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727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分 类 号:密 级:学 号:0803204 毕 业 设 计 题目: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 学 生 姓 名:所 在 系 部:园林工程系 专 业:园林工程技术 指导教师姓名:200 年 月 日 潍坊市植物园规划设计 摘要:植物园的是以游览观赏和科普功能为主,兼有科研功能,是集科研、科普、文化、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植物公园。遵循“科学性、生态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增加绿量”的手法,确保建成初期的效果。在中标方案的基础上,又邀请了有着丰富植物园设计经验的上海园林设计院周在春教授进行了优化设计,包含了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四大造园要素。将全园划分为入口区、观赏树木展示区、水生植物展示区、岩石园展示

2、区、濮园慧园展示区等五大景区。关键词:游览观赏、科普、科学、生态、以人为本 引言:与动物园一样,植物园也是人类集约一群生物在某一设施的机构。人类最早的植物园可追述到距今 4000 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圈,早期的人类已懂得栽种一些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到了新巴比伦文明的时代(又称加尔底亚文明),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 II,在位 605 BC-562 BC)统一四方之国,并娶了米底公主米梯斯为王后。他为了一圆公主的乡思之愁,特别吩咐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内,建造了多处层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种各种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则是涓涓

3、细流。这就是当时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十八、十九世纪,随著植物学与博物学的蓬勃发展,植物园的构筑开始多了更多的学术用途,主要在於收集世界各地的种子或栽种苗匍以供研究等。人类设置植物园的用意也从最先的游乐与栽培蔬菜等观点,逐步变成教育与科学研究上面。但是与动物园一样,近代植物园也遭遇到许多学术新兴价值观与层面的冲击。其中园艺植物的引进,是否会对当地原生植物造成冲击?植物园设置所经常遇到的地权问题、植物园的植物栽培是否真的能够有助科学研究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於是植物园栽种植物采取原生植物化(本土植物化),并对外来植物进行有效地隔离管理,并积极投入危险物种原栖地保育、植物种原保护(例如种

4、子银行的观点保护濒危植物物种)等以扩增原先植物园仅在植物标本制作和栽培工作进行等单调的工作。并且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园也陆续增加许多园区生态解说导览等工作,以及结合社区或大学院校的植物学培训工作,让植物园真正具备充足的寓教於乐与科研的功能内涵。时至今日,植物园的定位已经成为兼具生态调查、物种采集、物种鉴定、植群引种、植物驯化、物种保存和栽培推广利用的科研单位,以及做为普及植物科学知识,提供大众游憩的园地。在都市水泥化日益严重的人类城市,无疑地,植物园的构建只要处置得宜,还可增加城市绿美化与生态廊道的空间,让人类多出许多健康的休闲场所,甚至让鸟类与松鼠等野生动物也可在城市中多出这些栖息地。可说益处甚

5、多。二十一世纪的植物园机构,即使在面对多变的时空格局,同样仍是人类具有前瞻性的机构。著名的植物园有:西双版纳勐伦植物园、海南兴隆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北京植物园、广州植物园等。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潍坊市迫切需要建造一座物种丰富、功能多样、代表潍坊市城建水平的植物园。植物园在 2009 年建成后,满足了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需要,完善了市区城市绿地系统,提升了我市植物的科研水平,同时也很好的治理了白沙河以及周围的环境。1.概况 潍坊市植物园是在原九龙山树木园基础上加以扩建,并将新华路西侧的虞河景观带的一部分一并纳入,统一规划建设而成的。(图 1)植物园

6、位于潍坊市区的东南部,东侧和南侧分别是市区的主要干道北海路和宝通街,西与虞河图 1 景观带相连,总用地面积 46 万平方米。用地区域内有市区地势最高的九龙山,季节性河流白沙河自公园南部中间流入,西北角流出汇入虞河。原九龙山树木园以成片栽植的法桐、柿树、毛白杨、雪松等苗木为主,存有少量大规格银杏、车梁木、柿树、雪松等珍贵苗木。地域内可谓有山、有水、有树,造园条件得天独厚。2.设计目标 植物园位于潍坊市区的东南部,如何正确把握其规划与城市绿地的总体规划布局的统一协调,符合园林城市的标准与要求,同时合理分区,体现城市特色,突出个性,构建具有科研、科普、文化和市民娱乐为一体的植物公园是这次规划设计方案

7、的主要目标。3.设计原则 3.1 指导思想 一切以市民的景观需求为目标、出发点。什么又是人们向往追求的景观规划设计呢?应该有三条基本的标准:一是安全,景观环境要安全,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不必担心各类来自外部的或内部的侵扰,应当是最安全的。二是实用,绿化、通风、活动场地等,三是美观,其实美观的大众说法就是“好看”,景观的美观包含着很多内容,诗情画意、文化内涵、艺术性等。本方案设计就将“以人为本”和“增加绿量”的手法作为整体的设计理念,处处体现人性化设计,尽全力满足每一位市民的景观需求,使市民能真正感觉到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3.2 设计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潍坊植物园按植物的进化系统排列。

8、裸子植物按国内通用的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采用克朗奎斯特(美)分类系统,其中被子植物又分为木兰、石竹、金缕梅、五桠果、蔷薇、菊六个亚纲,单子叶植物主要包括禾本科的竹园。科学的分类系统突出植物园作为专题公园的特点。3.2.2 生态性原则 在配置中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特征及植物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乡土树种同引进树种,速生树种同慢生树种合理选配,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以利于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的利用了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3.2.3 艺术性原则 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四大原则

9、,在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各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游人产生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不同体量、不同规格、质地各异的植物,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和谐、稳定。3.2.4 节约性原则 在植物园的建设中,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原九龙山树木园的大树 90%都加以保护,为了保留原有的两排法桐,东大门廊架放线调整过三四次。为了保留一株车梁木和两株银杏,园路及水系都做了适当的调整,银杏广场以保留了 50cm 以上的银杏而得名。同时,原有景石的利用也随处可见,大草坪、松柏山边上

10、的景石就是见证。4.总体环境布局 4.1 总体景观规划 潍坊植物园的规划方案按照市领导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在中标方案的基础上,又邀请了有着丰富植物园设计经验的上海园林设计院周在春教授进行了优化设计,包含了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四大造园要素。将全园划分为入口区、观赏树木展示区、水生植物展示区、岩石园展示区、盆景园科普馆展示区等五大景区。(图 2)图 2 5.规划分区 5.1 入口区 入口区包括主入口和次入口 5.1.1 主入口 东入口为植物园主入口,位于潍坊市景观大道北海路。入口中心为椭圆形花坛,花坛内选用亿年的树化石,百年的油松组景,成为潍坊植物园的标志。入口两侧是两排胸径 20cm

11、以上的银杏,象两列士兵将游人引入公园。(图 3)图 3 5.1.2 次入口 次入口设计两处,以满足开放性公园进出的功能需求,分别为西入口、南入口。西入口:植物园的西入口与新华路衔接,采用现代公园入口的处理方法,进入园内便踏上跨水生植物展示区的花桥,花桥似架于深谷之上,桥下茂密的植物,蜿蜒的溪水、湖面,曲折的园路等尽收眼底,复式的景观设计别有一番情趣。(图 4)南入口:植物园南入口与宝通街衔接,整个南大门风格简洁朴实,门前九棵乌桕树阵将南入口半隐藏在婆娑树影中。入口两侧胸径 15cm 以上的樱花和三季繁花似锦的花镜,使游人在赏花中步入公园。5.2 观赏树木展示区 观赏树木展示区是植物园的主要景区

12、,潍坊植物园的观赏树木展示区按植物的进化系统排列,裸子植物(包括松、柏、杉、银杏科等)按国内通用的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采用美国学者克朗奎斯特的新分类系统,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其中双子叶植物分为木兰亚纲(包括木兰、腊梅科等)、金缕梅亚纲(包括山毛榉、杜仲、桑、榆、胡桃科等)、石竹亚纲(包括蓼科)、五桠果亚纲(包括芍药、椴树、梧桐、柿树、杨柳科等)、蔷薇亚纲(包括蔷薇、石榴、山茱萸、冬青、槭树、七叶树科等)、菊亚纲(包括木犀、忍冬、菊科等)六个亚纲;单子叶植物分为泽泻、棕榈、鸭跖草、姜、百合等五个亚纲。观赏树木展示区由低等到高级的顺序共分: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樱棠园、杏桃园、红果

13、园、月季园、槭树园、木樨园、竹园 10 个植物专类园。(图 5)图 4 图 5 5.3 水生植物展示区 水生植物展示区主要是利用现有白沙河水体,对河道适当的填挖形成或宽阔或幽深的水景。水生植物展示区主要种植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沼生植物,根据植物在水中分布的深浅进行种植,形成丰富的水体景观,营造“鸢蒲水香”、“烟泖苍荻”等景点。同时,模仿自然水生植物的型态,创造天然生态环境。(图 6)5.4 岩石园展示区 岩石园以形态各异的岩石为素材,人工营造出石质山地,以岩石植物为特色而构造起来的颇具山区野趣的景观园。高低起伏的地势,蜿蜒曲折的道路,造型别致的岩石,都将给游人带来无尽 的情趣。岩石间

14、生长的藤本植物自由舒展,彼此攀爬,地面配置宿根花卉,颇有地方特色的观叶、观花树种点缀其中,即丰富了景观效果,又为园中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图 7)图 6 图 7 5.5 盆景园,科普馆 盆景园取名“璞园”“璞园”。这是整个植物园中的一组主建筑群,采用白墙、黛瓦、栗色木构件的建筑风格。盆景艺术追求和崇尚的是古朴、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璞园”“璞园”取自论语“返返璞归真璞归真”和语典“璞玉浑金璞玉浑金”之意,占地 8700 平方米,里面有三个展厅,主要收集国内外珍稀 名贵树桩盆景。盆景园占地面积:8703 m,建筑面积:2189 m。(图 5)科普馆取名“慧园”“慧园”寓“智慧智慧”后得之

15、意,占地 2900 余平方米,建有约 1900 平方米的展厅、观光温室等,主要用于植物科普、宣传、教育。(图 8)图 8 图 9 6.具体景观规划分析 6.1 道路系统规划 植物园的分区界限,以道路作为依据,形成清晰明确的分区界限,方便游人观赏。主路贯穿全园,连接各大景观分区,支路与小路分割各小景观区并联系各品种园及专类园。园路的布局采用自然式布局,更加自然,更加符合植物园的景观环境氛围。道路宽度分为 3 级,主干道 4m,支路2-3m,小路 1.21.5m。6.2 局部铺装 铺装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分区,结合展示的主题作相应的变化,将园路的铺装作为园内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路多采用强度高、耐

16、磨损、色彩美观、成分天然,容易切割的花岗岩石材,彩色卵石加上青石板、板岩、透水砖等组合成不同的图案镶嵌其中给园路增色添彩,增加了趣味性。6.3 水系规划 水是园林造景的“血脉”,有了水万物都有了生气。白沙河呈东南,西北走向穿过园内,形成自然的水系,使植物园更添勃勃生机。河内一池三山的设计,符合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水手法。从盆景园、牡丹山、岩石园汇入白沙河的三股溪流,瀑布、流水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增添了天然的韵律和节奏。水系驳岸选用当地产北太湖石,运用太湖石天然的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及玲珑剔透、飘逸浑厚,营造出“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景观。6.4 园内其他建筑规划 包括茶室、花架、亭、廊、

17、厕所等五部分 6.4.1 茶室 位于植物园中心湖北侧,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植物园中较具特色的一个建筑物,为了体现植物园的特色,我们在临湖侧设置广场与亲水平台,与东侧亲水平台衔接;将建筑置于西北侧,阻挡冬季西北风。整个建筑物采用现代的钢结构与玻璃的材质加上木材,整个建筑宛如从地面生长出来,很好地与环境融合在一起。6.4.2 洞开“洞开(豁然)”取自宋代杨万里“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出宫廷元洞开”之意。采用现代的手法结合传统建筑符号,形成既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植物园入口景观,远远望去,就像一轮“圆月”即将升起,“月亮”中是隐约闪现的茶室背景,站在“圆月”中可以看见河中的月季岛。(图 10)图 10 6.4

18、.3 瞭望亭 位于水生植物区东侧,下为石屋,上为嘹望台,造型古朴简约。依石坡临湖而筑,沿石级上下。与对面岩石园遥相呼应。6.4.4 曦照曦照“曦照”取“晨曦初照”之意。因其正对植物园的东大门,功能上是正门的一扇屏风,也是银杏广场的收尾和金缕梅亚纲区的开端。地面为传统青砖铺地,柱采用清水砖砌,钢木屋架,页岩屋面,创造一处古朴典雅的小景观。(图 11)图 11 6.4.5 照月“照月”取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意,是园中赏月的最佳去处。“照月”位于竹园内,南面临河,以“竹”题材,以阴阳之形组合方亭与方形平台,依竹傍水而建。以钢柱防竹,缠以麻绳为节。顶棚中间有空洞,亭

19、中竹子摇拽穿透,表现疏影灵气。6.4.6 厕所 全园设计三处独立的厕所,面积 76m,采用现代建筑形式,青砖的墙,朴素典雅,与园内璞园慧园建筑装饰风格相统一。7.树种的选择 7.1 植物选择的地带性。充分挖掘利用乡土树种,保持城市固有风貌,展现城市地域风采。植物园以栽植暖温带木本、草本植物为主,园内规划植物品种达 4000 余种。现已栽植近 1000 余种,其中,木本植物 700 余种,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 300 余种,集中体现潍坊地区的植物特色。栽植的乡土树种主要有:雪松、白皮松、法桐、白蜡、国槐、刺槐、丁香、紫荆、榆叶梅等。7.2 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在大量应用乡土植物的同时,广泛引进推广国

20、内外新品种,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变化多样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潍坊植物园是以游览观赏为主的公园,同时还兼顾科研、科普的功能。因此规划设计部分观赏植物的引种,以收集华北地区植物为主,适当引进国内各地及国外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从露地木本植物、露地草本观赏植物、温室植物、药用植物、盆景植物等方面开展引种驯化。现已引进当地少见的红豆杉、乔松、火炬松、宝华玉兰、望春玉兰、黄菠萝、白桦、桤木、秤锤树、椴树、银牙柳、胡颓子、胡枝子、鸡血藤、蓝野忍冬、阿诺红忍冬、鞑靼忍冬等 300 多个品种,丰富了潍坊地区的植物材料。7.3 植物选择的美学价值.做到生态美与景观美的统一,展现季相变化,体现浓厚的文化内涵。植物园在

21、规划各专类园时,充分考虑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特性。如:赏春的杏桃园和樱棠园,以栽植杏桃及樱花为主。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浪漫在夏的月季园展示红似火,白似雪,橙似霞的各色月季。秋陶醉在银杏广场和槭树园,秋风乍起,彩叶纷飞,天空写满古典和浪漫。冬季踏青在松柏园。坚毅不拨的青松,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以及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的竹园等,在任何一个季节,都为人们提供着可观可赏的佳景。(图 12)图 12 8.存在的问题 由于植物园在潍坊地域范围内尚属首个

22、,尽管我们邀请了周在春、贾祥云、张德顺等国内省内著名的专家做顾问,但由于经验不足,也因为植物园建设的技术复杂性,以及本次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今后需要着力解决两个问题:8.1 植物园物种还不能完全代表本地区植物特色 目前,潍坊市植物园共收集园林植物 151 科 286 属 1000 余种,其中露地栽培的木本植物 700余种,与更为偏北、相差 3 个纬度的北京市植物园的 3000 种、中科院北京植物园 2000 种相比较,潍坊市植物园只能是仅仅形成了一个大的植物框架,还不能完全体现潍坊地区的植物特色,还有更多的树种有待于收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园与一般性公园相比较

23、,最大的不同在于植物园是以集中体现本地区的植物分布、栽培管理等植物科学为主,而一般性公园则以营造景观为主,植物物种收集可以说永无止境,是一项永不完工的工程。仅仅一次依靠政府采购的设计施工单位的一次性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学术性高、周期长的任务。还需要组织引种,逐渐尽可能的把适应本地气候,能露地栽培,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收集全面,把潍坊市植物真正建设成为能代表潍坊本地植物特色的植物园。8.2 专业人才缺乏、科研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园林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植物园的维护和发展需要尽快组建一支集植物分类、引种驯化、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各专业人才组成与植物园工作相适应的科研管理队伍,合理制定

24、管理和科研经费,确保每年足额到位、人才到位、经费到位,形成科研与一般性日常养护管理两条腿走路,形成良性循环,让建成后的植物园发挥其科研、科普功能,激发市民热爱植物科学的热情,加入爱绿护绿的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潍坊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绿色是潍坊的本色”这一主题。9.结语 本方案的核心就在于人性化设计,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这既是游园景观规划的出发点,也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就像一个园林设计师,他最主要的事情不是给国家给政府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为人们创建了多少绿色的家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少健康和知识。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体现城市特色和文化。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或硬化。就像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西蒙兹认

25、为,“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在这次毕业论文期间,我得到了园林系老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同时还得到了园林专业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借此毕业论文答辩之际,我在谨向敬爱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老师两年来的教育和关心!同时也感谢各位同学的爱护和热心帮助。谢谢大家!参考文献 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1998,226:3943 肖国清.美国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规划,19915:3640.陈植等.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05:50 百度百科 植物园这个机构的历史与其新时代的意义,2007.6.26 潍坊市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步,2009.3.28 潍坊市植物园简介,2010.10 中国植物志 山东植物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