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66309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铁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二O一三年六月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原平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忻州市的中部,属晋北滹沱河流域的中段地域,北接代县、朔州,南邻定襄、忻州,东西分别隔山与五台、宁武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38353903,东经1121711315之间。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区位于原平市苏龙口镇山碰村西侧0.7km,行政区划隶属苏龙口镇管辖,位于原平市区北东38方向,直距29km。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25505-1125602,北纬:3

2、85515-385557。地理位置见图1-1。1.1.2建设背景根据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1号关于忻州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为单独保留矿山,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划界批文,矿区面积不变仍为0.41km2,开采深度由15501350m变更为15501060m,生产规模20万吨/年。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于2003年建矿,当年投产。矿山开拓方式为明溜槽-公路联合运输,采用横采掘带组合台阶式采矿法,为敞开式山坡露天开采,分为东西两采场,由上而下逐层开采,阶段高10米。2007年前开采底界标高1390m,露天采场平均剥采比5.55m3/m3,

3、年采矿石量10-20万吨,采出矿石品位TFe为31.07%。凿岩采用YT-24型凿岩机,以BYH-10/7型半移动式电动空压机供气。剥岩雇佣当地劳动力承包,将废石排往废石场,矿石由汽车运至选矿厂。经过数年开采,矿山适宜露天开采的矿体已基本开采完毕,2007年改为地下开采。采用平硐掘进,沿矿体分层开采,中段高30米。回采率85%左右,矿石贫化率5%。根据评审通过的山西省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储量核实地质报告,截止2007年12月31日,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全区累计查明资源量1800.92万吨,消耗储量79.88万吨,保有122b+333资源储量1721.04万吨。由于从2008年初开始

4、进行资源整合,矿山一直未进行开采。依此批采矿区范围内资源储量属于中型规模,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1号文件、划界批文批复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按此规模,服务年限可达到80年,规模明显偏小,根据资源储量与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匹配的原则以及批复的山西省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开发利用方案,建设规模变更为60万吨/年。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委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一地质队编写了山西省原平市苏龙口镇鑫源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0年11月忻州市国土资源局对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行了评审;2011年6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了矿区范围。2011年11月,建设单位委托山西省冶金设计院编制完

5、成了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开发利用方案;2012年2月,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以晋矿联技审字2012022号出具了评审意见书。图1-1 地理位置图(1:50000)1.2工程概况1.2.1主要工程内容(1)项目名称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铁矿开采项目(2)建设单位原平市鑫源矿业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项目性质:资源整合。(4)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采矿工程矿区面积0.41km2,设计可采储量1381.07万吨,开采规模为60万吨/年铁矿石,服务年限28.78年。二、工程内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和储运工程等。本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

6、程衔接关系见表1-1。表1-1 本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衔接关系一览表工程组成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性质工程建设特征主体工程XPD01/1400 平硐新建1350m中段以上采用新建平硐及部分现有平硐开拓系统,新建11个平硐,利用原有2个平硐,封闭其他原有平硐;1350m及以下采用竖井开拓,将竖井布置在矿体中央,采用独立的竖井开拓运输系统。建主井(ZSJ01/1375)、副井(FSJ02/1375)各一个,改造原有两个风井(FJ03/1395、FJ04/1350),平硐担负行人、运输矿石,平硐均设人员、设备躲避硐室,并且利用浆砌片石支护。先建设1350m中段以上平硐系统XPD02/1450平硐XPD0

7、3/1400平硐XPD04/1450平硐XPD05/1500平硐XPD06/1400平硐XPD07/1400平硐XPD08/1400平硐XPD09/1450平硐XPD10/1450平硐XPD11/1400平硐PD2平硐利用原有PD8平硐主井(ZSJ01/1375)新建副井(FSJ02/1375)回风竖井(FJ03/1395)原有改造回风竖井(FJ04/1350)辅助工程炸药库利用原有炸药库利用原有;原有2个废石场分别设置在矿区原东西两个采区两个平硐口下方的边坡上,沿原始地形坡面露天堆放。现有2个渣场容量不足,且不规范,本次在矿区北中部新建废石场一座。对现有的2个渣场进行生态恢复封场治理。废石场

8、新建取土场新建取土场取土应尽量放缓取土场的坡度,坡度控制在10%以下。取土前在取土范围之外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以防止坡上汇水对取土坡面形成冲蚀,以防止水土流失。公用工程供水深井利用原有供热电采暖新建供电变电所利用原有储运工程原矿场新建进矿道路利用原有,原矿场在竖井工业场地新建环保工程大气喷淋抑尘装置新建新建,现未建,评价要求必须在试生产前建设完成。废水矿井水处理设施新建在采场生活区建设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在工业场地建设矿井水处理装置1套1.2.2生产工艺1)开拓运输方案(1)1350以上平硐开拓系统平硐断面2.52.5m2,阶段运输巷道铺设9kg/m铁轨,选用0.7m

9、3矿车。平硐要保留3的坡度,并留排水沟水可以自流排出。矿山生产要努力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贫化率,注意采掘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确保三级矿量。根据以上原则,各硐口位置见下表1-2。表1-2 平峒位置一览表平硐编号北京54坐标系6度带西安80坐标系6度带备注XYXYHXPD01/14004311695196667144311647.5 19666643.3 1400新设计XPD02/14504311701196667844311653.5 19666713.3 1450新设计XPD03/14004311927196672744311879.5 19667203.3 1400新设计XPD04/1450

10、4311906196672414311858.5 19667170.3 1450新设计XPD05/15004311869196671744311821.5 19667103.3 1500新设计XPD06/14004311938196673064311890.5 19667235.3 1400新设计XPD07/14004311980196674544311932.5 19667383.3 1400新设计XPD08/14004311983196674604311935.5 19667389.3 1400新设计XPD09/14504312013196675134311965.5 19667442.3

11、 1450新设计XPD10/14504312033196675984311985.5 19667527.3 1450新设计XPD11/14004312089196676654312041.5 19667594.3 1400新设计PD24311755.23019666544.9604311707.730 19666474.260 1355.389原有平硐PD84312037.23019667357.1914311989.730 19667286.491 1351.946原有平硐各平硐功能为矿石的开采、矿石与矸石的运输通道。(2)1350以下竖井开拓系统主井(ZSJ01)采用双箕斗提升,容积1.6

12、m3,提升设备选择2JK-2.5/11.5E单绳提升机,主井净径4.0m,井深235m。从10501300m开凿一条3.5m的主溜井,1000m以上各中段生产的矿石经石门、井底车场运至主溜井卸矿站溜放到1050m之后将矿石卸入下部矿仓,经电振给矿机、转运皮带机送入计量斗、装箕斗提升到地面,送入原矿堆场后外运。废石提升至地表后倒装汽车运至废石场堆存。副井(FSJ02)为罐副井,选用罐笼-平衡锤互为配重单绳提升,提升容器选择25001530mm的罐笼,平衡锤采用3.9t标准平衡锤。提升设备选择2JK-2.5/11.5E单绳提升机,井净直径4.1m,井深235 m,井底水窝深8m。运输人员、设备、材

13、料及部分废石,废石提升至地表后倒装汽车运至废石场排弃。风井(FJ03、FJ04):净直径3m,井深分别为245m、200m,井筒安装梯子间。表1-3 竖井位置一览表坐标系北京54坐标6度带西安80坐标6度带主井X43120164311968.5Y1966685519666784.3H13751375副井X43120274311979.5Y1966690119666830.3H13751375回风竖井X43118134311765.5Y1966638919666318.3H13951395回风竖井X43122304312182.5Y1966751319667442.3H135013502)中段运

14、输方案(1)平硐运输方案分中段运输方案:在每个中段都有有轨运输层,每个中段的矿石都通过电机车运到堆矿场。(2)竖井运输方案各中段采出的矿石和废石通过主溜井放至1150水平,由竖井提升至地表。中段运输线路采用沿脉+穿脉环形运输布置型式,主井井底车场为环形车场,副井车场为尽头式车场。采场溜井设在穿脉运输道内,每条穿脉运输道根据矿带宽度设1-2条溜井,运输车辆通过溜井下部振放机进行装车,装满后由电机车牵引至主溜井卸矿,卸矿采用侧卸式曲轨,可以保证矿车不用摘钩连续卸矿。3)开采顺序及开采方法(1)先进行1350m以上矿段平硐开采,后进行1350m以下矿段竖井开采。(2)同一矿体开采顺序为由上到下。(3

15、)开采方法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在实施各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后,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区域环境功能承载力、土地利用、城市建设规划要求、社会敏感目标、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及项目综合影响判断认为,工业场地及固废堆场选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第二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采场评价区内TSP浓度范围为0.1830.268mg/Nm3之间,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为89.3%,未超标;采场评价区PM10浓度范围为0.0980.131mg/Nm3之间,最大质量浓度

16、占标率为87.3%,未超标;采场评价区SO2浓度范围为0.0300.058mg/Nm3之间,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为38.7%,未超标;采场评价区NO2浓度范围为0.0170.044mg/Nm3之间,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为55%,未超标。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跟据厂址区域滹沱河已有监测资料可知,滹沱河3个监测断面中BOD5全部超标,1#、2#断面SS超标,其余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2.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地下水监测资料,各监测点各项指标的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说明本区地下水质量较好。2.1.4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采厂场地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均未超标,说明本项目

17、厂址周围声环境较好。2.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2.2.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范围的确定方法,结合本次工程大气污染排放特征、该地区主导风向、厂址周围关心点分布以及该地区地形地貌,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各工业场地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5km的区域。2.2.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工程井下涌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全部回用;因此,可以做到正常生产时,无废水外排。因此,本次评价只对地表水进行简单分析。2.2.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井田范围外扩2000m的地下水环境(包括主要保护目标山碰村及皇家庄村)。

18、2.2.4噪声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工业广场四周200m。2.2.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矿区范围并向外延伸500m。2.3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内无自然景观、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保护目标,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为场址周围的村庄、生态环境、地下水,具体见表1-4、图2-1。表1-4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基本情况保护要求环境空气村庄名称方位距离km人口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内,矿山周围村庄,可能受矿山开采等环节的无组织产尘影响环保要求: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采场皇家庄NW2.61087山碰村E0.786生态环境居民点等山碰村、皇家庄保护对象为村庄、周围植被、土壤

19、、农田自然植被工业场地、废石场范围内的自然植被以及运输沿线的自然植被保护包要求:及时复垦恢复,工业场地绿化系数20%,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不恶化耕地受影响范围内的旱地及时进行复垦土壤影响区范围内的地表土壤控制水土流失量地下水采场山碰村基岩浅部风化裂隙水在地下水评价范围内,矿山开采可能影响村庄饮用水源。环保要求:减少对山碰村地下水水量的影响,不对皇家庄村的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皇家庄变质岩裂隙水采区含水层铁矿开采影响的含水层地表水滹沱河矿区西北7000m类标准声环境厂界噪声采场场地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监噪声标准类区标准运输噪声皇家庄、上政化、下政化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将噪声影响降至最低备注:采场评

20、价范围内村庄距离是相对于采场边界的距离。图2-1环境目标保护图(每格1km)第三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活动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施工废气。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有:现场道路扬尘、细颗粒材料露天堆放扬尘、土方、渣石扬尘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现场道路扬尘和材料堆放扬尘。施工废气的主要来源有:各种燃油机械、汽车等。施工场地每天应定时洒水,以防止浮沉颗粒,在大风日应增加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应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运输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量;避免起尘材

21、料的露天堆放,多尘物料应使用帆布覆盖。另外食堂必须使用清洁燃料,采暖采用电取暖。(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矿山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原矿堆场堆存和装卸扬尘、井下爆破炮烟以及道路运输扬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总表3-1所示。表3-1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名称污染源类型废气量Nm3/h污染物产生量环评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量粉尘粉尘mg/Nm3kg/ht/amg/Nm3kg/ht/a采场堆场扬尘无组织-9.46场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置围墙,在围墙上建设挡风抑尘网,场地内设喷洒水装置,同时规范装卸载机装车操作流程。-1.42运输扬尘无组织-5.28对厂内道路进行硬化,道路洒水;另外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限

22、制超载-1.32爆破炮烟无组织0.0856 m3/次-加强通风-合计有组织-无组织14.742.743.1.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过程废水影响主要包括:配料、冲洗及施工人员少量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后期井下排放的井下废水。生活污水相对较少,一般就地泼洒。(2)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矿井涌水本项目矿井涌水量约为50m3/d,矿井涌水用泵排至地面水池进入工业场地的两台矿井水一体化设施处理,单台处理能力60m3/d,总处理能力120m3/d,在矿井水正常涌水量时开启1台,在矿井水最大涌水量时2台同时开启以保证矿井水的处理。处理系统采用调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

23、后用作凿岩用水、装矿时洒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本项目设一处工业场地。采矿工程工业场地不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1.52m3/d。环评要求在矿山生活区设一套XGDM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规模15m3/d,处理工艺均为格栅-调节-生化处理-过滤,经处理后用于道路洒水、绿化洒水和道路堆场洒水,不外排。3.1.3 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建设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噪声如搅拌机、推土机等。临时风机噪声,所产噪声对施工现场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干扰,这些噪声多为突发性噪声,施工期为短期效应。施工单位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

24、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的作业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减少夜间施工量,打桩机等禁止在夜间施工,避免对周围村庄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降低设备噪声级: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对动力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要采用车况良好的车辆,并应注意定期维修和养护;在乡村路段要限制鸣笛;一般情况应禁止夜间运输。(2)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本项目矿山主要噪声来源于提

25、升机、空压机、风机及水泵等设备运行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的声压级一般在75110dB(A)左右。针对本项目产噪设备特点,并结合本项目现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振;2)将空压机置于厂房内,采取密闭隔声、减振等措施;3)加强个人防护,应充分重视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为其发放特制耳塞、耳罩,并设置操作人员值班室,避免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4)对厂区及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可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5)对运输噪声,要求车辆在运输道路路线中村庄(皇家庄、下政化)敏感点和厂区限速行使,禁止鸣笛,夜间禁止运输,减少对村庄的噪声影响。3.1.4 固体废物

26、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建设期固废主要为井巷掘进废石、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环评要求废石送至场进行处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生活区设垃圾桶定点收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理按上述措施处理后,建设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废石本项目矿山废石年产生量为3.0万吨,评价要求优先考虑回用,回填井下和修路等,剩余运至废石场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1.68吨,统一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理。3.1.5生态环境影响情况(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影响本次工程生态影响主要是场地开挖、井筒开拓对土地的扰动影响;占用场地造成短期少

27、量植被破坏、占用土地以及废矿石堆存等造成的短期水土流失加剧,对局部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其中以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随着矿井施工结束,场地的硬化和绿化,可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矿区范围内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表陷落对地下水、地表水、地面建筑物、公路、农田与农作物、植被、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及引发地质灾害的影响。(2)废石场的建设占用了自然沟壑,从而改变沟壑的使用功能并造成地表环境破坏;当使用完毕后,由于覆盖黄土、种植植被,待复垦和植被恢复后,将会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3)废石场存在边坡、坝体滑坡、塌陷的隐患,可能导致泥

28、石流或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3.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2.1大气环境影响(1)预测方案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等级划分和预测内容的规定,本项目可以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的依据。结合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本次大气预测因子选取为TSP。(2)预测结果与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原矿堆场粉尘,经采取工程及环评要求的治理措施后,能够得以有效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本次评价针对原矿堆场无组织排放按照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进行防护距离的计算,矿石堆场扬尘无

29、超标点,因此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粉尘不会对周围居民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从大气环境的角度而言,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3.2.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有两种:(1)一种是矿井涌水。矿山正常运营后,矿体开拓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0m3/d,最大涌水量为80m3/d;水质简单,其主要污染物为SS。根据本项目区域内的排水情况,矿井涌水治理措施如下:在工业广场建设一座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涌水通过管网引入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站设两台一体化净水器,单台处理规模为60m3/d,总处理能力120m3/d,在矿井水正常涌水量时开启1台,在矿井水最大涌水量时2台同时开启以保证矿井水的处理。系统矿井涌水由提升

30、泵送至净化器,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进入地面静压清水池,经处理后的矿井水水质完全可以达到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回用于凿岩用水、装矿洒水、道路洒水、绿化洒水、堆场洒水等,全部回用不外排。(2)第二种为生活污水,包括各办公区、各开拓系统生活区日常生活、食堂等环节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52m3/d,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等。环评要求企业在办公生活区建设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分别为15m3/d。生活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后,用于道路洒水或堆场洒水之用,不外排。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矿山在正常运营时,产生的矿井涌水与生

31、活污水都能得到净化处理,处理后回用于凿岩用水、装矿洒水、道路洒水、绿化洒水、堆场洒水等,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3.2.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井下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当矿山开采时,在地面以下形成纵横交错的开采巷道和采空区等,这些井、巷道、采空区相互贯通,可能对矿山区各含水层和隔水层产生影响,改变原地层及上覆松散岩系地层中含水层运行状态。根据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矿区内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基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是沟通地表水和基岩地下水的良好媒介,而砂砾石层与基岩之间局部地段无隔水层,地表水可以直接补给基岩裂隙水,亦可通过砂砾石层补给地下水。结合工程开拓方式

32、来看,本工程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方式。由于阶段平硐的位置和埋深特点,其开拓行为导致的巷道、采空区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塌陷、裂缝等,将更容易成为采空区以上各类含水层中地下水快速渗漏的通道,这样不但疏干了基岩裂隙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也疏干了上覆第四系洪冲积砂砾石孔隙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具体为:(1)对基岩裂隙水的影响矿山开采影响地下水的方式,主要是矿石开采后顶板发生垮落,形成导水裂隙带,使地下含水层与开采矿层之间的隔水层被破坏,导致含水层水量漏失,水位下降,间接对与被破坏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其他含水层产生影响,造成水量有所减少,水位缓慢下降。由矿区地质地形结合五台超群综合柱状图可知,本矿山开采的矿层

33、为上太古界五台超群台怀群柏枝岩组,其上覆的基岩裂隙水透水性良好,富水性弱,接受大气降水下渗、地表水渗漏补给后,除少量随裂隙渗入深部外,大部分随时转变为地下径流,顺坡渗流,最终汇集沟谷,顺沟谷排出山区形成地表径流、泉水。所以,当本矿地下开采后,顶板发生垮落,形成导水裂隙带,对矿区基岩裂隙水会产生影响,会使此含水层的水量减少或疏干,一部分以矿井涌水的形式排出地面,但由于此含水层本身含水量较少,所以,影响不会很明显。(2)对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的影响区域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富水性属中等,该含水层是沟通地表水和基岩地下水的良好媒介。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在矿区范围内及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没有第四

34、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所以本项目建设不会对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产生影响。2、矿山开采对山碰村地下水位的影响根据山碰村饮用水源出露位置、成因类型、形成条件、补给来源,结合地质剖面图、开拓系统水平投影图、开拓系统垂直投影图,根据调查,山碰村水井水位标高为803m,低于开拓系统的最低开采标高1060m,且山碰村位于沟底,本项目矿山开采不会对山碰村的水源造成影响;另外,根据区域内地表水的流向、地下水的流向,皇家庄村距离矿山开采区较远,地下水位基本不受到影响。3、项目对皇家庄村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由于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废水,管理不善就可能因污废水散排或管网渗漏造成污染地下水。本项目将矿井水送入一体化处

35、理设施处理,处理后污废水水质COD12mg/L,SS30mg/L,回用于井下洒水以及绿化和道路洒水等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污废水水质BOD512mg/L,COD45mg/L,SS30mg/L,氨氮6mg/L;全部回用于道路洒水、绿化洒水和道路堆场洒水,不外排。项目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皇家庄村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3)非正常工况情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在非正常工况下,各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顺着沟渠汇入滹沱河,在废水流动过程中,会有一些废水经自然蒸发或地面吸收下渗,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石油类、氨氮常规污染物,废水下渗的

36、深度有限,且在下渗过程中会经土壤、岩石的阻隔过滤将污染物去除,不会影响区域内的地下含水层。本项目在非正常生产状况下,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废水水量不大,在流动过程中的下渗,不会对周围村庄山碰村及皇家庄村饮用水造成影响。但是为了保证废水的回用的全部回用,环评要求矿方要提高管理意识,加强规范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废水的非正常排放。3.2.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显示:本项目工业场地昼间噪声预测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昼间60 dB(A),夜间50 dB(A))要求,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3.2

37、.5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工程产生的废石优先考虑铺路筑坡和井下回填,剩余部分运至废石堆场堆放。同时对废石场规定了一一对应的环境保护、绿化补偿及生态恢复措施。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评价要求在厂区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定期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即可。企业各类固废都得到合理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很小。3.3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3.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堆场扬尘评价要求采矿工程原矿堆场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置高2m的围墙,在围墙上建设高8m的挡风抑尘网,留出运输通道,场地内设喷洒水装置,按日洒水2次,大风日平均洒水次数不少于3次,可使堆场扬尘减小85%;对于装卸扬尘,评价要求对拟装载矿石适当增湿,同时规范

38、装卸载机装车操作规程。(2)运输道路扬尘汽车运输扬尘主要是沿途超载抛洒及道路行驶引起的二次扬尘,因此,对物料运输提出具体要求:限制汽车超载,采用箱车,防止矿石撒落;运输汽车出场前对轮胎、车体进行清洗,并及时清扫路面;厂区对道路进行硬化,厂区与乡村公路连接的道路为水泥路,设置洒水车对路面经常清扫和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3.3.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矿井涌水本项目矿井正常涌水量50m3/d,最大涌水量80m3/d,矿井涌水用泵排至地表水池进入2台矿井水一体化设施处理,单台处理能力60m3/d,采用调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用作凿岩用水、装矿时洒水,不外排。(2)生活污水本

39、项目生活用水为14.4m3/d,污水产生量为11.52m3/d。环评要求在矿山生活区设一套XGDM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规模15m3/d,处理工艺均为格栅-调节-生化处理-过滤-消毒,经处理后用于道路洒水、绿化洒水和道路堆场洒水,不外排。3.3.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矿山主要噪声来源于主井工业场地空压机、风井场地风机、泵类等设备运行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级一般在75-110dB(A)之间。针对本项目产噪设备特点,并结合本项目现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振;2)将采场空压机置于厂房内,采取密闭隔声、减振等措施;3)采场通风机安装扩散塔;4

40、)磨机、磁选机、各种泵类等均置于厂房内;5)加强个人防护,应充分重视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为其发放特制耳塞、耳罩,并设置操作人员值班室,避免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6)对厂区及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可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7)对运输噪声,要求车辆在敏感点和厂区限速行使,禁止鸣笛。通过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可大大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3.3.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主要为开采出的废石和少量的生活垃圾。(1)废石采场开采废石排放量为3万t/a,折合1.15万m3/a,除修路及回填利用外,剩余部分运往废石场。废石场选在工业场地西侧约100m的山沟内,面积为0.5hm2,距离最近村庄山碰村1400

41、m。废石场长度约100m,沟道平均宽度30-80m,为“V”沟谷。沟口地面高程为1300m,两岸坡较陡,沟内植被稀疏,山顶高程为1400m,相对高程100m,深度20-35m,有效容积13.5万m3,该废石场可使用11.7年。(2)生活垃圾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1.68t/a,主要是由沙土、纸类和塑料类等组成。评价要求在生活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收集后送至当地环卫部门处理。3.4环境风险预测评价3.4.1环境风险识别通过对本项目生产工艺环节的分析并类比同类型项目的风险分析,确定矿山开采及废石场为风险控制主要环节。(1)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风险事故为滑坡、崩塌造成水土流失;(2)废石场引起的滑

42、坡、泥石流灾害等造成水土流失;3.4.2 风险防治措施1、废石场防范措施本项目废石场选在工业场地北侧,距离最近的村庄为上游东北方向2000m的山碰村,山碰村目前居住人数较少,且居住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下游3km内没有村庄。山碰村在本项目废石场的上游,且有山梁阻隔,与废石场分别在山的两侧,不受废石场滑坡等事故的影响。废石场一旦雨季引发废石场滑坡事故,雨水将夹杂废石向西侧沿沟谷冲向下游地区,废石冲出沟谷后可能对下游林地、农田等造成一定破坏。废石场容量为13.5万m3,从下到上20m按1:2.5堆置,20m以上按1:2.0堆置。本项目废石场下游3km范围内没有村庄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但滑坡

43、后废石将会堵塞矿山运输道路和农田。因此,应采取设置截留等措施预防废石场滑坡事故的发生;事故后需要采取措施及时清理废石,以便消除滑坡对农田的影响,并尽快恢复地表植被,避免造成永久性损害。同时,需要通过采用疏、截、排等综合措施有效防止水(地表水、地下水)对废石场的危害,提高土体强度,预防废石场滑坡事件的发生。废石场事故风险预防措施1)加强废石场地质勘查精度。只有在掌握了较准确而足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后,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设计和施工。同时在施工图设计前继续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本项目废石场边坡稳定性进行专业研究并出具专业意见,设定严格按照研究结果进行设计。2)按照设计要求在废石场下游设置拦渣坝,可防止

44、一旦废石被洪水挟运留出场外而不会扩大污染范围。3)按阶段进行废石分层推放,废石应逐层进行堆放压实,防止同一位置点集中排放,遵循排放要求,加强碾压,并控制边缘,控制边坡。4)有效防治水(地表水、地下水)对废石场的危害,采用疏、截、排等综合措施以引开地表水,降低地下水,提高土体强度。5)建立废石场边坡岩移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外废石场边坡地表位移与地下岩移。采取三维网络控制,长期监测,实现及时预警。6)加强废石场的安全监测,包括巡视监测、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压力监测、水文、气象监测等。设置专人对废石场进行管理和维护,严禁在废石场周边爆破、滥挖土岩等危害废石场安全的活动。7)在废石场附近设立警示标志牌,

45、非经允许明确禁止在废石场周围200m范围内活动;在废石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必须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危险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8)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废石场监理和监控制度,对废石场边坡进行监控,特别是汛期前后。及时发现问题,将灾害降低到最小。并建立一套废石场滑坡应急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制定不同的应急措施。2、工业场地边坡风险防范措施开采面滑坡、崩塌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节理比较发育,风化裂隙也比较发育,有的裂隙深度比较大,在受到爆破影响、凿岩振动和雨水冲刷,就容易发生滑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矿区山体滑坡可划分为:采矿诱发型滑坡和降雨采动复合型滑坡。本工程原露天采场边坡、工业场地岩体边坡,岩石普遍较为破碎,且岩体风化节理、片理、裂隙发育,在后续的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如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可能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