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303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桥梁施工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桥梁施工组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桥梁施工组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桥梁施工组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组织.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1、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128+000,终点桩号K136+500,路线全长8.5公里。本合同段共设特大桥1627.0m/1座;大桥254.0m/2座,具体设计情况如下:序号中心桩号桥名桥型方案桥跨组合 (孔-跨)桥长(m)1K135+403香日德河特大桥PC连续箱梁54-301627.02K130+012巴燕河1号大桥PC连续箱梁6-20127.03K130+557巴燕河2号大桥PC连续箱梁6-20127.0合计1881.02、技术标准1)设计速度:100km/h;2)桥面宽度: 桥梁:0.5m(防撞护栏)+净8.5m(行车道)+0.5/2m(隔离墩)=18.5/2m; 3)设计荷载

2、:公路-级; 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桥、涵洞1/100; 5)动峰值加速度:0.10g,基本烈度为度,结构物按度设防; 6)通航要求:无通航要求; 7)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8)环境类别:二类。 3、主要工程量 (1)香日德河特大桥桥梁中心桩号K135+403,起点桩号K134+589.5,终点桩号K136+216.5,全长1627m。桥梁上部构造设计为54-30.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2)巴燕河1号大桥 桥梁中心桩号K130+012,起点桩号K129+948.5,终点桩号K130+075.5全长127m。桥

3、梁上部设计为6-20.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3)巴燕河2号大桥 桥梁中心桩号K130+557,起点桩号K130+493.5,终点桩号K130+620.5,全长127m。桥梁上部设计为6-20.0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二、施工准备熟悉图纸,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部的统一安排下组织技术人员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了解桥位地质、水文和有关资料,了解设计结构及标准、质量要求和提出图纸会审意见。掌握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工艺、方法

4、。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勘察、布置、复核和交桩测量。、 施工队的驻地建设,按照现场具体情况和文明施工标准来布设在施工现场附近。、 水电、管线的架设:架设变压器及自备发电机组供应施工及生活用电,施工用水从水源抽取用,满足施工用水。、 进场与施工道路可利用原主线便道,以保证桥梁施工设备进场,材料、砼及预制构件的运输。、 进场后材料部门尽快调查、选择确定合格材料的料场,并取样进行材料试验、检测,合格材料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储备、使用。、 测量及施工技术部门尽快复测各控制桩点,复核测量交桩,测设护桩,对中线定位。完成施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全部

5、准备工作完成后,项目部应正式向监理工程师递交开工报告,报告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开工。三、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方法第一节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一)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二)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对班组进行培训及交底。(三)材料要求配置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等还应进行碱含量检测,砂、石子等应进行碱活性检测,碱含量或碱活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1)水泥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采用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设计或实际情况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并应按其品种

6、、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进场后应进行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砂混凝土用砂,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砂。各类砂按有关标准规定分批检验,各项指标合格方可使用。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砂应以细度模数2.53.5之间的中、粗砂为宜,其含泥量应小于3%。(3)石子混凝土用的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破碎卵石,并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有关标准规定分批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石子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择,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物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泵送混凝土时石子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

7、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破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输送泵的使用规定。(4)外加剂: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使用前应进行复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5)掺合料:可采用粉煤灰、矿粉等,进场时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6)水: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对其进行化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1.2 机具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计量设备、手推车等。混凝土运输设备:混凝土运输车、机动翻斗车等。混凝土浇筑设备:混凝土输送

8、泵;汽车吊及吊斗;串筒;水下混凝土灌注设备;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附着式振捣器等。其他设备:空压机、风镐、发电机、水泵、水车等。 工具:抹子、铁锹、串筒、漏斗、溜槽、锤子、铁錾等。1.3 作业条件配制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进场并经检验合格,数量或补给速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配合比确定。混凝土搅拌站已安装就位,计量器具检定合格、校验合格,搅拌站经验收合格。混凝土浇筑作业面及搅拌站通水通电,混凝土运输设置满足需求、运输道路畅通。作业场地清理、平整。模板、钢筋及预埋件加工安装等经验收合格,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已经有关部门及监理工程师审批。第二节 施工工艺、技术及

9、方法2.1 工艺流程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2.2 操作工艺、技术、方法(1) 混凝土开始搅拌前,进行如下准备工作: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根据试验室理论配合比,现场测试砂、石含水量校对确定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品种、产地及牌号等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如有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2) 计量:各种衡器定期校验,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砂、石计量: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为3%。水泥计量: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

10、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其他材料的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为2%。外加剂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外加剂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外加剂计量的允许偏差为2%。掺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掺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掺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掺合料计量的允许偏差为2%。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

11、量,其允许偏差为2%。(3)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注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到上料斗的顺序如下:无外加剂、掺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有掺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掺合料、砂。有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或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外加剂。(4)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应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可按下表采用。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混凝土塌落(mm)搅拌机出料量(L)250250-500500备注及说明306090120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

12、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开始搅拌起、到开始卸料止跌时间。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90120150306060909090120首盘混凝土拌制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水倒净。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10%。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投料。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除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外,还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5) 混凝土的检测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评定时

13、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检测频率按现行评定标准相关要求执行。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以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按现行试验规程与现行评定标准要求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6)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当混凝土拌合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但容器必须不吸水漏浆。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且运距较远时,途中应以每分钟约24转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快转23min,混凝土的装载量应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

14、泌水现象时不得使用。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能连续工作。2) 输送管线宜顺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3) 泵送前应该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清理管内残留混凝土。4) 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留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而产生阻塞。(7)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

15、2m。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振捣(捣实)方法浇筑层厚度(mm)备注及说明插入式振捣器300此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附着式振动器300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50配筋较密时150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捣实,边角处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用振

16、动器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倒模应留有50mm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芯管和预埋件,如靠近模板处钢筋较密,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之前先以人工仔细插捣。2) 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3) 附着式振动器的有效作用半径和振动时间应视结构形状、模板坚固程度及振动器的性能情况,通过试验确定。4) 每一振动部位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泛浆和不再沉落为度。(8) 施工缝按下列方法

17、进行处理:1) 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软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水冲洗或钢丝刷处理混凝土表面时,应达到0.5MPa;用人工凿毛时,应达到2.5MPa。2) 经过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为10mm20mm的同配比减渣混凝土。3) 对于重要部位,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结构,应在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做榫槽;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凸形或设置钢板止水带。4) 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5) 施工缝处理后,须待下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允许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需要达到的强度不得低于

18、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通过试验确定,如无试验资料,可参考现行规范确定。(9)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采取措施,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将泌水排除;继续浇筑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10)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顶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12)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改变稠度。(13)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宜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14)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

19、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如发现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查明原因,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15)混凝土养护1)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混凝土应在终凝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可根据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预应力混凝土养护至预应力张拉。洒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要求相同。2) 对于大体积

20、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温控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3) 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静放一段时间后再加温,静放时间为24h,静放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蒸养温度不宜超过80。2) 升降温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加热养护混凝土的升、降温度速度表面系数升温速度(/h)降温速度(/h)备注及说明61510配筋稠密、连续长度较短(6m-8m)薄型结构,升温速度为20/h6105五、 混凝土季节性施工1、雨期施工(1) 水泥等材料存放于库内或棚内,散装水泥仓采取防雨措施。(

21、2) 雨期施工中,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应增加,并及时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3) 模板涂刷脱模剂后,采取措施避免脱模剂受雨水冲刷流失。(4) 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避免在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必须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5) 雨期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支架及施工脚手架地基须坚实平整、排水顺畅。2、冬期施工(1)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施工应采取冬施措施。(2)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1)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300kgm3,水灰比不宜大于0.6。2) 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22、,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得掺有氯盐类防冻剂。3)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4) 混凝土的搅拌宜在保温棚内进行;应优先选用水加热的方法,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拌合水和骨料加热最高温度()项 目拌合水骨料强度等级42.5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8060强度等级42.5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6040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保温棚存放。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投料时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

23、投入水泥。5)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1.5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3) 冬施混凝土拌合物除应进行常温施工项目检测外,还应进行以下检查:1) 检查外加剂的掺量。2) 测量水和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3) 测量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以上检查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测量检查4次。4) 混凝土试块除应按常温施工要求留置外,还应增设不少于2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4) 混凝土运输车应采取保温措施,宜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

24、混凝土浇筑时,对泵管应采取保温措施。(5) 及时准确地了解天气预报信息,浇筑混凝土要避开寒流及雪天,必须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6)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对其进行保温养护。六、 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1、 基本要求(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使用预拌混凝土需有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2)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的检验一般是做抗压试验,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做抗折、抗拉、弹性模量、抗冻、抗渗等试验。(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应有蜂窝、孔洞、裂缝及露筋现象。(4)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自重荷载下,不允许

25、出现受力裂缝。(5)预应力筋的孔道必须通顺、洁净。2、质量检测项目(1)执行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相关规定。(2)外观鉴定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施工缝应平顺。结构外形应轮廓清晰,线条直顺。封锚混凝土应密实、平整。七、 混凝土成品保护1、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进行施工操作。2、在拆除模板时不得强力拆除,以免损坏结构棱角或清水混凝土面。3、不应在混凝土面上乱涂乱画,以免影响美观。4、 在模板拆除后,对易损部位的结构棱角(如方柱的四角)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八、 混凝土质量通病问题及防治措

26、施1、 蜂窝、麻面与孔洞要求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以免水泥浆流失而造成麻面甚至蜂窝。 模板表面应光滑,均匀涂刷脱模剂并避免脱模剂流失,以免粘模而造成脱皮麻面。一次下料厚度不得过大,以免振捣不实或漏振而造成蜂窝甚至孔洞。钢筋较密时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骨料粒径不宜过大,以免混凝土被卡而造成蜂窝甚至孔洞。混凝土振捣应适度,漏振易形成蜂窝甚至孔洞,过振易形成麻面。2、 露筋按施工方案要求的间距将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牢固,不得出现漏放及松动位移现象,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3、缝隙及夹层施工缝处杂物应清理干净。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mm20mm同强度等级的减渣混

27、凝土。墩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基础顶浇筑减渣混凝土,并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4、烂根墩台、基础及现浇护栏等结构混凝土浇筑前,要认真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将底口封严,并采取措施避免模板上浮。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应先浇底板后浇腹板,浇筑腹板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底板及埂斜处的混凝土上涌。空心板梁、盖梁及预制梁等结构的侧模与底模的拼缝应严密不漏浆。5、 混凝土强度不足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抽样试验,试验合格方可使用。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严格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搅拌均匀。混凝土经运输出现离析等质量问题时不得使用。混凝土的养护应及时,养护措施得当,养护期满足规范要求。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严格控

28、制其入模温度,成型后视气温情况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达到临界强度前不受冻。6、 裂缝首先要求配合比设计要合理,水灰比不宜过大,单方石子用量不宜过小。严格控制砂石杂质含量及针片状含量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级配应合理,并避免使用细度大的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品严禁进行浇筑。混凝土要振捣均匀,避免出现过振现象,以防局部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并严禁用振捣棒赶料。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得超过25,以避免出现表面温差裂缝。模板拆除不宜过早,以免混凝土水分大量散失形成收缩裂缝。九、 混凝土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措施1、环境管理措施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排水

29、沟、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出。其它施工污水也不得直接排出,必须经沉淀后方可排入。 加强人为噪声的监管力度,要防止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搅拌机、空压机、发电机等强噪声机械应设置安装在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应严密围挡。对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要按要求硬化或铺以砂砾,并经常洒水降尘。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或灌中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和垃圾时,必须封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洒。2、安全管理措施高处作业时,上下必须走马道(坡道)或安全梯。采用吊斗浇筑混凝土时,吊斗升降必须设专人指挥。落斗前,下部的作业人员必须

30、躲开,不得身倚栏杆推动吊斗。浇筑墩台等结构混凝土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并设防护栏,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使用溜槽浇灌基础等结构混凝土时,不准站在溜槽帮上操作,必要时必须搭设临时支架。用内部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胶鞋。高压电线下施工时必须满足有效安全距离。四、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工艺、技术、方法 第一节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一)认真审核结构图纸和钢筋料表,绘制钢筋节点大样图。(二)编制钢筋安装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三)材料要求(1)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均应有质量证明书; 焊

31、条、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进入现场应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有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2)电焊条: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经烘干后使用。(3)其他材料:绑扎丝、氧气、乙炔等。(四) 机具设备(1)主要机具设备: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卷扬机、砂轮切割机等。(2)工具:气焊割枪、钢筋扳手、锤子、钢筋钩、撬棍、钢丝刷、粉笔、手推车、尺子、电焊钳、面罩等。(五)作业条件所需材料机具及时进场,机械设备

32、状况良好。钢筋加工厂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供电等满足施工需求。钢筋安装方案已审批,作业面已具备安装条件。第二节 施工工艺、技术及方法2.1 工艺流程2.2 操作工艺、方法(1)钢筋进场检查钢筋进场时,应按下表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钢筋外观要求钢筋种类钢筋外观要求热轧钢筋表面无裂缝、结疤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的高度,其他缺陷的高度或深度不得超过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表面不得沾油污热处理钢筋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裂纹、结疤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表面不得沾油污冷拉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不得有油污核对每捆或每盘钢筋上的标志是否与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型号、批号(炉号)相

33、同,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储存钢筋的外观检验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放,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得小于30cm,并加以遮盖。(3)钢筋取样试验按不同批号和直径,按照下表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钢筋力学性能试验钢筋种类验收批钢筋组成每批数量取样方法和数量热轧钢筋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60t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2个)热处理钢筋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牌号,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每批不少于6

34、个炉号60t任选2根钢筋切取,数量2个冷拉钢筋同级别、同直径20t从每批中抽取2根钢筋,每根取2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及冷弯试验检验合格的判定标准:如有一个试样一项指标试验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4)钢筋加工配料单编制:钢筋加工前,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翻样并编制钢筋配料单,配料单应结合钢筋来料长度和所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最少和节约钢筋;钢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钢筋弯曲时的弯曲伸长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尺寸宜小不宜大,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及施工方便。钢筋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弯曲的钢筋调直后使用。调直采用冷拉法或调直机调直,冷拉法多用

35、于较细钢筋的调直,调直机多用于较粗钢筋的调直,采用冷拉法调直时应匀速慢拉,级钢筋冷拉率应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冷拉率应1%。钢筋除锈去污:钢筋加工前要清除钢筋表面油漆、油污、锈蚀、泥土等污物,有损伤和锈蚀严重的应剔除不用。 钢筋宜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钢筋下料:1) 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2) 钢筋的切割宜采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在钢筋切断前,先在钢筋上用粉笔按配料单标注下料长度将切断位置做明显标记,切断时,切断标记对准刀刃将钢筋放入切割槽将其切断;钢筋较细时,可用铁钳人工切割;个别情况下也可用砂轮锯进行钢筋切割。钢筋弯制1)

36、 钢筋的弯制应采用钢筋弯曲机或弯箍机在工作平台上进行。2) 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作具体规定时,应符合附后下表的规定。3) 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作具体规定时,应符合箍筋末端弯钩(下表)的规定。用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5) 钢筋接头连接1) 钢筋接头连接型式有焊接接头、绑扎接头及机械连接接头,具体接头型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规定

37、。2) 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5mm时,在没有焊接条件时,可以采用绑扎接头,但对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3) 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接头,当直径大于32mm时,应采用焊接;冷拉钢筋的接头应在冷拉前焊接。4)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试样数量应与检查验收每批抽样数量要求相同,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的有关规定;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

38、0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5) 钢筋连接应优先选用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五种接头型式,选择接头型式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的规定。6) 钢筋电弧焊所用焊条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的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表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选用。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钢筋牌号电弧焊接头形式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溶槽帮条焊、预埋件穿孔塞焊窄间隙焊钢筋与钢板

39、搭结焊、预埋件T型角焊HPB235 E4303 E4303 E4316 E4315 E4303 HRB335 E4303 E5003 E5016 E5015 E4303 HRB400 E5003 E5503 E6016 E6015 E5003 RRB400 E5003 E5503 7) 手工电弧焊施焊准备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引弧而烧伤钢筋。选择焊接参数。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试焊、做模拟试件。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焊接3个模拟试件做拉力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8) 手工电弧焊施焊操作引弧:

40、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定位: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运条:运条时的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3个动作应协调平稳。收弧:收弧及拉灭电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注意不要在表面造成电弧擦伤。多层焊:如钢筋直径较大,需要进行多层施焊时,应分层间断施焊,每焊一层后,应清渣再焊接下一层;应保证焊缝的长度和高度。熔合:焊接过程中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结合良好,避免气孔、夹渣和烧伤缺陷,并防止产生裂纹。平焊:平焊时应注意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的现象,防止熔渣流到铁水前面,熔池也应控制成椭圆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条与工作表面成70夹角。立焊:立焊时,铁水

41、与熔渣易分离,要防止熔池温度过高使铁水下坠形成焊瘤,操作时焊条应与垂直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焊第一道时,应压住电弧向上运条,同时做较小的横向摆动,其余各层用半圆形横向摆动加挑弧法向上焊接。横焊:焊条倾斜7080角,防止铁水在自重作用下坠到下坡口上,运条到上坡口处不做运弧停顿,迅速带到下坡口根部做微小横拉稳弧动作,依次匀速进行焊接。仰焊:仰焊时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熔池宜薄,且应确保与母材熔合良好;第一层焊缝用短电弧做前后推拉动作,焊条与焊接方向成8090角;其余各层焊条横摆,并在坡口侧略停顿稳弧,保证两侧熔合。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

42、填满。9) 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连接钢筋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焊缝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其帮条或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钢筋帮条长度的规定。钢筋帮条长度钢筋牌号 焊缝型式 帮条长度L说明HPB235单面焊8dd为主筋直径(mm)双面焊4dHRB335HRB400RRB400单面焊10d双面焊5d应保证焊接母材轴线一致:采用搭接焊时,两搭接钢筋的端部应预先折弯,见图钢筋搭接焊接头示意图。采用帮条焊时,帮条直径宜与接头钢筋直径相同,与接头钢筋直径不同时,帮条直径可允许小一个规格;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mm5mm的间隙。钢筋搭接焊接头示意图d钢筋直径;L搭接长度帮条焊或搭接焊接头

43、的焊缝厚度s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见图1-2。 10) 对钢筋接头的质量必须分批抽样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6)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焊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构件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L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受压区及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处不限制;受拉区不大于50%。区段划分和焊接接头设置见下图1-3。2) 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接头距钢筋的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4、,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7)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成弯钩,HRB 335、HRB 400牌号钢筋可不做弯钩。2)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3) 应在搭接头中心和两端至少三处用铁丝绑扎牢,钢筋不得滑移。4)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长度的0.8倍。5)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拉、压的按受拉处理。(8)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应互相错开,其在构件中的位置应符合下列

45、规定:1)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L范围内(见图1-4),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满足以下要求: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2) 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3) 绑扎接头中的钢筋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应小于25mm。注:1.采用绑扎骨架的现浇柱,在柱中及柱与基础交接处,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经设计代表同意,可适当放宽。2.绑扎接头区段L的长度范围,当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百分率超过规定时,应采取专门措施。4) 对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构件宽度内,其接头位置应错开,在绑扎接头区段L内(见图1-4),有绑扎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9)钢筋绑扎及安装1)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替换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和监理工程师的签认,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替。2) 在结构配筋情况和现场运输起重条件允许时,可先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入模就位后再进行焊接或绑扎。钢筋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运输和安装,为使骨架不变形、不发生松散,必要时可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加以焊接或添加辅助钢筋(斜杆、横撑等)。3) 焊接钢筋网片宜采用电阻点焊。所有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