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65757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环评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宁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编制日期:二一六年七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2、。6、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宁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法人代表唐海宾联系人王雷通讯地址宁国市宁城北路10号联系电话0563-4037194传真/邮政编码242300建设地点宁国市凤形路以西,西津河以北,宁港路以东,向阳路延伸段以南立项审批部门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批准文号发改审批20169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851公园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104039绿化面积(平方米)86871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8%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12月1、项目由来根据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安排的通知宁政20161号文件,为巩固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准备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均衡城市绿地分布,提升全市公园绿地水平和档次,宁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拟投资5000万元建设凤形公园景观工程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

4、,本项目工程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占地面积104039,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69公园(含动物园、植物园、主体公园)”其他类别,评价级别确定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宁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巢湖中环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 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位于宁国市西津河北侧,西津大桥至双龙路,占地面积104039m2,其中绿化面积为86871m2,硬质铺装面积17168m2。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园路、广场铺装、灯

5、饰以及配套房建设施等。规模: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公园游人容量按下式计算:C=A/Am其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m2)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公园总用地面积为10.4公顷,综合考虑规划范围实际情况,取Am值为60m2/人。计算得出的游人容量约为1700人。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总用地面积m2104039绿化面积m286871硬质铺装面积m217168 景观小品工程其中景观亭廊m2780置石组3组景观看台个1景墙m130挡土墙m329木栈道m206树池个

6、40休闲座椅个30 景观照明其中草坪灯个40庭院灯个30垃圾箱个30地面停车位个143、 项目方案设计(1) 设计思路1)因地制宜,合理建设针对现有山水地貌特征,采取地开发、轻建设的方式,以慢行系统和植物彩化,塑造滨河的山水画卷式风景园,为市民提供幽静的慢行游赏环境。充分利用现凤形工厂原址和挡墙,改造成为公园主入口、集散广场,建设风圣阁。作为市民集散、活动、聚会、赏景的去处。2) 生态建设,修复场地场地内现有工厂、垃圾堆放场对土壤、水系环境噪声一定污染,沉积的各类污染物质也对未来公园的市民造成隐形危害。通过生态处理、湿地净化、种植去污植物的手段,讲解、吸收场内富积的污染物质,塑造市民可安心游赏

7、的滨水公园,作为宁国工业棕地复兴建设的代表性案例,为工业程青的可持续发展和复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3) 风圣阁选址依据场地地形、周边交通环境、西津河流段落特征和城市景观视线关系。将对凤圣阁选址在凤形耐磨工厂的水塔位置。该处位于西津河转角处,东西河段的滨河视线均可及,西津河大桥和西津大桥均可观其所在。同时该处位置正好在凤形路在城区路段的轴线上,使凤圣阁成为城市标志景观。(2) 景观框架1)通过台阶、栈道的修建解决场地竖向高差,以滨河休闲带为主线,串联四个主要节点;2)针对四个节点的资源特色,梳理并突出亮点,确定主题,打造各个区域的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既增强整体吸引力,又有各自目标人群,形成互补关系

8、;3)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尽量减少人工痕迹,顺应地势以蜿蜒曲折的园路引人入胜。(3)功能分区本项目功能分区划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入口展示区、山水休闲区和文化观光区。1) 入口展示区该区是凤形耐磨长滨河公园主要出入口之一,向游客展示宁国的文化特色以及提供给游客一个休闲空间。该区块以特色景观叠石、景墙、林荫广场为主体,是整个滨水公园西侧主要出入口,提供给游客一个集散、休闲的活动空间。2) 山水休闲区该区现有的地市地貌赋予场地独特的趣味性以及生态性,是整个场地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块。该区块以望荷亭、环翠台等景观建筑为主体,在原本富有变化的地市地貌条件下,以蜿蜒曲折的园路串联各个节点,引人入胜;在滨河带上

9、种植色叶树种,在郁郁葱葱的松林背景下,整个滨水带仿佛如画卷般美丽。3) 文化观光区该区块地势较高,实现开阔,故将凤圣阁安置于此,成为整个场地的视觉焦点,提供给游客以及当地的居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该区块以凤圣阁、烟雨楼、绿影长廊等景观建筑为主体,人群主要活动围绕凤圣阁文化广场展开,在凤圣阁上人民实现开阔,可远眺西津河以及横跨西津河的西津大桥、西津河大桥等优美风景。(4) 竖向设计公园的竖向设计引入生态绿岛的概念,运用植物微地形的处理界定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原有场地地势高差较大,竖向空间层次富有变化,所以在场地内原有平坦地块布置活动空间,减少土方开挖量。(5) 交通流线分析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沿着山

10、体谷脊线修建园路解决竖向高差,提高抵达各个景点的便捷性设计,并设计滨河游步道供游客欣赏西津河美丽的生态环境。(6) 视线分析对景观的实现分布、丰富度及可达性进行全盘考虑,力求处处美景、步移景异、积极营造标志性景观节点及重要景观区域,景点分布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激发景观实现的区分度及趣味性,避免单调和乏味。(7) 植物配置1) 入口观赏区植物分析:入口是公园整体形象的体现,为游客主要集散中心,大多面向城镇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的特色。本案公园入口呈不规则自然形态,所以在种植上以自然种植为主,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周围环境;

11、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像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基调树种:香樟、水杉、松柏、桂花特色树种:无患子、栾树、银杏、樱花2) 密林野趣区植物分析:该区域原有植被生长态势良好,以松柏为主,在植物设计上不去过多的修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适当做一些“减法”,在道路两侧适当的增植少量观赏类乔灌木。基调树种:松树特色树种:桂花、柏树3) 滨水风光带植物分析:滨水景观带以无患子、水杉、栾树、乌柏等耐水湿的秋色叶植物为特色,疏林草地式种植营造开敞自然的城市滨水休闲带的景观效果。局部节点点缀开花小乔木与多年生草本植物,整体提升了整个景观的感官享

12、受,形成覆盖林下空间的同时透出视线通廊使游人有赏有玩有品有感;滨水区域种植,采用生态型设计手法,种植大量水生植物打造了一个极具乡野情趣的生态湿地,展现原生态自然景观特色。基调树种:乌桕、无患子、栾树、水杉特色树种:芦苇、蒲苇、千屈菜、芒草(8) 道路铺装设计1)道路铺装设计原则符合绿地生态要求:选用可渗水性材料,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的补充;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尽量选用乡土材料,保留场地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因地制宜:尽可能少的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开挖,取中国古典园区曲径通幽的造园手法,园路可适当蜿蜒曲折,增加景区的空间层次。分期建设:道路改造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资金投入的周转一级地质

13、地貌的勘探都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可先改造建设等级较高的道路,后期再投入其他道路的建设。2) 主要园路的铺装设计主要园路承载整个场地的主要人流量,是串联各个节点的主要通道,建议路面材质以彩色透水砖为主;3) 滨河步道的铺装设计为突出场地滨水性,给游客及当地居民一个亲水空间,所以在沿河布置滨河游览步道,步道的铺装材质上以当地乡土石材为主。4) 林中小径的设计针对与原有密林环境采用“减法”的设计手法,理清道路两侧枯树杂枝,铺设木栈道,与周边环境相融合。5) 广场铺装设计原则:协调公园整体的设计风格进行场地的铺装设计,公园内根据场地性质分为三大类型广场,分别是入口集散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公共休闲广场。要

14、求:铺装图案的选择,总体走向、线条要统一风格;确定铺装色调统一;光面的花岗岩不宜大面积使用;铺装的尺寸是根据整体面积划分出来的模数来确定,先大概划分力案面积,再通过模数来确定尺寸大小。入口广场铺装设计:公园入口一般承载游客及当地居民集散休闲的作用,硬质铺装相对集中,可根据设计风格设计铺装纹理;文化休闲广场铺装设计:场地内这类广场主要是服务于前往凤圣阁参观的游客,依托于凤圣阁的建筑形式,所以建议广场铺装以青砖等中式铺装为主;公共休闲广场铺装设计:这一类广场为体现平易近人的尺度感,广场铺装选材上多自然纯朴,色彩上也更贴近乡土素材。 (9)栏杆设计原则:针对现状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设置栏杆,为统一设计

15、风格以及长远打算,建议改造成以花岗岩以及混凝土为主的石质栏杆,不仅可以长时间使用,对于安全也能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10) 景观照明意向形成秩序:夜晚公园汇集大量人流,通过照明为游人提供主次分明的游赏路线,有助于引导和规范公众行为,促进人与园“沟通”,展现园林精美所在;满足功能:提供交通照明,指印方向,保证安全,减少犯罪行为;注入艺术:园路是园林中景观构成中重要的线性要素,应通过巧妙的光影设计使夜间园路具有观赏性,营造适宜的气氛,增强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创造和谐、统一、迷人的夜景观;绿色节能:减少光干扰与光污染,合理确定照明建设的开发强度。(11) 景观平台设计 原则:根据公园内建设需求,设置多

16、个景观平台,分木质、硬质两种,其一作为观景平台,由高到底或由小到大(视野)观赏自然美景;其二作为亲水平台,与水近距离接触,感受大自然的温暖。4、 相关政策及规划符合性(1)产业政策相符性。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拟建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可视为允许类范畴项目,并经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审批【2016】9号文件予以批复。(2) 城市规划相符性项目选址位于宁国市西津河北侧,西津大桥至双龙路,该选址符合宁国市总体规划。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宁国市相关规划的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宁国市

17、西津河北侧,西津大桥至双龙路,属于新建项目,建设地周围多为荒地,因此区域内基本不存在老的污染源及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宁国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是皖南山区之咽喉。距沪、宁、杭三大城市仅160-290公里,是皖南商旅通行之要道。地理坐标东经11836-11924,北纬3017-3048之间。2、地形、地貌宁国市地处皖东南位置,属天目山脉绵延西侧,在黄山东麓,是皖南山地丘陵区。全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山丘起伏。一般海拔300-500米。市域

18、地层属于扬子地层江南分区,以沉积岩分布最广,砂岩、粉砂岩、页岩为常见。地区地震烈度为6级。3、气候、气象宁国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4,极端历史最高温度41.1,极端历史最低温度14.5;年平均降雨量为1426.9mm,年平均蒸发量为1464.4mm;历年相对湿度为80%;年日照时数1818.5小时。年无霜期259天。宁国市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是风向转换的季节。历年平均风速为2米/秒,春季3-4月份最大,平均值为2.3米/秒,秋季9-10月份最小,为1.7米/

19、秒。4、地表水系宁国境内有大小河流949条,河道总长度2104km,其中以水阳江水系为主,分东津河、西津河、中津河三条河流。中津河在城区南部汇入东津河,东西津河在城市建成区北部汇合,汇合后的河流称水阳江,流域面积2369.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93%,控制耕地面积85.8%。5、生态环境宁国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大类30多个矿种,石灰石、煤炭、石棉、萤石、陶土等矿产远景储量达34亿吨。境内土特名产荟萃,山核桃、元竹、青梅、银杏面积和产量居安徽省首位,山核桃粒大壳薄、仁肉饱满,笋干肉厚色美、脆嫩爽口,名优茶绿翠显茸、清雅纯正,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元竹之乡”称号。宁国市境

20、内植被属安徽省南部常绿阔叶林带,树种有46科100属、143种,森林覆盖率达70%,林业用地182km2,其中有林地95km2,灌木林15km2,疏林地6km2,幼林地5km2,荒山60km2。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带性植被群落现已很少见到,多为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所代替。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宁国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七县市,市域面积2487 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综合经济实力自二000年以来连续多年居安徽县(市)首位。 宁国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自东汉末置县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著名古邑。

21、大自然赋予宁国的青山秀水、清新空气和宜人气侯,造就了极佳的生态环境。宁国交通便利,生活、生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正日益成为最佳人居地和最佳投资地。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拥有机械、电子、化工、皮革、建材、食品、冶金、矿产等十多个工业门类,形成既立足于开发本地的资源优势,又面向本地的生态农业市场的综合体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工业总产值占市属工业总值的一半以上。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空气质量现状此次评价在拟建项目场址设置大气环境监测点,委托宁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该区域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3项指标实施监测,监测时间

22、为2016年7月11日,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1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 单位:mg/m3统计时段PM10SO2NO2日均值0.0490.0080.027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均值0.150.150.08由上表可见,评价区空气中的污染物PM10、SO2、NO2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附近水体为西津河,此次评价在项目污水入河口处设置监测断面,委托宁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该区域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16年7月11日,监测项目包括pH、NH3-N、CODcr,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2 水环境质量

23、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除pH 外,mg/l项目点位pHNH3-NCODcr项目排污口处7.20.1777(GB3838-2002)类标准691.020由上表可见,评价区域内的西津河水质良好,各项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功能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场址为2类标准适用区,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的要求。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委托宁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项目拟建地点共设四个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点位图见附图五。监测时间:2016年7月11日。监测频次:昼夜各一次。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3。 表3-

24、3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 序号测点位置昼间夜间备 注1N153.647.7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2N250.243.13N352.747.94N449.342.5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昼间噪声在49.353.6dB之间,夜间噪声在42.547.9dB之间,能够满足功能区划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拟建项目位于宁国市西津河北侧,西津大桥至双龙路,不在宁国市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周围200米内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和文物

25、古迹等特殊保护对象,根据该项目特点及周围环境调查,环境保护对象为项目地所在区域的水、气、声环境。 表4-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保护级别大气声凤形山庄E305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类凤形新村EN602000户亚厦山庄W4014户地表水西津河S/中型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按宁国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区域属二类区,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中大气污染物质量标准编号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标准

26、取值时间浓度限值(ug/m3)1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日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2NO2年平均40日平均801小时平均2003PM10年平均70日平均1502、水环境项目拟建地水域为西津河,其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水体,其水质控制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ODcr氨氮类标准69201.03、声环境根据宁国市功能区分类,该项目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4-3。表4-3 声环境质量标

27、准采用标准标准值dB(A)昼间夜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排放标准施工期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及宁国市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宁国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5。表4-5 污水排放标准 单位: mg/L,pH除外控制项目pHCODCrBODSS氨氮GB8978-1996 三级标准69500300400/宁国市污水厂进水要求693201602002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6960202082、噪声标准(1)本项目运

28、营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表5-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摘要(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注:昼间频繁突发噪声,其峰值不超过标准值10 dB;夜间偶然突发噪声,其峰值不超过标准值15 dB。(2)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14。表5-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昼 间夜 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公园建设项目,污染物产生量较少,主要为人员活动产生的轻微环境影响,符合总量控制原则,无需申请总量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施工队入区 地面清

29、理 施工道路与场地 搭建工棚W、S、G S、G、N S、G、N S、N进料 堆放 绿化与景观建设 垃圾清理 G、N S、G S、G、N G 建成投入使用 W、S、N、G图1 施工工艺主要流程及产污环节注:W-废水 S-固废 N-噪声 G-气、尘类污染物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为游客在公园内游玩。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1、废气(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开挖、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烟尘。(2)土石方装卸、混凝土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2、废水:(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30、SS、氨氮。施工人员平均每天约为100人,其生活用水量为0.02m3/d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1.6m3/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3)地基挖掘时的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SS。3、噪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打桩机、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4、固废:主要是基础工程施工时挖掘的土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0t;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为50kg/d。(二)营运期1、废气:拟建项目设有地面停车位14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尾气及扬尘,主要污染物为CO、NOX、H

31、C、颗粒物。2、废水:拟建项目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和景观小品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年用水量为350m/d,127750m/a。3、噪声:噪声源主要来自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及大型活动时使用高声喇叭产生的噪声。4、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为游客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公园最大游客数约为17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1kg/人d计,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17t/d,62.05t/a。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果皮、玻璃瓶、塑料制品、废纸、饮料罐等。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土石

32、方开挖扬尘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运营期汽车 尾气NO2、CO、THC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1.6m/dCODCr、BOD5、SS、NH3-N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达标外排固体废弃物施工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50kg/d0建筑垃圾建筑垃圾10 t0噪声施工期:土石方阶段: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辆:80110dB(A);地基基础阶段:液压静力沉桩机、振捣机:60110dB(A);结构阶段:振捣机、升降机:80110dB(A)。营运期:车辆行驶产生的交通噪声及人员活动噪声。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源于施工活动等。其影响特征主要表现为工程永久占地使局部

33、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施工占地、土石填方等均直接使植被面积减少,造成局部区域的植被破坏,生物量降低,同时易引起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等。具体表现为:(1)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貌景观、地表植被的破坏及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等方面。(2)区内裸露面积较大,若遇大风、暴雨天气,易造成水土流失。(3)施工过程中土地平整,损害了项目占地内的人工林和灌丛等,导致生物量的减少。(4)施工期建设过程将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如果清理不及时,随意堆放,将对项目区产生视觉景观污染。施工营地的工棚的外观常与景区的自然环境不相协调,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如果没有及时较好地处理(处置),都将影响景区的景观环

34、境。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1)项目建成后,使区内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2)若开发强度过大,则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3)若休闲服务设施的建筑密度过高、过大,体形不合适、体量过大,将对区域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4)若各建(构)筑物外观、色彩不佳,与周围景观环境不协调,将对区域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在用地范围内施工,并在建筑物周围布设相应的景观设施,铺设道路,环境绿化。施工期间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一、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废水以及由于施工人员进驻带来的生活废水。在建筑施工期间,由于建筑材料清洗,混凝土

35、调制、建筑安装等工程的实施,将会带来一定量的施工余水及废弃水。此外,由于施工期间将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废水。从水量上看,以生活污水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废水通过入渗进入地下含水层。工地生产废水、污水必须收集,冲洗车、混凝土养护水等不得随意漫流。具体措施如下:1、施工废水:对工地清洗弃水等应收集起来,建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后二次使用,根据施工期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沉淀池和集水池可采用钢结构,以便于移动。2、生活废水:施工期每天施工人员平均100人计,生活用水量按20L/人日计,则生活用水量为2.0m/d。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

36、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1.6m/d。该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约250mg/L、BOD5约150mg/L、SS约200mg/L、氨氮约15mg/L、动植物油约20mg/L。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本项目不在河道内施工,因此,该施工工艺不涉及水中作业,可以避免对水体水质造成直接影响,但需在河道岸边进行道路铺装,因此,施工过程中需防止施工石料、施工泥浆等散落到水体,从而影响水质。为避免施工过程对水体的影响,建议在水体枯水期进行施工,减少开挖量及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抓紧施工进度,总体而言,水体环境影响不大。

37、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经上述处理后,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二、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扬尘本工程施工期扬尘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施工场地的地基处理中,将应用挖土机和推土机进行堆填,在土的搬运、倾倒过程中,将有少量砂土从地面、施工机械、土堆中飞扬进入环境空气中。 施工期间运送散装材料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有少量物料洒落进入空气中,另外车辆在通过未铺衬路面或落有较多尘土的路面时,将有路面二次扬尘产生。 原料堆场和暴露松散土壤的工作面,受风吹时,表面侵蚀随风飞扬进入空气。施工扬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是: 土壤或建筑材料的含水量,含水量高的材料不易飞扬; 土壤或建筑材料的粒径大小

38、,颗粒大的物料不易飞扬,土壤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大概是粒径大于0.1mm的占76%左右,粒径在0.050.10mm的占15%左右,粒径在0.030.05mm的占5%左右,粒径小于0.03mm的占4%左右,在没有风力的作用下,粒径小于0.015mm的颗粒能够飞扬,当风速为35m/s时,粒径为0.0150.030mm的颗粒也会被风吹扬; 气候条件,风速大,湿度小易产生扬尘,当风速大于3m/s时会有风扬尘产生; 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运行速度对扬尘的产生量也很明显,速度高,扬尘产生量大。扬尘量计算: 式中:Q挖填土施工的扬尘量,g/h Kii等级粒径土壤组分的飞扬系数 Pii等级粒径组分在土壤中的含量T土

39、方工程量,t/h U风速,m/s,当风速小于扬尘启动风速时,取启动风速Uo Uoi等级粒径土壤颗粒的扬尘启动风速,m/s n风速指数 D土壤密度,g/cm3 C常数 Wo标准土壤含水率 W土壤含水率施工期扬尘产生量的计算结果见下表。表8-1 施工期扬尘的产生量施工阶段产生源产生量 ( mg/m3土方)风速3m/s风速35m/s风速58m/s地基处理填土方工作面风扬尘3.844845160 由于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湿度比较大,填土方的砂土颗粒粗,扬尘的产生量低,影响范围也比较小,受到施工扬尘影响的区域,主要是在施工场地的范围内,场地下风向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为降低扬尘产生量,保护大气环境,建议施工单位采取如下措施防尘:第一、主要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并使用草帘覆盖,防止扬尘。所有临时道路均需清洁、湿润,并加强管理,使运输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第二、施工中建筑物应用围帘封闭;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水平网内、脚手架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第三、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第四、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使用毡布覆盖,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