高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完善道路系统,旧城改造腾迁出的用地主要用于建设高标准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于城市绿化和公共活动场地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3、促进旧城成片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控规的制定充分结合城中村

38、改造和危旧房成片区域改造的要求,从地块划分、用地性质、功能构成、指标体系等方面促进和保障旧城成片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重点推进老城区位于城市干道两侧、对外通道、主要出入口景观视线范围的“城中村”改造、重点推进成片成块的棚户区域,6层以下、2-3层为主的成片三类居住用地区域,城郊结合部乱搭乱建区域,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用地和长期闲置的用地置换改造,加强危旧房成片改造、拆房建绿等工作,彻底治理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区院落、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四、规划用地总体布局1、继续加大用地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用地功能。(1)、继续加大工业用地调整置换,贵阳电厂、贵阳钢厂、贵阳卷烟厂、贵州水泥厂和贵州天利柴

39、油机厂、贵阳针织厂、贵州啤酒厂冷库用地、贵宝集团用地、省供销机械厂、贵阳酒厂、贵阳蓄电池厂、贵阳工具厂、贵州客车厂、贵阳通用机械厂、贵阳胶鞋厂、中建四局二公司、贵阳制药二厂等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服务业、文化体育、市政、公共绿地等公建综合用地和少量居住用地。(2)、将贵阳卫生学校、贵州省教育学院、贵阳学院文化路校区、贵阳师范学校等大中专院校教育用地调整出老城区,置换的土地作为公建综合用地、公共绿地和少量居住用地。(3)、市级行政办公用地继续逐步调整置换出老城区,位于老城区的部分市级部、办、委、局机关行政办公用地调整为商业、金融、文化娱乐设施综合用地;南明区人民政府及区属部门地块调整为文化娱乐、商业

40、等公共设施用地和少量居住用地。(4)、特殊用地中将第一监狱用地调整为文化娱乐、公共绿地和居住用地,以改善太慈桥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武警贵阳支队调整为商住用地。2、完善居住用地布局,完善为居民服务的设施配套。(1)居住区分布按照现状居住人口的分布情况,结合老城区新增建设用地的区域,将老城区分为十七个居住区,分别为:茶店居住区、大营坡居住区、中北居住区、黔灵居住区、瑞北居住区、百花山居住区、煤矿村居住区、中西居住区、东门居住区、水口寺居住区、花果园居住区、滨河居住区、纪念塔居住区、太慈桥居住区、玉田坝居住区、油榨街居住区、甘荫塘居住区。在此基础上又分为若干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并按照居住区规范分别配制

41、相应内级别的公建设施。规划居住用地2169.54公顷,人均居住用地22.55平方米/人。详见下表。居住区布局一览表序号居住区名称居住用地(公顷)人均居住用地(平方米/人)配置居住区公建居住人数(万人)备注1茶店居住区158.4726.515.985.982大营坡居住区169.6021.221.3883中北居住区75.8616.612.214.574黔灵居住区137.8925.314.565.455瑞北居住区58.5918.98.283.16百花山居住区122.2225.212.964.857煤矿村居住区125.5322.714.785.538中西居住区52.6711.512.244.589东门

42、居住区81.7212.417.616.5910水口寺居住区203.6727.919.517.311花果园居住区115.3622.413.765.1512滨河居住区42.4319.25.912.2113纪念塔居住区116.0726.511.704.3814太慈桥居住区126.9726.912.614.7215玉田坝居住区251.8727.824.219.0616油榨街居住区160.3921.320.127.5317甘荫塘居住区170.6423.719.247.2(2)中小学老城区是贵阳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中小学呈现点多、负荷大、用地紧张、设施陈旧等特点。目前老城区小学共69所、学生人数5634

43、7人,生均用地6.3平方米(居住区规范为7.4-11.1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为9-12.5平方米);中学共33所,学生人数47900人,生均用地11平方米(居住区规范为9.3-12.2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为9.8-11.4)。小学用地平均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下限要求。老城区中小学布局现状存在的问题 a、学校用地紧张,规模普遍偏小,生均用地无法满足规范的要求,部分学校没有标准的跑道和运动场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标准化办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b、部分学校周边用地嘈杂,临商业繁华区、主干道、铁路,对学校干扰较大,不利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安全。c、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陈旧,房屋质

44、量等级不高,且周边用地大都已批建,学校已无扩展的可能性。d、部分已批用地的居住区、居住小区中对学校的用地和建设规模均未提出控制要求。e、近年来批建的部分居住小区中配建的学校大都是按12班规模控制的,但是根据教育部门的意见,老城区不宜再办12班规模的学校,这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配套。此类学校不应只考虑仅服务与该小区的人口,应从其所处的位置、区域、人口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定合理的规模。f、老城区城郊结合部区域缺乏为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城区中小学规划布局促进老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老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规范、标准,按照老城区用地总体布局和居住区分布,综

45、合考虑服务半径、办学条件、城市干道、周边环境,对老城区中小学布局、配置和用地控制进行规划整合,促进办学规模档次的提升,使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用地标准和学校办学条件,预留好中小学教育发展用地,对学校配置不足、分布不合理或城市成片改造建设的区域,进行新增学校的用地配置和预留;对用地不足、周边具备扩建条件的,尽量在原址基础上扩大用地进行控制;对现状用地受到局限无扩大余地的学校或办学条件较差的,相应进行调整、迁建、合并或减小班数。老城区规划小学共100所,其中保留现状小学27所,整合调整10所,扩建及改建22所,新建41所, 总用地87.4

46、4公顷,生均用地11.1平方米/人;规划中学共50所,其中保留现状中学23所,扩建及改建8所,新建19所,总用地118.35公顷,生均用地14.15平方米/生。中小学指标用地均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详见附表。(3)农贸市场贵阳市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为主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也形成了以大棚式、附属建筑、占道市场为主体的农贸市场体系。综合超市、生鲜卖场已逐步为农贸市场形成有力补充。贵阳市老城区现共有农贸市场108个,其中室内市场49个,占道市场48个(含大棚市场9个),超市11个。现状农贸市场中马路市场约占45%。贵阳市老城区农贸市场基本可以评价为“数量多、分布不均;高低品质共存,总体服务水平低;配套设施差,环境影响大;使用功能不全,利用不充分。” 老城区农贸市场布局现状存在的问题a、新建居住区农贸市场配套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