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防治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防治毕业论文.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录摘要4Abstract5引言1第一章、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现象产生原因与防治11.1、裂缝1 1.1.1横裂1 1.1.2纵裂2 1.1.3不规则裂缝2 1.1.4龟裂3 1.1.5裂缝防治措施31.2松散4 1.2.1松散产生的原因4 1.2.2松散的治理51.3坑槽51.3.1坑槽产生的原因5 1.3.2坑槽的修补61.4沥青路面的水损害61.5沥青路面的沉陷7 1.5.1沉陷产生的主要原因71.5.2沉陷的维修方法71.6沥青路面泛油8 1.6.1泛油产生的原因8 1.6.2泛油的处治方法81.7沥青路面车辙和推移9 1.7.1车辙和推移产生的主要原因91.7.2车辙和推移的处治9第
2、二章、沥青路面病害出现总体原因分析102.1路面设计不合理102.2、路面施工方法不当112.3养护管理及其他原因12第三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方法133.1、沥青路面设计要合理133.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133.3加强路面养护14第四章、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谢17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防治 【摘 要】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的施工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具有造价低,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施工周期短、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公路和城市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面层。但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加上由于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
3、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结构性破坏裂缝、沥青路面的裂缝、松散及水损害等等。使道路质量降低,影响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防治提出了方法。【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防治方法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in China,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4、 of asphalt road。with low cost, 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smooth, driving comfort, wear resistance, low nois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simple maintenance etc, are widely used in highway and city road, airport infrastructure layer.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traffic growth and overloading
5、 of vehicles And due to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freezing func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s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emergence of a variety of diseases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damage, such as cracks of asphalt pavement cracks, l
6、oose and water damage etc. The road quality is reduced, the full impact of the play facilities, Early disease of asphalt pavement is very common and serio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sphalt pavement early disease, And the method of how to control it. 【 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s
7、 causes Prevention method 引言随着道路工程的不断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道路路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破坏,如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现象,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 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也加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不仅对社会、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经济上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近些年来,对如何预防沥青路面病害已经引起我国道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第一章 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现象产生原因与防治1.1、裂缝 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损坏现象,指开裂为35mm宽的路面缝隙,通常有发裂和较规则的纵、横裂缝。发裂指逐层出现少数孤
8、立或环状相连的纵向小裂纹。纵、横裂缝指发生在面层的纵、横向的规则裂缝。纵缝一般多在双坡道的中线附近区域,而横缝间距呈现一定规律。1.1.1、横裂横裂指沿路面方向出现的规则裂缝。横裂通常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路面的低温收缩或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而产生的反射裂缝是产生横裂的主要原因。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通常在混凝土的接缝处,也会在沥青面层上产生横裂缝。图1-11.1.2、纵裂纵裂沿着道路纵向投影的长度,远远大于沿横断方向投影的长度。纵裂通常出现在行车道上,而且通常以单条或多条平行的裂缝形式出现,有时伴有少量的支缝。纵缝通常是由于路基或基层的沉降而产生的,在路面加宽或半填半挖的
9、路基形式中容易产生这种病害形式。在行车道的轮迹带处,因为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也会引起纵向的疲劳裂缝。另外,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由于纵向搭接不好,在搭接处也会产生纵缝。图1-2 1.1.3、 不规则裂缝不规则裂缝是指路面上的横缝、纵缝和斜缝等相互交错而使路面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裂块。块度尺寸一般比较大(50cm以上)。主要是面层材料的低温收缩和沥青的老化所引起,出现在整个路面宽范围内。 图1-31.1.4 龟裂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形如鳄鱼皮状,称之为龟裂。龟裂是行车荷载反复作用的结果,其初始形态是在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裂。而后,在平行的纵裂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
10、缝,形成裂缝网。另外,当雨水通过初期裂缝进入路面基层至土基,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基层和土基强度下降,直至破坏并反射到面层上来,也可能形成龟裂。 图1-41.1.5裂缝的防治措施1) 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的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以减少裂缝。2) 精心设计,对地形复杂的地段做好地质调查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先不均匀沉降,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确保路基
11、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性。1. 2、松散面层结合料不足或其粘结力低,或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部分较软弱细料被磨损、辗碎,导致细料随行车水平力作用及风力散失,粗骨料外露松动,进而失去嵌锁而松散开来的现象,称为松散。 松散出现后,松散的材料不断被行车前进中的轮后真空吸力及风力、雨水冲刷所带走,逐渐成凹坑进而形成坑槽。一般指直径或宽度小于20cm,深度在3cm以上的坑洞。 图1-51.2.1松散产生原因(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
12、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1.2.2松散的治理 对于沥青路面松散路病的治理,传统方法不外乎两种。对于因低气温施工造成的沥青面层松散,其冶理方法为:先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时,重做喷油封层,撒布石屑或粗砂,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实。这种施工方式从工序上来说质量无法保证,只适用于低等级公路;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松散,比如由基层松软变形而引起的面层龟裂松散、由酸性骨料和沥青老化引起的松散或由沥青含量不足引起的松散,采用的是“挖补”工艺,即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若基层软弱,先处理好基层,然后再重做面层。这种方式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浪费了本来可再生利用的混合料。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偏小的问题
13、,一机多用。可见,对不同的原因产生的松散,修路王都有相应的功能对症下药,因此用修路王处理松散路病,是最合适的修补方式。1.3坑槽坑槽指沥青路面由于面层集料局部脱落或者基层和面层的集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路面洞穴。沥青混凝土本身孔隙率大或压实度不足或过分离析是路面产生坑槽的内在原因。坑槽通常是龟裂等其他常见病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过量的水分通过这些病害进入路面结构后,一些碎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被驶过的车轮带走,而逐步形成坑槽,并进一步扩大。沥青路面坑槽破损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表层产生坑槽、表层和中间层产生破损、底层和基层产生破损。 图1-61.3.1 坑槽产生的原因 1)水损害形成坑槽是沥青路面早
14、期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在开始阶段,雨水由沥青路面大空隙或破损处渗入,停留在基层表面上,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动水冲刷半刚性基层的细料并逐渐形成灰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脱开,灰浆被行车荷载挤压,通过面层裂缝或面层混合料中的空隙唧到表面。在产生唧浆的位置,沥青面层产生网裂,接着一些碎裂的小块面层或基层材料被车轮带走,而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断的扩大,最后形成坑槽。2)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预防坑槽损害,首先要选用粘附性和抗老化性强的沥青,恰当采用集料,合理设计混合料级配; 其次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摊铺、碾压及终了温度,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确
15、保沥青面层的厚度和平整度;再次要确保路表排水畅通,以预防为主,对裂缝、小面积松散、沉陷等作用及时科学的维修,避免其迅速发展为坑槽。1.3.2坑槽的修补目前路面坑槽的修补方法根据使用的路面综合修补设备分为两种,即冷补法和热补法:1)、冷补法首先测定坑横的深度,划出切槽修补的范围,用液压风镐切槽,用高压风枪将槽底、槽壁废料及粉尘清除干净。然后用喷灯烘干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匀喷洒一薄层粘层油。最后将准备好的热料填补至坑槽中,如厚度大于6cm将分层填筑,从四周向中间碾压。2)、热补法首先根据坑槽修补范围确定热辐射加热板区域,将加热板调到合适位置,加热3min5min,使被修补区域路面软化。然后将准
16、备好的热料1.4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所谓水损害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1)网裂:由于水渗入表面层后滞留在表面层的下部和下层的交界面上,因此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膜开始从面层的底部剥落并逐渐向上扩展,随着下部大量碎石上沥青的剥落,沥青混凝土也就失去了强度从而产生网裂和形变。(2)坑洞: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特别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先在沥青混凝土空隙率较大处产生,随着时间
17、推移,将会造成路面大面积破损。(3)唧浆:当水透入沥青面层并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时,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料形成灰浆,灰浆又被行车压唧,通过各种形状不一的裂缝(纵、横、斜裂缝及网裂)到路表面形成唧浆。在灰浆数量大的情况下,可能很快形成更为严重的裂缝,在数量小的情况下,可使路面形成网裂或形变。某处一旦有灰浆唧出,该处很快就会产生网裂和形变,随后的降水就更容易透入,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严重破坏。(4)辙槽:自由水进入面层后,使沥青与碎石的粘结力减弱。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在面层下部的水使矿料特别是粗集料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
18、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松散。在行车轮迹下向两侧(特别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辙槽。形成辙槽后,降雨过程和雨后辙槽就会变成积水槽,致使水有更长的时间透入沥青面层形成更加严重的水破坏。1.5 沥青路面的沉陷 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 图1-71.5.1 沉陷产生的主要原因:(1) 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润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2) 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易发生疲劳破坏;(3) 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
19、(4) 桥头路面沉降不均匀而引起沉陷并与桥面发生错位。1.5.2沉陷维修的方法:1)对不均匀沉陷,如基层和土基较为密实、稳定,可只修补面层,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补、整平、压实,面积较大时应加铺面层。 2)对局部因路基有坑洞、沟槽等的沉陷,应采用碎(砾)石,干砌或浆砌片石等重新回填密实,将土基和基层彻底根治后,再铺面层。 3)对于桥(涵)头路面,因填土不实出现的沉陷,应采取加铺基层,重新作压实处理,再作面层。 4)对因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基或含有机物质的粘性土层,宜采取换土处理,其厚度视软层厚度而定。换填材料宜用碎石土、卵砾土、中粗砂及合格的工业废渣,且要求级配合理。5)视情况可采取钻
20、孔注浆加固处理。1.6沥青路面的泛油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路面表面,而在冷天时又不存在逆过程,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的现象称作泛油。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表面发光发亮,以摩擦系数和表面构造深度表征的抗滑性能达不到行车要求时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 图1-81.6.1泛油产生的原因(1)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多余沥青由下部泛到路表形成泛油。(2)混合料拌和控制不严。细料含量过少,混合料比表面积较小,则沥青用量相对较多,也易出现泛油。(
21、3)粘层油用量不当。喷洒过多或洒布不均匀也会局部出现泛油。(4)施工质量差。摊铺时混合料产生离析,局部细料过分集中,也易泛油。(5)水破坏。雨水渗入使下层沥青与石料剥离,在水作用下沥青膜剥落,上泛引起表层泛油。1.6.2泛油的处治方法:(1)对于路表轻微泛油,表面石子仍外露的路段可不作处理。(2)对于局部施工质量差引起水损坏且出现坑槽破坏的,宜按坑槽修补方法处治。 (3)对于大段泛油严重,磨擦系数降低较多,影响行车安全的可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或铣刨原路面重新摊铺面层。1.7 沥青路面的车辙和推移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和推移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
22、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图1-91.7.1车辙和推移形成的主要原因(1)行车荷载的影响。车辆按规定正常在行车道行驶,使得高速公路的交通渠化现象非常突出,随着车辆荷载作用次数增加,行车道车辆轮迹处进一步压实并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车槽。(2)基层施工质量差。因基层的厚度不足或因基层材料、施工、养生不当导致基层整体强度不足,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使得路表变形过大而形成辙槽和推移。(3)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差。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如沥青、矿料的选材不当或混合料组成不当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差、抗塑性变形能力低,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反复作
23、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和推移。1.7.2车辙和推移的处治(1)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辙槽深度小于8、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可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2)当沥青面层磨损、横向推移时,应清除不稳定层,用铣刨机拉毛,重铺面层。(3)当基层或土基不稳定时,应先进行补强处理后,再修复面层。(4)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推移,在重新摊铺面层前应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 第二章 沥青路面病害出现总体原因分析 2.1路面设计不合理 (1)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
24、要求外,还应满足寸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砼,以提高路面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砼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2)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 在某些道路的施工中,我们会遇到利用旧路的线位及结构层施工的情况。按照公路补强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科学态度,宜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旧路的状况(特别是强度弯沉指标)确定利用旧路的方案及补强厚度。如果设计单位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大致给出一个补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草草了事,结果就会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路强度不足,早期破坏严重
25、。 (3)岩石路段石质类型确定有误 在路基设计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地质钻探资料,仅靠地表情况判断石质类型,容易出错。如某条公路,原设计为石方路段,仅用15cm水稳砂砾做整平层,未设置半刚性基层。实际开挖后,路基为泥质页岩及风化岩,施工单位照图施工后,由于雨水渗入,导致泥质页岩及风化岩软化,沥青路面结构强度不足,会出现大面积网裂。 (4)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单位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划分为一定车型的标准交通量与另一定型的非标准车交通量,然后将确定车型的非标准车的轴次,换算成标准车轴载的当量轴次,最后用设计年限内的当量轴次,计算路面设计弯
26、沉及结构厚度。笔者经过大量上路观察认为:在非标准车向标准车轴载换算的过程中,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尤其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货运车辆绝大多数为超载运输),而由当量轴次的计算公式得知,当量轴次与轴载化比的4.35次方成正比。由此得知设计路面实际随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所在道路在短期内(如12年)己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2.2、路面施工方法不当 路面施工过程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面层质量的施工环节主要是面层本身的施工、基础施工及相关联接层施工。 (1
27、)路面施工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对原材料检验不严,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够,特别是矿粉和沥青用量不准,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推拥、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施工机械设备陈旧、不配套,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计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响。 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沥青和矿料拌和时,沥青便被矿料的高温灼焦、沥青老化,使路面强度不足,产生松散、坑槽等病害。 沥青碾压温度过高。造成温度过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上限值;二是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虽然在规定的范围内,但接近高限,如果运距较短,沥青摊铺碾压又很及时,就会使碾压温度超过规范高限。如果碾压温度过高,混合料就压不
28、实,就会出现推移,发生微裂。 (2)基层施工 除沥青面层本身产生的裂缝外,道路基层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道路建设多采用刚性基层,如水泥、石灰稳定土等。石灰和水泥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温缩和干缩性、冻胀性等。在冰冻地区的沥青路面上会出现由于路基冻胀引起的裂缝。在路基稳定土施工时,若拌和不均匀或含水量过大,容易造成路基出现温缩或干缩裂缝,并逐渐向上穿透直至沥青面层,出现反射裂缝。基层是承担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基层的强度及稳定直接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施工的主要问题有: 基层、底基层、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净。在铺筑上一结构层前,若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清除不干净,在雨
29、水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被行车挤压造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成浆,进而波及到沥青面层表面。 基层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导致的二次补加层,因二次补加层与下层基层无法紧密连接,自身厚度又较小,因而极易松散,进而引起沥青层的网裂、松散、坑槽等破坏。因此,建议补加层用含油沥青混合料(即茌料)代替。 在最大干密度确定的情况下,基层的压实度与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比例特别是粗粒料的含量密切相关。当粗粒含量很大时,即使压实度超过100%,并不表示该基层已经密实。因此,要适当增大碾压吨位、增加碾压遍数,确保基层达到规定压实密度。2.3、养护管理及其它原因 (1)养护不及时 沥青路面在行车作用下出现小面积松散,个别
30、坑槽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采用层铺法施工的贯入式路面和表面处治,初期及时养护更为重要。 (2)养护方法不当 有些养护人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采取人工喷油(或洒布机喷油)、人工洒料方法进行养护,结果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喷油不够,用油量控制不平,造成泛油、推拥、松散等病害。 (3)其他方面原因 未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度办事,前期工作滞后,路面设计方案研究、试验不够。未实行招投标;一些无路面施工经验、无路面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施工队伍承担路面施工;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不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赶工期,搞献礼工程。第三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方法3.1、沥青路面设计要合理 设计单位设计前要
31、认真勘察研究路线的地质、水文情况、自然条件、当地材料,实事求是地对路面进行设计,保证路基、路面有足够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水温度稳定性。 3.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施工方、监理方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规范要求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路基填料及压实 路基路堤填料,应采用砂及塑性指数符合规范的土质。液限50、塑性指数26的土质,一般不宜作为路基的填土。路基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施工前,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确保路基的干燥程度。 (2)路面基层施
32、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以确保路面基层的标高、横坡、强度及严整度达到设计要求。基层施工完成后,应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对其进行养护,也可以喷洒沥青乳化液进行保护。 (3)压实机械的压实方式及操作选择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振动压路机的频率可选用33-60Hz,最佳频率为45-50Hz;沥青混合料联结层、磨耗层的压实,振动压路机的振幅可选用0.35-0.88mm,最佳振幅为0.4-0.6mm;根据速度与频率的关系、铺筑层厚度、材料种类以及级配构成因素,振动压路机最佳碾压速度应以6-8km/h为宜。 (4)纵横向接缝的碾压 纵向接缝碾压时,压路
33、机应先在己压实的路面上行走,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10-15cm,然后再碾压新铺混合料,跨过已压实的路面10-15cm,最后将接缝碾压密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方,伸入新铺混合料的宽度应20cm,碾压时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约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向新铺面层上碾压为止,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5)接缝处措施 纵向接缝:两条摊铺带的接口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宽度,且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横向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并从接缝处继续摊铺混合料。摊铺前,应用3m直尺检查己铺路面端部的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子以清除
34、。新混合料的摊铺,应先调整好预留高度,待接缝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度。 (6)沥青碎石离析的施工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沥青碎石粗集料一旦形成集中,在碾压过程中,集料非常容易被压碎,骨料表面积增大,改变了原设计的路面配合比,油料偏少,造成集料碾压成型后松散,破坏路面结构,从而影响路面强度、行车安全、行车效果以及道路使用寿命;粗集料集中,局部密实度差,孔隙率高,容易使路面形成积水,影响路面质量;粗集料集中,影响路面平整度及路面外观美感。因此,离析会对路面质量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35、。而产生离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摊铺机结构、供料方式、摊铺技术和沥青混合料质量等造成的。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规律性离析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7)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在摊铺中应采用以下措施:尽量采用具有大直径、低转速螺旋布料器(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摊铺机;降低螺旋布料器的高度,并使混合料的高度超过螺旋布料器(即满埋面料器)。这样既可以提高螺旋布料器的输送率,降低转速,减少不同物料颗粒之间的惯性差异,还可以减少不同宽度位置上的横向离析和物料上下滚动产生的纵向离析,使螺旋面料器上部不暴露在空间,也不会由于上抛而产生面层离析。 3.3、加强路面养护 总结沥青路面
36、的修建与使用经验可知,路面从修建到破坏,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成型稳定期、正常使用期与老化破坏期。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碎石路面碾压后即稳定成型,达到强度要求。但对于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和贯入式路面则需一定时间的成型稳定期。在成型稳定期间路面的强度较低,有一个返油过程,易形成泛油、松散等病害,故此应该注意成型稳定期的养护。 第四章 总 结 综上探讨可以看出来,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处治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路面施工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诸多种新方法、新工艺被应用到施工中,大大的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保证了车辆安全、舒适、经济地运行,公路路面一旦出现病害,维修起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公路
37、的正常使用,所以对公路路面的各种病害应该以预防为主。有效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必须深入的研究各种病害的机理、预防措施和处治方法,从而在设计上、施工和管理养护等环节中尽可能为消除病害隐患提供理论支持,但是寻找合理的筑路材料、工艺和施工方法才是我们新一代筑路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这样,才能建设一条安全之路、生态之路、人文之路 参考文献1赵庆阳.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M.北京:交通出版社,2000,12.2杨光.公路施工技术要求M.南方交通出版社,2004,11.3 刘利军.沥青路面修补技术J.中国公路,2005,11.4 田荣庆.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12.5 张欣.沥青路面坑槽的修补J.中国交通科技,2001,7. 致谢毕业论文是每位大学生在校园的最后一次学习机会,也是对自己三年来学习的检验。但是这次毕业论文让我加深对以前所学内容的了解。它包括从最初的路基的重要性到公路的环保性,从路基常见多种病害的起因、防止到最后的处理方法等等。每一步过程都是我了解道路的过程,也是我逐渐成长的过程。在此,要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最后还要感谢同组各位同学给我的支持与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