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236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振冲碎石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法振冲碎石桩施工YesNoNoYesYes施工准备清淤、平整场地放线布置桩位机具就位后,使振冲器对准桩位启动水泵、振冲器振冲器下沉至设计深度记下振冲器过各深度电流值和时间提振冲器至孔口向孔内倒入一批石料将振冲器下沉进行振密电流I密实电流记下电流和石料量桩体制作完成完工否结束NoYesNo组织调试设备 达施工技术参数布置现场、组织排水、排污系统记录桩号造孔情况记录振冲器移下一桩位1、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施工:振冲碎石桩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标高为根据地形图拟定的标高,施工时根据“宁填勿挖”的原则进行整平。挖除地表坚硬物体,使振冲器能顺利下钻。(2)、布置场内运

2、输道路、道路两边的排水盲沟、纵向排水沟、料场、沉淀池及清水池,准备好照明设施以便夜间施工。(3)、场地清理与掘除:在现场确定清理、掘除、拆除的范围后,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清理。a、土及草皮在较干硬的地主要用推土机、人工配合、装载机铲除,自卸车运输弃于指定弃土区。低洼潮湿的地方主要用挖掘机清除,机械无法清除的地方则用人工挖除。b、填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0mm内的草皮、树根、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符合振冲碎石桩桩顶标高。(4)、测量放样及布桩。根据图纸要求的布桩原则进行布桩,并绘制测量放线图,交与监理及设计单位复核后,方进行测量放样,每个桩位均以钢钎作

3、标志,编制桩号。(5)、正式施工前,每个机组和各个地质状况不同的场地进行现场成桩试验,试验的桩数不小于5根,以取得满足设计要求所需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以此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6)、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在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根据试桩结果及设计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振冲碎石桩试验段施工振冲碎石桩施工前,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前须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记录冲孔、清孔、制桩时间和深度、记录冲水量、水压、填入碎石量及电流的变化等,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控制的有关参数,选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作为振冲碎石桩施工的控制指标。根据现场试桩的结果,需要取得如下的施工技术参数

4、:造孔电流、造孔水压、加密电流、加密水压、留振时间、填料量和加密段长度等。施工时应密切注意对周围结构物的影响。试桩施工直接在振冲碎石桩施工范围内进行布置,根据振冲碎石桩施工图设计的分区要求,每区段振冲碎石桩施工前都必须进行试验桩施工。试验段施工前将试验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实施细则、进度要求、质量控制等)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试验桩施工过程如下:(1)、首先用吊机将振冲器吊起垂直对准桩位,启动水泵和振冲器,水压控制在400600KPa之间,水流量为每分钟350400(喷水中心偏差50mm),将振冲器徐徐沉入土中,观察此过程电流变动范围,振冲器继续以每分钟1.5m左右往下沉,通过造孔电

5、流和造孔水压的变化判断是否已进入粉细砂层。(2)、提升振冲器进行“清孔”两次,造孔完毕,记录整个成孔过程所用时间。(3)、向孔内倒入碎石料,并将振冲器沉入孔内进行振密,如果因地质较弱,碎石料扩散较大,电流一时难以提高,继续向孔内加碎石料并振密,观察电流何时达到密实电流(初定为50A),为保证不卡死振冲器,填料采用“间接填料法”随着碎石料不断下沉至孔底,孔内碎石也逐渐被振实成桩,记录整个制桩过程共用时间和填料量。(4)、观察几根试验振冲碎石桩的成桩过程和记录数据:a、该区段淤泥层厚度情况,地质分布情况,是否经常发生塌孔现象,振冲碎石桩成桩时间的长短。b、如果因地质较差,碎石填料扩散系数也较大,平

6、均扩散系数较大,每米填料量相应增大,随着制桩的增多填料量和扩散系数会相对减少,可加快制桩进度。c、将振冲置换振冲碎石桩试桩施工情况统计列成表,经分析比较取得该试桩区段施工技术参数:造孔电流、造孔水压、加密电流、加密水压、留振时间、填料量和加密段长度。d、根据试桩结果推断地基承载力和最终沉降量,确定最终的施工桩长和终孔标准。3、振冲碎石桩施工程序(1)、清淤、清理场地,平整场地至桩顶设计标高;布置桩位,根据试桩结果,确定施工技术参数。(2)、放线、定位:测量放线后吊车就位,徐徐吊起振冲器,使其竖直、悬空,距地面1020cm,并让尖端对准桩位,检查水压、电压和振冲器电流是否正常。(3)、造孔:开启

7、高压清水泵,注入高压水,开动振冲器,振冲器在压力冲击作用和振动作用下竖直贯入地层至设计深度。(4)、清孔:造孔完毕后,将振冲器全部吊出后再对准孔位,保持坚直状态,贯入孔底,进行一次清孔排浆,记录清孔过程,并根据实际成孔排浆情况,确定清孔次数。(5)、填料、振密、制桩:清孔完毕,控制室改用加密电流,并改变水压,采取连续填料,分段振密的制桩方法。将振冲器提离孔口1.01.5m,装载机向孔内倒石料,每次填料数量视土质条件而定,一般每次填料高度为0.50.8m。待石料沉入孔底后,再缓慢下沉振冲器,振密孔底桩体,当振冲器工作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后,留振1020s。循环上段工序,进行下一段桩体的压密工作

8、直至孔口,则完成一根桩的制桩过程。(6)、关机、停水,振冲器移位至下一桩位。(7)、清沟排污:打桩过程中,施工现场安排人力清沟,保证排污网络畅通,避免泥浆漫淌,沉淀后的泥浆采用泥浆车出运至弃土场排放;做好场地整洁,文明施工。(8)、填料记录:每根桩体的充盈系数=1.21.5,施工过程中通过振冲器上配备的振冲碎石桩施工自动监控系统记录仪,对每段桩体的成孔电流、密实电流、填料量及留振时间等进行现场施工过程的实时跟踪记录,作为设计、监理部门质量签认的主要依据。每桩施工均填写施工记录表。(9)、铺设碎石垫层:振冲碎石桩处理完成后,在桩顶上铺填30cm厚碎石垫层,全部处理范围均采用20t振动压路机重叠轮

9、迹碾压至少二遍。4、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在固定深度位置的留振时间。水量要充足,使孔内充满水,防止塌孔,使制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水压视土质及其强度而定,一般对强度较低的软土,水压小一些;对强度较高的土,水压大些;成孔过程中水压和水量尽可能大,当接近设计加固深度时,降低水压,以免影响桩底以下的土;加料振密过程中水压和水量均小些。(2)、电压一般为38020V,并保持稳定。电流一般为空载电流加1015A为加料振密过程中的密实电流,或为额定电流的90%。严禁在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作业。振冲器在固定深度位置留振时间为1020s。(3)、填料注意加料不过猛,原则上“少吃

10、多餐”,勤加料,但每批不加得太多。施工中,每段桩体均做到满足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三方面的规定。当达不到规定的密实电流时,向孔内继续加碎石并振密,直至电流值超过规定的密实电流值。避免出现断桩,缩径现象。(4)、振冲碎石桩施工严格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要求施工。(5)、碎石桩质量检验:振冲碎石桩施工完成四个星期后即可做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按每300根随机抽取1根进行检验,但总数不得少于3根。要求符合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桩体密实度抽查5%;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查5%,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碎石桩软基处理经检测符合有关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批

11、准方可转下一道工序。振冲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如下表表5-2:振冲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表。表5-2:振冲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单位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cm15抽查2%2桩径cm不小于设计抽查2%3桩长cm不小于设计查施工记录4竖直度%1.5查施工记录5灌碎石量m3不小于设计查施工记录5、碎石桩质量验收标准与检验方法(1)、单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检验:振冲碎石桩施工完成1月以上后(前期施工过振冲碎石桩养护期己超过),即进行单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荷压板的试验,试验数量为:每300根桩随机抽取1根进行检验,但总数不少于3根,抽样应有代表性,土质较差的地段抽样不少于2根。(2)、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

12、静载荷压板试验是判定振冲碎石桩复全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最直接和最真实的试验方法,试验的安全系数取1.52.0。试验确定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沉降量计算标准:、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取s/b或s/d=0.2所对应的荷载(b和d分别为压板宽度和直径)。、当Q-S线上出现明显的拐点时,此拐点视为本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极限值,可取该比例极限所对应的荷载,大于设计要求的100Kpa以上,即视为本次单桩复合地基过到设计要求。(3)、碎石桩桩体密实度检验:抽样数量为总桩数的5%,检验方法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测试,选取桩间土形心位置,取与贯入量10cm相应的击数平均什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平均值取值范围为桩顶或桩间土自然地面以下淤泥层1cm至桩端之间。(4)、利用原始参数进行质量鉴定:振冲器配合碎石桩施工质量自动监控记录装置,进行连续的记录,监控碎石桩的整个造孔、制桩施工中的各种原始参数,以便检查每米桩终孔电流、每段桩密实电流及留振时间,作为质量鉴定的主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