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65595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监测B标技术交底,内容要点,1 监测概况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3 监测方法和精度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5 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测,1、监测概况,成都地铁1号线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B标工作范围包括:7站7区间和一出入段线(香山站以南)。图纸和站名待定。,2、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监测目的,为业主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施工影响。对可能发生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处理工程合同纠纷和协调的重要依据,为业主索赔时提供确凿证据。发挥专业优势,能够丰富设计

2、人员和专家对类似工程的经验,利于解决同类工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方案编制主要依据,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设计图;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招标文件和B标合同文件;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成都地区基坑工程

3、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QES管理体系文件。,具体监测工作内容:,协助业主对工程承包商自身的工程监测过程和监测结果进行管理,包括审查施工监测方案,现场监督和审查工程承包商预埋的设备和仪器,提出预埋的技术要求并协助业主进行验收。基坑监测(包括明挖车站主体结构、附属结构、明挖区间、盾构区间的临时施工竖井、区间风井、盾构始发井、盾构吊出井及风机房等),监测项目包括:围护结构墙(桩)定水平和竖向位移、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支撑立柱沉降、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基坑周边建筑物倾斜、沉降和裂缝、锚索应力等

4、。盾构区间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区间线路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桥涵、立交桥、人行天桥、高压铁塔、沟渠、河流等)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收敛、管片变形监测等。,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对施工监测的管理内容:,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第三方监测对施工监测人员、仪器设备、数据及监测成果等进行检查、复核、监督及管理,并独立开展监测工作对施工监测进行复核。施工监测单位人员向第三方监测单位请假,主要人员需在地铁公司主管部门备案,并通知相关单位。施工监测单位变更人员需向第三方监测单位履行同样程序。施工监测单位监测元件必须满足监测精度;进场后,由监理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共同检查产品合格证、率

5、定表,并出具检查意见。元器件产品合格证和率定表复印件应交第三方监测一份,以便计算需要。施工监测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需要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审核,审核完善后的方案必须作为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方案的重要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评审合格后才能实施。监测点埋设应稳固,位置和间距满足设计、地铁公司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等要求,监理单位组织第三方监测、施工监测单位进行验收,并及时形成完整的验收记录,并报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全质量部备案。,3 监测方法和精度,监测等级根据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的要求划分。,工程监测等级,3

6、 监测方法和精度,基坑、隧道工程的自身风险等级,注:隧道埋深、断面大小、间距等按规范要求区分。,3 监测方法和精度,周边环境风险等级,注:主要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按规范要求区分。,3 监测方法和精度,(1)基坑坡顶、桩顶、围护结构、立柱、钢管柱等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徕卡TS09plus全站仪,仪器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5mm+2ppm,配件主要为棱镜、脚架、温度计和气压计等。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按照精密导线测量的要求测设。,监测内容及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距离观测技术要求(mm),本次监测使用的仪器达到II级仪器等级要求(测

7、角中误差2,测距中误差3+2D),监测技术要求采用II级仪器等级进行监测。,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基准点的埋设由施工监测单位完成,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外且不少于3个,宜埋设有强制对中标志的观测墩,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同时要通视条件好、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使用时首先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规范中的样式,实际埋设的观测墩,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监测点有施工监测单位埋设,宜埋设成强制对中杆。,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技术要求,使用的仪器,监测点的埋设,3 监测方法和精度,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位移监测过程,3.采用极坐标法开始进行监测点的观测,每个监测点分

8、别测量3次坐标,坐标较差满足要求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坐标值。测量结束后,换另外的控制点进行监测。,1.定期复测控制网,在控制网精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开始测量。首先以一个控制点作为零方向。,2.在平时的监测中,设置多余检查方向来检查零方向控制点的稳定性,确保无误后,方开始监测。,开始观测,测量,极坐标法监测过程,(2)地表、管线、建筑物、拱顶下沉、基底隆起或回弹等垂直沉降监测 垂直沉降监测采用徕卡DNA03数字水准仪,仪器精度0.3mm/km,配件主要有铟钢标尺和尺垫等。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按级水准监测精度的要求测设。,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测量方法参

9、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按数字水准仪的测量方法构成闭合水准路线,并进行平差,测量按往返观测进行,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基准点的埋设由施工监测单位完成,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外且不少于3个,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使用时首先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下图单位为cm),控制点埋设规格,现场埋设的控制点,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点由施工监测单位埋设,主要有围护结构桩顶沉降点、地面和管线监测点、建筑物沉降点等。围护结构桩顶沉降监测点布设

10、:边长大于15m的按间距15m布点(按四舍五入原则计),小于15m的按1点布置,阳角部位加设1点。地表沉降监测点布设:沿基坑方向,对可能受影响的地表、路面布设沉降监测点,边长大于20m的按间距20m布点(按四舍五入原则计),小于20m的按1点布置,阳角部位加设1点。管线沉降监测点:地下管线测点间距1520m。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埋设在建(构)筑物四角的结构柱、承重墙体、建筑物基础分界点(基础沉降缝),同一建筑物上两沉降测点间距不大于20m,每座建筑物至少3点。,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点样式图,围护结构桩顶沉降点(利用位移点),管线沉降点,建筑物沉降点,地表沉降点,3 监测方法

11、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采用水准观测方法构成闭合环,监测方法参照控制网水准观测方法进行,垂直沉降监测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垂直沉降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过程示意图,基准点,工作基点,监测点,监测点,按照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观测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观测顺序分别与往测的偶、奇测站相同。组成闭合线路进行平差。,在工作基点与各监测点间形成闭合线路,平差得出各监测点的高程值。将各监测点的高程值减去初始高程值,即可得出其变形值。,3 监测方法和精度,(3)深层土体或桩体水平位移监测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采用CX-4型伺服加速度测斜仪,仪器

12、精度1mm/15m,测斜管由施工监测单位埋设,土体测斜采用钻孔埋设,桩体测斜采用与钢筋绑扎的方式埋设。埋设要求: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用自攻螺丝牢固固定、用封箱胶密封。测斜管安放就位后调正方向,必须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即平行于位移方向)在正式测试前必须用模拟探头(预通器)检查测斜管导槽测读时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即相反方向再测一次,测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3 监测方法和精度,测斜管的埋设,3 监测方法和精度,测斜仪监测演示过程,读数,然后,将测斜仪缓慢的往上拉,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

13、5m读一次数据。,测值A+=X1,测值A+=X1+X2+X3,测值A+=X1+X2,首先,将测斜仪缓慢放至测斜孔底部,等待一段时间,待探头温度与测斜管内温度一致且读数稳定后开始测试。,以此类推,直至管顶,得出各点测值A+,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刚才的方法及顺序再测一次,测得测值A-,管形值=(A+)-(A-)/2。将当次所测量的管形值与相同深度初始管形值对比,即可得出相应深度的累计变形值。,3 监测方法和精度,(4)深层土体分层沉降监测监测 深层土体垂直位移采用CJY-80分层沉降仪,仪器精度1.0mm。分层沉降按地铁公司的要求布设:始发与到达离洞门各10米布设一个点,在加固区外

14、1米分别布设1个点穿越河流两边隧道上方各埋设1个点穿越建筑物左右线前后约15米范围内布设3个监测点盾构换刀处设置一个监测点经过重要干道交叉路口的盾构左右线各布设1个监测点经过公交车站下方盾构左右线各布设1个监测点,3 监测方法和精度,埋设方法:由施工监测单位埋设,首先用钻机在场地中预定位置钻孔,将需安装的磁性圆环套在塑料管上,依次放到孔中预定深度。确认磁性环位置正确后,弹开卡爪。将导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用砂填实。采用水准仪测量孔口标高,用分层沉降仪测量磁环的标高,测量时,将分层沉降仪的开关向左打开,当测头经过磁环时,干簧管导通,蜂鸣器响,往返测读尺身刻度。,埋设过程,分层沉降仪,3 监测方法和精

15、度,(5)拱顶周边收敛 周边收敛采用SWJ-数显式收敛计,精度1.0mm。首先用挂钩连接盾构区间左右水平方向的两个已布置好的点,通过调节螺母,改变收敛计机体长度可产生对钢尺的恒定张力,显示屏上可显示出读数,测出两点间的相对位移值。,3 监测方法和精度,(6)支护结构受力监测 支护结构受力各监测项目所采用的钢筋计、轴力计均采用钢弦式传感器,其分辨率1/100(Fs)。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方法及步骤进行,安装过程中各重要环节如焊接等环节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测试,确保传感器没有被破坏,如发现损坏,更换传感器。,3 监测方法和精度,(7)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计监测,精度5mm。首先采

16、用水准仪测量孔口标高。其工作原理为: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定的垂直距离,再通过固定测点的标高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换算成从地面算起的水位埋深及水位标高。,3 监测方法和精度,(8)建筑物或地表裂缝监测 裂缝监测采用裂缝计或游标卡尺,精度0.05mm。,(9)建筑物倾斜监测 采用JTM-U6000IA型固定式倾斜仪,精度0.01,或采用垂直沉降观测来计算倾斜度。,3 监测方法和精度,(10)现场巡查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并辅助量尺、锤、放大镜、照相机或摄像机。巡查施工标段的围(支)护结构体系、周边环境是否发现裂缝或存在沉陷

17、情况;正在施工的作业面操作情况和周边邻近施工情况;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有无破坏情况;巡视人员以填表、拍照或摄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巡查信息。巡查信息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异常或险情时,及时上报。,3 监测方法和精度,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监测频率根据合同以及地铁公司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的要求确定。,基坑监测频率,注:上表为最低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未列入上表监测项目按照每周不少于三 次监测。,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注:上表为最低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未列入上表监测项目按照最低每天一次监测。,矿山法及盾构监测频率,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

18、预警,注:上表为最低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地中分层沉降监测频率,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监测控制值根据设计、规范等要求确定。,车站和明挖区间控制标准和预警标准,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盾构和高架桥梁控制标准和预警标准,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预警标准按地铁公司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进行,见警情等级划分、报告、处置、消警要求一览表,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消警条件和消警流程按地铁公司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进行。,消警条件:主体或附属结构完成底板施工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地表及建(构)筑物变形趋于稳定,且预警处置完成后地表累计沉降每周不超过2mm,建构(

19、筑)物累计沉降每周不超过1mm,可结合现场实际及周边的环境,综合考虑消警条件后消警。消警流程:监控量测预警后,根据专题会议要求及时进行处置。未消警期间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待监测数据稳定并符合消警条件后,由施工单位提出消警申请(需成投指挥部签署消警意见),报监理、第三方监测及建设等单位审核,经参建各方同意后消警。,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5 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测,根据成都地铁1号线B标特别重大危险点专家评审升降级汇总表(暂无),5 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测,针对重特大危险源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监测频率,不少于2次/天且根据数据情况加强监测频率,并加强巡视;分析危险源的结构,合理埋设监测点;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应急监测能力。,5 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